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儿童心理教育

儿童心理教育

时间:2022-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教材的话,那这本书就是辅导书和习题册,而且属于比较好的一类吧。你应该都听过孙瑞雪的大名,她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蒙氏拥趸者,将蒙台梭利的理念解释得淋漓尽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让自己先成为更好的人。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

作者: [美] 海姆·G.吉诺特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我非常幸运在最初研究儿童心理时就接触了这本书,简直是神作,给我的启发这不是一般的大。这本书作者海姆 G 吉诺特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虽然在1973年就去世了,但我觉得书中的观点在当今仍然十分先进。


有人说,这是一本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革命性著作。操作性极强,既有心理上的分析又有详细的方法介绍,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


比如对儿童的特点讲解的非常清楚,包括跟孩子沟通的技巧、责任感如何培养、儿童的焦虑来源等等,非常实用,看完之后真的是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而且很多沟通的方式与技巧并不仅限于孩子呢!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

作者: [美]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你们总是为此烦恼,家里充满呵斥和吵嚷声,可是没用,火药味越发浓烈,问题却解决不了。要是有一本书能让你学会一种语言,说出话来孩子就会听,你会吃惊吗?


这本书就提供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让你能轻易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


这本书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吉诺特博士的两位学生所著,同样是如何与孩子沟通的神作。如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教材的话,那这本书就是辅导书和习题册,而且属于比较好的一类吧。


另外,这本书条理清晰、对症下药,简洁有力的写作风格让我甚是喜爱。






《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作者: 孙瑞雪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你应该都听过孙瑞雪的大名,她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蒙氏拥趸者,将蒙台梭利的理念解释得淋漓尽致。她的两本著作《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爱与自由》我认为非常值得一看。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结合了蒙特梭利的理念,更加清晰系统地讲解了儿童的生长发展特征。


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各种敏感期,比如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为什么总爱玩水;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通过这些例子提供了解决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我觉得倒不一定要记住每种敏感期的名字,关键在于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细心观察,捕捉敏感期的出现,尊重这一时期孩子的行为并好好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对成年人认为不恰当的行为进行制止。





《 爱与自由 》

作者: 孙瑞雪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可以说,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与自由”的真正含义:


一个真正爱孩子的母亲会鼓励孩子的独立,舍得孩子的离开,并且在孩子独立或者离开之后依然爱他。因为她知道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而生命需要尊重,这是人和动物之爱的本质区别。只有爱自己胜过爱孩子的女人才会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


当孩子开始叛逆时,是因为他们独立意识的崛起,这时多数的父母没有选择尊重孩子,相反这些父母和孩子斗智斗勇,并最终让孩子听命于自己,做了“听话”的孩子……


我觉得作为父母,都应该读读这本书,特别是0—6岁的孩子,越早越好。我相信在爱和自由中长大的孩子,会非常有灵性。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作者: 尹建莉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其实最初对这种畅销书还是有点不屑的。某日Kindle搞活动顺便入的,结果发现是本好书!虽然说理和语言都挺传统朴素的,但育儿理念却并不落后。最后部分作者的话让我感受到了这本书满满的诚意。难怪销量一直这么好。


我一向排斥关于孩子成功个案的书,虽然这本书也是以作者的女儿为例,但鲜见卖弄“成功”的痕迹,而且,最难得就是书的朴实、易读中却不乏精辟。 比如作者在谈到家长不能每次忍不住发火之后都以自己一时激动控制不住作为借口这个问题时,指出没有自制力的家长怎么能教育出有自制力的孩子。所以说,言传不如身教。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让自己先成为更好的人。




《 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 龙应台 / [德] 安德烈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我印象中,龙应台是个批判精神与人文关怀并存的作家,言辞犀利、视角独特、思想深邃。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


一本书,内容只是母子间的通信,起初,不敢相信其中会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可是看过两三封信之后,书中给人的感触、感动、惊叹等等各种感觉,已经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了。


我在想,换作是我们普通人,当孩子用那样的眼光看自己、用那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时,会怎么办?有勇气去跟孩子商量用写信的方式来了解彼此吗?甚至,孩子在最初对这件事持毫不掩饰的怀疑态度。


另外,我觉得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和《目送》放在书架上永不过时!




《 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

作者: 戈登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前几天分享的文章里,提炼出的观点是来自这本书,后台不少妈妈问到这本书。我这里说下,这本书我是当当网买的,买的是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好像不到20大洋吧。


和有些育儿书一样,这本书也强调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人,亲子关系不应超越夫妻关系。对于孩子,我们要给予他们的是爱、自由和尊重。


但丹妈觉得差别在于,其他书都是点到为止,而这本书则给出了简单易懂的操作方法。


这本书结构很清晰,操作性强,父母看了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宇宙任何一种关系都使用吧。丹妈目前还在反复研究,也推荐你们一看。




发展心理学

作者:(美)谢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这本入搁书架很长很长时间了,心理一直无意识地抗拒去看,因为太厚了,而且比起其他育儿书,相对于枯燥很多,专业很多,是要做笔记的那种。


最近又见一位心理学大神在推荐才又拿出来翻。一读才感觉,这本完胜其他育儿书啊。


它主要介绍了胚胎老年到死亡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特别是重点介绍了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中,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体验各方面的发展特征,让你更清楚地孩子的成长是怎么回事,你真正了解了,也许就不会那么焦虑地爱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