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世遗”时代

“后世遗”时代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期间代表联名发起“G20杭州峰会代表做表率”活动。喜讯接踵而至,浙江省江郎山、大运河相继成为世界遗产。浙江省的3个世界文化遗产为浙江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发言后,我准备递交《关于浙江省“后世遗”时代的保护和管理的建议》。杭州市人大通过各种途径向全社会征求大运河保护的意见。浙江的西湖、江郎山、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浙江

2016年1月底,我列席杭州市第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2016年是G20杭州峰会年。本次会议,G20杭州峰会元素无处不在。杭州市人大在预备会议前安排了“迎G20峰会·喜看杭州新变化”代表视察活动。政府工作报告长篇幅讲峰会工作。会议期间代表联名发起“G20杭州峰会代表做表率”活动。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多的话题是G20峰会,剖析短板,群智群力寻找最佳做法。有代表提出杭州今年要办G20峰会,2022年要办亚运会,现在就要提早思考如何应对“后峰会”“后亚运”的到来。代表们的深思远虑引发大家的共鸣,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无独有偶,4月,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中心组第三代表小组和市、区、乡镇代表三十多人共同视察G20杭州峰会部分项目,也有几位代表发表“后峰会”“后亚运”的观点。

我记得我也做过“后世遗”的研究。

多年前,我曾去过福建的泰宁。泰宁,“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一方原生野性的山水,一脉厚重辉煌的历史,一座古韵犹存的明城”。这是对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泰宁恰如其分的概括。在泰宁随时随地都让人感受“双遗产”的魅力,就是在洗手间也不例外。那时,我就想浙江什么时候也能跻身世界遗产之列?那年,我看到一则报道——《又一世遗被除名的警示》,德国德累斯顿附近的埃尔伯峡谷从世界遗产名录中消失。我明白:申遗成功不是一劳永逸的。世界遗产保护一天没有做好,那块“世遗”的牌匾就会不翼而飞。文章的标题中有一个“又”字,说明被除名的不是首例,姑且推测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很快,我看到了另一则消息——《中国六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在此我不好意思罗列是哪六处了,那会伤我们中国人自尊的。

2011年6月24日是记入西湖史册的日子,那一天,西湖申遗成功。我们看到西湖申遗背后的许多故事,那些故事最突出的一句话是“十年磨一剑”,艰难程度可见一斑。喜讯接踵而至,浙江省江郎山、大运河相继成为世界遗产。当然,过程一样的艰难。那么,非常现实的事实就摆在我们面前,申遗成功后,我们如何让这些“世遗”变成“终身制”?是永远的“终身制”。

我曾于2015年1月21日下午,在杭州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作“浙江省‘后世遗’时代的保护和管理的建议”发言。

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浙江省境内首例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2011年8月2日,浙江省江郎山等6地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入选世界自然遗产。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浙江省的3个世界文化遗产为浙江带来了巨大的荣誉。2013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公布,浙江省有6个项目入选:大运河、杭州西湖龙井茶园、良渚遗址、上林湖窑址、浙江宁波、福建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江南水乡(乌镇、西塘)。这表明浙江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认可。除大运河已入选外,其他5个项目今后都有可能成为世界遗产。

那么,申遗成功后,面对“后世遗”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该如何保护和管理珍稀的世界遗产?

下面以西湖为例谈我的一点想法。

西湖诞生于秦汉时期,她已经2000岁了。西湖申遗时有许多花絮:联合国一位芬兰专家断言,“西湖申遗不会成功,因为在芬兰,像西湖这样的湖泊有3000多个。”那位专家不知道西湖与别的湖不同,在西湖景观中有最丰厚的人文,在西湖人文中有最自然的景观。西湖的每一滴水都蕴含着文化,西湖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故事。2010年9月,联合国专家来杭州实地考察。那天,杭州烟雨蒙蒙,西湖群山或浓或淡,那种水墨画的气质浑然天成。当联合国专家看到这么一幅美轮美奂的中国水墨画时,瞬间,他们完全被西湖的美震住了。

然而世界遗产作为公共性的旅游资源,是整个世界的财富,同时也是脆弱的。西湖所处“城湖相依”的特殊地理环境,随之而来的压力也日益突出。

“后世遗”时代,西湖该怎么保护和管理?

综合利用和调整景区土地资源,抑制景区城市化现象;严格管控景区建设,景区的建筑风格要一致;缓解景区交通困难,控制景区汽车流量;保留原居民生产生活的独特性,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合理规划“城湖”空间格局,不改变原有的城市天际线;科学管理景区,2014年清明节那天,从湖滨公园至断桥,人流如潮,垃圾满地,严重影响西湖形象。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浙江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西湖。白居易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东坡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美目。”西湖是杭州城美丽的眼睛,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眼睛,让西湖再活2000年。

对浙江省境内的世界遗产,我们可以统一制定出台《浙江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用立法来保护和管理。

发言后,我准备递交《关于浙江省“后世遗”时代的保护和管理的建议》。我患有严重的“西湖情结”症,我在建议稿中大量列举有关西湖的内容,为此,我只能用诗人艾青的话为自己“辩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对杭州,对西湖也是如此“爱得深沉”。“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一事一件,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内容。”我再看我提的《关于浙江省“后世遗”时代的保护和管理的建议》,重心已经偏向于杭州西湖了,写西湖的保护和管理占的比例很高。如果说是“一事一件”,又有些不太吻合。如果写西湖、江郎山和大运河又有问题,因为我对江郎山和刚入世遗的大运河的情况没有做过深入调研,不敢妄自建议。多种因素掣肘,我提了《关于杭州西湖“后世遗”时代的保护和管理的建议》。可又有问题了,人大会议的《会议指南》要求:不属于省本级有关机关、组织和机构职责范围内的不宜作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提出。提杭州西湖的建议,显然不是省本级的职责范围,那样提也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是一个纠结的建议,也是一个“失败”的建议,就当时两种写法都不符合要求,都是不规范的写法。

不过,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后世遗”保护强大的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崔巍用舞剧《遇见大运河》开创文化遗产传播新渠道,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作全新提取、展望和表达。他们团队沿大运河巡演100场,走进20座城市,遇见12万名观众。遇见大运河,遇见文化遗产。遇见,就永远呵护于心。

2016年5月,浙江的各大媒体都在报道《杭州市大运河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杭州市人大通过各种途径向全社会征求大运河保护的意见。一条河,专门用一部条例来保护,足见杭州人民的赤子之心。

浙江的西湖、江郎山、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浙江的荣耀,它们不是我们浙江的“私产”,而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有国际承诺,我们有责任担当。

“后世遗”时代,我们浙江已经准备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