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

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艰辛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和达到的。因此,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组织架构。体育组织大致可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政府体育组织,二是民间体育组织,两者各有优势,缺一不可,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还比较欠缺,这就决定了政府体育组织在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艰辛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和达到的。因此,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组织架构。体育组织大致可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政府体育组织,二是民间体育组织,两者各有优势,缺一不可,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还比较欠缺,这就决定了政府体育组织在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一,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到”高度重视、统筹兼顾、责任明确、分级管理“,对本县范围内的农村体育工作进行规划和协调;第二,乡镇政府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发展总体规划,保证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落实到位,以不断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第三,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农民体育协会由于其组织的自发性、业余性,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实践证明,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在农民体育协会的配合下,其效果比单纯的行政组织要好得多。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组织体育活动的时候应充分尊重农民体育协会的意见,将农民体协的积极性发动起来,放手让他们去组织和运作;第四,充分认识和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二条对村委会在农村体育中的作用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农村应发挥村民委员会、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体育活动”。因此,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是开展农村体育建设工作的最基本前提;第五,为改变农村乡、镇体育骨干力量缺乏的现状,县级体育部门应为其配备热心体育、精于业务的专干。乡、镇还要发现和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复员退伍军人,高、初中毕业回乡置业青年) ,让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从而推动农村体育向前发展。可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并通过《计划》中提出要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但目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管理组织发展相当滞后,要建成这套体系,除了在县级以上体育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农民体育行政管理机构以抓好区域内农村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方向外,还要建立县以下相应的政府体育管理机构和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全面落实农村体育健身事业的各项具体工作,改变县级以下农村体育工作无人管的状况。乡镇一级政府要以文化管理服务中心为依托,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负责农村体育工作; 村民委员会在职数分配上,要有相应的农村干部负责体育健身工作的具体开展,为广大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提供健全的组织保障。

1.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主观认识

《计划》中提出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具体到乡村,宣传教育工作要考虑到农民群体的实际特点进行。根据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出版一些农民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的通俗读物,在这些读物中简要介绍各种体育健身知识和保健知识,让农民群众认识到“体育健身”与“劳动耕作”的区别和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免费向农民派发宣传资料。要充分利用乡村广播站、宣传橱窗等传统平台宣传各种体育知识,普及运动常识,提高农民群众对体育的认识。在宣传过程中,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如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没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发传单、健康小册子、悬挂标语等方法进行宣传;宣传的内容应丰富多彩,可以进行“全民健身计划”条例和相关法规的宣传;也可进行全民健身实践方面的报道,尤其要注重对全民健身意义的宣传。这是因为,农民在社会学界被划分为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这类人群特别是体力劳动者难免形成这样的错误认识——体育运动与体力劳动没有多大区别,只要身体没大的毛病就是健康的。因此,导致其萌发参不参与体育活动都无所谓的错误观念。要彻底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要循序渐进、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文化宣传的引领作用,尽最大努力树立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宣传不等于命令,特别不能把全民健身付诸于行政命令强制推行,这样不但容易使全民健身成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且会对广大农民造成额外的负担或损失。因此,宣传只能是帮助农民了解全民健身,鼓励并动员其参与全民健身,全民健身必须始终遵循业余、自愿的原则。同时,基层政府要充分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或引导支持村一级开展活动,积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参与体育健身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通过电视、录音录像、广播、墙报、横幅、标语等多种传统宣传媒介及手段,向广大农民宣传以下几方面内容:1)宣传国家关于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大政方针以及各阶段目标、任务,使广大农民了解农村体育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2)宣传群众体育活动中的重大事件。通过大力宣传农村体育活动中的先进地区、先进集体和他们开展群众体育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3)宣传体育锻炼的作用和价值,综合运用体育科学和医学保健的有关理论知识,向人们解释、论证参加体育锻炼的价值,使广大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到参加体育锻炼是对身心健康最安全、最易行和最有效的;4)宣传科学的锻炼方法。在农村,很多人知道锻炼的好处,也具备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条件,但是他们不知道采取哪种方法更为科学和合理。因此,除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亲自指导和利用体质监测系统给出运动处方外,更多的还是要通过宣传来予以解决。通过宣传带动农民树立“健康就是财富、参加体育锻炼就是投资健康”的观念,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的自觉需要。

2. 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开展工作

《计划》中提出要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我国学者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将农村体育的主要特点概括为: 活动项目多样化,活动时间农闲化,活动形式分散化。也就是说,农村体育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时令性,时间难以协调统一。春季和秋季是农忙季节,而冬季和夏季是“农闲”季节。在农闲时节,农民的体育活动时间充足且相对集中。因此,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农村的农作物种植特点,组织农民在农闲进行体育锻炼。在内容方面,也要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习俗,考虑当地农村的地理特点,选择农民喜闻乐见、容易开展参与的项目,如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和文化,搞民族特色体育竞赛;利用地理环境搞极限运动和新兴运动项目;利用不同的生产方式特点搞各种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特色劳动竞赛,提高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那些体育设施和氛围较好的乡镇,可以逐步推广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项目。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间气候和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俗有很大差异,开展农村体育活动要注意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同时,积极探索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条件下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规律,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农村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