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十多年来,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障碍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观念支配着人们各种实践活动。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还缺乏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宏观调控缺乏力度。以上因素制约了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十多年来,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障碍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观念问题

思想观念支配着人们各种实践活动。观念始终是影响和制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的一个深层次的因素。尽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理论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在实践中给人们带来了现实利益,但某些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然根深蒂固。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重藏轻用的陈旧观念,贪大求全的攀比思想,只愿共享、不愿共建的依赖心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开展和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二)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还缺乏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宏观调控缺乏力度。有权威的高层次的组织协调机构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曾经发挥过一定作用的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已经不复存在。图书情报事业多头领导、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管理体制始终无法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因而跨系统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各图书情报单位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合作、协调显得颇为艰难。

(三)法律法规问题

法律法规在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具有指导、调节、干预和规范作用。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如知识产权、数据安全等,都需要用法律来加以规范。但目前,我国图书、情报、信息领域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呼唤多年的《图书馆法》至今尚未出台,法律法规对各系统、各地区和各文献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导向、规范作用还未形成。即使制定了一些文献信息机构方面的条例和规范,但由于不是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因而缺乏国家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四)经费投入问题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为共享的物质基础,需要书目数据库和高效的联合检索网络作为共享的手段,这一切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因此,经费投入是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但目前,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对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机构经费整体投入明显不足,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二是决策部门存在“重硬轻软”、“重网络建设轻资源建设”等错误的政策导向,致使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五)支撑条件问题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支撑条件。目前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撑条件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1)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数据库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目前,我国许多文献信息机构的数据库建设处于初创的无序阶段,远不能满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一是数据库数量少、规模小、范围窄;二是数据库类型单一,品种不足,反映文献内容的指南型数据库太少,全文数据库更少;三是质量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此外,数据库的服务落后于数据库的建设,影响了已建成数据库作用的发挥。已建成的质量较好的数据库,其网络化和市场化程度低,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2)在信息资源数字化方面:数字化是信息资源进入高速信息网络并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但目前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严重影响了传统文献的数字化转换。

(3)在标准化方面:文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缓慢,符号系统比较混乱,自成体系,缺乏统一的著录格式和标准,导致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4)在网络建设方面:网络化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备条件,是影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首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规模小、稳定性差、服务功能单一,网络质量较低,传输速度慢等问题,难以保证文献信息机构资源共享的良好运作和广泛使用。另外,我国图书情报机构网络化水平很不平衡,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国科学院系统及高校系统的重点大学图书馆网络化水平相对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络化水平还比较低。

以上因素制约了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