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节”始于周代

“清明节”始于周代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是农历历法中的第五个节气,古代劳动人民常在这时安排农事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的名句便是清明节特殊气氛的生动写照。寒食是指清明节前两天,在这期间民间要禁火:食物以稠饧、麦糕、乳饼等为主,所以称为“寒食”。魏晋南北朝时始定为清明前一两天。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应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

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二十四节气歌编排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歌谣。清明是农历历法中的第五个节气,古代劳动人民常在这时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天气转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就有在清明时插柳、踏青、荡秋千、拔河、赛龙舟等活动。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它是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表现。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便是清明节特殊气氛的生动写照。

直到今天,仍有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

趣味链接

寒食节禁火

寒食是指清明节前两天,在这期间民间要禁火:食物以稠饧、麦糕、乳饼等为主,所以称为“寒食”。寒食原为周朝旧制,究竟是哪一天,历来说法不一。魏晋南北朝时始定为清明前一两天。唐朝沿袭此制,清明前两天禁火,第三天即清明节晚上,由宫内传火,赐予近臣,有所谓“内宫初赐清明火”,能得到皇帝赐火者只是少数达官显贵,他们得火后将传火的柳条插于门前,炫耀于世人。后来,人们争相效仿,形成了插柳的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