首页 百科知识 嘉庆道光年间秦巴山区的流移

嘉庆道光年间秦巴山区的流移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嘉庆道光年间秦巴山区的流移嘉庆元年,秦巴山区爆发了著名的白莲教起义,战火致使流移入山的过程一度中止。从特定的意义上讲,白莲教起义所以在秦巴山区爆发,与前此大量流移集聚、落居山区不无关联,而起义及其被镇压,又成为引发新一轮更为迅猛的流移入山浪潮的契机。时人对嘉庆白莲教战争后秦巴山区人口恢复、毁林开荒的情况多有记述。随着山区人口的增长,越到后来进山的流移,其落居地点越深入山区,海拔也越高。
嘉庆道光年间秦巴山区的流移_明清长江流域山区

(四)嘉庆道光年间秦巴山区的流移

嘉庆元年(1796年),秦巴山区爆发了著名的白莲教起义,战火致使流移入山的过程一度中止。从特定的意义上讲,白莲教起义所以在秦巴山区爆发,与前此大量流移集聚、落居山区不无关联,而起义及其被镇压,又成为引发新一轮更为迅猛的流移入山浪潮的契机。战后,山区人口锐减,史称陕南“自白莲教乱,富者去而之他,贫者流而为匪,川楚无业之徒纷纷前来,开荒种地”(79)。川东北“民间既戾于贼,复扰于兵,奔窜流离,千村荆棘”(80)。同时,清代人口经历了所谓“康乾盛世”间的空前增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愈益尖锐,加之兼并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被排斥在土地之外,而不得不到新的领域或新的空间寻求生计,流移潮几乎成为腹地各省的普遍现象。

与前一阶段相比较,除了山区本身的吸引力之外,山外存在着广泛的、充裕的流移来源这一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清政府面对现实,在山区推行更为明确的开放、开发政策,嘉庆四年、五年(1799~1800年)先后有数道诏谕敦促山区推行垦辟,其一称:

总之,有恒产方有恒心。或将查出叛产及被贼难民绝产,量为分给;或于旷闲地方,如南山老林等处可以耕种之区,拨给开垦。数年之内,免其纳粮。俟垦有成效,再行酌量升科,庶各安本业,不致复怀反侧。(81)

其二则称:

陕西南山老林一带,山径僻杂,延袤广远。与其置之空闲,莫若酌为经理,安置难民,务令得所。将山内老林,量加砍伐,其地亩既可拨给流民自行垦种,而所伐材木即可为建盖营廨民庐。设良吏,行保甲以实心经理……而失业流民,日久即可作为土著。(82)

尽管始初是以安辑山内“难民”、“流民”为主要目的,但并不阻止且无法阻止山外流移闻讯前往。

因此,第二阶段流移入山的势头较第一阶段更为迅猛,规模也更大,人数更多。时人对嘉庆白莲教战争后秦巴山区人口恢复、毁林开荒的情况多有记述。《郧中山》诗云:“郧竹万迭山,民在山深处。贼平民彻寨,更造新屋住。垦山复种田,春深麦遮路。”作者还特别作了如下解释:“白莲贼往来郧竹之时,民多逃亡,或结寨山顶,本不似前明流民与贼相附。今贼净民安,连遇丰年,民焚老林,垦山种麦及包谷,多造新屋,情颇安乐。”(83)对于这一阶段流移进山的过程,严如熤、卓秉恬、卢坤等人有引人注目的记述。(84)据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记载:

流民之入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南则取道重庆、夔州、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为群,到处络绎不绝。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屋或密林中住宿,取石支锅,拾柴作饭。遇有乡贯,便寄住,写地开垦,伐木支椽,上覆茅草,仅蔽风雨。借杂粮数石作种,数年有收,典当山地,方渐次筑土屋数板,否则仍徙他处,故统谓之棚民。

随着山区人口的增长,越到后来进山的流移,其落居地点越深入山区,海拔也越高。他们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山区的人口密度,而且也改变着山区的人口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