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卷入欧洲国家体系及其影响

美国卷入欧洲国家体系及其影响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783年,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可以看作是第一个在欧洲之外出现的欧洲国家。面对英国的海上绞杀封锁,德国及其盟国立即表示同意。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的参战不仅让欧洲战争首次在一个非欧国家的作用下结束,而且扭转了欧洲大陆即将上演的悲剧:延续了近三百年的欧洲主权国家体系将为单一大国的统治所替代。贝利教授在分析美国最终走入欧洲战争

第三节 美国卷入欧洲国家体系及其影响

1918年欧洲战争的胜利,与1814年结束拿破仑战争的情况不同,这次不是欧洲国家的某一联盟最后击败该体系中的一个意在称霸的国家或同盟,而是由一个来自欧洲之外的新兴强国的登场,其中包括像中国这样的亚洲国家的贡献,才帮助欧洲结束了其“内战”。这个新兴强国就是以欧洲移民为主体建立和形成的美国,他虽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但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上,从其殖民地时期起,北美就从来没有摆脱过欧洲体系。

一、美国与欧洲的关系

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人就通过武力、移民和传教等方式占据了美洲。到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时候,欧洲的文化社会经济结构,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美洲殖民地了。由于历史原因,美洲大陆形成了以英语为主体的北美区域和以西班牙语为主体的拉丁美洲(也称中南美洲)。1783年,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可以看作是第一个在欧洲之外出现的欧洲国家。这里指的是,美国的建国理念、人口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包括教育制度,都是源于欧洲。正如美国历史学者贝利(Thomas Bailey)所说,从广义上讲,早期北美定居者是欧洲人在海外的延续,而美国是欧洲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产物。[21]但是直到20世纪初,大部分欧洲国家并没有认真地把美国看作是将来影响欧洲国家体系存在的关键因素,至少在政治上如此。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些欧洲人对美国的潜在能力予以肯定。例如,1803年,当拿破仑把路易斯安那转卖给年轻气盛的美国时,他以半带预言性、半带自我解嘲的口吻说:“把这块领地转让给美国,将会永远增强他的实力。我这样做是送给了英国一个潜在的海上竞争对手。年轻的美国终有一天将会让这个傲慢的海上霸主尝到苦头。”[22]1826年,英国外交官坎宁在议会作证时说,“有一天这个新大陆的国家,将会崛起以恢复旧欧洲的均势”[23]。20世纪初以前,上述这些说法似乎还很遥远,但是英、法对美国的这种态度,与以后德国人对美国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俾斯麦仅仅把美国看成是一个农牧业发达的国度,没有文化,缺少思想,更忽视了美国内战对现代战争所带来的启示。他的继承者们,更是从战略上忽视了美国在未来欧洲冲突中的价值。当1914年8月的枪声震撼全欧洲时,除英国以外的大部分交战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美国的巨大作用。

二、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态度

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讲,欧洲的战争离自己还很遥远,而战争本身又是那么的可恶,因此,最符合美国利益的做法,就是远离欧洲战争。因此,从战争一开始,威尔逊总统便在8月18日呼吁美国人民严格遵守“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中立”。但实际上,这是根本做不到的。第一,美国是个欧洲移民国家,当时在美国的9300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多的美国人是外国移民的后代,其中大多数来自于交战国或与交战国有联系的地区和国家,他们对自己祖国的记忆不会马上消失。这些人或是仇视德国,或是厌恶英、法,或是憎恨沙俄与奥匈帝国的民族压迫政策,因此做到思想上中立是不可能的。第二,这些移民思想上的偏见,又被协约国所控制的新闻媒体和海上封锁而进一步强化。从严格的国际法角度讲,英国政府从一开战就依仗其海军,严重地违反航海自由的原则并损害了美国和其他中立国家的利益。

由于此时的美国已经不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中立国,而且还是中立国中最重要的海运国,他的航运业不可避免地与英国的海运限制政策相冲突。就像当年拿破仑推行大陆封锁政策时一样,此时,协约国的海上封锁使美国航运业与欧洲国家间进行的正常贸易活动也受到限制。曾有人试图解决这一恼人的问题。早在1907年的第二次海牙国际会议通过的《海战时中立国之权利义务公约》和1909年起草的《伦敦宣言》中就明确规定:中立国家的航运自由权利应该予以尊重。这样的规定,对于像英国这样的海军强国来说,是个极大的隐患。如果英国不利用其制海权去阻止敌国与中立国家的贸易往来,那么其海上优势的作用又何以体现呢?

1914年战争伊始,美国就立即要求交战国英、法、德、奥等国接受1912年签署的《伦敦宣言》,反对任何国家对这一国际法规的单方面解释。面对英国的海上绞杀封锁,德国及其盟国立即表示同意。但是,英国不愿意在自己拥有的制海权上设置任何障碍。以豪斯为首的亲英派,让威尔逊政府作出了许多不彻底的政策,最后又不得不放弃它们。这样,一战与以往的战争一样(例如拿破仑战争、1812年的美英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等),航海规则被那些海上大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解释、修改,甚至公然践踏,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24]这些都成为后人忽视、甚至蔑视国际法能否起作用的案例。

在一个没有超国家权威的“无政府”国际体系中,像英国这样的海上强国极为清楚,一旦其严格地执行国际法的规定,就等于限制了自己的海上实力,最终可能会输掉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不管法律是否合理,英国都不会放松对中立国家商船的检查。用英国人的话讲,他们是为眼下的生存而战,而美国人损失的是以后可以补偿的利润。当时英国如此公然践踏国际法有关规定的另一原因,就是富饶的美国可以提供任何交战国所需要的一切物资:从粮食、原料到制成的工业品,乃至军火。这就意味着,谁能控制与美国的贸易,谁就拥有进行战争所需要的资源;谁能吸收美国的贷款,谁就能把美国的经济紧紧抓住;谁能左右美国的舆论,谁就能得到美国的同情。谁能做到上述的三点,谁就能够最后赢得这场战争。

三、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欧洲战争进行到1917年初的时候,某些忧虑和担心无情地被证实:当时欧洲国家的整体联合也都无法遏制德国的力量。而柏林军方执迷于将其在战争中的胜利变为其在战后欧洲的永久性霸权。1917-1918年这一年对欧洲的命运至关重要,俄国由于国内爆发革命而退出战争,以致协约国击败德国的希望进一步破灭。他们意识到,要战胜德国,必须有一个新的世界大国加入战争。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的参战不仅让欧洲战争首次在一个非欧国家的作用下结束,而且扭转了欧洲大陆即将上演的悲剧:延续了近三百年的欧洲主权国家体系将为单一大国的统治所替代。

1.美国参战的原因

美国的参战不仅是由于德国政策上的失误,也包括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与非战争性质的努力,这里有媒体宣传、海上封锁、经济依附和个人情感等方面。贝利教授在分析美国最终走入欧洲战争时写道:原因有几种,其中最明显的是威尔逊政府从战争一开始就对英国和法国表示同情。在威尔逊政府和美国外交人员中,像兰辛、豪斯和美国驻英国大使佩奇等,都有着强烈的亲英倾向。他们或是影响着白宫制定出有利于英国的政策,或是为英国违反国际惯例的行为予以辩护,或是公然把德国描绘成美国的真正敌人。例如,威尔逊最信任的助手豪斯上校对战争后果的分析是:“如果是协约国胜利,很可能意味着沙俄在欧洲大陆上建立其支配地位;如果是德国赢得这场战争,将意味着在今后几代人的时间里,欧洲将出现军国主义的暴政。”[25]学者出身的威尔逊总统,虽然希望一个自由主义的德国仍然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但相比之下,他对英、法两国的制度、理念和人文历史更为欣赏,因此他在感情上也倾向于协约国一方。

同情固然重要,而经济利益才真正是将美国卷入欧洲战争的关键因素。战争之初,美国仍处于周期性的经济萎缩中。突然而至的战争使得美国与欧洲交战国间的贸易激增,于是,美国国内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随着战争的推进,欧洲人需要更多的财力来购买美国的战争物资,美国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些有利可图的机会。实际上,战争开始不久,华尔街的财团就开始向法国政府提供私人贷款。虽然贷款是合法行为,但是贷款给交战国则有悖于中立精神。可是,不言而喻,如果美国不提供信贷,其国内刚刚出现的经济复苏便可能消失,美国势必又要退回到战前的经济萧条中。简言之,美国经济生活的复苏与繁荣取决于与欧洲的军火贸易,就像欧洲协约国在战场上的胜利取决于对美国战争物资的依赖一样。而这种相互需要能否继续扩大,将取决于协约国能否从美国获得更多贷款。

在利益面前,美国政府的态度改变了。它表明公共舆论包括国内利益集团已影响着美国的政策走向。1914年10月,威尔逊曾不情愿地作出了可以提供给交战国信用证的决定。转年,美国政府又同意向交战国提供贷款。仅1915年,纽约银行家就提供给英、法两国5亿美元的贷款。尽管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指责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别有用心的,但是到了1917年美国参战时,协约国已经得到了23亿多美元的现金和信用证,而同时期的德国及其盟国仅得到不足3000万美元的贷款。美国记者拉芒特对摩根家族的评论是:“从战争一开始,美国的公司(企业)就没有真正地中立过,他们尽可能地为帮助协约国的战争而努力。”[26]到了1916年末,美国的民众不仅不反对向协约国提供贷款,而且还公开反对任何对协约国的禁运措施。

总之,由于美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与英、法等国联系甚密,美国的中立已经成为装饰。1917年,这个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终于走上了参加欧洲大战的道路。

2.美国扮演的道德领袖

威尔逊率领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标与协约国的战争目标有所不同。虽然威尔逊本人不喜欢德国军国主义的傲慢,但他也不信任法国的动机,更反感俄国的政治体制。为此,威尔逊总统也作了外交上的努力。1916年12月18日,他向交战国提出,你们的战争目的到底是什么?由于德国已经占领了比利时、波兰和相当的俄国领土,柏林政府希望通过谈判来保持这一既得利益。而协约国在1917年1月明确答复了他们的战争目的:首先是德国从他所占领的一切外国领土上撤走;其次,仅仅恢复到战前的现状是不够的,德国必须承担被破坏地区的重建责任。为了迎合美国的国民情绪,协约国提出了“民族自决”的原则,也就是要解放所有被压迫民族,如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目的就是要肢解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虽然协约国对威尔逊的倡议所作出的回应比德国的条件更易于为美国接受,但交战双方都没有提出具体的和平解决方案

同年1月22日,威尔逊在美国参议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建议和重建世界的蓝图。首先,他建议为了世界的和谐,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是必要的;同时公开告诫交战双方,只有没有胜利的和平才能永久地消除战争。虽然他的讲话在美国受到广泛的支持,但对协约国来讲,却是被泼了一盆凉水。“没有胜利的和平”,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实际上,威尔逊的和平建议是要恢复战前的状态,这与英、法等国彻底摧毁德国军国主义的战争目的是相悖的。他们渴望美国的参战,但同时在内心深处反感美国的救世主心态,以及过于理想化的战后秩序。无论如何,美国政府的最后参战标志着威尔逊以世界道德领袖的身份出现。

1917年4月,美国政府正式对德国宣战,同时也结束了长达三年的、颇有争议的中立立场。7月,威尔逊自信地写信给众议院说:“英、法两国的战争目的与我们的是相违背的。但是当战争结束时,我们可以迫使他们来接受我们的思维方式。”[27]但是,在共同的敌人德国被打败后,美国的理想主义和旧欧洲的现实主义就发生了冲突。

从技术角度讲,美国与协约国的分歧从一开始参战就存在了。基于长期的不结盟态度和国内相当数量的德裔后代和爱尔兰后代,美国自然不会与英、法走得太近。因此,威尔逊坚持美国不能以同盟国的身份参战,只能以合作伙伴(associate)的身份加入反德阵营。即使加入反德阵线,美国仍旧拒绝支持协约国的某些具体要求。有些时候,在美国的压力下,英、法不得不修改其做法。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不满意甚至反感英、法企图在战后对那些与德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中立国家的企业进行报复。在美国海军中也有不满情绪,例如,当海军将领西姆斯前往英国时,他的同事本森告诫他,“不要被英国的诡计所迷住”。此外,当英国代表贝尔福向威尔逊总统透露协约国间曾缔结了秘密条约时,他拒绝承认秘密条约的任何内容。

美国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实力不仅让协约国惊叹不已,更让他们感觉到在战后也不能得罪美国,这样在无形中就更让威尔逊坚持在战后重建中扮演道德领袖的角色。他向美国人民、甚至向全世界宣称,美国被迫参战是德国的残暴行为所致。因此,这场战争是“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是“让全世界变得更加安全的伟大事业”。

四、威尔逊的《十四点声明》

威尔逊建设战后世界秩序的设想,具体地体现在他1918年1月8日在国会演讲中所提出的《十四点声明》。学者出身的美国总统把欧洲人的世界政府、人类共同文明的思想归纳为他所提倡的战后重建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概括、总结、分类和补充而成为《十四点声明》。后来,他又提出了建立正义、永恒、公开与和平,强调尊重和征求少数群体的利益和要求。这最后一点后来被国务卿兰辛称为“民族自决”的原则,在当时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希望,但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威尔逊提出的战后重建的原则总共有23条,但为人们熟知的通常就是这《十四点声明》。

1.《十四点声明》的主要内容

《十四点声明》包含了美国参战的目的,同时也是用于国内外宣传的原则。针对列宁所颁布的和平法令,以及苏俄政府披露了沙俄与协约国所签订的秘密条约后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十四点声明》也是为了抵消“协约国与德国都是帝国主义野蛮国家”的说法。威尔逊同样希望,他的《十四点声明》将会削弱德国的抵抗决心,并让他们相信这将是一次正义与和平的停战,不会有报复的后果。

《十四点声明》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

①废除所有秘密外交,签订公开和约;

②保证平时和战时公海航行自由;

③消除国家间的贸易(经济)壁垒;

④普遍裁军和限制军备;

⑤公正解决殖民地双方利益争议;

⑥归还被占领的俄国领土,欢迎俄国重返国际社会;

⑦恢复比利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⑧从被占领的法国领土上撤军,并归还阿尔萨斯-洛林;

⑨根据明确认可的民族划线来调整意大利疆界;

⑩恢复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自治,提供自由发展机会;

img1 恢复巴尔干各民族的独立,恢复塞尔维亚应有的出海口;

img2 土耳其境内的各民族应予以安全发展的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国际化;

img3 建立独立的波兰,并拥有出海口;

img4 建立国际联盟机构,并保障世界上一切国家,不论大小,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28]

威尔逊把第十四点,即建立国联看成是整个声明的基石。坦率地讲,这一思想并不是始于威尔逊。早在20世纪以前,欧洲的思想家就一直倡导建立国际社会。到了1914年,美国知识界中已有相当的势力在宣传这种集体安全思想。

2.《十四点声明》受到的挑战

威尔逊同意在《十四点声明》的基础上,与德国达成协议。但是,协约国都异常恼火,认为这是空洞的,甚至是危险的十四点声明。因为早在美国参战之前,这些协约国之间已经签订了一系列的秘密条约。如果严格地执行《十四点声明》的话,就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分赃。此外,作为海上强国的英国,不会轻易放弃其海上霸权,而无条件地接受航海自由;而法国更是执意从德国人那里得到应有的索赔。因此,从一开始,《十四点声明》就受到来自协约国的挑战。

在美国威胁要与德国单独签订条约以退出战争,同时也作出了一些让步后,协约国才闷闷不乐地同意接受《十四点声明》为谈判的基础。而威尔逊的妥协让协约国在两个方面赢得了主动:第一是关于航海自由,予以保留;第二是德国从被占领地区撤军,但将对平民财产的损害予以赔偿。

欧洲战场的最后停火是在1918年11月11日,以停火协议的签订为准。停火协议由协约国最高会议拟定,条件相当苛刻,其主要内容是:德国立即从所有占领区撤走,包括阿尔萨斯-洛林;德军退回莱茵河,并在右岸设定中立区;德国必须取消与苏俄签订的《布列斯特-里沃托夫斯克条约》;德国必须交出全部武装包括海军舰队。[29]

从停战伊始,威尔逊就开始失去了他的实际影响力。毕竟美国和他的战时盟友在如何处置德国和建立稳定、和平的战后秩序等问题上有着太大的分歧。弥补他们的分歧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场长达四年的欧洲战争破坏了战前欧洲的均势和它赖以生存的欧洲国家体系。能否按威尔逊的原则予以恢复,这将取决于战后和会上那些政治家的运筹帷幄的能力和经验,特别是那个来自新大陆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将如何把他的政治理想用于欧洲的政治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