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绿色植保技术

绿色植保技术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绿色植保是现代农业安全的有力保障,现代农业安全主要包括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绿色植保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绿色植保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植保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虽有所缓解,但问题和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气候的变化、农产品的广泛交流以及滥用农药造成的病虫抗药性及杀害天敌等因素,近年来,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广大农民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滥用农药、违禁用药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植保”新理念应运而生。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植保植检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其中把“绿色植保”定义为: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界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这一定义的核心就是强调植保措施要与自然界和谐友好。

一、推进绿色植保的重要性

绿色植保是现代农业安全的有力保障,现代农业安全主要包括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农产品农药超标、人畜中毒事件、生态环境污染事件,使绿色植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米买了不放心,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不敢吃,市场上安全的食品越来越少了。”这是一位从事植保工作几十年的老专家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植保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出的感叹。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的一则顺口溜“素菜有毒素、荤菜有激素、饮料有色素、吃什么没有数”,也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绿色植保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大力倡导生态防治(种植业结构调整、虫源基地生态改造、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激素防治等),尽量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绿色植保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产物,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是参与国内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十分重要意义。绿色植保是如何降低农药使用量,严格控制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减轻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对作物、环境和人类的污染,从而为生产绿色农产品,营造绿色家园创造有利条件。如以色列、加拿大等国植保,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植保,在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看不到任何化学农药的使用,靠的就是农业防治、遗传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设施保护,如对土传性病害及地下害虫靠的就是深翻伏晒这一农业防治,防效极佳。

绿色植保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植保的目的就是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措施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将有害生物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之内,并生产出无公害“绿色产品”。它降低了农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成本,降低了农业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效地保障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推进绿色植保的必要性

化学农药用量居高不下。当前化学农药用量一直居高不下。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有害生物呈加重发生趋势。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气候条件变化,农业有害生物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化学农药是控制病虫草危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化学农药用量一直持续较高。二是病虫抗药性增强。由于化学农药单一、长期使用,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为了达到防效,农民常常加大农药剂量和使用次数。三是生物农药推而不广。目前,虽然研发并推广了不少生物农药,但由于其作用效果慢、杀虫效果稳定性不高、药价较高等原因,其推广面积一直难以提升。四是农民“贪便宜”思想较重。由于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的化学农药售价较高,大部分农民贪图便宜,购买价格较低而杀虫持效期短效果较差的化学农药,这些农药与高效农药相比使用剂量大,且由于防效较差,要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就得增加防治次数和药量。

农产品农药残留屡有超标。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混配剂残留期长,施用后不易分解,大量积累在林果、蔬菜、农作物和土壤、水分、空气中,造成环境危害、极易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近年来,由于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违规使用,国内频繁出现农产品农药超标现象,2010年先后出现了海南毒豇豆、广西毒白菜、青岛毒韭菜事件。禁用农药屡禁不止,农药残留屡有超标的原因有:一是部分农民的环保、安全意识较差,施药时片面追求治虫效果滥用农药;二是农村一些农资销售部门仍在存放或购进这类农药,国家虽然明令禁止,但他们为了牟利,依然继续向农民出售;三是个别厂家利欲熏心,仍然在暗中非法生产高毒高残留农药。

三、生态环境污染依然突出

近年来,随着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植保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虽有所缓解,但问题和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环境、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学农药不仅直接污染水、大气等,而且常常在粮食、水果、蔬菜中超量残留;农药包装废弃物农民随手抛弃,随处可见,既直接污染环境,又带来农村面源污染,许多地方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农药包装袋随风到处飘散。二是大量天敌被杀伤,间接加大化学农药用量。化学农药的持久使用,不计其数的有益生物也在其间被消灭了,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被破坏,常常造成害虫猖獗危害,间接加大了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三是病虫害抗药性与用药量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农户发现某一种农药使用效果好,就长期单一使用,不分环境条件和年际的变化,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是采用加大用药量的办法。造成病虫害抗药性越来越强,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农药剂量越用越大的恶性循环。

推进绿色植保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气候条件变化,农业有害生物为害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呈逐年加重趋势,对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将农业重大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纳入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范畴,同时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要继续加大对高效植保机械的补贴,加快高效植保机械的普及;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的建设,确保做到示范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确保病虫防治信息传递到位率和时效性。

(二)加强基础研究,集成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绿色植保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各科研院校、植保部门、农药、植保机械生产厂家、企业应加大科研技术力量、资金投入,认真开展农业作物病虫害控制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大力研发与环境相容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及其配套技术;加强高效植保器械的研究试验示范和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要掌握不同作物上各种重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开展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集成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应用。

(三)严格市场监管,规范农药经营销售秩序。针对当前农药市场秩序混乱,违禁农药兜售时有发生的现象,各地农业部门应加强与工商等部门的密切联系与配合,积极开展农药市场监管,规范农药经营、使用行为。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高毒农药禁用工作。加大高毒禁用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使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着力做好高毒农药禁用工作的宣传力度,全面查禁用农药,积极开展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宣传、推广和使用工作。二要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全面清理过期农药,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确保监管工作着实有力。三要进一步规范农药经营市场秩序。农药经营企业(户)经营农药,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加强企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做到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四)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农民植保科技素质。为了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有效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健康需求,就需要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绿色植保”理念深入人心,使农民朋友尽早掌握“绿色植保”技术。植保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各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的综合防治技术,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及时学习掌握植保新技术。同时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向农民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防治意识、科学用药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树立绿色植保理念,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从而真正做到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升病虫草害的防治水平。

(五)实行专业防治,提升病虫防治效率效果。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病虫防治难、防治效果差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植保专业化防治通过统一田间查虫、统一药剂配方、统一施药时间、统一技术规程,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提升了防治效率和效果。因此,各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大力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健全服务组织制度建设,拓展服务组织服务内容(由粮食作物病虫防治向经济作物拓展),延伸服务组织服务范畴(由单一植保病虫防治向农业综合化服务发展),确保农作物病虫防治做到全面绿色安全。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服务组织的技术优势、装备优势、队伍优势,切实做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