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武举制与民间武术传播

唐代武举制与民间武术传播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唐代武举制与民间武术传播1.唐代武举制的史实与价值述评以武取仕,在先秦已有之。唐武举制延续至清光绪年间。武举制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武术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上史料进一步提示,当今武术主管部门与现代武术专业院校应为民间传统武术练习者提供晋升之政策,以促进民间传统武术的繁荣发展。唐代武侠小说繁荣,也与当时的尚武任侠之风密切相关。

一、唐代武举制与民间武术传播

1.唐代武举制的史实与价值述评

以武取仕,在先秦已有之。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就开始在民众中选拔武艺出众的人才。他还责令各级官吏要主动向国家推荐,并对失职者以“蔽才”给予处罚:“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管子·小匡》)这些措施虽然不是直接传播武术,但它是武术传播的外因,或者说是传播的环境和传播的动力系统,能直接促进武术的传播。唐代武举制就是重要的实例。

武举是古代社会科举的一种,又称“武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是我国古代教育体制中的一种考选形式。武举制创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新唐书·选举志》说:“ ……武举,盖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始置武举。”[2]《资治通鉴·卷二零七》亦云:“则天后长安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设武举。”[3]唐武举考试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以骑射及运用武器为主的武艺;二是身材、体力、体能等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三是一些附加项目。

唐武举制延续至清光绪年间。宋代武举被列为“常选”之列,使武举发展成为与一般文士考试相并行的体系。考试内容上,取消了翘关、身材、负重等项目,但增加了兵书策义等军事理论。考试程序开始分级,三年一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明清两代,继承并发展了唐宋时期武举制,并更加完备。随文科制度的变化,武考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试内容上,坚持了策略与武艺结合的原则。其间稍有变化,明嘉靖初恢复了马枪、翘关,增加了步战武艺、刀、剑、干、盾等,清代除骑射外,增加了“技勇”一项,包括开弓、舞刀、掇石。17世纪以来,枪炮在战争中越来越重要,武举中的考试内容已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卒以武举:“所习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下令“永远停止”。(《清续文献通考·卷十八》)

武举制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武术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给习武之人开辟了一扇晋升之门,使人们通过习练武术就可以晋官加爵,这无疑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习武行列,扩大武术传播的对象,在广大民间形成习武的风气。而且,武举制把武艺(武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同中国古代“重文轻武”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扭转了这种风气下产生的一边倒的局面。在这之前,即便武艺高强也无晋爵可能的“武侠”们终于有了“为官”的机会。唐代著名将领郭子仪、明代抗倭名将余大猷均是出身武举,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习武之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促进了民间习武热情。习武者的增多必然导致教授武艺的人的社会地位的提高,许多民间武师由此应运而生,对传播武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以武入仕”的方法,如同现在我国各个体育院校招收武术专业的学生一样,它使许多武术馆校能够生存和繁荣。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社会的“以武入仕”中的“武”,主要是“竞技武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间传统武术基本上“入仕无门”。

其次,武举制使武术内容精炼化、规范化。尽管武举考试主要是针对国家军事需要选拔人才,但是对考试内容的确定,无疑对传播武术有积极作用。这种办法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被借鉴沿袭,即便在民国的“国术国考”,也有规定的考试内容。政府规定考试内容,在表面上是仅对所考内容的传播,实际上所辐射的范围促进了整个武术项目的发展。但是,当前以“竞技武术”为主的考试规定,尽管有其快速传播的积极意义,却会使人们学练“竞技武术”而放弃民间传统武术。

武举制对传播武术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当时社会上就出现了文人学士“弃文从武”的现象。《文献通考》卷三十四卷载:“若文吏求为武选,取身高六尺以上,借年四十以下,强勇可以统人者。”可见官吏中一定有愿意投笔从戎者,这反映了武举制的传播效果显著。以上史料进一步提示,当今武术主管部门与现代武术专业院校应为民间传统武术练习者提供晋升之政策,以促进民间传统武术的繁荣发展。

2.民间尚武崇侠的社会风气述评

“侠”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并至今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唐代社会有普遍的尚武风气。初唐四子之一的骆宾王《畴昔篇》中就有“少年重英侠”之句。李白的《侠客行》最为著名,其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4]《旧唐书》载丘和“少重气任侠”,其子行恭“善骑射,勇敢绝伦”。《新唐书》说神通“少轻侠”。以上数人,同为唐室元勋,且又同为游侠少年,可见当时任侠风习之盛[5]。唐代武侠小说繁荣,也与当时的尚武任侠之风密切相关。“侠”在当今社会,与武德要求中的“见义勇为”颇为相似,然而,在现代武术教育中,由于文化的缺失,使当今的许多武林高手反而成为反社会的力量,更不能谈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由此,也可以看出,“侠”是德与艺的融合,武侠文化是一个整体,仅有“艺高”而缺失了“德馨”,这样的人称不上“侠”,对社会也不一定有益。由此也可以看出,武术文化的整体传承对武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忽略文化的传承,对武术的发展可能就是灾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