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保险

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保险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慧保网成为中国首家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大型综合性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中国货运保险网成为中国首家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货运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为规范互联网保险行业,2014年12月10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十多年来,中国互联网保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对整个保险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萌芽阶段(1997-2005年)

这一阶段的互联网保险主要是保险公司在互联网端提供门户资讯。1997年,中国第一个面向保险市场和保险公司内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专业中文网站——互联网保险公司信息网诞生。2000年8月,中国国内两家知名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几乎同时开通了自己的全国性网站。太平洋保险的网站成为我国保险业界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系统。平安保险开通的全国性网站PA18,以可以同时在网上开展保险、证券、银行和个人理财等业务,被称为“品种齐全的金融超市”。2000年9月,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在北京宣布泰康在线开通,泰康在线可以实现从保单设计、投保、核保、缴费到后续服务全过程的网络化。与此同时,由网络公司、代理人和保险从业人员建立的保险网站也不断涌现,如保险界等。2002年,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中国保险网建成,并为新华人寿促成了第一份保险电子商务保单。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允许保险公司实现全流程电子保单,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探索阶段(2006-2012年)

这一阶段涌现了一批定位于保险中介和保险信息服务的网站,例如向日葵网。同时,伴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互联网保险开始出现市场细分。中国政府在这一阶段对保险行业信息化及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加大了政策上的扶持。2009年12月2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指引》,要求各保险公司把信息化工作纳入公司全面发展框架进行统筹考虑,确保信息化工作与业务发展目标一致,并加强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011年9月27日,中国保监会下发《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明确了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采取事后报告的方式,并在中国保监会核准后通过中国保监会网站公示;设立了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从事互联网业务的准入门槛。《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2012年1月,中国保监会批复中国首批互联网保险销售备案资格,北京慧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自办网站慧保网和中国货运保险网双双核准备案成功。由此,慧保网成为中国首家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大型综合性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中国货运保险网成为中国首家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货运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然而这一阶段,由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电子商务保费规模相对较小,电子商务渠道的保险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3.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这一阶段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互联网保险不断出现新的创新,这些创新不再是线下保险产品的简单互联网化,而更多体现为产品和渠道上的创新。2013年,保险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以万能险为代表的理财型保险引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市场。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依托官方网站、保险超市、门户网站、离线商务平台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比较全面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基本确立了互联网保险的业务模式。2013年8月1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专业网络保险公司开业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专业网络保险公司在开业验收时应设立独立的信息安全部门,建立明确的信息安全风险战略,提交信息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报告,并且要具有支持投保、报价、承保、支付、理赔、客户服务等保险业务全流程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等应用系统,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客户信息和敏感商业信息不泄露。2013年11月,中国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保险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为规范互联网保险行业,2014年12月10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2月9日,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颁布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等政策,慧择网联手中国人寿推出了互联网保险电子发票,迈出了中国互联网保险深入融合电子化的重要一步。2015年7月22日,中国保监会印发《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正式文件,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施行期限为3年,同时,《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予以废止。《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了保险中介机构的定义,厘清了自建平台、第三方平台以及与第三方合作平台的关系,提出了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的要求,为促进中国互联网保险有序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2011-2015年上半年,中国保险市场上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11年的28家增加至2015年上半年的96家,通过自建网站、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不同方式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已经超过65%。2011-2015年上半年中国保险公司的数量如图6-1所示。(数据来源:易观智库、中国保监会)

在互联网保费收入方面,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累计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32亿元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2234亿元,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190%(图6-2)。曲速资本发布的《2016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234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为9.2%。其中,产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768.4亿元,同比增长51.9%,寿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1465.6亿元,同比增长314.9%。

201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结构数据表明:财产保险互联网市场集中度水平较高,排名前两位的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占据互联网财产保险近50%和29%的市场份额,在经营互联网保险的33家财产险公司中,有26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不足1%;互联网保险成为中小寿险公司突破传统渠道瓶颈制约、实现保费增长的有效途径,中小寿险公司占据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10名中的9个,以290亿元的保费占据82%的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份额;互联网保险产品种类仍比较单一,互联网财产保险以车险为主,占互联网财产保险总保费的96%,互联网人身保险以人寿保险为主,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94%;产寿险在互联网渠道模式上差异突出,57%的互联网保险保费通过官网实现,其余则大部分通过淘宝网易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财产保险通过官网实现的保费收入占互联网财产保险总保费收入的90%以上,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的保费收入仅占5%,而人身保险通过官网实现的保费收入仅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收入的5%,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的保费收入则占95%。

图6-1 2011-2015上半年中国保险公司的数量

图6-2 2011-2015年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保费规模

数据来源:曲速资本《2016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曲速资本报告显示,2015年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总数达到110家,其中,人身保险公司61家,财产保险公司49家。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较大的主要还是一些中小寿险公司,对这些保险公司来说,互联网渠道成为它们突破传统渠道瓶颈制约、借助理财产品实现保费规模跨越式发展的一大助力。但总体而言,互联网人身险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财型保险占绝对大的比例,这有点脱离保险本质。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则呈现三个特征:①业务结构单一,以互联网车险为主,并且表现出签单量大、单均保费小且险种多样化的特点;②绝大部分是通过官网实现;③寡头效应明显,2015年排名前两位的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占据互联网财产保险近40%和30%的市场份额。总体而言,互联网财产保险同质化较严重,并且大型财险公司寡头垄断地位正在强化,互联网并未给中小财产保险公司提供超越的机会。

在中国互联网保险持续发展的同时,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意识到了互联网保险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着手布局互联网保险行业。2013年9月,由阿里、腾讯、平安等联合设立的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获批开业。2015年9月14日,蚂蚁金服宣布控股国泰产险,拟增资12亿元入股国泰。交易完成后,蚂蚁金服持股60%,成为国泰产险的控股股东,原控股股东台湾国泰金控则作为战略股东。2015年10月16日,京东宣称,已经向相关监管机构递交了在四川省设立京东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的申请。若此次设立京东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的申请获批,京东将采取成都和北京双总部的办公方式来运营这家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2015年11月26日,百度、安联保险和高瓴资本在上海宣布,三方将联合发起成立一家全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型保险服务。另据多方消息证实,腾讯拟在山东联合中信国安发起设立一家互联网寿险公司和泰人寿,申请材料已于2015年7月下旬递交中国保监会,腾讯和中信国安将并列成为和泰人寿第一大股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