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其他理论概述

其他理论概述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亚当理论的核心是没有任何分析工具可以绝对准确地推测市场的走向。因此,亚当理论的精神就是建议投资者应该放弃所有主观的分析工具。在市场生存就是适应大势,顺势而行就是亚当理论的精义。市场是上升市而做空,或者市场是下跌市,却持相反理论去入市,都将会一败涂地。笔者对于亚当理论所提示的具体做法高度认同,只要坚持那样操作,至少是可以很好规避风险的。

股市投资分析的理论种类繁多,而又异常复杂,每一种理论都有各种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是很难简单地说哪一种更好,或是哪一种一定就不好。即便如此,若是从操作信号是否明确,分析逻辑是否清晰,投资者是否可以较好地把握分析方法的要点等角度出发,还是可以做一个大体判断的。结论就是像趋势线、均线、黄金分割和价格通道等这些分析方法由于基本上均符合上述几大原则,所以就被技术分析者广泛使用。而像艾略特波浪理论、随机漫步理论、亚当理论中的很多道理似乎可以理解,但是,由于这些理论存在不少的模糊地带,难以给出投资者应该如何在实战中进行操作的较为明确的答案。因此,对于这些理论在本节中就大体介绍一下,投资者也没有必要过于深究。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美国技术分析大师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发明的一种分析工具,波浪是指股票价格的波动就像波浪一样,一浪紧跟着一浪,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艾略特波浪理论主要有以下要点:

(1)一个完整的循环包括8个波浪,是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构成的。

(2)波浪可合并为更高一级的浪,亦可以再分割为更低一级的小浪。

(3)跟随主流趋势运行的波浪可以分割为低一级的五个小浪。

(4)在1浪、3浪和5浪这3个波浪中,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个波浪。

(5)假如三个推动浪中的任何一个浪成为延伸浪,那么,其余两个波浪的运行时间及幅度会大体趋于一致。

(6)调整浪通常以3个浪的形态出现。

(7)黄金分割率理论中的神奇数字组合是波浪理论的数据基础。

(8)在市场中经常见到的回调比率为0.382、0.5及0.618。

(9)第4浪的最低点不能低于第1浪的最高点。

(10)艾略特波浪理论包括三部分:形态、比率和时间,其重要性以排列先后为序。

(11)艾略特波浪理论主要反映群众心理。越是较多的人参与的市场交易,其准确性往往越高。

波浪理论中对于分析调整形态以及未来趋势方面是有一定帮助作用的,尤其是所揭示的修正波往往呈现交替运行的特点,比如,2浪为锯齿形态,那么,4浪可能为平台型或三角形等,反之亦然;在时间上也存在此现象,2浪若是快速地回调,那么,4浪就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复杂调整,反之亦然;在复杂程度方面,2浪简单,则4浪就可能较为复杂,反之亦然。

不过,艾略特波浪理论存在着不少缺陷,导致该理论在实用性方面就不如趋势线、均线、黄金分割、价格通道等,其主要缺点如下:

(1)波浪理论分析者对现象的看法很难统一。每一个波浪理论分析者,也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时候都会受到一个问题的困扰,那就是一个浪是否已经完成而又重新开始了另外一个浪呢?一旦判断失误,就足以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2)对于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浪型,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而且,在股票市场中,升跌次数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会按照五升三跌这种机械模式来出现的。

(3)波浪理论有所谓伸展浪,有时五个浪可以伸展成九个浪。但是究竟应该在哪种情况下波浪才可以进行伸展,艾略特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这就使得数浪就变成了各自自由发挥,标准不一,这就导致用波浪理论进行分析时,不同分析者的主观随意性过强。

(4)波浪理论的浪中有浪,是可以无限伸延的,也就是说上升市时可以无限上升。一个超级巨型浪,几十年,上百年都可以。下跌浪也是类似这样的理论必然会给使用者带来许多的困惑。

(5)艾略特波浪理论相对来说,比较适合运用于对大盘指数的分析,却不太适合运用到个股上面。

波浪理论虽然有不少缺陷,但是,用于对上证指数开市以来走势的浪型划分还是很清晰的,图3-26所示为上证指数的浪型划分图。

图3-26 上证指数的浪型划分图

从图3-26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证指数经历了从开市到1浪的上涨,随后的2浪下跌到326点,经过3浪上升上涨到2245点,随后的4浪调整到998点,而最疯狂的5浪上涨达到了6124点,之后的A浪下跌达到了1664点,随后的B浪反弹到了3478点,之后就进入漫长的C浪下跌阶段了。

亚当理论是美国人威尔德(J.W.Wilder)所创立的投资理论。威尔德于1978年发明了著名的强弱指数RSI,还发明了其他分析工具如PAR、抛物线、动量线(MOM)、摇摆指数、市价波幅等很多技术指标等。这些分析工具有不少直到目前还是受到投资者的喜爱,不过,威尔德后来发表的文章推翻了这些分析工具的好处,而推出了另一套崭新理论去取代这些分析工具,这就是所谓的“亚当理论”。

亚当理论的核心是没有任何分析工具可以绝对准确地推测市场的走向。每一种分析工具都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市场也根本不能够预测。如果市场可以预测的话,那么,只要借助像RSI这样的技术指标,理论上就可以发达。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过于迷信这些指标的投资者往往却输得很惨,原因就是依赖一些并非完美的工具来推测没有规律、难以捉摸的市场,必然是徒劳无功的。因此,亚当理论的精神就是建议投资者应该放弃所有主观的分析工具。在市场生存就是适应大势,顺势而行就是亚当理论的精义。市场是上升市而做空,或者市场是下跌市,却持相反理论去入市,都将会一败涂地。原因是升市时,升完可以再升。跌市时,跌完还继续再下跌。只要顺势而行,则可以将损失风险减到最低限度。

亚当理论主要提出下列做法:

1.在介入投机市场前,一定要认清该市场的趋势是上升还是下跌,在上升市中主要应该以做多为主,在下跌市中则以卖空为主,切记不要将方向做错了,即在上升市做空、下跌市买涨是不明智和很危险的。

2.买入后下跌,卖出后却上升,就应该警惕是否看错大势,看错就应该认错,尽快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调整操作策略,不要和大势相违背。在没有买卖之前就一定要设置停损点,并且不随意更改既定的停损点。

3.进场要是看错了,就不能一错再错,要是连续交易的结果均欠佳,那么,就有必要及时离场,随后冷静地分析失误的原因,不能将投资做成了赌博,否则,往往导致越陷越深和恶性循环。

笔者对于亚当理论所提示的具体做法高度认同,只要坚持那样操作,至少是可以很好规避风险的。但是,笔者不认同该理论所说的市场根本不可以预测的观点,要是真的认同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去分析趋势岂不都是多余了?而且,认同这一点无疑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将投资和赌博拉得更近了。

该理论的逻辑是因为仅仅依靠技术指标不能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的,所以,就判断股市根本无法预测,这种逻辑推理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应该说股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测的,只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才行。

提出应该顺势而为这一点丝毫没有错,但是,必须要有一个较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来指导实际操作才行,就像说炒股其实就是低买高卖一样,大道理大家都懂得,但是,什么算低,什么才算高呢?还是要有一整套的方法才行。

【要点提示】由于通常技术指标的默认参数较短,就导致技术指标的短期性和局限性较明显,所以,对分析预判方面的作用的重要性方面,技术指标应该是要排在趋势线、均线、黄金分割、价格通道等这些常用分析方法之后的,技术指标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运用其他分析方法确定未来趋势之后,在具体操作时可以较好地把握短期的买卖时机。

随机漫步理论也是被不少人熟知而且常常提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证券价格是随机波动的,就像在广场上行走的人一样,价格下一步将走向哪里,是没有规律的。证券市场中价格的走向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长时间的价格走势图上也可以看出,价格的上下起伏的机会差不多是均等的。

随机漫步理论指出,股票市场内有成千上万的聪明人,每个人都是懂得分析的,而且,资料流入市场也都是公开的,因此,股票现在的价格就已经反映了供求关系,或者离本身价值不会太远。所谓内在价值的衡量方法就是看每股资产值、市盈率、派息率等基本因素。这些因素也不是什么秘密。现时股票的市价已经充分代表了千万聪明人的看法,构成了一个合理价位。市价会围绕着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这些波动却是随意而没有任何轨迹可循的。造成波动的原因是:

(1)新的经济政治、行业、个股等新闻消息是随意,并非固定地流入市场。

(2)这些消息使得基本分析人士重新估计股票的价值而马上作出买卖决策,就导致股价会发生新的变化。

(3)因为这些消息是突发性的,事前并无人能够提前预测到,用股票的走势来推测就不能成立。

(4)既然所有的股价在市场上的价格都已经反映出它的基本价值,而这个价值又是公平地由买卖双方所决定的,那么,这个价值就不会再出现变动,除非突发消息如资产重组等利好或发生重大事故等利空消息才会再次波动。但下一次的消息是利好或利空大家都不知道,所以股票现时是没有记忆的。昨日上升并不代表今日会上涨。今日下跌,明日可以升亦可以跌。每日与另一日之间的升跌并无关联。

(5)既然股价是没有记忆系统的,企图用股价波动找出一个原理去战胜市场,赢得大市,肯定会失败。因为股票价格完全没有方向,随机漫步,乱升乱跌。我们无法预知股市去向,无人肯定一定是赢家,亦无人一定会输。

不得不说,该理论若是基于各方面均比较成熟完善的市场而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若是运用到国内市场,在逻辑推理上就会有问题了。比如,用一些突发事件就得出市场完全不可预测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只能这样说,股市中绝大部分的短线机会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所以才要求投资者要控制自己的操作频率,尽量在大盘环境较好、具有板块效应时,挑选基本面和技术走势较佳的个股来操作。

此外,这个理论要是可以成立,就表示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都是运气太好而成功的,投资者去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分析,和随机依据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买卖没有太大区别,而事实上这显然无法令人信服。这些大师不仅具备丰富的各项专业知识,具备坚定不移的信念,最关键的是能够长期按照自己的既定原则坚持下去,他们最终的巨大成功应该说是有很大的必然性才对。

而且,上面的理论基础显然是针对像美国那样的各种法律环境比较健全的市场而言的,对于作为新兴市场的国内市场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合,比如,在当前国内股市,股价的定位估值是较为混乱的,根本无法用任何常规的价值估算方法来解释很多问题。再比如,在A股市场,各种利好或是利空消息也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大体在同一时间可以获悉的,这些消息往往都会提前被一些关联机构获得,以至于可以提前有所行动,而对技术分析理解较为深刻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通过这些股票的种种异动来进行跟踪和分析,从而有可能在消息公布前进行交易从而获得收益,或是规避即将到来的风险。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只被市场长期冷落的冷门股,之前的换手率一直是在很低的0.5%左右的水平徘徊,但是,最近几天成交量明显放大,而且不断地上涨,那么,可以推断要么是很可能有什么利好消息被主力提前知晓,机构在吸货,或者即使没有任何利好消息,主力就是想炒作该股,所以正在建仓,而这些盘面的变化,我们不需要知道上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当然也不可能知道,但是,仅从技术分析的角度也是可以把握其中一些机会的。而且,即使的确是今天的上涨,也无法较好地预测明天就可能上涨,那么,为什么不将分析的周期稍微拉长一些来对待呢?因为通常较长时间内趋势是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的,这样的话,成功率就应该会更高一些了。

【要点提示】该理论未免过于消极了,若是否定股市在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那不就表示大家还不如就听天由命就好了?虽然绝大多数技术分析方法和理论都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但是,由于各种环境与国内情况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很多东西是不适合当前国情的,投资者不能机械地去照搬,一定要注意分辨,而且,往往

需要自己进行适当的修正之后,才可以较好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所谓的缺口,是指相邻两个交易日的价格上出现跳空的情况,也就是说在K线图上出现了没有发生交易的空档区域。比如,某一天的最低价高于前一日的最高价,或是当日的最高价格低于前一日的最低价。只要K线图上留下一段两天没有发生任何重叠的价格区域,就形成了跳空缺口。通常向上的跳空缺口显示市场人气旺盛,而向下的跳空缺口表示市场人气低迷。

笔者始终认为,任何一种单纯的分析方法都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不要将其过度解读和夸大,而缺口只是作为2天价格特性方面的一个比较而言,从分析的周期来看,本身就是很短的,从分析的内容来看,仅仅局限于两天价格的位置,显然由此诞生的理论是不具备多大参考价值的,要想使其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必须建立在其他更加宏观的分析方法之上,才能起到适当的补充作用。

所以,由于该理论所具有的先天缺陷,其在实战中的作用在不断地降低,在这里就只是简单介绍一下,投资者略微了解就好了。

跳空缺口通常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普通缺口、突破缺口、中继缺口和衰竭缺口。

普通缺口:普通缺口在四种类型中的参考价值最低,通常发生在交投不太活跃的环境下,或者是在横盘震荡期间。

突破缺口:突破缺口通常发生在较重要的变盘临界时点,或者运行趋势开始得到强化的初级阶段。在市场完成了主要的底部或是顶部的反转形态,比如对颈线位和震荡期间高低点的突破等,经常就是以突破跳空的形式来展开的,此种突破在向上突破时通常会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但是,向下突破时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中继缺口:在突破缺口出现之后又出现的一个保持原有趋势运行的缺口就称作中继缺口。此类缺口反映出市场正在对现有趋势继续进行强化,此类缺口还称为度量缺口,因为它通常出现在整个趋势中间的位置附近,因此,可以从该缺口处顺着原有趋势的方向再翻上一倍,以此来预测该趋势后续的运行空间。

衰竭缺口:这一类跳空缺口出现在阶段性高点附近,在价格已经接近预测目标价的情况下,出现此种缺口趋势发生逆转的概率就更大了,在原有趋势运行的最后阶段所呈现的衰竭缺口,表明推动这个趋势运行的能量已接近尾声,可谓是强弩之末了。

常常听到的一句俗语“跳空缺口总会被回补”,其实,判断一种说法是否正确,只需要用市场的走势来验证即可,而且,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那么绝对的东西,尤其是股市就更是如此了。就随便找一实例来证明“跳空缺口总会被回补”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大家可以去看看上证指数1994年7月29日和次日的走势,留下的338.96~377.97点这39.01点的缺口至今都没有回补过,请问,已经过了快20年了,难道有人会以时间还没有到,以后总会回补的说法来自圆其说吗?显然没有人敢去想象如今的上证指数还可能会跌回到300多点。

究竟是普通缺口还是突破缺口,只有等到走势走出来了才清楚,在认定上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导致难以准确地判断;而中继缺口所起到的量度预测作用往往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对于原有趋势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涨幅或是跌幅,而且在之前也已经出现过了几个跳空缺口的情况下,最后的这个衰竭缺口和其他类型的缺口相比,可靠性才较大一些,也就是说,对于中途的缺口较难把握,只有接近趋势末期的衰竭缺口在特定情况下的可预测性相对较高。

【要点提示】对于只是给出一种结论,却没有给出具体解决办法的大量空洞的分析理论,了解一下就足够了。对于虽然给出了一定的界定条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较为清晰的界定标准,而导致可操作性较差的理论,也没有必要过多地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