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对思辨正义的拒斥和批判

马克思对思辨正义的拒斥和批判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对思辨正义的拒斥和批判是在《黑格尔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面完成的,是与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相一致的。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就批判了思辨唯心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辨主义正义论。沿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分路径,马克思完成了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揭露了资产阶级政治国家的正义理论的虚幻性,斥责为资产阶级虚幻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对思辨正义的拒斥和批判是在《黑格尔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面完成的,是与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相一致的。在《黑格尔哲学批判》,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将国家和法视为理性和正义的化身,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国家和法并不具有优先性,相反,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就批判了思辨唯心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辨主义正义论。

沿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分路径,马克思完成了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揭露了资产阶级政治国家的正义理论的虚幻性,斥责为资产阶级虚幻的“意识形态”。在《论犹太人》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政治国家里面,由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共同体的两分和对立,到了人的二重化,分为作为国家里面的具有抽象的普遍的自由、平等、人权的公民和作为市民社会中利己的个人,并指出正是由于市民社会私有制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变成了对立的“单子式的个人”,从而使资产阶级国家的自由、平等、人权形式化和虚幻化。马克思指出:“平等,在这里就其非政治意义来说,无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就是说,每个人都同样地被看成那种独立自在的单子。”[2]马克思批判了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正义论,并指出其理论根源在于从“抽象的个体”出发,用普遍性、抽象性的正义原则代替了实际中的“公民”与“市民”的对立,从而使具体的现实的个人的人权、自由、平等形式化、虚伪化。因此,资本阶级社会所标榜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正义并没有真正实现,因此,我们还需要把政治解放往前推进到人的解放,实现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实现人的解放的任务归结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强调只有通过人的具体的实践才能实现人的解放,因此,马克思在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批判和拒斥以后,转向了论证立足于人的实践过程中的人的解放,而这其中就包含了实践正义论的理论基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揭示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给人带来的“异化”的同时,提出了人的解放的价值目标。由此可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也为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提出了规范性目标,尽管其表达方式还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但以人的解放为旨趣的价值目标,则从头到尾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思想。只不过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后,其表达方式少了人本主义的色彩,而更加科学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