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因某些政治原因他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子的学生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义、利关系上,孔子既承认人有追求富贵利达的合理性,又强调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和占有应严格遵守名分的限定和道德抑制。我们从孔子与子贡对管仲的不同看法上,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义利观。可见,孔子的义利观多么开放、深远。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山东曲阜人,名丘,字仲尼,3岁丧父,17岁丧母,幼年主要靠母子勤劳苦干维持俭朴的生活。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1]所谓 “鄙事”,指种地、推车、挑担、放羊、吹鼓手等。20岁时,孔子做过乘田(管理牛羊)和委吏 (管理仓库),由于地位卑微,鲁国贵族季孙氏宴请士人时,孔子被季孙氏家臣阳虎无情地拒之门外。孔子决心摆脱卑微地位,上升为君子阶层 (包括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大夫、士等各类贵族)。他发奋努力,刻苦学习,深信:“学也,禄在其中矣。”[2]他以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顽强精神,终于在30岁熟练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6项足以参与贵族政治的必备技能,又融会贯通了 《诗》《书》《礼》《乐》《易》等古代典籍。

在孔子的奋斗历程中,多有穷困之时,但他坚持用道义精神方面的快乐去克制物质生活上的困苦。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3]即吃粗粮、喝白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也有其中的乐趣。他还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4]即如果富贵可以合法获得,纵然是执鞭给人开路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孔子30至50岁时,主要办私学。他本着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办学思想,招收了不少出身低微的贫困子弟。51岁开始步入鲁国政界,先后担任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等政府要职,领取 “俸粟六万”(实物薪水,约合二千石粮食)。后因某些政治原因他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子到卫国,冉有为他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多了怎么办?”孔子答:“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 “富裕起来又怎么办?”孔子答: “教育他们。”原文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5]这就是孔子著名的 “庶、富、教”三步论。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6]孔子特别重视关乎民心所向的 “信”,在小国林立、诸侯之间征战不已的春秋时代,孔子特别强调 “信”,是抓住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孔子还认为:百姓富足是国家富强政权稳定的基础。如何富民?一是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7]。即节约财政开支,爱护下属,役使百姓要不违农时,不滥用民力。二是薄敛轻税。鲁哀公在年成不好、费用不足的情况下问孔子的学生有若: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呼?”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8]“彻”是一种税制,即征收十分之一的税,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改征十分之二,一直延续到哀公,此时有若建议哀公征十分之一的税,哀公说: “征十分之二还感费用不足,何以还要恢复到十分之一的税制呢?”有若说:“减税以后,国民上交的少了,多余的可以增加生产投入,百姓富了,国家也就富了;如果税收不减,国民负担沉重,生产不能发展,还到哪里去征税呢?”说明了 “民富”与 “国富”之间的统一关系。

在义、利关系上,孔子既承认人有追求富贵利达的合理性,又强调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和占有应严格遵守名分的限定和道德抑制。在 《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9]说明孔子对超越名分占有财富的行为极为不满,他认为,如果人们追求财富的行为不受限制,势必会打破宗法名分制度及其等级制经济秩序,使社会陷入越位侵夺之乱。孔子强调 “义以为质”[10](以义作为根本)、“义以为上”[11](以义作为高尚的品德)、依 “礼”而行、合 “义”而动等礼制。

孔子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2]就是说,富裕与显贵都是人们盼望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宁愿不得;贫困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宁愿不摆脱。他还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3]即用不正当手段去获取的财富和权贵,在我看来,就像天上的浮云。孔子特别强调 “见利思义”[14],即遇到有利的事时,要想想是否合义,不义则不为。“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15]就是说,符合礼义的钱财才去取,别人也就不厌恶你去取。如果“放于利而行,多怨”[16]。即如果放纵欲望无尽地追求私利,难免会危及他人,招来许多怨恨。

孔子的义利观还着眼于大义大利的结合上。所谓大义,即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所谓大利,即体现着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利。对公利而言,利即是义,义即是利,这是义与利的内在统一。

我们从孔子与子贡对管仲的不同看法上,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义利观。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内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7]管仲本是追随公子纠的,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子贡认为:“管仲理应殉死,但管仲不仅没有以死尽忠,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管仲不是仁人了吧?”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结束了混乱局面,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很大,百姓至今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那我们还会像落后民族那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哩。普通老百姓为恪守小节,自杀在山沟里无人知晓,毫无意义。”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征战不已,老百姓深受其苦,管仲辅佐齐桓公,化干戈为玉帛,使黎民百姓免遭涂炭,这是最大的义,也是最大的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多么开放、深远。

孔子还看到,分配不均是 “民怨”与社会不安的重要原因。他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8]南宋哲学家朱熹对此句曾做如下注解:“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就是说,不怕财富不多,怕的是财富不均。不怕人少,怕的是境内不安。如果财富平均,就不会有贫穷。如果境内安定,就不会觉得人少。国家上下相安,就不会倾覆。

孔子还倡导 “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致贫可耻”的荣辱观。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19]就是说,在一个治理有方的国度里,入仕求职的机会多,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获得富贵,但若还处于贫贱地位,说明这样的人不勤勉,是可耻的;在一个多行不义、严重失范的国度里,如果还能发财当官,这种人不是同流合污,就是趁火打劫,同样可耻。

总结孔子的一生,他办了三件有意义的事:一是创立了一个具有浓厚人本主义色彩的儒家学派;二是整理编录了集中国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的古代典籍;三是创办私学,扩大知识传授面,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

孔子从一个贫困的孤儿成长为一个受人尊崇的大夫,无疑在贫困子弟中树立了一个奋发努力、刻苦学习的榜样。孔子逝世之后,地位大大提升,从汉唐到明清的封建帝王、良臣能相乃至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同程度地尊崇孔子,称师、号圣,力图从孔子的思想中获取精神支持以及治世之道。

孔子的经济思想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从积极面来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中国封建时代,各社会群体的艰辛劳动只能获得有限成果,孔子的经济思想使人们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等级社会中各安其分,克己以礼,有效防止了因争夺有限资源而产生的逾位混乱状况,从而维护了社会稳定。孔子的义利观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态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重道德修养、重理想情操、爱国爱民等优良美德。从消极面来看,孔子的 “名分限定”思想抑制了人的个性,导致人们不敢竞争的因循守旧心态,致使中国古代社会的商业竞争难以有效展开,商品经济难以发展,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变极为缓慢,封建生产方式得以长期存在。

2011年

[1] 《论语·子罕》。

[2] 《论语·卫灵公》。

[3] 《论语·述而》。

[4] 《论语·述而》。

[5] 《论语·子路》。

[6] 《论语·颜渊》。

[7] 《论语·学而》。

[8] 《论语·颜渊》。

[9] 《论语·先进》。

[10] 《论语·卫灵公》。

[11] 《论语·阳货》。

[12] 《论语·里仁》。

[13] 《论语·述而》。

[14] 《论语·宪问》。

[15] 《论语·宪问》。

[16] 《论语·里仁》。

[17] 《论语·宪问》。

[18] 《论语·季氏》。

[19] 《论语·泰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