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前后的三天三夜

清明前后的三天三夜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常要对行祭的行程作出具体的安排,以便族众统一行动。许氏城东派规定以“清明前后三天为规”。这两处都可经新安江抵达,故安排在一天。到了明天启五年,族中又对包括该墓在内的几座祖墓的祭扫作了更为具体的安排:大冯塘标挂的于清明前三日,黄村标挂的于清明前二日,次日散胙,其大冯塘标挂,毋许借用黄村三牲,以致腐臭不堪,亵渎祖宗,违者重罚。前面提到的汪氏谱中规定始祖以下共计三十二座坟墓,由祠堂统一祭祀。
行程安排_徽州传统村落社会—许村

清明墓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尤其是祭祀本派始祖,则要求族中子孙必须一同前往。明万历前后,城东许氏家规之“清明墓祭”中明确要求九十六人参与:

吾宗坟墓非一处标祀,而非一日所能遍也。有舟往者,有陆行者,是宜群族人而扫松楸也。然道途之遥,供亿之烦,人情所难,而轮首有所不堪也。乃定为四十八份,析而为九十六人。

许村前溪何氏梅清堂《祀田坟山禁约目》中记载:“一世祖,山及随田三墩,古坟八十五冢,历系我族祭扫。”[17]尽管坟墓众多,路途遥远,但还是要求“群族人而扫松楸”。所以常要对行祭的行程作出具体的安排,以便族众统一行动。《古歙城东许氏世谱》卷一《宗祠祀典条录·扫墓》中记载:

始祖会公墓在金钗坞,三进士公墓结林,先世合族立有九十六分置标祀之田若干亩,各山塘屋租子利若干。每岁以八家为首,首年收其子利,次年春,以清明前后三日为规,敬备豚、羊、牲醴、桌席于梁下(即渔梁)装备舟楫四号,每号鼓乐、酒馔、蔬果、汤饭支给。至彼二处标祀拜扫毕,回舟尽乐而归。次日问政山诣七暹公墓及东七里石堨头各处祖茔,祭毕亦有供给,照舟中式同。三日,祠内整齐,首家铺设肴品熟胙佳酿鼓乐,乐散尽饮。

许氏城东派规定以“清明前后三天为规”。始祖会公墓在歙南浦口之金钗坞,距城东约有二十五里。三进士公墓在歙西南雄村之结林,距城东约二十里。这两处都可经新安江抵达,故安排在一天。明中后期的要求是首家除了要准备豚羊牲醴、蔬果汤饭外,还要备舟楫四艘,每艘船上都要安排鼓乐,“拜扫毕,回舟尽乐而归”。一支由九十六人组成的祭祀队伍分乘四艘船,从渔梁登舟,一路吹吹打打,我们可以想见这是相当热闹的一个场景。次日到暹公墓,该墓在问政山姚家坞,距城东五里。然后再到东七里石堨头各处的祖墓。

前面提到的明初永乐年间祭扫黄村聚童公孺人墓的时间与本堂(即仁安堂)同在黄村的寿祖公是在同一天。当日“鼓吹六名,仁安堂前掌号,然后齐集序行”[18],从歙北的富堨到歙东的黄村有三十余里的路程,从用轿两乘的情况来看,可能有两位年高的长辈参与主持祭祀活动。至于整个活动有多少子孙参与,现已不得而知。从路程来看,整个活动需要一天的时间。

到了明天启五年(1625),族中又对包括该墓在内的几座祖墓的祭扫作了更为具体的安排:

大冯塘标挂的于清明前三日,黄村标挂的于清明前二日,次日散胙,其大冯塘标挂,毋许借用黄村三牲,以致腐臭不堪,亵渎祖宗,违者重罚。其黄村标挂,先期呼唤庄仆一人,同夫二名,挑祭仪。将米用庄斗量过三斗八升,内取一升与脚夫早晚粥。仍煮六升粥,候轿至同食。余米蒸饭。其三牲候下年首至称明,眼同下锅。其轿十五乘,每乘计与纹银一钱二分。次日席上分派。到墓祭毕,每轿一乘,计与剔骨熟肉半斤。饼二对,酒一壶,饭随用。庄仆二房,每房给肉四两,饼二对,酒半壶。其剩饭,毋许带回,令庄仆收去。

大冯塘墓祭扫在清明前的第三天,黄村墓在清明前的第二天。因黄村路途遥远,所以先要让一名庄仆和两名挑夫挑祭仪先期一天动身,并在黄村庄上煮好六升米粥,等候第二天轿夫到达时同食。明永乐时仅备两乘轿,而两百年后天启年间,轿已发展到需备十五乘了,光轿金就要一两八钱。扫墓队伍的壮大,是家族兴盛的标志之一。同许氏带着九十六人的队伍,雇船四艘,一路吹吹打打一样,汪氏也是通过浩浩荡荡的十五乘轿队来向人们炫耀家族的兴盛。

紧接十五世祖聚童公孺人之后行祭的是聚童公及十六世祖的十六座坟墓,其中包括恒晖即道昌公及其三位夫人的墓所。最远的在今天上丰乡的屯田村,最近的在富堨东南面的冯塘:

屯田聚童府君及祚、礼二位孺人方氏和吴氏三墓所。上堠恒晖府君、明祚府君、明礼府君三墓所。大冯塘恒晖孺人许氏墓,滇公以下共七穴墓附祭;姚家埵恒晖孺人程氏墓,钓鱼台恒晖孺人胡氏墓。

如果这十六所是在一天完成的话,那么他们的行进路线当是先往北走二十五里到屯田,其次从屯田往西行十里到许村,经沙堘,往西南行十里到姚家,再往西行三里到塔山对面的下堠,然后从下堠往东南行十五里到丰口钓台。最后回到富堨,再走一里到冯塘。这一天大约要走七十五里路程。

宗族常把始祖放在优先祭祀的地位,其行程安排也是从始祖开始,然后按辈分,从高到低依此进行。但祠堂往往只负责始祖及后几代墓祭,其余祖先则由各支系自行负责。前面提到的汪氏谱中规定始祖以下共计三十二座坟墓,由祠堂统一祭祀。《城东许氏宗祠标祀膳茔约议》中明确指出了自元代起就定下六处墓祖为许氏世代之源,它们分别是:歙南浦口金钗坞会公墓、问政山暹公墓、东七里宣义公及四十公墓、结林三进士公及四六公墓、张王庙三六公墓、石堨头三五公墓。除了此六处之外,其他祖先由各支自行负责祭扫。《古歙城东许氏世谱·宗祠祀典条录·小膳茔》中记载:

本族各分自立小膳茔者,以其各支繁派不能总理,各以近支子孙自相为拜扫之会,凡百余家,约用猪羊五十余副,或舟或舆,远近争驰,亦如始祖拜扫致祭。鼓乐散胙同。

因有一百多家,分支众多,一次祭扫需用猪羊五十多副。汪氏对每副猪羊的重量还有具体的要求:“圞猪一口,要五十斤以上;羊一双,要十五斤以上。俱用同人店银星秤复。猪除首四十五斤,羊去角连首,与祭扫人均分。”[19]如此繁多的支系祭扫不能全由祠堂总理,故以近支为会,或乘舟,或坐车,争先恐后,同去祭扫,其祭扫分胙的程式与祭始祖相同。

另外,外迁的支系,也要参与到祭祀始祖的活动中来。因路途遥远,不便携带祭品,允许不带祭品,共同参与祭拜即可。许村惇睦堂迁浙江昌化无他乡的《唐昌许氏宗谱》的《值年条规》中就明确指出:“惟善政公派分迁长垅燕窠里,并无居本村者。清明犹恐隔河水阻,不与较论。只来拜祖,勿备猪羊祭品焉。”清明节除了祭祀家祖外,有些家族还附祭客祖,这一情况将在下面的“祭祖簿”中加以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