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唐代选举取士中的经术与文学之争

唐代选举取士中的经术与文学之争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其他朝代而言,唐代的选举取士较重文学诗赋。在有唐一代近三百年的科举和铨选取士中,始终贯穿着用经术与用文学两种不同的取士观的争论。唐代“文”与“学”的含义颇为广泛,如“学者立身之本,文者经国之资”[1],这里的学即指本文所论的儒家经学,文则指与经术相对的文学辞章。

唐代是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大唐帝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相对其他朝代而言,唐代的选举取士较重文学诗赋。我们发现,在唐代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中,在对待科举特别是进士科的态度上,有些派别的对立和争论的产生,既不能仅仅以士庶的矛盾来说明,也无法用地域集团的不同来解释,但却常常反映了对立双方的人才观和政治观的差异。在有唐一代近三百年的科举和铨选取士中,始终贯穿着用经术与用文学两种不同的取士观的争论。

经术指中国传统的经学儒术,即统治者一向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经典学说;文学指注重形象思维的文章辞赋,即讲究赋、比、兴,祖述风、雅、颂的诗歌文采,以及追求词藻华丽的写作章法等。唐代“文”与“学”的含义颇为广泛,如“学者立身之本,文者经国之资”[1],这里的学即指本文所论的儒家经学,文则指与经术相对的文学辞章。而韩愈《祭故陕府李司马文》所云“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送陈秀才彤序》所云“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2];颜真卿《丽正殿学士殷君碣》所谓“经天纬地谓文,博古知今谓学,文学也者,其德之蕴欤”[3]等,则含义或有不同。

本篇首先理出唐代选举取士中经术与文学之争的基本线索,继而揭示以文取士的历史前提和社会背景,分析与经术文学之争重叠相关的明经与进士的对立统一关系,最后论述唐代经术文学之争的余绪,以期对此过去不为人注意的问题有较明确的认识[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