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的名单差不多要过时了

我的名单差不多要过时了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领域做出重要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有施扬和张毅。2002年名单中遗漏了光学成像在生物学的应用。其中,第3项是同类工作得奖,获奖者与我名单上的人不同,对获奖者是谁还有不同观点,也许只能说,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评判生物能力不太行。比如第20项,其中几位重要的科学家在2002年以前已经去世。如第12项,发现PKC的日本科学家Yasutomi Nishizuka ,不幸于2004年去世。

我的名单差不多要过时了

2002年10月6日,我曾经写过一篇《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1]

这些工作都是2002年可以判断的,有些新发现,还有些工作出现导致对以前工作评价的改变。

我说明过,我不是预测诺贝尔奖,而是评价值得获奖的工作。

不过,我的名单比同期国外专门公司预测的命中率要高。

从2002年以来,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公司专门派人做“研究”,并运用数据分析,每年做预测,结果将近预测了120人,其中19位获奖,这个比率之所以低,就是因为不能隔靴搔痒,用间接数据(汤森路透公司在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后,还派人读文献,再分析出他们所谓的“预测”,但这样耗资耗时的工作,仍不如内行稍做思考后说出的体会)。

汤森路透公司希望通过每年发布预测来彰显其数据分析的可用性,我想,比较我的名单,正好说明无需用他们的数据。

8年后,这个名单现在可以分成四类:

(1) 剩下第6、第7、第9、第10项还可能获奖。其中,第10项在2002年以后出现重要发现,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在2006年发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带来广泛的影响。

在2002年名单中,记不清楚为何我没列瘦素(leptin)的发现,这个领域一个里程碑性的工作是洛克菲勒大学杰弗里·弗里德曼实验室所做,其第一作者是中国留学生张一影。她们的工作在1994年12月发表后,我于1995年在《健康报》撰文介绍,那可能是我写的第一篇科普文章。[2]

不在2002年名单上、但也较重要的,还有我另外介绍过David Page、Marshall Graves和Lovell-Badge确定人类男性基因的研究。[3]

2002年名单也没有写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最重要的工作那时已经做出,是目前在洛克菲勒大学的David Allis做的。在此领域做出重要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有施扬和张毅。曾简介过施扬和Allis,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1229。

2002年名单中遗漏了光学成像在生物学的应用。其中部分工作是2002年以前做的。而2002年以后,相关的技术继续扩展,成像技术急剧发展。光学应用也不限于成像,而可以通过操纵光、结合生物学方法,调控细胞和分子。在神经生物学,光遗传学的技术在2002年和2005年有重要进展,并继续不断改进。

主要是在2002年以后进行的工作,待其他感兴趣的年轻人介绍。

而2002年名单所列的其他工作,多数都过时了。

(2) 很多已经得奖了,如第1、第2、第3、第4、第5、第8、第13、第15、第16、第17和第21项。

其中,第3项是同类工作得奖,获奖者与我名单上的人不同,对获奖者是谁还有不同观点,也许只能说,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评判生物能力不太行。

第16项我提了两个相关工作,其中第二部分功能核磁共振已经得奖(我没有提具体人名,因为当时没有去查谁做的,只知道工作重要),剩下的Marc Rachle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应该得奖,但2003年奖了相关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Paul Lauterbur和Peter Mansfi eld),就有可能不再发相近的PET。也可能专门看重脑成像,那可以是Marc Raichle的PET,以及日裔美国科学家Seiji Ogawa(小川诚二)对于脑fRMI成像的工作。

(3) 其中有些工作,2002年写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并不会获奖,只是我的题目是“值得”获奖的工作,说明是工作好的程度,而不考虑获奖概率。

比如第20项,其中几位重要的科学家在2002年以前已经去世。除非奖给还活着的人(如John Hughes)。

第19项,重组DNA技术,诺贝尔奖委员会早已作出错误的决定,给其他人了,所以,在2002年就知道不可能再发奖。

第18项,发现长时程增强作用的两位科学家,2002年文章已经指出,因为不久前(2000年)已经给相关工作发了奖,固而受影响,不仅当时说了会延迟,也可能不给。

第11项,三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在2002年前已经去世,所以写的时候已经提到,不一定真会得奖。

(4) 有些工作,2002年科学家还活着,现在过世了,所以,也不可能。

如第12项,发现PKC的日本科学家Yasutomi Nishizuka (西塚泰美),不幸于2004年去世。日本在生命科学方面有几个值得得奖的工作,可惜至少两位已经去世,一位是西塚泰美,另外一位是1992年去世的京都大学教授Shosaku Numa(绍正作)。

第14项的科学家也已于2008年去世。

以下是我曾列出的认为值得获奖的工作,楷体字是后加的说明。

1.Mario Capecchi,美国犹他大学。发明基因剔除技术,肯定值得得奖,可能和其他一两个做基因剔除(如Oliver Smithies)或转基因动物的人合得,也有可能和第一个做出鼠胚胎干细胞的Gail Martin(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合得。

2.Bob Horvitz,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发现细胞凋亡的遗传机制,可能合得者是:A.H.Wylie或J.F.R.Kerr其中之一,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电子显微镜下形态变化特征研究;Susanne Cory或Stanley Korsmeyer之一,研究Bcl-2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王晓东也有可能合得,他发现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机制。另外如果不以细胞凋亡来看,而以线粒体新的功能来看,王晓东和Korsmeyer,甚至拉霍亚(La Jolla)癌症研究所的John Reed,也是一个可能组合。

2005年,Stanley Korsmeyer去世,影响细胞凋亡获奖。细胞器线粒体新功能,是另外一个可能。

3.Mark Ptashne,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基因调控的机制,发现第一个转录因子:原核细胞(细菌)的λ抑制子。可以独得,也可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ob Tjian(钱泽南)合得。Ptashne做真核细胞转录调控的研究中,有北京大学留学生马俊的工作。

同类工作得奖了,获奖者是Roger Kornberg,不是此名单上的Mark Ptashne,或者很多人认为应该得奖的Bob Roeder。只能说,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评判生物学的能力不太行。

4.Elizabeth Blackburn,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Carol Greider,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端粒和端粒酶。Blackburn主要发现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出的,Greider那时是她的学生。复旦大学的留学生于国良在他实验室做过一些早期工作。

5.Roderick MacKinnon,美国洛克菲勒大学。钾离子通道的结构。可以单独,也可以合得。不确定合得者,如果就钾通道而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Lily Yeh Jan(叶公杼)和Yuh Nung Jan(詹裕农)有可能;如果广义地给离子通道,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Bertil Hille有可能。

6.Y.W.Kan(简悦威),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第一个提出可以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跟踪人类基因变异,使人类遗传学进入新时代,可以合得,也可以单独。

也可能由David Botstein获奖。

7.Eric Lander,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ohn Sulston,英国剑桥大学;Bob Wasterson,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分校,基因组研究。

也可能Craig Venter得奖。

8.Roger Y.Tsien(钱永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Douglas C.Prasher,美国农业部马萨诸塞州奥的斯(Otis)植物保护中心。发明测定活细胞内分子的新方法。Tsien发明钙染料,Prasher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

也见《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一文。[4]

9.Afred G.Knudson,美国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肿瘤抑制基因,可能和Janet D.Rowley(美国芝加哥大学)和Bob Weinberg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得,华裔李文华(得克萨斯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和Weinberg工作很近,有争议谁第一;Weinberg可能更容易得,他以前错过一次因癌基因与Michacl Bishop和Harold Varmus合得的机会。

10.John Gurdon,英国剑桥大学;Ian Wilmut,英国爱尔兰罗斯林研究所。核转移。Gurdon在1960年代第一个用成体细胞核成功克隆出蛙,Wilmut是1990年代第一个用类似方法克隆出哺乳动物。

必须增加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发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11.Pamela Bjorkman,美国加州理工学院;Jack Strominger,美国哈佛大学;Emil Unanue,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前两位发现MH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结构,后者发现抗原呈现细胞。Bjorkman的工作是跟Don Wiley做研究生时做的,Wiley如果不去世,应该得奖。

12.Yasutomi Nishizuka,日本神户大学;Michael Berridge,英国巴布拉汉研究所。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研究。前者发现蛋白激酶C,后者发现磷酸肌醇。

13.Aaron Ciechanover,以色列工学院;Avram Hershko,以色列工学院;Alexander Varshavsky,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发现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化学机制。

14.Judah Folkman,哈佛大学医学院。发现调节血管形成的分子。

15.Sydney Brenner和Seymour Benzer,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用遗传学方法研究发育、神经和行为。Brenner提出用线虫研究发育和神经,Benzer提出用果蝇研究神经和行为。

16.Marc Raichle,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做活体人影像检测。可能和发明改进功能性磁共振(fMRI)的人合得。他们的工作是生物医学影像的重要发展。

2003年Paul Lauterbur和Peter Mansfi eld因MRI研究获生理学医学奖。奖项可以着重于脑成像方面,Marc Raichle的PET,日裔美国科学家小川诚二对于脑fMRI成像的工作。

17.Luc Montagnier,法国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和预防基因会;Robert C.Gallo,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发现艾滋病病毒。

18.Tim Bliss,英国国家医学研究院;Terje Lomo,挪威奥斯陆大学。发现长时程增强作用(LTP),推动高等动物学习记忆研究。这项奖,受Eric Kandel近年刚因为研究低等动物(海兔)学习记忆得奖而可能推后。

19.Herbert Boyer,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Stanley Cohen,美国斯坦福大学。发明重组DNA技术,开创生物工程时代。

20.Avaram Goldstein,美国斯坦福大学;Solomon Snyder,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 Hughes,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现痛觉的分子机制。Goldstein提出证明阿片受体的方法;Snyder实验室的Candace Pert、纽约大学的Eric Simon和瑞典的Lars Terenius用Goldstein的方法发现阿片受体;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John Hughes和导师Hans Kosterlitz发现第一个内源性阿片肽。Kosterlitz 已经去世。 严格地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hoh H.Li(李卓皓)才是第一个发现有镇痛作用的蛋白质,他在1964年发现β促脂解素(β-Lipotropin),而且知道有镇痛作用,但未提出内源性的阿片样物质概念,而且他已经去世多年了。

21.RNA干扰。不一定会在近年发奖,可能等机制进一步搞清,但是发奖时会包括发现RNA干扰现象的人。有三个重要的候选人:Ken Kemphues,美国康奈尔大学;Andy Fire,美国卡内基研究所;Craig Mello,美国马萨诸塞大学。Kemphues的工作是中国复旦大学留美学生郭苏做的。如果不包括机制,就是他们;如果包括机制,那么只能在这三个里面选一两个加上以后发现RNAi机制最重要的人。

编者注: 《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一文写于2002年10月诺贝尔奖公布前一天。本文写于2010年10月初。到2013年10月,几乎每年都有上述所列项目获奖,如:

第2项的Bob Horvitz、第15项的Sydney Brenner和第7项的John Sulston获2002年生理学医学奖。

第5项的Roderick Mackinnon获2003年化学奖。

第16项的磁共振成像部分获2003年生理学医学奖。

第13项的Aaron Ciechanover和Avram Hershko获2004年化学奖。

第21项的Andy Fire 和Craig Mello获2006年生理学医学奖。

第1项的Mario Capecchi和Oliver Smithies获2007年生理学医学奖。

第17项的Luc Montagnier获2008年生理学医学奖。

第8项的钱永健获2008年化学奖。

第4项的Elizabeth Blackburn和Carol Greider获2009年生理学医学奖。

第10项的John Gurdon和山中伸弥获2012年生理学医学奖。

【注释】

[1]发表于《科学文化评论》2004年第6期。收录于《饶议科学Ⅰ》,饶毅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

[2]见《控制体重的基因和治疗肥胖的可能》一文,《饶议科学Ⅰ》,饶毅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

[3]见《什么是男子汉:基因本质和行为表象》一文,《饶议科学Ⅰ》,饶毅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

[4]收录于《饶议科学Ⅰ》,饶毅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