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念转变的基本对策

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念转变的基本对策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学校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与引导,没有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理财观念、理财方式和理财技巧技能等。大学时代是学习理财的起步时期,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

提示: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现象分析的一篇文章,推荐一看。

 

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具有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特点和心理, 他们是用父母的钱来进行生活和学习,还没有经济能力实现自我学习、自我生活,没有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在消费上就受到很大的制约。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大学生,对于引导大学生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培养其正确理智的消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学生消费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情消费比重不断加大

人情消费作为人们日常交往过程中加深感情、促进沟通的重要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逐渐富裕,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导致人情消费的全面升级:包括旅游、请客、恋爱等消费。在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人情消费是“请客吃饭”,从过生日、老乡会、庆祝节日到评三好、获奖学金等等,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成为吃饭的理由。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的恋爱费用同样居高不下,学生谈恋爱的方式除了传统的散步、周末舞会以外增加了许多新的方式,如茶座、咖啡屋、卡拉OK厅成为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生活费用,给他们造成资金的紧张,长期下去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

1.2 “超前消费”热潮悄然兴起

超前消费,是一种特定的消费行为,即超过今天的收入能力将明天的收入提前到今天支出,通俗的说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大学生超前消费即是指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超出了大学生当前的承受限度。在当今社会,时尚和新潮代表了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时尚和新潮”消费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在大学生的消费观中建立起普遍的、以不落俗套的形式来展示自我的消费行为,他们关注流行、追逐时尚。当代大学生注重挣钱,推崇有钱会花、分期付款和贷款消费等时尚性消费观念。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一双名牌运动鞋,不惜借钱以满足欲望,他们称“这就是拿明天的钱来今天享受,时尚就该年轻时享受,等到老了就来不及了”。

1.3 理财能力的欠缺

所谓“理财”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部分大学生消费无计划,容易盲目冲动。新学期开始时要么把钱全部以活期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更多的投资渠道,要么把钱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比如炒股、买基金、买各种彩票等,不能很好地考虑并控制风险,一旦要是行情不好往往带来较大损失,以后的生活费没有着落。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自己的日常开支需要多少钱或实际支出了多少钱不明确,没有了钱就去银行支取或打个电话向家里要。消费购物时凭感觉、凭兴趣,特别是到节假日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易冲动消费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2.大学生消费观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1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社会消费的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大学生的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传统的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影响大学生消费的社会大环境因素包括广告传媒、影视作品、互联网、校园文化和同辈群体等,这些媒体凭借形形色色大肆宣传消费主义,淡化了艰苦朴素勤俭节俭的美德。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对现代化高科技的生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时尚广告和影视作品中高消费生活的主人公均会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念,社会的浮躁心理、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刺激着部分大学生的神经。而为了赢利,学校内和周边地区开设的众多餐厅、网吧、歌舞厅、咖啡馆、游戏机室和台球室等,则以各种方式吸引着大学生前去消费。因此社会要倡导一种正确的消费理念,遏制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确立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 学校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

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高校放松了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的教育。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学生花的是自己的钱,于是对浪费等问题放任自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则认为勤俭节约是父母那一辈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同时,学校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与引导,没有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理财观念、理财方式和理财技巧技能等。这种教育力度的不足和教育效果的苍白,使大学生们未能真正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扎根于思想中,付诸于行动上。

2.3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亲的言传身教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行为。目前在我国,居民收人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待自己的孩子是竭尽所能,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子女上大学都是远离家乡,家长不在身边,总怕他们在外生活不好,于是不管是否需要,常处于放任状态,对学生在校生活不十分了解,因此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日常开支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其存在的奢侈浪费和超前消费等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批评教导。这些无疑给大学生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经济条件,使得大学生进行奢侈消费有了可能。

2.4 大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

现在的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积极追求自我,有较强的自尊心,习惯于将自己拥有的某种优势或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在消费的过程中,炫耀和从众的心理严重影响着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互相攀比、追求享乐与虚荣,有时消费完全是为了让自己与周围人保持一致,而并不是真正的生活和学习需要,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给生活带来了负担。

3.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大学生的消费道德观念教育

对大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对金钱有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防止拜金主义的滋生,教会他们如何通过正当渠道去赚钱。其次,要指导他们如何合理消费、绿色消费,明确作为一个消费者要具备社会责任,反对奢侈腐化、挥霍浪费等消费观,提倡合理适度、勤俭节约等消费观。

3.2 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

大学时代是学习理财的起步时期,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高校教师在开展理财教育中应注意价值观的教育、理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指导大学生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养成不乱花钱的消费习惯,这样对大学生早日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3.3 加强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由家庭或个人的支付能力决定的。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决定他的消费行为,超过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是不可取的。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教育,反对铺张浪费是必不可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