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旧石器时代遗存

旧石器时代遗存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遗存对青藏高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主要来源于考古发现和考古研究。一些西方考古学家陆续进入青藏高原腹地,开始探险、考古,在西藏不少地区发现了石器时代的遗物遗址。经过详细的分析鉴定,考古学家们认为它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产物。共采集石器14件。石器原料均为角岩。珠洛勒地点的旧石器修理精致,类型稳定,刃器薄锐,刃缘均称,其中一部分是长石片做的。
旧石器时代遗存_青藏高原旅游资源概论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遗存

对青藏高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主要来源于考古发现和考古研究。公元17-18世纪。一些西方考古学家陆续进入青藏高原腹地,开始探险、考古,在西藏不少地区发现了石器时代的遗物遗址。

1966年,中国科学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的古脊椎动物科学工作者,在在聂拉木县的亚里地区进行地层剖面研究和采集古生物化石的时候,发现了散落在石灰华中的、不易引人注目的石片,这些由坚硬的石英岩等构成的石片至今仍然锋利。这是一些“特殊的化石”,经过考古工作者的鉴定,它们属于锥形石器和石核石器,是人类祖先使用过的一种工具。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认为,由于没有发现典型的磨制石器,这些石器的使用年代确定为中石器时代或稍晚一些,大约距今7000—10000年的原始社会后期。

1967年10月,地质学家刘东生教授同几个年轻考察队员,又来到他三年前曾经发现了巨大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距定日只有10公里的苏热山。他们在海拔4500米的河流阶地上发现了数十件石片。经过详细的分析鉴定,考古学家们认为它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产物。苏热山的石器都是属于比较简单、原始和粗糙的刮削石器和尖状石器,它同在周口店发现的石器在加工制作上非常相似,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苏热山石器的主人与生活在周口店一带的北京猿人都属于同时代的人类。

西藏发现可能属于旧石器采集点的共五个:藏南定日县的苏日,藏北申扎县珠洛勒,阿里地区日土县扎布,藏北多格则以及藏北各听地点。这些地点分布在唐古拉山山脉以南至喜马拉雅山山脉以北的西藏中、西部广阔区域内。海拔高度为4400—4830米。这一区域内海拔高、气候干冷,很多地方终年没有无霜期,其中申扎县内绝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是人类无法生活的“无人区”。这五处地点共采集到石片、石核及各种打制石器258件,具体情况如下:

一、苏热地点

苏热位于藏南定日县东南约10公里的苏热山南坡第二阶地上。阶地对面是一条小河,流入热久藏布河。北纬28°,东经87°,海拔4500米。共采集石器制品40件,原料主要是片磨岩,亦有一定数量的石英砂岩及少量石英岩。这里的石片体积较小,多呈三角形和矩形,多数石片长大于宽,亦有少数石片宽大于长。石片的台面较小,呈三角形或月牙形,石片角平均116°。石片上的半锥体大而散漫,亦有少量的双锥体。打击点一般不明显,有一半左右的标本有疤痕,放射线不清楚。根据上述特征可大体确定是用锤击法打片制成的。石器15件,均为石片石器,器形有刮削器和尖状器。刮削器13件,单刃7件,主要是由劈裂面向背面加工的。亦有错向加工的。其方法与内地猿人文化和东南亚旧石器文化中的错向加工不同,前者是在相邻两边进行加工,后者是在相对两边或两端进行加工。尖状器2件,也是由劈裂面向背面加工,其中1件呈心形。

二、珠洛勒地点

珠洛勒位于藏北申扎县雄梅区奇林公社珠洛勒。石器均集于错鄂湖盆地东南,沿珠洛勒河口附近的河谷中。东经88°31′,北纬31°23′,海拔4800米。共采集石器14件。石器原料均为角岩。特点是石片厚大,石器由狭长的石片或宽大于长的石片制成。不少石片保留着局部砾石面。有些石器的台面和打击点已经修去,但从个别保留完好的标本观察,台面事先经过修整。可以测定的石片角的石器标本为100—120°,表明它们是从石核上用直接打击法制成的。石器器形有刮削器、端刮器、尖状器三种。刮削器9件,其中单刃6件,复刃1件,一般为劈裂面向背面加工,亦有背面向劈裂面加工的。端刮器5件,用厚背的长条形或长方形石片加工而成。形状有长条形和长方形两种。第二步加工一般较细致,有的还从石片背面修去台面形成锋刃,亦属错向加工范畴。尖状器2件,用错向加工方法沿两缘修成纯尖。珠洛勒地点的旧石器修理精致,类型稳定,刃器薄锐,刃缘均称,其中一部分是长石片做的。这里的旧石器与苏热的标本有些相像,但表现出明显的进步性,可能是苏热旧石器的持续和发展。年代约属于旧石器晚期。

三、多格则和扎布地点

多格则位于那曲地区申扎县,东经87°3′,北纬31°50′,海拔4830。扎布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东经81°,北纬33°20′,海拔4400米。两处采集石器的情况是多格则地点共采集石制器76件,原料以燧石为主,其次是火山岩,还有碧玉岩、玛瑙岩和石英岩。根据47件标本测量,石片角平均为105°,最大136°,最小93°。台面一般较小,但大部分未经修理,以自然面为台面的石片25件。20件台面经过打击,3件修理了台面,打击点紧挨台面脊。长石片居多,计20件。石片15件,其中有使用痕迹的10件,单刃3件,双刃6件,端刃1件。石核7件,由砾石打制,小的只有1.9×1.2×0.4厘米,重2.39克。大的7.4×5.4×3.4厘米,重203.8克。少数石核加工成工具。石核形制有砾石石核、船底形石核、扁锥状石核、有打剥痛迹的小砾石石核。石器54件,经过第二步加工,其中大部分是石片修制的,少数是用石核和砾石修制。以单面修理为主,也有错向加工,其中包括相邻两边的错向加工和同一边的错向加工。疤痕明显,有的形成缺口,有的疤痕远浅或细小匀称,可能是用骨质或木质工具加工的。大多石器加工不细,往往只打制部分刃缘。一半以上石器保留自然面。器形有:刮削器38件,端刮器7件,尖状器6件,砍砸器3件。细分之,刮削器又可分为:直刃刮削器10件,凹刃刮削器6件,凸刃削器4件,双边刮削器7件,多边刮削器11件。端刮器可分为:平端刮器3件,圆端刮器3件,双端刮器1件。尖状器分为:菱形尖状器1件,尖刮两用器1件,长三角形尖状器1件和具有雕刻器打法的尖状器3件。在扎布地点共采集石制器26件。原料绝大部分为黑色燧石,此外还有辉长岩、玛瑙岩、碧玉各1件。石制器均偏小,平均为长4、宽2.9、厚1.2厘米。最大1件长10.2、宽6厘米,最小的1件宽1.5、宽1.9厘米。石片角平均106°,最大125°,最小93°,长宽指数均为79。台面大部分打击过,三分之一为自然面,半锥体小而圆凸。加工痕迹除一些锤击片疤较深外,一般较浅远。加工以单面为主,但在25件石器中有15件为错向加工。石片1件,修理台面,打击点紧挨台面,这片台片在打剥之前石核已风化。石核1件,以“手斧”形,原为1件燧石厚石片,顶端浑圆、保留有小块岩面,尖端经过修理。此件石核可以做尖状器使用。石器24件,第二部加工较好,器形规整,仅部分石器上遗有小块岩面。器形有:长刮器15件,短刮器2件,尖状器3件。细分之长刮器可分为:短形刮削器10件,卵圆形刮削器2件,半圆形刮削器1件,圆盘形刮削器2件,长条形刮削器2件。值得注意的是长条形刮削器中有1件是琢了背的。还有短刮器2件,均为弧形短刮器。尖状器可分为:锥形尖状器1件,三角形尖状器1件,心形尖状器1件。另外,在标本中还有1件似乎有雕刻器打法的石器。多格则和扎布两地点旧石器的年代,根据石器加工技术,又根据石核、石器较为强小;还根据石器类型中有许多楔形石核、柱形石核、小型尖状器,以及多格则地点的船底形石核加工精细,是细石器传统的早期类型。所知层位最早不超过三万年,也不早于距今3万年。

四、各听地点

各听位于藏北“色林错”(湖)的东南岸的一个岗丘上。岗丘顶部平坦,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5公里,高出今日湖面133米。东经89°22′,北纬31°35′,海拔4633米。各听地点的石制器主要由石片、石核、石器组成。从观察的109件标本中知道岩性均为黑色硅质岩,表面有一层很薄的石锈,呈浅褐色石片64件,最大长22—91,最大宽25—58,最大厚5—24毫米。平均43.03×38.07×12.73毫米。石片形状以歪尾或不规则居多,共42件;其余为舌状、叶状等。石片台面以素面为主,其余为有疤台面、带脊台面和线状台面。石片角和“边角”分别为80°—132°和51°—145°,平均为108.19°和78.79°。石片打击点集中,打击泡突出。石片背面保留较多石皮。多数为劈裂面向背面打片,少数为背面臂裂面打片。使用疤痕的石片很普遍。石核6件,其中4件原为大石片,2件原为石块。长67—98毫米、宽44—63毫米、厚30—46毫米。都有两个台面,有的台面为自然台面,有的为素台面。6件标本都没有显出修理台面的迹象。石器39件,分边刮器、凹缺刮器和端刮器三个类型。边刮器21件,刃口较薄,刃角多在40°—60°之间。修正方向以臂裂面向背面修整为主,也有从背面向臂裂面修整。此外还有相对两边和同一边的两半作正反方向的错向加工。边刮器细分之还可分为单边、双边、聚边三种。凹缺刮器17件,修正方向有正向和反向两种,凹缺深度为2—5毫米、宽度为8—16毫米。刃角63°以上。其中1件标本有两个凹缺。端刮器1件,为吻状端刮器。由臂裂面向背面打击,刃角66°,刃口不齐。各听地点的年代,据考古学家推测,距今约7500—5000年前,所以各听地点石器标本的时代,可能早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可能晚到新石器时代。其年代不会早于距今1万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