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谷地景观

其他谷地景观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冰斗及冰斗地貌遗迹景观,由冰川作用而成的三面壁陡一面开口的谷地景观。图6-31 粒雪盆地景观二、岩溶谷地景观岩溶洼地景观,系岩溶区一种常见的封闭状负地形景观。
其他谷地景观_景观地貌学

一、冰川谷地景观

冰川U形谷景观(Glacial U Valley Landscape),又称冰蚀谷或冰川槽谷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的U形谷地景观(图6-27)。最显著的形态特征是山谷宽阔、平直、横剖面呈“U”字形,分布在山地区域。一般由冰期前的河谷或山谷经冰川的挖掘和挫磨作用改造而成,在谷地和谷坡的基岩上,多有磨光面和冰川擦痕(图6-28)。

图6-28 贡嘎山岳冰川形成擦痕景观[3]

图6-27 冰川U形谷(程璜鑫摄)

图6-26 长江三角洲

悬谷景观(Hanging Valley Landscape),支冰川槽谷的谷底高悬于主冰川槽谷的谷坡上,一种像是一道悬在半空中的谷地地貌景观(图6-29)。悬谷的成因与支谷冰川的下蚀能力远小于主谷冰川的下蚀能力有关。

冰斗及冰斗地貌遗迹景观,由冰川作用而成的三面壁陡一面开口的谷地景观。地貌学将仍有现代冰川存在的称为冰斗(图6-30),由地质历史时期(通常是第四纪)中冰川作用而形成、现已无冰川的称为冰斗遗迹地貌。

图6-29 悬谷景观

图6-30 冰斗景观

围谷景观(Zirkkustal;Firn Basin,Icehouse Landscape),即冰窖,又称粒雪盆地。是山谷冰川发源处屯冰的基岩凹地构成的一种地貌景观(图6-31)。其特点是:三面环山、底部较平坦,出口和冰川谷相连。

图6-31 粒雪盆地景观

二、岩溶谷地景观

岩溶洼地景观(Depression Landscape),系岩溶区一种常见的封闭状负地形景观。

一般来说,岩溶洼地面积较大,底部直径多大于百米,表面较平坦,覆盖着松散沉积物,多有漏斗、落水洞分布。是岩溶山区的主要良田分布区(图6-32)。

图6-32 岩溶洼地景观(程璜鑫摄)

漏斗景观(Funnel Landscape),系石灰岩地区一种呈碗碟状或漏斗状的凹地(图6-33)。

岩溶漏斗是岩溶地面上发育最广泛的漏陷地貌。平面形态呈圆或椭圆状,直径从几米到上百米不等,其深度一般小于直径。漏斗壁因塌陷呈陡坎状,漏斗底部常有落水洞与之伴生,当地表水通过落水洞的地下渗入和流入的过程中,在垂向和侧向上不断溶蚀扩大加深,在地面出现环形的裂开面,最后陷落成漏斗。在贵州黔东南平塘县,人们利用这种地形建立射电望远镜(图6-34)。

图6-33 贵州黔东南平塘县大窝凼漏斗景观
(据杨涌泉,2015)

图6-34 借助岩溶漏斗地形建成射电望远镜效果图
(据杨涌泉,2015)

天坑景观(Tiankeng Landscape),岩溶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特大型塌陷地貌景观(图6-35)。

天坑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100m,且宽深比甚为接近,大部分岩壁为直立状。我国岩溶学者朱学稳于2001年10月首先提出用“岩溶天坑”(Karst Tiankeng)一词来表征碳酸盐岩区这种周壁陡峭、深度与口径可达百米以上的岩溶负地形。

坡立谷景观(Polje Karst Landscape),碳酸盐岩地区一种被山峰环绕的较为平坦的谷地景观(图6-36)。谷地两侧多被峰林夹持,谷坡急陡,但谷底平坦,横剖面如槽形,谷地内常有过境河穿过,由谷地一端流出,至另一端潜入地下。

图6-35 奉节天坑景观(据陈安泽,2013)

图6-36 坡立谷景观

“坡立谷”一词源于塞尔维亚语“polje”,意指“田野”,并无岩溶成因含义,仅指岩溶地区可耕种的土地。但现已成为国际通用术语,一般将其理解为长条形或椭圆形受构造控制的溶蚀谷地。我国常称的岩溶盆地,几乎是大型坡立谷的同义词,如贵州安顺、兴义和云南罗平、文山等岩溶盆地,都是大型的坡立谷。

三、特殊谷地景观

谷中谷景观(Valley-in-valley Landscape),又称叠谷,在原来谷地(河谷或是冰川槽谷)中有新的谷地生成,于是形成了谷地中套有谷地的一种特殊地貌景观,如图6-37所示。

由于新构造运动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河流下切作用加剧,在古老的宽谷中,又下切形成新的谷地,嵌在原宽谷之中,这种地貌称为谷中谷,例如华北地区宽谷中往往嵌有下切的峡谷(图6-38)。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原宽谷的底部表现为峡谷的谷肩。原宽谷也可能是冰川U形谷,如我国西部高山区冰期形成的冰川槽谷中往往嵌入有间冰期流水下切形成的峡谷。

盲谷景观(Blind Landscape),岩溶地区没有出口的地表河谷,形态上为一段封闭式河谷(图6-39)。地表河流水消失于河谷末端陡壁下的洞穴,转而成为伏流或地下河。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附近容易发育盲谷,发源于非可溶岩山地的溪流,一旦进入岩溶地区往往都会潜入地下。

喀斯特(岩溶)干谷景观(Karst Dry Valley Landscape),岩溶地区干涸的或间歇性有水的河谷景观(图6-40)。

干谷先前是地表的排水通道,后因地壳上升或气候变化,侵蚀基准面下降,发育了更深的地下排水系统,使地表原来的河道成为干枯的河谷。干谷的谷底较平坦,并有漏斗、落水洞分布,常覆盖有松散堆积物。我国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干谷普遍发育。

图6-37 谷中谷示意图

图6-38 谷中谷景观

图6-39 盲谷景观

图6-40 喀斯特干谷景观

课后习题

1.构造峡谷的景观具有哪些特征?

2.构造峡谷对当地的人文景观会产生哪些影响?

3.隘谷、嶂谷、峡谷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其景观存在哪些异同?

4.在诸多河流地貌中,选取一种类型进行描述,介绍一处典型景观。

5.从地貌成因角度分析,谷地景观包括哪些类型?

6.我国哪些地方可以发现岩溶谷地?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

【注释】

[1]神州国旅.东非大裂谷.[2015-10-22].http:∥www.guolv.com/kenniya/jingdian/69929.html.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构造地质学.[2015-10-22].http:∥course.upol.cn/gouzaodizhi/gzdzx/sysx/ywsx/qhd-3.html.

[3]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球科学概论.[2015-10-23].http:∥gs.sysu.edu.cn/geoscience2008/content/chapter06/content_06_05(b).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