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石器时代的遗址

石器时代的遗址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发现填补了青海省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空白。齐家文化系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文化。原料均为黑色燧石。
石器时代的遗址_青藏高原旅游资源概论

第二节 石器时代的遗址

20世纪初的考古成果为我们今天认识石器时代遗址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它们来自青海的东部、东北部、古西羌、西戎地区及昌都地区。

一、中石器时代

1980年在青海省贵南县拉乙亥的七个地点发掘出拉乙亥遗址。出土的遗物以打制石器为主,但在某些石器上可以见到琢磨的痕迹。拉乙亥遗址遗物,其相对年代距今为6745±85年。这一发现填补了青海省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空白。

二、新石器时代

(一)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甘肃仰韶文化、齐家文化

“甘肃仰韶文化”又细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比中原仰韶文化的大约年代前5000年至前2000为晚。这三个类型在青海的分布地区,主要在东部的湟水流域和黄河沿岸,西限没有到达湟水上游和超山今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的范围。马家窑、半山和马厂的三个类型的“甘肃仰韶文化”,经过清理发掘的地点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贵南尕马台,乐都柳湾,互助总寨,民和马排、阳洼坡、核桃庄、新民等。马家窑主要分布于甘肃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半山一马厂文化于1923年首次分别发现于甘肃和政半山和青海民和马厂塬,故名。主要分布于甘肃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其特点是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刃、石斧和骨头等工具。家畜有猪、狗,陶器手制,器形有壶、瓮、罐、盆、盂钵、碗等。这些地点的文化层中出土有大量陶片、陶器和石器,有的彩陶上绘有精美的舞蹈图案。又从墓葬男性墓多见石刀、石斧,女性墓常出现纺轮,可知当时已进入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时期。马厂类型的墓葬器中彩陶甚多,墓葬中贫富差别明显。又从生产工具中石斧、石锛较多,可知以农业经济为主,畜牧也占一定的比重。

齐家文化系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主要特点是磨制石器更进步,并开始出现红铜器和青铜器。是时,母系氏族逐渐为父系氏族所代替,为过渡到奴隶社会创造了条件。齐家文化的年代,经测定为公元前2255±140年,与马厂文化中晚期相当,距今4000年左右,约相当于夏代或商初。齐家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作物已发现粟。墓葬中兽骨较多,可知狩猎活动仍占一定比重。出土的器物有农业工具斧、刀、镰、铲等;狩猎武器有箭头、敲砸器等。

(二)西藏新石器时代遗址

西藏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大体可分为三类:①不见陶器、磨制石器,只见细石器和大型打制石器或单纯细石器的新石器地点;②细石器和陶器、磨制石器等共存的新石器的遗址;③不见细石器的新石器遗址和地点。

1.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西南约12公里的卡若村附近昌都水泥厂厂区内。海拔3100米,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已发掘1800平方米。1977发现,1978、1979两年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出土了大量建筑遗迹以及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器和各种动物骨骼、粮食等。房屋遗址27座。此外还有道路、石墙、灶、灰、坑、祭祀、遗迹和圆形石台、圆形台面等。房屋分两种类型,即半地穴和地上房屋。半地穴房又可分为圜底、平底和石墙房屋三式。半地穴圜底房屋,有圆形方形种,底部呈圜状,深12—54厘米。面积一般为10—16.3平方米,最大的一座25平方米。居住面有三种:①将原生土稍加平整;②底部铺垫厚10厘米的黑灰土;③圜底中,地基横铺一层排列紧密的圆木,再在圆木上涂5—10厘米厚的草拌泥,一直抹到房基边缘。烧杜一般位于房屋中央,十分简单,支放三块石块即是。门向背山面水,有的有砾石台阶。柱洞很有特点:①房基中央为一大柱洞;②周围有内倾柱洞或用扁平砾石支垫木柱的柱础;③还有一种明柱,根部包有泥圈。圆形半地穴圜底房屋可复原为圆锥形窝棚式房屋。半地穴平底房屋,有方形、长方形两种。深30—93厘米,面积5—24.5厘米。居住面有三种:①将原地面稍加平整;②用黄土或红烧土掺细砂子等铺垫;③涂抹一层草拌泥。门向不一,均有台阶。烧灶有三种:①深锅底形,坑口嵌有石块;②将数块小石在居住面上嵌成一圆圈;③在居住面上直接架柴生火。半地穴石墙房屋,为半地穴砾石墙建筑,有方形、长方形两种。石墙垒砌在半地穴四壁内,四壁略向外倾,残墙略高出穴口。穴内亦有8—10个粗大的柱洞 ,直径23—30厘米,深16—19厘米,成三行布局,间距90厘米。以如此粗大的柱洞分布穴底中央,推测这种房屋很可能是楼屋建筑:上屋住人,下屋饲养牦畜,即今天东部藏区的房屋雏形。地上房屋也是方形,长方形两种,最大的一座双室房屋近70平方米。居住面普遍为草拌泥烧烤形成的红烧土,有的在红烧土下面垫了一、二层圆木及土,小石子、红烧土碎块等。浅盘状的烧灶,位于房屋中央,均有用石板或红烧土围成的灶池和用小石块在居住面上嵌成圆圈状的灶。这种格局和藏区牧民帐内现存的灶一样,也和川西北农区的灶架相同。除了房屋遗址卡若遗址还出土了大型石器近7,000件,有铲、斧、锄、犁、钻,以及切割器、刻刮器、研磨器、尖状器、砍砸器、敲砸器、矛等。还有400多件骨器。以生产工具为主,少数是装饰器。包括锥、针、斧、抿子、刀梗、片饰、箸、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卡若遗址中还有人工饲养的猪、羚、狍等10几种动物骨骼,有大量的粟类谷物。这一切说明这片土地很早就掌握了人类最初的物质文明。

2.小恩达遗址

小恩达遗址位于昌都镇西约4公里的昂曲河(澜沧江支流,在昌都镇与扎曲河汇流为澜沧江)北岸第一阶地地面。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附近是小恩达村。海拔3200,东经97°10′,北纬31°11′。1986年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并试掘2×10米探沟一条。发现红烧土块(当为建筑遗存)、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片以及木炭渣等。大型打型石器52件。原料有砂岩、角页岩等。标本可分为:石核3件,石片25件,其中部分为石片有使用痕迹;尖状器4件;石锤1件;刮消器6件,其中三角形、半月形、长方形各两件。细石器7件。原料均为黑色燧石。标本可分为半锥形石核1件,石片3件,刮消器1件,尖状器2件。磨制石器11件。器形有锛3件,均长条形,刀9件,其中8件为穿孔石刀、1件未穿孔。石刀又可分为直背弧刃1件,直背直刃2件,凹背弧刃1件,凹背直刃3件、骨针8件。陶片14片。均为夹砂陶,分灰、红两色。均手制,陶质疏松,火候不高。纹饰有刻划纹、压印纹、附加堆纹和锥刺纹等。器形仅能识别部分为陶器口沿。小恩达遗址为卡若文化年代,当为距今4000—5000年。

小恩达遗址集中反映了青藏高原新石器存在的细石器和陶器、磨制石器等共存现象的特点。

不见细石器的新石器的遗址和地点是主要有:昌都县小恩达石棺葬,林芝县云星、红光、居木、加拉马,墨脱县的马尼翁、卡布村、墨脱村、背崩村、格林村、地东村、西让村,以及阿里扎达古格王园遗址采集点等。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小恩达石棺葬位于昌都小恩达遗址内。1986年在小恩达遗址试掘的2×10米探沟内发现。仅出土墓葬1座,打破卡若文化层。这座墓的墓穴为土坑坚穴,葬具以石块筑成,呈长方形石棺,葬式侧身屈肢。出土人骨架和双耳陶罐1件。双耳罐,通高14.3厘米,口径9.9厘米,夹砂黑陶,灰色,手制。大敞口,颈粗且短,鼓腹,最大腹径位于腹中部,小平底。带状小耳位于颈部。前后腹部饰两组压印的叶脉纹,耳部亦饰叶脉纹,是用手捏及压印两种方法制成的。小恩达石棺葬的年代,从打破卡若文化层看当晚于卡若文化。卡若文化的年代约在距今4000—5000年左右。另外,从出土的双耳罐看,可以与青海柳湾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陶器进行比较;如柳湾墓葬标本308:2、1184:4等均为夹粗砂灰陶质,器形亦相似。另该墓地出土的陶器纹饰亦有叶脉纹,只是制法不同而已。柳湾齐家文化墓葬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公元前1620±140年,树轮较正(5730年半衰期)后为公元前1951±155年,即距今3905年左右,这是齐家文化的上限,下限则更晚,因此可初步认定小恩达石棺葬的年代为距今不到4000年。

除了小恩达石棺葬中的陶片,在这类文化遗址中,云星(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尼洋河流入雅鲁藏布江之处)海拔2800米,遗址出土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共6件。盘状器2件,还有刀、穿孔石器、凿、砍砸器、陶片等。

3.曲松多遗址

在遥远的阿里高原的象泉河上游噶尔县门士乡境内,有一座著名的苯教寺院古鲁甲寺,它的全称也叫做“穹隆古鲁甲寺”(Khyung—lugn—gur-gyam),是西藏阿里地区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苯教寺院,素来享有盛名。在公元7世纪初叶,西藏西部正是强大的象雄王国统治时期,在汉文文献当中,把象雄记载为“羊同”,这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帝国直到唐贞观末年以后才被兴起的吐蕃王国所兼并。值得注意的是,羊同王侯曾不远千里向唐王朝遣使朝贡,并且得到唐朝皇帝的嘉赏。《唐会要》卷九十九“大羊同”条下载:“(大羊同)贞观五年(631)十二月朝贡使至。十五年(641)闻中国威仪之盛,乃遣使朝贡。太宗嘉其远来,以礼答慰焉。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分其部众,散至隟地”。

古鲁甲寺是西藏西部迄今为止唯一得以保存下来的苯教寺院,现存的寺院建筑虽为新建,但在寺院后面的山岭上遗有若干洞窟遗址,寺中苯教高僧至今仍在窟中修行,并自称此窟系苯教先师所建,年代可以上溯到古象雄时期。西藏的早期苯教是佛教传入吐蕃之前的本土宗教之一,而西藏西部的象雄在藏文文献中则多认为是苯教的发源地之一。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认为:“苯教传说中本身就含有暗示其最著名的大师及其教理的编纂者们各自出生地的内容,如勃律(吉尔吉特)及其附近地区的象雄”。鲁甲寺被视为象雄时期的苯教祖寺,其渊源如此久远,地位也非同一般。2004年,曾在古鲁甲寺西面和南面的山谷中考古调查发现一处大型的城堡式的遗址,当地藏族群众和古鲁甲寺僧人称其为“穹俄.卡尔(Khyung.lugn.dngul.mkhar)”,或“穹隆.卡尔东(Khyung.lugn.mkhar.bdong),并认为它在藏语中就是“穹隆银城”。也有学者将这个遗址按照地名命名为卡尔东遗址,又因遗址所在地有三条河流相汇合,所以也有学者将它命名为“曲松多遗址“。

这座规模巨大的遗址中不仅发现有石砌的房屋建筑遗址、祭坛、通向山下的暗道、石块与土砖混合砌成的城墙,还出土有石磨盘、石磨杵、铁三角、铁甲片、铁箭镞、羊距骨等大量遗物,在石祭坛中出土了一件双面裸身铜人像(编号为04KLAS66),造型奇异,五官粗犷,面容狰狞,明显属于非佛教系统的造像,我曾经推测它很可能与早期苯教造像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度湿婆教系统神像风格的影响。

在这处古城堡遗址的周围,还发现一批等级不同的墓葬群,从墓葬的规模上划分,当中既有规模巨大的大型积石墓,也有形制较小的积石墓葬。其中尤其以编号为M2的一座积石墓体量最为宏大,该墓全部采用天然砾石人工垒砌,砾石之间可能采用泥土作为黏合,大体上可分为石基础及墓丘两个部分。石基础形制呈长方形,长62米,宽17.3米,逐层向上收分,形如梯形。在石基础之上再垒砌墓丘,因早年盗掘破坏严重,墓丘已基本不存,并形成向下的巨大盗坑。编号为M1的另一座积石墓体积次于M2,但也基本上可以归入大型积石墓。此墓平面形制呈梯形,顶边长28米,底边长24米,两腰分别长31和31.5米。垒砌方式与M2相同,也采用天然砾石层层收分叠砌成墓葬基础,其上再砌墓丘,墓丘现亦被盗掘破坏,形成4个巨大的盗坑。墓葬现残存高度约2—5米。如此规模的大型墓葬,在西藏腹心地带均属吐蕃王陵和贵族等级的墓葬,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类推,这些大型石丘墓的等级也应当属于王陵和贵族级别。另外,在遗址内也发现有数量众多的小型积石墓和石板墓,主要集中分布于遗址的南部,成群分布,多呈东南—西北方向排列,墓葬多为边长1.3×1.5米,采用砾石砌出边框,其残存于地表部分的石框基本与地表平齐。这些迹象都足以表明墓地的使用年代久远,并且经过周密规划布局,很可能按照不同等级划分茔区。

在考古调查的过程中,古鲁甲寺的僧人和当地藏族群众都坚信这一带是古代象雄国都“穹隆银城”的所在地,而从地名上来看,无论是“穹隆古鲁(Khyung.lugn.gur.gyam)还是“穹隆.俄卡尔(Khyung.lugn.dngul.mkhar)”的确在藏文中都具有“穹隆银城”、“穹隆城堡”的含义在内,这究竟只是一种民间的口碑传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