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型城镇化四大基本问题

新型城镇化四大基本问题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概括为20个字,即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高举新型城镇化旗帜,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面的新思维、新思路、新追求,进而显示了新型城镇化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新型城镇化非常复杂,涉及的问题包括农业、土地、户籍、规划、教育、产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庞大的人口压力与城镇化同步、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同步,显现出中国城镇化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因此,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抓住重点难题,积极有序稳步推进。

问题一:如何把握新型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概括为20个字,即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占斌结合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思想,把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内容:

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四化”协调互动,缺一不可。(二)需要产业积聚促进产城融合,尤其是需要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来推动。(三)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需要城镇发展来带动。(四)城镇化发展不是要消灭农村、农业、农民,而是要注重三农问题的解决,增强农村文明的传承能力。

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突出统筹均衡发展。(二)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体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镇化。(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品,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突出代际公平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突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二)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突出城市群的紧密联系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综合能力建设。(四)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强调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亲密结合,城镇化建设既不“邯郸学步”,又不“闭门造车”,要体现出东方大国的风采和力量。

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建设包容性城镇,强调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三)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突出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四)建设和谐式城镇,更注重城镇化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城镇化的奋斗愿景。

问题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201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与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转变城镇发展模式的崭新举措。高举新型城镇化旗帜,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面的新思维、新思路、新追求,进而显示了新型城镇化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

“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这番话是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以新当选的总理身份对中外记者采访时说的。

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目前流行的是缺乏可持续性的传统城镇化。一是不完全城镇化。就是在城镇化推进中,部分人口进入城镇但是其身份并没有融入城镇,带来城镇内部市民与非市民的新二元结构。二是盲目扩张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与用地城镇化应该同等程度扩张。但是,各类数据显示,中国的土地城镇化速度要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在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大片高楼无人居住的有城无人或者有城无业的“空城”现象。这不仅造成大量居民投入的规模化沉淀与资产的迅速折旧,也造成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巨大浪费。三是高成本的城镇化。大量投机性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不断推高房价并推高土地出让价格,带来明显的高成本城镇化。四是行政命令推动下的城镇化。一些地方城镇化中,产生了一些超出城镇功能的大广场、大马路、大学城、豪华办公楼和超过实际需要的CBD等建设设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五是带来资源严重消耗与突出环境污染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模式最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是传统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相违背。

与之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要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突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功能和定位。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另外,新型城镇化还新在建设理念上,那就是要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人文的建设方向,重视和提高城镇化质量与效益。集约,要求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智能,体现城镇发展的创新驱动特点;绿色,要求在城镇建设人口集中的同时形成植被覆盖率高的绿色空间;低碳,要求生产与消费等环节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与碳浪费;人文,新型城镇化应该是能够体现公平正义、集约紧凑、智能高效、生态环保特征的城镇化,是体现人本、人和、仁爱、协调、秩序、规范要求的城镇化,是政府不当行政行为和市场不当投机行为得到有效约束、抑制与制衡的城镇化。

问题三: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难度不亚于当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启动的体制改革。中央应该成立像国家体改委那样的专职部门,协调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破解制约发展的诸多瓶颈和难题。

新型城镇化虽然已经出台,但在操作层面,仍然有很多具体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和实施,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创新。新型城镇化非常复杂,涉及的问题包括农业、土地、户籍、规划、教育、产业、保障、制度等多个方面,几乎关系到所有的政府部门;新型城镇化过程还是一个移动靶,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可预测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调整;新型城镇化必须上下互动,要同地方政府商量,不同地方商量也是不行的。总的来说,这次的新型城镇化,难度不亚于当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启动的体制改革。中央应该成立像国家体改委那样的专职部门,协调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破解制约发展的诸多瓶颈和难题。

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在全国19个省市调研时发现,近年来,不少城市都在大规模发展新城、新区,在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特点的情况下,盲目复制和模仿了大量商业地产项目。特别是各地的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市化,部分地方政府存在盲目扩张的情况,商业地产过剩的情况,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过剩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目前国家层面城镇化实施方案中,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对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的规划控制。

问题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已经证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区域内的小城镇的迅速发展。正是由于小城镇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其经济增长率迅速提高,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镇化在为人们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问题,在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前,我们应认真反思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并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推动中国社会制度的创新。

总的说来,中国推进城镇化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传统户籍制度制约了城镇经济规模增长。二是土地流转制度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滞后。四是管理体制的不足造成城镇差异化不足。五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度的科学性、正确性,直接关系并决定着城乡统筹的发展程度、发展水平和效果。当前,要紧紧抓住制约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在以下几项制度的改革上力求突破。一是提早开始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试点工作。二是及早谋划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进城的农民设立安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就是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种最低生活保障,以及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公平的教育机会。三是土地制度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创新土地制度。要建立健全土地产权制度,促使产权能够合理流动;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功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制度改革,争取做到土地所有权的平等和不同所有制土地的等价交换;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杜绝以牺牲农民和农村的利益、牺牲生态环境利益、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四是实现规划工作的系统性创新。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各项建设的战略部署,它涉及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等多部门,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要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并加以创新。同时,城镇规划需要统筹安排城镇的各项建设,由于城镇建设涉及面比较广,包括的行业较多,又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应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着眼城镇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促进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