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与资本市场

资本与资本市场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所界定的资本,是与劳动要素并列的,在人类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需的另一种生产要素。因此,资本市场上货币资本的价格即利率不会因之后的实物资本的形态不同而产生差异,即厂商面临的是统一的资本市场利率水平。资本的所有者个人或家庭,作为实际的或最终债权人,被称为货币资本家。企业必须先获得价值形态资本的使用权即货币资本,然后购买资本品,才能进行生产。相对于借贷资本家,此处的企业称之为职能资本家。

第一节 资本与资本市场

一、资本

人类进行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还需要厂房、机器设备、办公用具等资本。在日常生活中,资本常常被看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可能代表整个经济系统的所有有形资源,包括劳动人口以及一切有用之物。比如作为消费品的住房、家具等,作为生产资料的工厂、机器等,甚至现金余额和自然资源如土地等。显然,这个关于资本的概念并不适合我们在此分析的目的。因为在这个概念中,资本不再是与劳动并列的生产要素,而是资本包含了劳动,甚至资本不再是生产要素因为资本包括了消费品。本章所界定的资本,是与劳动要素并列的,在人类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需的另一种生产要素。

1.资本的含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资本:

第一,资本是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它的数量可以改变。这一点与劳动和土地都不同,因为劳动和土地都可以说是“自然给定”的,不能由人的经济活动生产出来。

第二,资本之所以被生产出来,其目的是,为了以此作为投入要素用于生产过程,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一点使得资本与一切非生产要素区别开来。例如,它不同于普通的消费品,因为消费品不能带来更多的商品和劳务,其价值仅等于自身而不能增值。资本也不同于单纯的储蓄。单纯的储蓄是可贷资金的来源,但如果这些资金并不实际贷给企业,则不能增值;即使贷给企业获得增值,也可能不是被用于生产过程。

第三,与劳动力要素相比,资本具有耐久性。因为资本是可以长久使用的,在生产中使用的资本不会立刻被消耗或毁坏的,其价值是在更长的时间内逐渐转移到商品或者服务的价值中的。因此,对于资本而言,就有一个现在投入的价值和未来收益价值的比较问题。在分析厂商对资本的需求时,在边际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考虑产品价格变化对要素边际收益产品的影响,还要考虑时间因素对要素边际收益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耐久性,资本必然使那些持有者面临着,代表未来生产过程和财富持有需求特征的任何不确定性。

第四,资本在投入使用前和投入使用后的形式是不同的。资本在投入使用前,即厂商投资决策前,资本是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投入使用后才转换成实物资本。资本的这种特点会产生两个影响:首先,对于不同的厂商而言,资本在投入使用前的货币资本是没有差别的。因此,资本市场上货币资本的价格即利率不会因之后的实物资本的形态不同而产生差异,即厂商面临的是统一的资本市场利率水平。而劳动要素在投入前、后的存在的形式是相同的。其次,由于投入使用后的实物资本替代性较弱,因此,一般来讲,资本一旦“失业”,基本就是永久性的,其创造价值的特定功能就会消失。就是说,当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时,不确定性增强,随之产生的就是相对较大的金融资本市场的风险。而对于劳动要素而言,其投入前后创造价值的功能始终存在。劳动者如果失业,不仅可以再就业,而且可以转岗。

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将资本定义为: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商品和服务的物品。

2.资本的表现形式

资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按资本的表现形态不同,可分为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实物资本(physical capital)或实体资本(real capital)是指以厂房、设备等具体实物呈现的物品;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是指以债券、股票、金融产品等形式存在的价值替代物,甚至于以虚拟价值存在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等。不论是实物资本还是金融资本,它们都是能够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能以一定量的货币评估或表现的价值物。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形成与投资活动密切相关。实物投资总与实际资产有关,如土地、机器、厂房;金融投资离不开一纸合同,如普通股、债券。在原始经济中,大多数投资是实物性的,而在现代经济中,大部分是金融投资。投资机构在提供高度发达的金融投资服务的同时,大大促进了实物投资。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资本市场,主要指的就是金融资本市场。

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产业资本是资本家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亦即投在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的资本;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银行资本是资本家为经营银行业务而拥有的资本,主要是由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构成的。

二、资本家

为了更清晰地解释不同类别的资本家,我们先给出一个简单的资本运动的过程图,如图11.1所示:

img418

图11.1 资本的运动

图11.1中,资本的所有者(个人或者家庭)将拥有的货币资本存入银行,让渡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银行通过向资本所有者支付利息而获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此阶段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资本从个人或者家庭手里流向了银行,此过程产生的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资本的所有者,债务人是银行。资本的所有者个人或家庭,作为实际的或最终债权人,被称为货币资本家。

银行吸收资本所有者的存款,通常并不是自己直接使用到生产领域,让其增值,而是将自己在第一阶段获得的资本使用权转让给企业。当然,银行也会为转让的这部分资本使用权而获得企业支付的利息。在此阶段的银行信用关系中,发生的是资本使用权的转移,银行成为资本的债权人,而企业成为债务人。银行因为让渡资本的使用权而获取一定利益被称为借贷资本家。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过程其资本增值并不经过商品交换的环节。

我们再来看企业。一般而言,生产是不间断地进行的。企业必须先获得价值形态资本的使用权即货币资本,然后购买资本品,才能进行生产。除了自有资本外,企业获得货币资本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如图11.1所示通过信贷市场获得贷款;若是企业间拆解,产生的是商业信用关系;另一个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来筹资,获得货币资本。相对于借贷资本家,此处的企业称之为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是指在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家,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职能资本家使用了借贷资本家的货币资本,按期从中取出一部分作为利息,支付给借贷资本家。支付利息后的利润余额才是支付利息后的产业利润或商业利润。很显然,职能资本家进行资本增值的过程涉及了生产和交换的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资本家,所谓资本家就是在某一阶段拥有资本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主体。比如图中的个人或者家庭,作为资本的所有权的最终拥有者,是货币资本家。而银行因为在同企业的信贷关系中拥有资本的使用权,是借贷资本家。企业因为在投资过程中拥有了贷款的使用权,并通过生产和交换过程使其增值,而成为职能资本家。

以上是以货币资本转换为金融资本或者实物资本为例来展示资本的运动过程。人力资本同实物资本一样也是由投资而得。不同的是人力资本体现的是投资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三、资本市场

厂商获得价值形态资本使用权的过程,就形成了对资本的需求;而让渡资本使用权的主体就是资本的供给者。厂商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才能获得资本的使用权。这种报酬,对于厂商而言就是使用资本的成本,对于资本供给者而言则是放弃资本使用权所能得到的补偿,也就是他的资本收入。经济学中把这种资本使用权报酬称作“利息(率)”,是由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均衡决定的。

(1)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金融资产市场统称为资本市场,或称作“广义的”资本市场。

(2)信贷市场。信贷市场(credit market)的首要作用是促进借款和贷款,即通过发放和获得(或交换)货币标价的债务来实现购买力的转让。工商公司用于投资的资金主要不只是从留存收益和任何新发行的股票中获得的附加股本,还有通过借款筹集来的资金。工商企业对借款集资的巨大依赖,意味着信贷市场像资本市场一样,在指导一个经济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的资本积累和配置方面起重要的经济作用。当上述任何一个或所有因素引导工商企业利用附加股本和附加借款来为一笔新的投资筹集资金的时候,恰当地计算投资刺激,应包括公司在资本与信贷两个市场上所花费的成本。

(3)金融资产市场。信贷市场只涉及资本使用权的交易,不涉及资本的所有权。但是,资本所有权的交易会决定和影响资本的供求,并且所有权通常表现为所有权凭证的形式,具体如股票、债券、期权和保险合同等金融资产的形式。这些金融资产本身的交易实际上代表了资本所有权的交易。这种交易形成的市场称作金融资产市场,或狭义的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主要是个人,他们作为投资者(investor)或投机者(speculator),决定和影响着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供给、需求和均衡价格。简单地讲,信贷市场确定均衡的资本供求总量;金融资产市场则是均衡资本供求总量既定下,确定不同金融资产形式的选择原则,并确定不同金融资产的价格。[3]

四、资本价格

我们知道,人们投资股票的收益称作股利,包括股息和红利。股息即股票的利息,是指公司按照票面金额的一个固定比率向优先股股东支付利息。优先股股东可依照优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赎回条款要求公司将股票赎回。优先股的股息一般不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而增减,而且一般也不能参与公司的分红,不影响公司的利润分配。普通股股东的收益为红利,其数额通常是不确定的,是随着公司每年可分配盈余的多少而上下浮动。在为优先股股东分派了股息以后,如果公司还有利润可供分配,就可根据情况给普通股股东发放红利。

根据“洼地”理论,资金会流向收入较高的领域,从而资金会把股票收益率与储蓄收益率扯平。假设股利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那么资金就会从银行流出而流入股市,导致股价升高,股票投资成本升高而股利收益率降低,同时银行也会适当升息以保住资金。因此,理论上讲,股利收益率只有与市场利率相等时,才会平衡。一个描述性的解释是:为了获得公司的股利,人们就得买入公司的股票;买入了公司的股票,就不再享受银行支付的存款利息,因为资金从人们的银行账户转到公司的银行账户。这也就是说,人们得到了获取股利的机会,但却失去了获取存款利息的机会。人们进行股票投资决策的标准便是股利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里,企业在股市上的融资率只占10%左右,企业对借款融资有着巨大的依赖。在我国,上市公司给普通股股东发的现金放红利少得可怜,而股民也普遍都偏好公司送红股。其实,对上市公司来说,给股东采取送红股的方式分红,与将利润滚存至下一年度或完全不分红等方式并没有什么区别。凯恩斯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指出:公司获利后和分配前的时间间隔过长,而且有些公司也会以某种方式使得股票持有人无法获得这份利润。事实上,股市本身根本的特征是人们投机获利而非投资获取红利;普通股东一般也是通过在股票市场上以投机、换取买卖差价的方式进行金融投资,自己赚取收益。可见,股利的获得,一方面是公司向每位持股人支付的利息,另一方面是投资者利用低价进高价出所赚取的差价。[4]值得注意,普通股东在股市中把股票卖给他人不同于优先股股东的股票赎回,因此普通股东赚取的收益并不构成企业生产商品的价格成分。

可见,实际经济中,债权人最先获得由市场决定的固定利息,优先股股东紧接着按照股票票面金额获得由董事会决定的固定比率的利息,普通股股东通过在股票市场上以投机的方式从别的股票投资者手中赚取收益。根本地讲,依据从古典、非奥地利的新古典到新新古典的资本与生产理论,而且由于“信任”问题厂商通常是通过银行或以小额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5],资本是以资本品存量形式存在的货币资本(money capital)。就是说,企业借以形成资本品或资本积累的投资,来自最终的货币资本家。投资资本只获得利息收入,其单位货币的收入为利率,即资本的价格为利息(率)。

如第一章所述,我们能够做到一言一蔽之: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利率;既然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也是利率,而且,在某一用途上投资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其他投资用途上可能获得收益中的最大者,这个“最大收益”就是用利率来表示的。因此,资本家投资的收益就是利息(率)。从资本收益率确定的成本加成法,即根据市场情况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乘以大于1的比例系数,说明,资本收益率根本地取决于市场利率这个变量。当然,最终因为投资收益率由市场均衡决定而与市场利率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