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英国报纸国际传播网络集体瘦身的背后,反映了什么?

英国报纸国际传播网络集体瘦身的背后,反映了什么?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媒体国际传播网络近年来发生的这些变化,既是在经济压力之下的“瘦身”行动,也是在新传播环境下的主动“转身”。这一调整既是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反映,也体现了西方国家对外传播手段的变化。在英国媒体中,《独立报》的国际新闻比重长期高于其他报纸。英国报纸国际传播网络集体瘦身的背后,首先反映了报业面临经营压力。但于此同时,国际报道采访成本却居高不下,超出了许多报纸的承受能力。
转型案例_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

西方媒体国际传播网络近年来发生的这些变化,既是在经济压力之下的“瘦身”行动,也是在新传播环境下的主动“转身”。

(1)VOA和BBC向新媒体转身

2010年初,两家西方老牌外宣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之音(VOA)先后宣布停播汉语和其他一些语种的对外广播,称将更多地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加强对外传播。这一调整既是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反映,也体现了西方国家对外传播手段的变化。可以预见,国际舆论未来在网络世界的交锋将会更加激烈。

表面上看,两家媒体停播部分节目是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预算紧张:在2012年度的预算中,美国之音削减汉语普通话广播预算800万美元;BBC世界广播服务2013年10月被削减预算资金16%。不过,对输出价值观这个既定战略目标而言,成本从来就不是西方国家考虑的关键因素。因此,“停播”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广播这条传播渠道已经难以接触和影响到目标受众群体,效果欠佳,自然难逃遭淘汰的厄运。对这两家媒体而言,压缩广播而强化网络与新媒体,是顺应数字化转型潮流的自然选择。

两家媒体的新调整也表明,西方国家政府的外宣资源正在向互联网和新媒体集中,国际舆论在新媒体空间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大。无论是从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是从用户数量和媒体影响力角度考量,互联网和新媒体都是当前国际传播最有效的渠道。正如英国时任外相黑格在接受议会质询时解释说的那样:随着媒体环境变化,广播方式也要改变,虽然取消短波广播,但通过内容更为丰富的中文网站,BBC仍可向中国大陆和5700万海外华人提供资讯。

毋庸置疑,尽管停播了部分语种的对外广播,西方社会对国际舆论的主导权并未削弱。他们正把目光更多转向网络和新媒体,因为这是他们更具优势的“新战场”。2011年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乔治大学发表讲演时所言,美国国务院在使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发送“推特”信息后,还准备推出中文及俄文的“推特”账户。不难想象,国际舆论在网络空间的交锋将会更加激烈。

(2)英国报纸收缩海外传播网络

近年来,英国报纸的海外传播网络集体瘦身。2008年10月,《每日镜报》取消了国际新闻编辑部。此后,国际新闻的采访和编辑由负责国内新闻的记者和编辑兼任。2006年以来,《独立报》由于财政困难,先后削减了德国、莫斯科、罗马和布鲁塞尔的常驻记者。在英国媒体中,《独立报》的国际新闻比重长期高于其他报纸。《卫报》和《观察家报》(属于同一报团)20年来记者数量翻了几番,已经由1979年140人扩充到2009年800人,不过驻外记者数量一直未变,始终维持在18名。同属电讯报集团的《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2006年各有12名驻外记者,目前,两家报纸只有8名驻外记者。

英国报纸国际传播网络集体瘦身的背后,首先反映了报业面临经营压力。在数字媒体的冲击下,英国报纸广告下滑,报业经营日益捉襟见肘。但于此同时,国际报道采访成本却居高不下,超出了许多报纸的承受能力。一名英国报纸高级管理人员透露,当前,派记者到海外采访,即便不带翻译和随从,往返一趟也要花费五六千英镑,这对发行量和利润都在不断下跌的英国媒体来讲,无疑是一笔庞大的开销。更重要的是,要想保证高质量的国际报道,除专职记者和编辑之外,媒体往往还必须维持一支由海外雇员、自由撰稿人、特约记者、临时报道员等组成的采编群体,这也需要一笔不菲的开销。因此,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各家媒体把海外采编力量纳入可压缩的范畴。

其次,英国报纸压缩国际传播网络背后,还有国内国际新闻不断融合、受众对传统国际新闻的需求不断降低的原因。许多学者指出,当前,国际视角已经普遍融入了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中,“国内”、“国际”两种新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许多传统上划归“国际”板块的新闻,如今以经济新闻、体育新闻的方式被放到了其他板块。《星期日电讯报》总编辑亚德里安·麦克斯认为: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之间正日益融合,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客观上改变了“国际新闻”的定义,使得受众对传统类型国际新闻的需求不断降低。

此外,英国报纸压缩国际采编网络的背后,还有国际新闻渠道日益丰富,单一媒体构建海外网络必要性降低的原因。就英国而言,数量众多的国际电视新闻频道分流了报纸的读者。英国公众可以收看的非本土的24小时新闻频道就有半岛电视台、福克斯电视台、法兰西24、今日俄罗斯、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德国电视台DW-TV、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等近十家,加上BBC等本土电视台,国际新闻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仅如此,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英国公众可以接触到前所未有丰富的国际新闻资源。Twitter、Facebook、You Tube等社交网络终端也把全球网民编织成一张跨国界的即时信息传播网络。借助互联网,公民可以直接接触位于不同国家境内的新闻信息源。事实是,只要有一部手机并且上网,就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任何国际新闻信息。在这样一个国际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时代,英国报纸构建国际采编网络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了。

(3)半岛电视台逆势扩张

半岛电视台的海外传播网络近年来逆势扩张,吸引了全球的关注。2011年,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执行董事托尼·布尔曼在著名杂志Adbuster上自豪地宣称:“美国的主流媒体把海外分社削减到了极致……他们如今几乎就只在伦敦设点。就连CNN也在大幅收缩。我记得80年代我做记者时,美国的驻外记者编辑和雇员随处可见,如今,半岛电视台的海外记者超过他们了……在听不到不同声音的地方,半岛英文台可以填补真空。”

的确,在欧美媒体急速收缩海外传播网络的潮流中,半岛电视台的扩张举措异常引人注目。2010年5月,半岛电视台在加拿大播出,2010年6月成立了多伦多分社,2011年,半岛电视台在巴尔干地区收购电视台,建立了演播中心。目前,半岛电视台在全球建成了四大新闻演播中心——吉隆坡、多哈、伦敦和华盛顿;在北京、莫斯科、悉尼等地建成了70个海外分社。

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工作人员已经有1000人,海外雇员来自全球近50个国家。工作人员的年龄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约四分之一是经验丰富的资深新闻人,另外四分之一年龄在30多岁,其余一半都是20来岁的新人。半岛英语频道因此自称“最年轻的全球新闻传播机构”。半岛英语台聘用了不少全球著名的主持人和记者,如前BBC主持人大卫·弗罗斯特爵士、前CNN主持人里兹·汗。

半岛电视台租用16颗通信卫星进行免费转播,其中大部分是直播卫星,基本涵盖了亚洲、欧洲、北美、拉美和非洲。用户只要拥有家用卫星接收设备即可收看半岛电视台的节目。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的1.3亿个家庭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或者通信卫星收看该频道的节目。[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