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风情俄罗斯

风情俄罗斯

时间:2022-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隐忍奉献——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俄罗斯科学家、作家罗蒙诺索夫曾经说过:“俄罗斯的强大在于西伯利亚的富饶。”伏尔加河流域约有6450万居民,占到俄罗斯人口的43%。2011年9月7日,俄罗斯一架由前苏联设计的喷气式客机在起飞时坠毁,飞机残骸落入伏尔加河中,机上44人遇难。机上载有俄罗斯顶尖的“火车头”职业冰球队队员。该湖还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

第二十七章 风情俄罗斯

一向以为,我们形容大自然的几个词是有区别的,比方说风貌,就是一种纯粹自然的描述,长成啥样算啥样的那种意思;比如风光,那就是有些许可看之处,属于可以用作旅游规划的那种;再比如风景,基本上就是很好看了,可以入画、可以吟诗,偶尔配上个把美女,还可以搞搞建设投资;还有风情,就是一种很耐人寻味的境界了,除了表现出的不可胜收的美丽以外,还有个性、有情调、有人文情怀,总而言之,那是很有韵味的美,像什么呢?很好联想,我们通常还把这个词用来形容女人嘛,所以我认为像四十多岁的女人,那种美是由内向外散发的。

俄罗斯的美,就是这种风情,冷艳、高贵、知性,还带着那么一点点神秘和魅惑。

西伯利亚跑马

最初知道西伯利亚这个地方,是从天气预报里看来的,因为那里总有“寒流”影响我国,然而俄罗斯人是不太满意我们关于“西伯利亚寒流”这个词的说法的,认为带有一定的政治偏见,比较影响感情。

其实,西伯利亚是最能代表俄罗斯风情的地方。

宽广博大——一马平川的西伯利亚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与中国、蒙古和朝鲜等国相接,面积1276万平方千米。什么概念?从西至东7000千米,从北至南3500千米,几乎相当于20个法国的面积,比整个中国都要大。让我们十分非常郁闷的是,这片美丽的土地曾经是我们中国的领土。

野性不羁——“西伯利亚”这个名称,来自“西伯利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是16世纪由蒙古人及突厥人所建立,属于从大蒙古帝国之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的四个汗国之一。西伯利亚的野性,源于蒙古人骨血里的剽悍;西伯利亚的不羁,源于历史上几度纷争几度易主。1219年西伯利亚并入蒙古版图,1271年随着蒙古变成元朝,西伯利亚也成为元朝的一分子,17世纪纳入清朝版图。到了19世纪,沙皇俄罗斯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让外东北—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给俄罗斯,西伯利亚从此改姓俄罗斯。

隐忍奉献——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俄罗斯科学家、作家罗蒙诺索夫曾经说过:“俄罗斯的强大在于西伯利亚的富饶。”根据勘察资料粗略地估算,西伯利亚地区蕴藏的资源接近原苏联全部资源的三分之二。西西伯利亚经济区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第二大煤炭基地、第三大黑色冶金工业中心,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也很发达,同时也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地,养牛业也很发达。东西伯利亚经济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煤炭储量约占原苏联的50%,木材蓄积量占30%以上,可利用的水能资源占30%左右,铜、镍和其他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

匈奴人赋予了西伯利亚狂放和豪迈的气质,汉王朝赋予它绝代芳华的内涵,大唐的雍容滋养着肥沃的土壤,蒙古留给它强悍和勇猛,大清朝让它学会忍辱负重,到了俄罗斯,它懂得了奉献,在苏德战争中,成为苏联稳固的大后方,默默无闻地支持着那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

去伏尔加河拉纤

就像黄河之于中国的意义一样,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它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全长3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入里海。伏尔加河流域约有6450万居民,占到俄罗斯人口的43%。

在中国孩子的记忆里,伏尔加河的色彩是黯淡的,伏尔加河的气质是悲怆的,伏尔加河的神情是绝望的……而这些印象,源自一幅世界名画,画作的名称叫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是19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画面上,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背负着沉重货船的纤夫,衣衫褴褛,步履沉重。他们中间有须发皆白的老者,饱经风霜,困苦而无奈;有初入此门的少年,不堪忍耐,挣扎在苦楚中;这些已然麻木的贫苦人,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于苦于痛都已无觉。

为了完成这幅画作,列宾花了三年时间,作了两次伏尔加河之行,和纤夫们交朋友,对纤夫生活作了长时间的观察和大量写生。11个纤夫,都是活生生的,在现实的、苦难的生存线上挣扎的俄罗斯最底层的有名有姓的劳动者。

从批判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名画,是人与自然的搏斗,也是劳动人民与残酷无情的命运和黑暗社会的搏斗。

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纤夫们身后那露出的一点点的蓝色的河水,正是整个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发展、政权交替的命脉。

img36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早在彼得大帝时期,打通出海口就是俄罗斯人的梦想,这种治国理念一直延续到今天,伏尔加河正是联通俄罗斯内陆与各个重要出海口的命脉。它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维纳河连接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注入里海,所以有“五海通航”的美称。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伏尔加河就承担着航运、渔业之重任。现在,它还是俄罗斯水力发电的主要来源,也是俄罗斯平原旅游的重要景观,为俄罗斯的经济贡献着像它的水资源一样丰富的能量。

img37

秀美壮丽的伏尔加河

附录:

2011年7月10日下午,一艘名为“布加尔”号的客轮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的伏尔加河沉没,事发时“布加尔”号客轮上共有185人。

2011年9月7日,俄罗斯一架由前苏联设计的喷气式客机在起飞时坠毁,飞机残骸落入伏尔加河中,机上44人遇难。机上载有俄罗斯顶尖的“火车头”职业冰球队队员。

让伏尔加河以母亲的名义,来超度这些在她怀中死去的孩子。

贝加尔湖放羊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的面积居全球第九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据考其历史已有2500万年)。湖形狭长弯曲,宛如新月,所以有“月亮湖”之称。贝加尔湖风景秀美、景观奇特,湖内物种丰富,是一座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湖中的动植物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淡水湖里的都多,其中1083种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有物种。最令科学家感兴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其中有很多西伯利亚其他淡水湖已绝迹的物种。该湖还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

这个水中宝库与中国人有着很深的渊源。西汉时期,贝加尔湖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名曰“北海”;在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贝加尔湖是在鲜卑的控制范围之内,名亦曰“北海”;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贝加尔湖改称为“于巳尼大水”;南北朝时期,贝加尔湖先被柔然控制,后又被突厥控制,名仍称为“于巳尼大水”;隋朝时期,“贝加尔湖”被东突厥控制,复改称“北海”;到了唐朝前期,贝加尔湖成为大唐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归关内道骨利干属,改称为“小海”;后东突厥复国,贝加尔湖复归突厥,后又归回鹘所辖,仍称“小海”;宋朝,贝加尔湖被蒙古八剌忽部控制;蒙元时期,贝加尔湖又划入蒙古帝国版图,属“岭北行省”;明朝时期,贝加尔湖被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直到清朝,贝加尔湖才被沙俄控制,直至今天。

现在,秀美亮丽而又内涵丰富的贝加尔湖是俄罗斯著名旅游度假胜地,沿岸分布着130个旅游基地和休养基地,被俄罗斯人亲切地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

说到眼睛,咱中国有句古话,叫“眼睛里不揉沙子”,这个西伯利亚的蓝眼睛里就始终有中国人的一粒沙,这就是苏武。

那个时候,贝加尔湖不属于俄罗斯,而是在匈奴的管辖范围内。西汉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的时候,正是匈奴被卫青、霍去病舅甥俩暴揍一顿之后,双方有好几年各自休兵,口头上呢,匈奴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武帝怒了,出兵要打匈奴,匈奴又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还是挺有诚意的。既然对方做了让步,汉武帝总得表示表示吧,就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在匈奴碰到的倒霉事儿咱就不细讲了,总之,后来他被匈奴单于流放到北海去放羊,这个北海,就是贝加尔湖。苏武在贝加尔湖畔放了19年羊,才回到汉朝,离去时还是意气风发的壮汉,归来时已是两鬓苍苍的老人。

班固说:“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之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两千多年来,苏武艰辛备尝、不辱使命和情系故土、故国的高尚情操,一直鼓舞着后人,也希望能激励今天所有外交工作者。我们共同回顾一下那首代代相传的《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动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能叫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去高加索山滑雪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屹立在欧亚两洲之间的高加索山,很多山峰都是很高大的,许多山峰的绝对高度超过5000米,超过了西欧的最高峰——勃朗峰。它的名声,还远不止于此,在希腊神话中,有两座我们最熟悉的山:一为奥林匹斯山,一为高加索山。它们近乎是对立的,一座是神的享乐之所,一座是背叛者的惩罚之地。普罗米修斯因盗火罪被缚在高加索山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笔直地悬挂在山崖上,既不能睡,也不能弯曲双膝,被风吹雨打、恶鹰啄食——这种痛苦,历经三万年。但,照耀人间的火种,带着英雄的豪迈与不屈流传了下来。

神话故事中的高加索山是恐怖的,而现实中的高加索山是美丽的。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带,高加索山积雪和冰川对地形的侵蚀很强烈,巨大的冰斗耸立于山腰,成了薄如刀刃的山脊,颇有“倚天宝剑”的神韵。在山顶处,积雪堆压着群山,又形成一条连绵的飘带,沿山脊起伏,在阳光照耀下,颇为壮观。而在古冰川的底部,细流常常汇集成碧波荡漾的圆形湖泊,景色绮丽迷人。高加索山脉的最西端,位于黑海东北50千米处,部分地区与世隔绝,只有乘直升机才可到达,是欧洲尚未受到人类干扰的少有的几座大山之一。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西高加索山保护区被遴选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阿尔泰山掘金

阿尔泰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罗斯境内,森林、矿产资源丰富。“阿尔泰”在蒙古语中意为“金山”,那里至今已发现了84种矿,有12种储量位于我国前十位,还有世界著名的可可托海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床。从汉朝就开始有人前往阿尔泰山开采金矿,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达五万多人。

阿尔泰山的闻名不仅仅因“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而是因为它丰富的文化遗产。很久很久以前,大量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在阿尔泰山出土,还有公元5世纪部落首领的墓群,墓的结构复杂,大小各异,林林总总数目达一百多座,其中随葬的许多艺术品更称得上是稀世珍宝。阿尔泰山记录了部落、民族、国家在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兴衰成败。

远古时,生产力低下,人对自然的依赖居主导地位,人类的祖先需要靠天吃饭,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天地之间,人的个体力量尤显微不足道,祭祀和祈祷成为他们避凶趋吉的唯一途径,阿尔泰山洞穴里的赭石彩绘,就是旧石器时代这种复杂的情感留下的符号。

img38

雪后初霁的高加索山

雄浑的阿尔泰山袒露出神灵般的情怀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先民又在这片沃土上繁衍了子子孙孙。正因为如此,古时的先民将对丰衣足食的渴望虔诚地刻在阿尔泰山的岩石上。那些岩画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画面上的各种动物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向远离他们的今日文明诉说着先民狩猎争战和游牧的生活。岩画绵延千余千米,被称为“岩壁上的敦煌”。

草原上的石人是古代游牧民的杰作。他们恭敬地从阿尔泰山取下石块,蘸着心血、揣着希冀、带着祈福的虔诚将其雕琢成人形。石人的身体是冰冷的,面部表情却丰富多彩。他们面向太阳站立了几千年,如同威武的草原卫士,体内积淀了一代代先人的渴望、祝福。古代文明就刻在阿尔泰山的洞穴里、岩石上。

上沐天光、下汲地气的阿尔泰山在阳光下裸露着胸怀,坦荡地抖落着满身的灵气和伟岸。泰然地矗立于天地之间经历着风风雨雨,默默地注视着人间沧桑。斯吉台、土耳其、维吾尔和蒙古的足迹都深深地刻印在阿尔泰山。

汉朝时,这里是匈奴的牧场。

八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的铁骑曾在阿尔泰山脚下威风凛凛地驰骋,在兵戎相见中留下的不仅仅是三道海子的蒙古国第三位大汗贵由汗的石堆墓,还有至今仍与阿尔泰山为伴的图瓦人。

耸立的山,未荒的天,不老地注视着人类一代代生生息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