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的政策建议

促进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部门也应当将此作为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规划编制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为合理制订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国家应当建立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相结合的规划体系,使二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对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政府向制定支持产业集聚的政策倾斜,促进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

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劳动力转移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跨区域规划与建设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都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为此,寻求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支持显得极为迫切。就长江经济带而言,其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践经验值得其他地区效仿与学习。政府部门也应当将此作为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规划编制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为合理制订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一、统筹规划,促进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国家应当建立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相结合的规划体系,使二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要快于产业集聚的发展速度。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快四大经济区域的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更好地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产业集聚的影响因子与城镇化率的关联关系中得出,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应该增大科技、资金等投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抢占市场,充分放大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对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政府应当引导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寻找新的集聚点,使东部产业集聚在平缓不增的态势下实现提升。此外,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同样存在,国家应该从全国宏观层面上进行宏观调控,我国政府在产业规划布局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对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政府向制定支持产业集聚的政策倾斜,促进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主要可以通过几点实现:首先,除了对产业选择发展、产业园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进行区域布局规划调整外,还要加大力度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促进各项轻工业的发展,增强城镇对该区域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并增进城镇之间经济、信息等的联系,促进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二、因地制宜,推动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平衡发展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各影响因子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在进行产业与城镇化的发展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因子的重要作用,从多个方面来推动二者的互动发展。因为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特殊性,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发展都应该针对自己的特殊发展状况进行调整。

基于不同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不同,本研究给出以下建议:东部地区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突破现有的产业集聚水平;中部地区规模集聚与支持机构的影响因素作用较大,中部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科教基础、交通网络,工业基础较雄厚,还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西部地区可以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寻找一条产业转移的发展之路。同时中西部地区因为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促进城镇化水平。

三、创新驱动,推进产业集聚与城镇化高速发展

注重产业科技资源的利用与转化。对地区内现有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通过建立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平台,加强地区间科技资源的共享与转化。以地区官、产、学、研的合作交流为基础,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为切入点,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着力抓好地区科技资源的有效转化利用,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竞争力,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发展。另外,通过产业孵化器的中介,加强科研成果、专利的转化投产利用,为产业集聚提供科技支撑。

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的完善与创新。产业结构与产业集聚、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互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完善升级能够极大地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并助推经济质量提升,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与经济总量的提升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而创新能够有效地针对产业比重不协调的问题,对不协调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科学优化与高度完善。

注重产业政策落实的管理与创新。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能够有助于科技资源转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而这个过程中管理与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对制度进行创新有助于彻底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从企业发展入手,一方面整合官、产、学、研各方的优势资源,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合作效率;另一方面对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各项软件系统进行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主动选择功能,将价格、人才流动、企业运营、收入分配等各项机制完全市场化,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同时,通过建立运用相关激励与扶持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的成果转化,促进技术成果的投产销售,将科技资源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建立产业园、企业孵化器等方式,为科技资源转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政策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对现有管理制度的完善再造,建立符合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结构调整需求的管理体系,为科技资源转化利用助推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提供宽广的平台。

四、优化结构,实现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实现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必须在进一步推动外延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着重加快内涵型城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积极效应。

大城市为依托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坚持内涵式发展,把一批大城市建设成各具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地,推动大城市群、城市圈建设,构建支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为抓手,要做强核心城市,积极培育符合城市功能转型需要的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城市圈、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水平。未来,要在城市群、城市圈发展的过程中明确核心城市的战略发展方向,将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作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核心城市由生产中心向服务中心、创新中心转变,实现核心城市的功能转型。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通过产业的集中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积极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引导人口适当向中小城市和县城集中;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将中小城市定位在专业化城市上,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发展观念,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使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五、政策支撑,保障产业集聚与城镇化有效发展

本研究中并没有把政策因素量化到衡量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指标中,基于经验,政府在产业和城镇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营造一个优良的政务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所以笔者在政府作用与制度建设上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重视制度建设首先要深化制度改革,加快完善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福利体系的制度建设,让身在城市拼搏的农村人有归属感,而完善的制度又会吸引更多人口流入城镇,促进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地方政府在产业集聚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在规划期内,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提供优质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繁荣当地的经济;当产业集聚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尚在“襁褓”期时,政府主要通过本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构建对外的吸引力;而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应该对产业集聚区进行统一规划实现更加协调合理的发展,而政府的协调规划能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所以,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提供的优良的政务环境和制度措施,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而且,政府在主导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同时,也应该在遵循市场规律、发展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充分认识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在产业集聚发展的前期阶段,在产业园区的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大的财政投入,还会配合出台很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当产业集聚发展到成熟阶段时,政府工作重心应转移到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组织架构合理,使其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实现专业化生产。当产业集聚发展到更高程度阶段时,政府的主导作用应让位于市场,主要让市场来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主要是提供完善的制度、高效的服务体系、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

六、生态保护,力争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健康发展

制定城镇产业生态化发展政策,加快城镇产业生态园区建设,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园区互动发展。引导关联产业向园区合理集聚,围绕长江经济带地区优势资源型产业,对高能耗、高水耗与高排放特征突出的石油化学、有色金属、建材等产业积极探索利用多种形式产业共生发展途径,发展经济效益好、污染排放低的生态产业园区,助推园区内部循环经济发展,并通过产业生态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在不同园区之间的循环利用水平的提升。

以产业生态系统构建为目标,积极发展城镇产业生态化服务业。结合长江经济带各省区能源矿产资源条件,培育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服务机构,促进环保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注重对相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培育城镇产业共生中介机构,促进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

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完善产业生态化激励与约束制度。制订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激励制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地区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学和电解铝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中下游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移,给予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担保与利率优惠措施推动产业生态化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企业发展。彻底转变以污染换经济增长的发展思路,制订严格的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制度,尤其对一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设立制订严格的审批制度,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