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伴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成长而形成。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并以特定形式发布的有关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的具体规定,具有政策性和技术性的双重属性。在农业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我国农业环境保护问题的政策。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可概括分为三个部分:农业环境保护的社会政策;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农业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一)农业环境保护的社会政策

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伴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成长而形成。自1972年我国农业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以来,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工作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部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不仅为我国制定各项环境政策奠定了法律基础,而且促进各项环保政策和环保法规形成体系。此间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五项:

(1)确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规定环境保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政策。为协调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提出“三个同时”“三个统一”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项目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同时对已有的污染和破坏进行治理。

(4)“谁污染、谁治理”政策。以法律形式规定污染者必须承担治理的责任和费用。主要措施有: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对严重污染企业实行限期治理以及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5)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通过强化管理解决部分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环境问题,并促进环境投入的增加。主要措施是:依法强化监督管理、实现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污染集中控制、排污许可证等制度。

3.1990年以后,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我国环保工作发展迅速,我国确定了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阐述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战略措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确定的发展目标。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再提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进行了制度安排。

(二)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并以特定形式发布的有关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的具体规定,具有政策性和技术性的双重属性。在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可以分为法定化和非法定化两大类,法定化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具有法律强制性,非法定化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指国家鼓励、支持、立项推广资源环境保护新技术的政策。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具体可以分为下列五项:

1.农业区域开发建设中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在进行农业区域开发建设之前,必须编制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在农业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2.防治乡镇企业对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技术政策

优先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行业,严格控制污染严重的行业发展;对现有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或关、停、并、转;研究和推广适合于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技术和设备;新建、改建和扩建乡镇企业,必须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禁城市企业把污染严重的设备和有毒、有害产品的生产转移给没有防治能力的乡镇企业。

3.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保护、治理并重,并保持物质投入与产出的适当比例,发展农业资源的多次利用与循环利用技术及农副产品的适度加工技术,总结和推广我国农民多层次利用生产空间和生物能的经验。在草原地区,推广围栏放牧,发展草场培肥和空播种草技术。

4.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推广适宜于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技术,并制定保护农业环境的指标;严禁毁林开荒,鼓励因地制宜地营造各种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推广乔木、灌木、种草三结合及互养技术;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实行飞机播种和封山育林,加快荒山绿化。发展多种农村实用的能源技术和装置,积极推广使用沼气;发展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泥石流技术,推广农用林网工程。

5.农业保护区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研究和编制农业保护区规划,并严格加以实施。在农业保护区内,严禁兴建污染农业环境的企业,对于已经建成的企业,要限期治理或实行关、停、并、转;研究和发展人工繁殖和驯养农业生物种技术,建立珍惜濒危农业生物种的“基因库”。

(三)农业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我国农业环境保护问题的政策。我国目前已经实行和将要实行农业环境保护经济政策有以下三项:

1.奖励综合利用政策

奖励综合利用政策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为基础,实行奖励综合利用。具体的奖励办法优惠政策是:国家设立综合利用奖,对开展综合利用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开展综合利用的建设项目免征建筑税、减免固定资产占用费、优先贷款等奖励和优惠;对开展综合利用所生产的产品给予价格、销售、资金、技术设备引进、外汇分成以及减、免税和利用利润等方面的优惠。

2.征收农业资源税政策

国家可根据原生农业资源的储量、实用价值来确定农业资源税税额和开采农业资源的收费标准。国家还应制定主要原生农业资源、次生农业资源的开采率、综合利用率和回收率标准,凡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准开采,或实行高税、高费开采制度。

3.农业环境保护经济优惠政策

这项政策是指对有利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人为活动和一切积极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的单位、个人实行经济优惠。它是激励综合利用政策的扩大和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有税收、财政援助、信贷、收费、福利、奖金等方面的经济优惠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