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与社会

经济与社会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涵盖整个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其社会经济地位在全国的奠定,应当说南宋是一个关键时期。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社会生产一直保持着稳定而较为快速的发展。[23]经济作物的发展也推动了太湖流域经济产业的繁荣。可见,太湖流域最大的致富依靠之一在于丝织业。[30]2005年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生产总值11 88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7%、61.3%和35.0%。

涵盖整个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其社会经济地位在全国的奠定,应当说南宋是一个关键时期。随着宋室南渡,大量移民南迁,包括众多的富商巨贾、文人墨客、官僚士子以及皇亲豪族皆避居江南。时人称“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这都给江南的发展带来了绝佳的社会政治条件,整个江南地区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环境特征。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社会生产一直保持着稳定而较为快速的发展。明代万历年间,杭州、嘉兴、湖州、苏州、松江、常州与镇江七府的垦田数已达38 054 661亩。[18]有学者估计,明代太湖地区水稻的平均亩产一般为2.3石,相当于今天的333.5公斤,比宋代增加了108.5公斤;清代的平均亩产较明代为低,约2石左右,相当于今天的277.5公斤,但仍然高于唐、宋时期的水平。[19]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是国家的财赋重地。清初人顾炎武引明人丘浚的《大学衍义补》云:“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20]清代前期的上海人叶梦珠又有不同的认识,他认为:“吾乡赋税,甲于天下。苏州一府,赢于浙江全省;松属地方,抵苏十分之三,而赋额乃半于苏,则是江南之赋税,莫重于苏松,而松为尤甚矣。”[21]按清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政府统计,苏、松、常、太、嘉、湖及杭、镇七府一州的额征米粮即达3 148 329石。[22]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除大量生产黄粱米、白米之外,各种经济作物也广为栽培。晚至清代,太湖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三个相对集中的农作物生态分布格局:首先是滨海地区以棉为主或棉稻并重的“棉—稻产区”,包括松江、太仓的大部分和苏州府属常熟、昭文等县;其中,松江府的上海、南汇川沙、奉贤和太仓州的嘉定等地棉田种植比例高达60%—70%。二是太湖以南地区,基本上“北不逾淞,南不逾浙,西不逾湖,东不至海”,包括了湖州府属德清、归安、乌程,嘉兴府属石门、桐乡、秀水、海盐,以及杭州府属钱塘、仁和与苏州府属吴江、震泽等县,为“蚕桑区”或“桑稻并重区”。三是以种稻为主的“稻产区”,包括太湖北部的常州府属无锡宜兴,松江府属的华亭、青浦等西乡地区。[23]

经济作物的发展也推动了太湖流域经济产业的繁荣。苏州府丝绸业的兴盛,与湖州府能够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分不开的。嘉兴府的近镇村坊,也都种桑养蚕,以织绸为业。王江泾镇地方丝为极为发达,“其丝衣被天下,大贾鹜集”[24]。可见,太湖流域最大的致富依靠之一在于丝织业。另一方面,棉织业也相继兴起,一些地方开始专事棉业,出现了与丝业相分离的态势,松江、上海、嘉定、昆山、太仓等地也广植棉花,太湖流域也成了全国的一个棉纺中心。

各类商人在太湖流域十分活跃,商业兴盛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是作为市场网络中心地的市镇的大量兴起与持续繁荣。

进入近代以后,太湖流域尤其是苏南地区随着农业商品化、农村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近代工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期,以棉纺织、缫丝、粮食加工等轻纺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先后在苏南兴起,苏南很快发展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之一。[25]据1933年统计,江苏省近代民族机器工业占全国机器工业的12%以上,其工业总值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而苏、锡、常三市以及常熟、昆山、太仓、吴江、江阴、宜兴、武进等县镇,又是江苏全省乃至全中国纺织、缫丝、面粉三大行业中心,它集中了江苏省工业投资额的75%,工业总产值的79%;就轻工业三大行业看,该地区总产值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棉纺织业64%,缫丝业100%,面粉丝71.5%。[26]

但由于近代频繁的战乱,如太平天国、军阀混乱、日本军事入侵、国共内战等,给太湖流域社会经济以极大的破坏。加之,近代中国缺乏宪政秩序和法制框架的支撑,专制主义的大一统集权体制不知保护民众产权,反而大肆摧残工商业活动等,从而使江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都未能顺利转型至现代工业文明。[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湖流域的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城乡工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地区工业化道路。但由于一度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尤其“文革”十年内乱的破坏,太湖流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发展速度缓慢。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太湖流域经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80年,流域GDP产值为496.5亿元,1990年为1 630.37亿元,2000年达10 810.87亿元。[28]到2006年年底,太湖流域GDP达29 401.2亿元,占全国GDP 210 871亿元的13.94%;人均GDP为59 608.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2倍;第一产业比重较低,而第二、第三产业比较较高;第二产业16 052.1亿元,占全国比重的15.56%,第三产业达82 972亿元,占全国比重的15.69%,地方财政为3 079.9亿元,为全国比重的16.83%。(见表1-6)

表1-6 2006年太湖流域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7年》,《浙江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上海市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2007年,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和嘉兴5个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 919.97亿元,占长三角地区总值的29.8%,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64%。[29]可见,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明显处于领先地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太湖流域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逐步形成了“二·三·一”的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例如,1992年至2006年间,苏南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0.22%下降至2.43%,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从63.03%下降至59.67%;第三产业比重从26.75%上升至39.70%。[30]2005年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生产总值11 88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7%、61.3%和35.0%。[31]第二产业仍为主要产业,化工机电、食品、医药、纺织为其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新兴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注释】

[1][日]海津正倫:《中国江南デルタの地形形成》,第231—245页。

[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规划要点》第二册,1959年6月,第1页,江苏省档案馆3224—长期—654。

[3]太湖水利史稿编写组:《太湖水利史稿》,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4]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规划要点》第二册,1959年6月,江苏省档案馆3224—长期—654。

[5]太湖水利史稿编写组:《太湖水利史稿》,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6]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编著:《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7]江苏省水利厅:《太湖水利轮廓资料》,1955年6月,江苏省档案馆3224—长期—201。

[8]王同生编著:《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9]江苏省水文总站:《环太湖进出水量分析报告》,1988年。

[10]秦伯强、胡维平、陈伟民等编著:《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11]王同生编著:《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2]太湖局:《太湖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报告》,2004年5月,转引自王同生编著:《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13]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处:《太湖流域片水情年报》(2005年),2007年4月,第4页。

[14]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江苏省水利厅、浙江省水利厅、上海市水务局:《太湖健康状况报告》,2008年,第1页。

[15]秦伯强、胡维平、陈伟民等编著:《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16]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05年),第4—5页。

[17]王同生编著:《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18]《大明会典》卷十七《田土》。

[19]闵宗殿:《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中国农史》1984年第3期。

[20]〔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条引,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359—360页。

[21]〔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六《赋税》。

[22]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十七《苏州府一》,卷十二《松江府一》,卷十六《常州府一》,卷九一《镇江府一》,卷一〇三《太仓州一》,卷二十三《杭州府一》,卷二八七《嘉兴府一》,卷二八九《湖州府一》。

[23]李伯重:《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24]〔清〕谈迁:《北游录》“纪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页。

[25]殷晓岚著:《二十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29页。

[26]段本洛主编:《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27]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28]根据1981年、1991年和2001年江苏、浙江、上海统计年鉴数据。

[29]孙锦林主编:《环太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7》,中国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30]徐从才主编:《江苏产业发展报告——江苏经济改革开放30年》(2008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31]《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08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