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徐悲鸿:审美是一种思想情感

徐悲鸿:审美是一种思想情感

时间:2022-09-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我们能感受对象的美丑。一旦对象的特点和人的特点恰巧相合,美感就产生了。明白了这个道理,关于审美的第一个特点就好理解了:在审美当中,我们的思想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说,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道理:审美往往需要一定的思想情感,没有思想情感参与其中,审美活动无法进行。在审美活动中,不能拘泥于对象的实用性,也不能拘泥于从对象获得科学知识的念头,否则,审美活动就难以开展。

徐悲鸿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尤其以擅长画马著称。但有人对他的一幅奔马画提出过批评,说这幅画违背科学常识:马在奔跑时,前蹄着地前是弯起的,而徐悲鸿的奔马,前蹄着地之前却是直的(参见图2-1-1)。

在你看来,这一批评是否有道理?

一、思想情感在审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我们能感受对象的美丑。要想比较深入地理解审美,需要对美先有所了解。什么是美?美来自哪里?关于这些问题,从古至今的思想家提出过很多种观点,到今天也没有一致的意见。我们不必在意思想家们的争议。他们的争议固然很重要,但对我们普通人的审美活动而言,关系不大。因此,这里我们只需要对多数人都可接受的一两点结论稍加明确就可以了。

当我们说“这朵花儿真美!”时,一定是内心有了美感。也就是说,首先是我们感觉到花儿美,我们才说它美。因此,这里所说的美,就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即美感。美感是怎样产生的?是我们的感官和某种对象相接触,再加上我们的思想情感的影响而产生的。那么,分析起来,美或美感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某种对象,这种对象具有某些特点;另一方面,有人,确切地说,是人的感官和思想情感,特别是思想情感。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没有某种对象,人不会莫名其妙地产生美感;单有对象,没有人,美感也无从谈起。只有在对象和人都存在的条件下,美感才可能产生。一旦对象的特点和人的特点恰巧相合,美感就产生了。

苏东坡有一首《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声来自何处?既不是单来自琴,也不是单来自人的手指,而是琴和手指相配合产生的。美感的道理和琴声相似:既不是单来自对象,也不是单来自人的感官和思想情感,而是对象和人的感官、思想情感相配合产生的。

一般人(包括一些思想家也是这样)通常认为,美和对象的某些特点是一回事儿。你要问他:“什么是美?”他会说“对称就是美”或者“匀称就是美”,诸如此类。其实,对称、匀称之类的特点,本身无所谓美不美;对称、匀称的东西之所以让人觉得美,无非是这些特点和人的心理特点相契合罢了。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人的心理特点有朝一日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会觉得对称、匀称的东西是丑的,这是完全可能的。总之,对于某种对象,我们是觉得美还是觉得丑,一方面取决于对象的特点,另一方面取决于我们自己。

明白了这个道理,关于审美的第一个特点就好理解了:在审美当中,我们的思想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的心灵能为某种对象所触动、产生某些感受,正是由于我们有思想情感。例如,杜甫的诗《春望》有这样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一般情况下,人看见花朵、听到鸟鸣,是不会流泪、惊心的,但杜甫却有这样的反应,究其缘由,是杜甫本人的思想情感在起作用。在社会动荡、个人颠沛流离的情况下,杜甫心里充满忧虑、痛苦,所以,看见美丽花朵也会流泪,听到动听的鸟鸣也会惊心。再如,元代著名作家马致远的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除了最后一句,前面几句都是对景物的描写。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情感的,但我们在读这些描写时却会有苍凉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自身有思想情感,在这种思想情感的作用下,面对特定的景物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苍凉感。我们经常听说“情景交融”,就是这个意思。外部的景和内在的情相互作用、融合在一起,才有美感产生。假如没有思想情感,读到这些描写,我们脑海里出现的无非是树、藤、乌鸦等,不会有什么感受,不会体会到作品的美。

图2-1-1 徐悲鸿《马》

古书里记载了一个“对牛弹琴”的故事:春秋时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对牛弹了一只高雅的曲子,但牛低头吃草,仿佛没听到似的。他又用琴模仿蚊虫的飞鸣声和小牛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听起来。这个故事常用来讽刺低俗的人不懂高雅的事物。我们说,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道理:审美往往需要一定的思想情感,没有思想情感参与其中,审美活动(至少是绝大多数审美活动)无法进行。牛对蚊虫或牛犊的声音有所感,这是本能,不是审美。牛没有能力进行审美,因为它缺少真正的思想情感。我们有一个成语“舐犊情深”,说老牛舔舐小牛,显示老牛对小牛怀有深情。其实,这是人把牛“拟人化”的说法。

面对审美对象时,我们的思想情感有时会自发地起作用,有时则需要有意识地去调动。在后一种情况下,要想体会对象的美,需要我们展开联想、想象,把对象和自己原来的某些生活经验、体验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有所触动,才会享受到美感。

二、审美活动超出实用性和科学认识

在审美活动中,不能拘泥于对象的实用性,也不能拘泥于从对象获得科学知识的念头,否则,审美活动就难以开展。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太看重实用性,我们关注的就会是对象的实用价值,比如它能否吃、能否用、值多少钱;如果我们总是想得到知识,我们关注的就会是对象的科学价值,比如它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当我们对对象持这样的态度时,我们所进行的就不是审美活动。只有把实用价值、科学价值暂时放在一边,而把对象当作感受、体验的对象,这才叫作审美。

当然,这不是说实用性、知识性和审美没有关系,它们之间是有一定关联的。例如,原始人也是懂得审美的,为了美,他们会在陶器上刻上花纹,会画一些壁画,还会用一些东西打扮自己。据说,原始人从来不用鲜花做装饰,尽管他们生活的环境里到处是鲜花盛开。他们宁愿用动物的骨头做装饰。在后来的人们看来,原始人的做法很奇怪,因为鲜花远比骨头美丽。可是,原始人那样做是有原因的:他们靠狩猎来活命,动物对他们非常重要,而鲜花却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种生活方式久了,原始人就形成了一种感觉:动物的骨头是美的,而鲜花却不美。鲜花非但不美,由于在打猎的时候影响视线,甚至还让原始人觉得讨厌。后来,人们改变了生活方式,不再靠狩猎谋生,而是靠种庄稼生活。这时,植物就显得比动物更重要了,慢慢地,鲜花也就显得比骨头更美了。

从这个例子看出,人们觉得什么美、什么不美,是和实用性有关系的。知识主要是为了实用,所以,知识和审美也是有关系的。因此,一个东西越有实用价值,或者越能给人以知识,人们往往就越觉得它美,反之就不美。

但是,美和实用价值、科学价值毕竟不是一回事儿,审美活动和追求实用、知识的活动也不是一回事儿。把注意力都放在实用性或知识上,我们通常是感觉不到对象的美的。

一看见鸟就想到餐桌上的美味,一看见蝴蝶就想到危害庄稼的害虫,这样的人显然是缺少审美情趣的。只有把实用性暂且抛开,喜欢欣赏鸟儿婉转的鸣叫,喜欢欣赏蝴蝶翩跹的舞姿,这样才是审美。

同样,欣赏某种审美对象,的确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知识,但知识只是审美活动的“副产品”,美感才是审美活动的“主产品”。面对某个对象,一上来就抱着加以科学研究、从中掌握知识的目的,就偏离了审美。只有把求知的想法暂且抛开,把心思用在感受、体验上,这样才是审美。

美国学者詹姆斯·埃尔金斯写了一本书《视觉品位》,其中谈到怎样看油画。他提议,我们不要去看画作的形式、意蕴,而是去看它上面的裂缝。他说:“裂缝可以说明许多东西,如作品是何时所画、作品的制作材料是什么,以及这些材料又是如何处理的。……在博物馆的参观者中,很少有人意识到有多少绘画曾严重受损并无从察觉地被修复过。……注视裂缝,你就能分辨出什么是修复者替补上去的,因为新的色块上是不会有裂缝的。”[8]

按照埃尔金斯的建议去看油画,我们能从油画中获得一些知识,但不会获得美感,因此,这种“看法”根本就不是审美。

无独有偶。《西斯廷圣母》(见图2-1-2)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画家拉斐尔的名作。画面上,圣母脚踏云彩,手托圣子,决心牺牲自己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一般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到画作的艺术感染力上,但据说有一位名医却不然。他看了画之后,说:“婴儿瞳孔放大,他有肠虫病,应该给他开药丸。”

这给我们一个提示,即怎样理解艺术作品的“像”与“不像”。艺术作品首先关注的是给人以美感,而不是给人以知识。一件作品中的形象,如果看起来与现实世界中的东西不太像,显然是不能给人以知识的,至少是不能给人以准确的知识的。不过,好在艺术作品的首要目的根本就不是给人以知识。为了突出美感,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与现实世界中的东西不太像,这是允许的。

由此我们就可以对前面提到的徐悲鸿奔马问题有个正确理解。艺术不等于科学,艺术家在创作时,在不损害事物本质特征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对于表现对象是可以做某些“变形”的。正是由于徐悲鸿的奔马前蹄伸直,才更好地表现了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9]徐悲鸿的奔马是艺术作品,目的是让欣赏者获得关于马的美感;它不是教科书,不是为了告诉欣赏者关于马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还会谈到。

图2-1-2 [意]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三、审美标准的共性与差异

有时,对于同一个审美对象,不同的人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即大家都觉得美或者不美。这一现象说明,人们的美丑标准是存在一定共性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艺术作品仍然被现代人所喜爱,为什么中国的许多艺术珍品也能被外国人所欣赏,为什么像庐山、西湖这样的风景名胜能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

人们在审美标准上的共性,来自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前面我们说过,美感是人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既然如此,如果人的感受能力、思想情感有共性的话,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感受。人在感受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有没有共性呢?显然是有的。原始人与现代人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穷人与富人之间、受过很多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之间,诸如此类,尽管存在很多差别,但总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的。表现在审美方面,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对象都觉得美或不美,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在看到人们审美标准的共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另一面,即差异的一面。对于同一对象,不同的人经常有不一样的看法,有人觉得美,有人觉得不美,这就是审美标准上的差异。

图2-1-3 周窻《簪花仕女图》(局部)

“燕瘦环肥”是一个成语。“燕”指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环”指的则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据说,赵飞燕体态轻盈,能在宫女托着的盘子里跳舞,可见她是很的,也可见当时的人们偏好体的女子。深得唐玄宗宠爱的杨玉环却身材丰满,是那个时代公认的美女。流传至今的一些唐代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都显示唐代很长时间里是以肥为美的。如唐代画家周窻笔下的妇女基本上都是体态丰腴(见图2-1-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唐代雕像许多也是这样。

由此可见,汉代和唐代的审美标准是有差别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原因很多,包括时代、民族、阶级、社会制度、文化教养,等等。时代变迁了,生活环境不同了,人们的美丑标准就可能发生变化。上面我们曾谈到原始人和现代人对鲜花的不同感受,就是一个比较浅显的例子,它说明时代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差别,会引起人们审美观念的差别。

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环境当中的人们,审美标准也大多不同。这种差别主要是阶级地位、政治立场、文化教养等因素造成的。《红楼梦》是一部杰作,问世以来就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但也有一些人憎恶、反对它。据说,清代有一位官员名叫玉麟,对《红楼梦》就极其敌视。他认为,《红楼梦》不是什么好书,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好的,那些喜欢的人都是一些无知之辈。他在安徽做官期间,下达命令,严禁观赏《红楼梦》。当时有一个教师,私自撰写了一本《红楼梦节要》,刻印出版,结果遭到玉麟的严厉惩罚:人被鞭打,书被毁掉。可见,对于《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巨著,仍然是有人觉得美,被它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而有人觉得丑,必欲除之而后快。

造成审美标准差异的原因,有时较为明显、简单,有时则不那么明显、简单。例如上述汉代、唐代审美标准上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难用一两点原因解释清楚。比如有人说,唐代人喜爱丰腴之美,是由于唐代国力强盛。这个解释就远不充分,因为,国力强盛的时代不止唐代,像汉代也很强盛,但那些朝代的人们并不以肥为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