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卫,三宗宝,

天津卫,三宗宝,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卫,三宗宝, 鼓楼、炮台、铃铛阁鼓楼建于明弘治二年,是改天津城的土城为砖城之际同时修建的。1900年天津失陷后的三岔河口炮台旧时天津人只要一提起鼓楼、炮台、铃铛阁无不津津乐道,这“三宗宝”甚至挂在老年人的嘴边上。“三宗宝”均建于明代,且如此美轮美奂,高大雄伟,又具深厚的人文积淀,对于建城几百年的天津卫来说的确算是标志性的名胜古迹了。

天津卫,三宗宝, 鼓楼、炮台、铃铛阁

鼓楼建于明弘治二年(1491年),是改天津城的土城为砖城之际同时修建的。初名钟鼓楼,后以钟代鼓,晨昏叩一百零八响。清末学人张焘在其所著《津门杂记》中说:“楼居城中,高三层,四面穿心,通四大街。砖穴最古。一悬大钟,晨昏各撞一百八杵。城门早晚启闭,以钟鸣为准,历有年所,声闻十余里。”

img13

明代鼓楼

炮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总共建了七座,分布在天津四周,即所谓“七台环向”。清初诗人张志奇把“七台环向”列为“津门八景”之一,且做诗曰:“畿辅岩疆有驻师,七台棋布自崔嵬。时清无复惊烽火,尽日灵风卷画旗。”三岔河口处的那座炮台,是天津七座炮台中的一座。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大名镇总兵徐道奎将其改建。炮台围墙高2丈,周围长2.3丈,并建了一座高达5丈的瞭望塔。这在当时的天津,也甚是雄伟了。

img14

1921年重修的鼓楼

铃铛阁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是城西稽古寺内的一座藏经阁。楼高二层,画栋雕梁,飞檐漫卷,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在阁的飞檐下,密密麻麻地悬吊着小巧精致的铜铃铛。每当微风吹来,铜铃摇曳,便叮叮当当响成一片,声音悠扬悦耳,忽高忽低,像一曲美妙动听的乐章,可以传得很远很远。

img15

始建于明代的三岔河口炮台

需要说明的是,天津人将铃铛阁的“阁”字念做gǎo,而不念做gé,其他如水阁、北阁等也一律念做gǎo。我小时候住在锦衣卫桥附近,锦衣卫桥大街的西端旧时建有一阁,阁下有一水会,人们说“水会在阁底下”,这里的“阁”也念做gǎo。阁字如用在别的地方则另当别论。比如华七爷是阁丞,这就得念做gé了。

img16

1900年天津失陷后的三岔河口炮台

旧时天津人只要一提起鼓楼、炮台、铃铛阁无不津津乐道,这“三宗宝”甚至挂在老年人的嘴边上。有人曾以略带调侃的口吻说道:“似乎全世界的城市,就为了没有这三宗宝,全不敢和天津媲美似的。”遗憾的是,老天好像成心与天津人作对,“三宗宝”居然全都遭到厄运。光绪十八年(1892年),铃铛阁因附近木厂失火而被殃及,最终被大火吞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仅存的三岔河口炮台在八国联军的压力下被拆毁。如今天津还有一处地方叫炮台庄,炮台的遗迹不见了,仅仅留下一个地名。鼓楼因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民国时有人登上鼓楼,记述了当时的惨状:“鼓楼上面的屋宇已经都破得不像个样子,走道上长满了蒿草,屋顶上筑着燕子窝,窗子上没有玻璃,风来风过,满楼一片萧条凄凉,看着真让人有点‘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感觉。”我生也晚,未能一窥鼓楼的“尊容”。等到我成年时,天津的这一宝也已不见踪影,鼓楼的位置是一片平地。

平心而论,天津人将鼓楼、炮台、铃铛阁视为珍宝并引以为荣也并非毫无道理。“三宗宝”均建于明代,且如此美轮美奂,高大雄伟,又具深厚的人文积淀,对于建城几百年的天津卫来说的确算是标志性的名胜古迹了。假如它们能“活”到现在,说它们是代表天津地方文化的“国宝”级建筑一点也不夸张。今天,炮台和铃铛阁看来是不会再恢复了;新建的鼓楼也不是旧迹的复原,而只是一座仿古建筑,并不具备文物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