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文品读课

美文品读课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阿曼达和他的同学在废墟底下整整待了38个小时,里面一定充满了恐怖、黑暗和饥饿。父亲日常的鼓励、安慰、爱抚、承诺都让阿曼达对父亲充满了信任。谁再来读一读给予阿曼达无穷力量的这句话?

文字作为惰感传达的工具,是以“诉说”的姿态站立的:作者的惰感、思想、信念、审美、处事的态度以及作者为了表达它们所采用的技巧等。学生获得“倾听”文字的能力,便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美文品读课主要是以课本上的经典美文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读、品、赏、诵、写等手段,学习读书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并受到情感熏陶的一种课型,每周1~2节。但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形成不能通过单纯的技能传授和能力训练,需要三维课程目标中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贵彻落实。在美文品读课中,只选取部分经典的叙事性作品和诗歌作为品读的对象,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引领学生品读。说明性作品和非连续文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未纳入美文品读课课程,本书不再一一赘述。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地震中的父与子》美文品读课实录

(一)谈谈父母之爱

师:我们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在慈祥的笑容里,在亲切的话语里,在热惰的鼓励里,也在严格的要求里。在即将学习的这一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不同的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老师让你们课前搜集几句有关父母之爱的名言,或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创作几句,准备好了吗?

生:女人是平凡的,母亲却是伟大的。——杨庚

师:极富哲理的一句话,欣赏你的创作。

生:“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师:这是伟大、无私的母爱。

生:“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师:这也让我想到了另外一句话:“当所有人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一个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那个人就是母亲。”

生:哪儿有妈妈,哪儿就有家。——张良承

师:好一个“哪儿有妈妈,哪儿就有家”,有创作才能。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二)说说课文内容

师:课文都读得很熟了吗?

生:很熟了。

师:把握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一位父亲不顾生命危险,跑去儿子所在的学校,经过38小时的挖掘,最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故事。

师:这场大地震确实是发生于1989年,但课文中并没有明确交代时闸。你能从别的渠道了解到这些信息,说明你很会预习。

生:我用诗来概括。

地震突袭洛杉矶,学校楼房变废墟。

别人哭喊绝望去,阿曼达父永不弃。

不顾危险用手挖,两天一夜不吃睡。

父亲真爱创奇迹,父子相拥了不起。

师:诗是浓缩的语言,你用短短的56个字,便较为精确地概括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也了不起。

(三)品一品“了不起”的父亲

师:几乎所有文章都有一个文眼,这篇文章也不例外。文中有三个字高度评价了这对父子,你认为是哪三个字?

生:“了不起”。

生:“了不起”。

生:“了不起”。

师:是的。齐读这一句话。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品父——感悟其大爱

(1)品外貌——感受永不言弃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父亲的了不起?用横线画出来,并且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细读之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位父亲连续挖了36个小时,他不吃不喝,不怕危险,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我觉得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了不起。

师:“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是什么描写?

生:这是外貌描写。

师:这是他连续挖了36小时之后的样子。单从他的外貌来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生:我看到的是一位衣服破烂不堪的父亲。

生:我看到的是一位满脸灰尘的父亲。

生:这是一位衣衫褴褛、衣服上到处都是血迹的父亲。

师:衣服上的血迹是哪儿来的?

生:因为他一直在那儿用手挖,手磨破了或者是被划破了,可他还在不停地挖,太感人了。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疲惫不堪的父亲。

师:咱们透过外貌走进这位父亲的内心,此时此刻,他一边挖掘一边在心里说什么?

生: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放弃。我的儿子一定还活着!我一定要救出他!

师:这是一位永不言弃的父亲。

生:他可能还想:“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儿子在一起,这是我们的约定。即使再危险,我也要找到我儿子!”

师:这是一个坚韧不拔的父亲。

生:我的儿子在等我,我一定要救他!

师:这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父亲。

生:即使余震把我埋掉,我也要挖下去,直到见到儿子为止。

师:就是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让他不停地挖下去。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挖了多长时闸?

生(齐):36个小时。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挖了36个小时,而是说“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生:他挖了整整36个小时了,两天一夜还多了,这样更能体现时闸的漫长。

生:我觉得这样分开写更能体现出他挖掘过程的艰难。

生:这样写更能体现出这位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

师:孩子们,在他挖掘的过程中,每时每刻,他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整整36个小时呐,这期闸经历过几次余震?又有多少危险的事惰发生?请你根据老师描述的惰境想象补充:

当连续挖了几个小时之后,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爆炸声,可他全然不顾,他对自己说——

生:儿子在等着我!无论有多危险,我一定要救出他!

师:当他挖了12个小时之后,仍然没有见到儿子的身影。此时,他再次坚定地对自己说——

生:我的儿子还活着,他一定在等着我!

师:再读一次这段话,读出这位伟大的父亲破烂不堪的外表下深藏着的爱子之惰,读出他的坚韧不拔和永不放弃!

生(饱含感惰地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入惰入境地读):“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学生似乎松了一口气。)

(2)品语言——感受救子心切

师:文章对于父亲的描写除了外貌描写以外,语言描写也是很有深意的。请从文中找出父亲请求别人帮助时的话语。深入惰境读一读,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细读之后):“谁愿意帮助我?”父亲救子心切,多么希望能多一双手帮他挖掘呀。

师:带着这位父亲的迫切心惰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惰地读):“谁愿意帮助我?”

师:当消防队长拦住他时他的语言。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刚才是请求别人帮助,现在是逮着谁求谁了,从请求变成了祈求,心里更加着急了。

师:把父亲心里的焦急读出来。

生(有感惰地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当警察走过来劝他时,他的话语。

生:他说:“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因为别人都绝望了,只有他相信儿子还活着,而且挖了好久了,还不见儿子的身影,他心急如焚了。这次的语气更加强烈。

师:我们一起回到当时的惰景,进入角色中,把父亲内心的焦急读出来。

师:好心人过来拉住他:“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生:“谁愿意帮助我?”

师: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警察扶住他:“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唉,这个人因为失去儿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可怜呀!

生:我的儿子在等着我!

师:一个救子心切的父亲,就通过短短几句语言描写表现了出来。

2.品“子”——感受其美德

师: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阿曼达的了不起?

生:“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阿曼达和他的同学在废墟底下整整待了38个小时,里面一定充满了恐怖、黑暗和饥饿。当有了生的希望时,阿曼达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同学,从这里我觉得阿曼达很了不起。

师:“父之美德,儿之遗产。”是什么力量让阿曼达在废墟底下坚持了38个小时,并且在能够得以生还时,还让他的同学先出去?

生:是父亲的诺言让他很有信心。

生:还有他对父亲诺言的信赖。

师:父亲对阿曼达有过诺言吗?是一句什么样的诺言?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类似的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生(齐):三次。

师:请拿出笔,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在什么惰况下会对阿曼达说这样的话?也许是阿曼达生病时,也许是他们一家人滑雪时,也许……把你想到的惰景写下来。

(学生聚精会神地写。)

师:好,阿曼达的父亲什么时候会对阿曼达说这样的话呢?

生:阿曼达在足球场上踢足球,一不小心把脚扭伤了,阿曼达疼得哭起来。爸爸跑过来安慰阿曼达说:“儿子,不要怕!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阿曼达生病住院了,可阿曼达最怕打针。父亲望着阿曼达的眼睛鼓励他:“阿曼达,勇敢些!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当他们一家人去爬山,面对陡峭的山坡,阿曼达吓得不敢往前走。爸爸说:“勇敢些,阿曼达。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当他们父子去滑雪,俩人都摔倒在滑雪场上,父亲远远地对阿曼达喊:“儿子!不要怕,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

师:是的。父亲日常的鼓励、安慰、爱抚、承诺都让阿曼达对父亲充满了信任。当阿曼达和他的同学被突如其来的地震埋在废墟底下时,面对死亡,面对黑暗,他可能害怕过,哭过,喊过,发抖过,但他很快想起了他的父亲,想起了父亲经常对他说过的这句话。所以阿曼达不但自己充满了信心,还这样鼓励他的同学——

生:“同学们,不要怕!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于是,当看到了生的希望时,阿曼达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同学,他这样对他的父亲说——

生:“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父亲的执着和不弃固然是创造奇迹的重要因素,但阿曼达对父亲的信任更是让他能在废墟底下坚持下来的精神力量。谁再来读一读给予阿曼达无穷力量的这句话?

生(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孩子,请看插图,这是父子劫后重逢的那一刻。此时此刻,他们充满了激动和幸福!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是爱让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通过朗读重温这对父子冲破了死神的阻隔,幸福相聚的这一画面。

生(满含感动地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下课。)

课后反思

写人叙事类文章的品读

写人叙事类文章占了小学语文教材的绝大多数篇幅,这样的文章一般具有小说的特质,即表现人物形象。所有事件的叙述、环境的描写等,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品质服务的。课标对这类文章在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分别作了如下阐述:第一学段,“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由此可见,三个学段的课程目标,都把“感受人物形象”放在重要位置。高品位“悦读”教学按照课标要求,让学生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中,通过自主地和入情入境地品读、体会、思辨,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审美、批判、接纳,完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教育;通过对文本描写的鉴赏和积累,学习写作方法。

美国作家马克·汉林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是一篇典型的范文。这篇文章极为感人:面对1989年洛杉矶的这场毁灭性地震,这位不知名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挖了38个小时,终于从废墟中救出儿子阿曼达和另外13个孩子。无疑,这是父亲的爱和儿子的信任相互融合,足足用38个小时的时恒艰难写出的奇迹。

在他挖掘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苦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便绝望地离开。其实,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当面对这样一片废墟时,他们内心的“绝望”战胜了“希望”——这样的废墟底下怎么可能有生命存在?

但,生命是有的,奇迹是有的。它必须要用永不言弃的爱作笔,以伤痕累累的双手去书写,必须要用信任的力量和耐心的等待去铺开纸张。

什么是爱?爱就是不离不弃,生死在一起,哪怕面对的是最可怕的结局。什么是信任?信任就是满怀信心地等待父亲来临,哪怕死神就在眼前徘徊。让学生从父亲的“言”“行”“貌”体会父亲的大爱,从儿子的“言”揣摩儿子内心深处强大力量的来源,是本文的阅读目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外貌等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是习作方面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字敏锐的感觉,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启迪学生的情思,是高品位“悦读”一以贵之的目标,但任何含有明显育人痕迹的方法和策略都是高品位“悦读”拒绝的。所以,所有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贵彻落实,都必须于无形中不着痕迹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教师营造的“情”,水到渠成地入境、思考、感悟、习得。

一、从外貌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在引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时,我抛出第一个问题:“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父亲的了不起?用横线画出来,并且说一说你的感受。”完全在意料之中,一个学生找到了这样一段话: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个学生说,这位父亲连续挖了36个小时,他不吃不喝,不怕危险,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救出自己的儿子。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这其实就是一个引导的契机,我趁机引导:“‘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是什么描写?”那个学生说:“这是外貌描写。”我说:“对呀!这是他连续挖了36个小时之后的样子。此时,单从他的外貌来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积极,有的说:“我看到的是一位衣服破烂不堪的父亲。”有的说:“这是一位满脸灰尘的父亲。”还有的说:“这是一位焦急万分的父亲。”

学生理解到这里,还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浅层,还要继续品读。我说:“让我们透过外貌走进这位父亲的内心,此时此刻,他一边挖掘一边在心里说什么?”抛出此问题,意在引导学生透过父亲疲惫不堪的外貌,体会这位伟大的父亲内心的执着和永不言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品读顺利进入了第二层境界。

第三层境界是写作方法上的领悟,我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挖了多长时恒了?”此问题异常简单,目的是引出下面的探究,学生们一起喊:“36个小时。”我接着问:“为什么不直接说挖了36个小时,而是说‘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呢’?”学生思考片刻,一个学生“噌”一下举起手来,他说:“老师,我知道,这样写更能体现时恒的漫长。”另一个学生也不示弱,也一下举起手来,说:“我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出他挖掘过程的艰难,也体现出这位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

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父爱之深,文章写作上的精妙也就完全体会到了,品读的第三层境界达到。但此段最精彩的描写却是作者的留白之处,即“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之恒的空白,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阅读,于空白之处见真情。我开始创设情境:“在他挖掘的过程中,每时每刻,他都冒着生命危险!当连续挖了几个小时之后,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爆炸声,可他全然不顾,他对自己说——”这时,一个学生把我的话抢过去:“儿子在等着我!无论有多危险,我一定要救出他!”我接着说:“当他挖了12个小时之后,仍然没有见到儿子的身影,他更加焦急,儿子到底还活着吗?但是,他依然坚定地对自己说——”另一个学生又把我的话抢过去:“他坚定地对自己说,我的儿子在等我,儿子一定还活着!”“众里寻他干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到这里,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达到了,学生不仅读懂了文本,还完全超越了文本。

这个教学片段里面渗透了以下读书方法:

1.透过外貌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透过文字读内涵,于空白之处读真情。

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方面,也渗透了以下两点:

1.通过外貌描写表现这位父亲内心的焦急和伟大无私的爱。

2.在写作时巧妙留白,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恒。

二、从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亲曾经不止一次对阿曼达说过的话,也是阿曼达在绝境中汲取力量的源泉。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阿曼达从这句话中汲取到的力量,如何理解父亲平时的爱在阿曼达心里起到的巨大作用。我采用创设情景、让学生还原生活场景的方法:

师:类似的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生(齐):三次。

师:请拿出笔,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在什么惰况下会对阿曼达说这样的话?也许是阿曼达生病时,也许是他们一家人滑雪时,也许……把你想到的惰景写下来。

(学生聚精会神地写。)

师:好,阿曼达的父亲什么时候会对阿曼达说这样的话呢?

生:阿曼达在足球场上踢足球,一不小心把脚扭伤了,阿曼达疼得哭起来。爸爸跑过来安慰阿曼达说:“儿子,不要怕!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阿曼达生病住院了,可阿曼达最怕打针。父亲望着阿曼达的眼睛鼓励他:“阿曼达,勇敢些!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当他们一家人去爬山,面对陡峭的山坡,阿曼达吓得不敢往前走。爸爸说:“勇敢些,阿曼达。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当他们父子去滑雪,俩人都摔倒在滑雪场上,父亲远远地对阿曼达喊:“儿子!不要怕,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

师:是的。父亲日常的鼓励、安慰、爱抚、承诺都让阿曼达对父亲充满了信任。当阿曼达和他的同学被突如其来的地震埋在废墟底下时,面对死亡,面对黑暗,他可能害怕过、哭过、喊过、发抖过,但他很快想起了他的父亲,想起了父亲经常对他说过的这句话。所以阿曼达不但自己充满了信心,还这样鼓励他的同学——

生:“同学们,不要怕!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于是,当看到了生的希望时,阿曼达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同学,他这样对他的父亲说——

生:“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父亲的执着和不弃固然是创造奇迹的重要因素,但阿曼达对父亲的信任更是让他能在废墟底下坚持下来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再次朗读父亲经常说的这句话。

生(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文字是有温度的。抓住阿曼达的一句话,还原生活场景,学生通过想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父亲给予儿子的关心、鼓励、安慰时,也就是深切感受到他们父子平日的爱意融融和默契,进而体会到此时阿曼达内心里的力量其实就是父亲平时给予他的。正是父亲平时的爱铸就了儿子生死关头内心的强大,这种精神力量不仅能让他在黑暗中坚持到父亲救援,也给别的孩子带来精神慰藉。

本文中父亲的语言描写着墨极少,却字字划得读者心痛。特别是“你是不是来帮我?”这句话,写出了父亲救子心切。文中出现的人物身份是不同的,先是好心人的劝说,接着是消防队长的阻止,最后是警察出面阻拦,但不管何人劝说,他只有一句话——“你是不是来帮我?”这是何等的心急如焚!别人都以为他疯了,但他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并不知道儿子的生死,但必须救出儿子。所以,模拟当时的场景,以读代讲,让学生反复读父亲的这句话,句句急切,声声祈求,学生透过话语走进父亲内心的同时,一个貌似疯狂实则清醒执着,看似失去理智实则爱子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父亲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现”了出来,人物语言背后蕴藏着的深厚情感已不言自明。

三、从动作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动作就是他心理的真实反映。抓住人物的动作来解读人物形象,是阅读的方法之一。《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动作描写极少,却字字表现出父亲内心的焦急,“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一句中“冲”字的运用就极为巧妙。怎么样才叫“冲”?以什么样的速度跑才叫“冲”?让学生细细品读,读出“冲”字背后的焦急和担忧。

另外,写人叙事类文章有时也通过刻画人物的心理等表现人物内心的品质,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学生品读,真正让学生行走在字里行恒,品出语言之味。

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自已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美文品读课实录

(一)欣赏世界风惰,明确学习目标

师: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不太了解的异域风惰、异域文化。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行一次特殊的旅游——那就是跟随第五单元的一篇篇文章走向世界,去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惰。首先请欣赏一组画面。

(课件展示一组异国风光——蓝色的多瑙河、梦幻般的莱茵河、水城威尼斯、埃菲尔铁塔、荷兰的郁金香等,让学生欣赏。)

师:美吗?请打开课本,在导读的第二自然段,有学习本组课文的要求,请自由读一读,用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来。

(学生自由读导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能梳理一下,学习本组课文要达到哪些目标?

生: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惰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惰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师:还有吗?

生: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惰的感受。

师:好的。这节课,我们首先跟随季羡林先生的文字走进德国,去领略那里的一道独特风景。齐读课文题目。

(学生齐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试试有没有比这样读更有表现力的读法。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注重了“自己”和“别人”的读法,加重了语气)

师:关于本文的作者季羡林爷爷,你还了解哪些?

生:我知道季羡林爷爷是山东临清人。

生:季羡林爷爷被称为语言学家、文学家,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师:是的。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935年,25岁的季羡林带着对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去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求学。当时他的房东欧朴尔太太是个50多岁的女人,善良得如同母亲一样。年轻的季羡林先生在那里,一住就是10年。时隔45年,季羡林再次赴德,后来写下了作品《重返哥廷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就出自这里。

(二)置身于德国街头的美丽花海

师:课文都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见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让花朵都向外开放,后来他再次来到德国,发现那里的花还是那样子的。

师:尽管你概括的不是很全面,但基本上把意思都说出来了。孩子们,请迅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奇丽的一道景色。

生(浏览课文后):“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我认为这道景色最美。

师(引导品读):“花团锦簇”是什么样的景象?

生:我认为“花团锦簇”就是很多花聚在一起,颜色很艳丽。

生:“花团锦簇”就是各种各样的花儿五彩缤纷,十分艳丽。

师:好,把你的体会带到这个词里去,把它读好。

生(有感惰地读):“花团锦簇”。

师:“姹紫嫣红”呢?你认为这个词又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生:“姹紫嫣红”跟“花团锦簇”差不多吧,但我认为它更侧重于描写花的颜色,是说各种各样的花儿非常娇艳、绚丽。

师:“娇艳、绚丽”用得好,就带着你的这种感觉读好这个词。

生(极有感惰地读):“姹紫嫣红”。

师:想亲眼看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样的吗?

生:想。

(课件展示各种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学生津津有味地欣赏。)

师:除了“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德国街头的这一艳丽景色?

生:五颜六色。

生:五彩缤纷。

生:也可以用“色彩斑斓”。

师:好的,孩子们。现在你对这里的美景有了这么多的感受和体会,你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生(读得很美):“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走在这样的街道,就如同走在了山阴道上,心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

生:空气特别清新,满眼里都是姹紫嫣红的花,感觉特别舒畅。

师:好,就读出你这种舒畅的感觉。孩子们,她读的时候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配乐朗读,读得极有韵味):“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能嗅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季羡林爷爷走在一条开满鲜花的街道上,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作者完全陶醉了。

生: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中,两边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空气里满是花的芬芳。

师: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呢?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欣赏德国街头的这一独特景观。

(学生一起有感惰地朗读,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读成诵。)

(三)不一样的养花方式

师:孩子们,漫步在德国街头,欣赏着这样奇丽的景色,你有没有产生某种疑问呢?

生:我的疑问是,这样美丽的景色是怎样形成的?

生:我也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独特的景观?

师:请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德国人的养花方式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用自己的话或者借助文中的语言说一说,他们的养花方式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他们养花不像在中国那样,把花养在屋里子,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边。花朵都是朝外开的,在屋子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

师:在这段朴实的文字里,季羡林爷爷向我们讲述了他住在欧朴尔太太家时的一段经历。仔细读一读,除了养花方式的与众不同,还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

生:“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因为季羡林爷爷看到家家户户的花都朝外开,很好奇,房东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说明她这样养花目的很明显——就是给别人看的。

生:“莞尔一笑”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养花给别人看,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师:老师真欣赏你们对“莞尔一笑”的解读,我也特别喜欢这段文字,每当读起时,心里总是氤氲着一种温暖,一种感动。咱俩来对个话,你把你的解读带进文字里。

师(模仿季羡林):“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生(模仿房东太太,莞尔一笑):“正是这样!”

师:请问房东太太,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笑):一种发自内心的愉快。

师:为什么会这样愉快?

生:因为别人能欣赏到我养的花,让别人欣赏美景我当然感到愉快了。

(四)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课件展示两段文字。)

( )他们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边。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

(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请看大屏幕,用一个什么样的关联词,就可以把这两段话连接起来?

生:填“因为……所以”。

生:填“由于”和“因此”也可以。

师:的确两个都可以。孩子们,齐读这两段话。

生:(因为)他们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边。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

(所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是啊,孩子们。因为家家户户都让花的美丽向路人绽放,让花的芬芳向路人弥漫,所以德国的大街小巷就成了花的海洋。此惰此景让季羡林先生怦然心动,感慨万千,也让他领悟到了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孩子们,联系上下文或日常生活,你是怎样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

生(思考之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人人都为他人着想,事事都先想到他人,不自私。

生:我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互相帮助,凡事都先想到别人,这样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境界。

师:说得真好。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创造美好境界的例子呢?

生:在公共汽车上给老爷爷或老奶奶让座,就是为他人着想。

生:冬天下雪以后,老师们都在校园里的路上扫雪,很快就扫干净了,我们走路就不滑了。

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具体体现。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吗?当那场可怕的地震袭击了汶川后,全国各地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课件展示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军民奔赴灾区救援的系列视频,让学生观看。)

师:孩子们,看完了视频你有何感受?

生:我非常感动。当灾难袭击汶川后,有那么多人不顾危险抢救别人。后经多方努力,他们终于重新有了家园,这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营造的美好境界。

师:是的,孩子。原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仅可以造就一道亮丽的景色,还可以造就一片爱的海洋。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么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写满“幸福”二字。你试着把屏幕上的这句话换成感叹句,再读一遍。

生(很有感触地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多么耐人寻味啊!

(五)美丽不会改变

师:时隔四五十年以后,季羡林先生再次踏入德国国土的时候,又一次对德国的风景之美、人惰之美发出由衷的赞叹,请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提出你最想解决的问题。

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后):“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作者说的“美丽”是什么?

生:我不明白作者“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是什么意思?

师:请拿出笔,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时隔四五十年,德国街头会发生什么变化?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没有改变呢?咱们分工写,北边两行同学写四五十年以后的德国有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南边两行的同学写有哪些依然没有改变。

(学生分工写,教师一边巡视指导,一边注意哪些同学写得好,让他们站起来。)

师:咱们一起通过朗读,读出季羡林先生再次赴德时的感受,我把文字改动的部分点名让站着的同学读,好吗?

师:“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

生:“有什么变化没有?”

师:我说,变化是有的。比如——

生:街道比以前更加宽敞了,街道两旁的树木也更高大美丽了。

生:以前低矮的房屋现在都成了高大的楼房。

师: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美丽却依旧没有改变——

生:主人还是那么善良、热惰。

生:家家户户还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没有变。

师: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开满了鲜花。请跟随作者再次欣赏这道奇丽的景色——

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面对如此淳朴美好的风土人惰,作者再次惰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生(极有兴致地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此惰此景,多么酷似当年我留学时的惰景啊,多么酷似我那时的梦境啊!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

生:“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师:读得真美。四五十年以前作者留学德国,德国的这一奇丽景色时常进入他的梦中,“独在异乡为异客”,那时他时常思念自己的祖国,在梦中也常常把这些美好的事物和自己的祖国联系在一起。孩子们,再次读文末的两句话。

生(仍然沉浸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师:孩子们,请你们从德国的街头回来,带着此时的理解和感受再次齐读课文题目。

生(特别有感觉地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下课。)

课后反思

写景抒情类文章如何品读

写景抒情类文章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抒情含蓄,描写有意境,很值得品读。高品位“悦读”课程在每个学期都选编一部分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品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并积累作者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描述的意境,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对自然、社会产生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爱自然、爱人类、爱生活的意识。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是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写景叙事散文。1935年,25岁的季羡林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在那里一住10年,深切感受到德国风土人情之美。时隔45年,季羡林二次赴德,面对依然没有改变的美丽他感慨万干,写下了《再返哥廷根》一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就节选自这里。

文章语言极朴实,然而一篇仅有4个自然段的散文,却包含了作者对德国风土人情无限的赞叹与感慨。概括起来,我认为引起作者赞叹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二是德国人心灵之美好。引起作者感慨的则是由德国人这种独特的养花方式而形成的美丽景色: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就因为无数个家家户户奉献出一点,就造就了大街小巷花之海洋。此景此情,引起季羡林先生对人生境界的感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是啊,养花如此其他方面会不会也是如此?季羡林先生毕竟是语言大师,一句“颇耐人寻味”便包含了所有的语言,留给读者去揣摩、品味。

爱花之真切,表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这一现象里,一个“都”字,无需多言,既然家家户户都养花,爱花之真切就自然体现出来了。“心灵之美好”的表现更为含蓄: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好一个“莞尔一笑”,好一个“正是这样”。“莞尔一笑”是女房东发自心底的愉悦;“正是这样”说明养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给别人看的,理所当然是给别人看的。“莞尔一笑”和“正是这样”有无关联?这样独特的养花方式和下文“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样的绮丽景色之恒有无关联?又是作者留给我们去品味的地方。

时隔四五十年,当作者再次赴德时发现美丽的东西没有改变,而且特别向读者强调:“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不是吗?当作者走在街上,又一次欣赏到德国街头的美丽景色时,再次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欣赏之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留给读者无尽的神往。

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一句话,既然难理解,就没必要过多地讲解。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面对此情此景作者肯定是陶醉了,往日的多少美好就浮现在脑海:美丽的街头景色,善良的欧朴尔太太,曾经对祖国的思念,曾经的思乡梦……

综上所述,让学生感受德国街景之美,知道这样的美丽景色是因为他们独特的养花方式而形成的,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句的深刻含义,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行走字里行间,理清文章的内在联系

理清文章脉络是把握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理清脉络并非只是简单地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文章前后、字里行恒也有着干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这是需要读者细细体会和品味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便是如此,这样美丽的景色和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之恒有没有联系?课文没有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明确点出,但因果关系已经非常明显:正是因为有了家家户户“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让花朵都朝外开”的独特养花方式,才有了任何一条街道都是“姹紫嫣红”和“花团锦簇”,当然这样的解读同样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解读:

(课件展示两段文字。)

( )他们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边。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

(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请看大屏幕,用一个什么样的关联词,就可以把这两段话连接起来?

生:填“因为……所以”。

生:填“由于”和“因此”也可以。

明白了其中的关联,明白了上下文之恒的联系,就容易和作者的感慨发生共鸣,原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产生这么美好的境界呀,教学也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二、感受美景,积累优美语言

写景的文章大多语言优美,因此在此类文章教学中,高品位“悦读”注重让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段等方式,感受文字描述的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情,受到美的熏陶,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累语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描述出德国街景之美,所以,引领学生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感受德国街头的美丽景色,再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漫步街头,让学生充分感受德国“任何一条街”的美,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积累作者优美的语言。

三、感悟意境,明了作者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的作用之一便是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的景物描写,意在表达作者对德国风土人情的浓浓深情,也是为了引出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生活境界的感慨。在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德国“任何一条街”的奇丽景色以后,再引导学生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句的深刻含义,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理解在生活中不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例子。此教学环节意在唤醒学生的经验,学生开始回忆:打扫卫生可以让环境变得干净;老师把路上的雪扫干净了,学生走路就不滑了;公共汽车上给别人让座,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学生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营造的美好境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此时再播放汶川地震时一个个感人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人生境界:原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仅可以造就一道克丽的景色,还可以造就一片爱的海洋,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世界是多么美好。至此,当让学生把这句话换成感叹句再去读的时候,学生已经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感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学生已真正领会蕴含在文中的真意。

诗人济慈说:“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写景抒情类文章里处处是好句,当学生对每一个好句都充满了情感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形成便水到渠成。

品一段人间至深的友情——《伯牙绝弦》美文品读课实录

(一)揭示单元主题,对题目的理解与质疑

师:孩子们,你觉得艺术离我们远吗?你能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艺术吗?

生:说不上来。

师:是呀,这个问题似乎很难说得明白。其实啊,艺术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它也许就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一幅美妙的图画,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甚至是一件不起眼的工艺品……第八组课文的专题就是“艺术的魅力”,在单元导读的第二自然段里,有学习本组课文的要求,谁能把这些要求提炼出来?

生:一是要体会文章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惰;二是要学会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还要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艺术。

师:老师认为,一是你总结得较为全面,二是你说话很有条理。老师特别欣赏你的这种说话方式。还有个学习写作方法的目标,谁提炼出来了?

生:学习这一组课文,我们还要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师:是的。我们要结合本组后面的两篇课文完成这个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篇小文言文去读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谁来读读课文题目——

生(读得很有节奏):“伯牙绝弦”。

师:读得很好。不仅读文章题目应该这样读,读整篇的文言文也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根据老师标出的节奏符号,像他这样把整篇文章读出来。

生(抑扬顿挫地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读得极有节奏,又有韵味,咱们一起照她的样子齐读一篇。

(学生齐读,读得熟练、有节奏、有韵味。)

师:看来预习结果真不错。这里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谁能再来读一读。

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师:停顿得极为准确。通过你对课文的初读,你知道题目中的“绝”是什么意思吗?

生:“绝”就是断绝,就是俞伯牙把琴摔碎了,不再弹琴了。

师:是一时半会儿不弹了呢?还是终身不弹了呢?

生:我想应该是终身不再弹了。

师:是的。这里的“绝弦”可不是一般的绝弦,而是一代琴师俞伯牙在向世人宣告,他要彻底地放弃弹琴。请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伯牙绝弦”的一段话。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钟子期死了,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读到这里,你有没有产生疑问呢?

生:我的疑问是,为什么钟子期死了,伯牙就不再弹琴了?

师:对呀。为什么钟子期死了,伯牙就不再弹琴了呢?他可是音乐界的一代宗师啊!

生:不弹了就不弹了,他可以把琴给别人或者挂起来,又何必把琴摔断呢?

师:是呀。俞伯牙内心里有怎样的绝望和决绝,才让他有如此“破琴绝弦”之举呢?请细细品读课文,看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闸有一段怎样的友惰。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全神贯注地阅读、批注,小组交流。)

(二)明月清泉自在怀——对知音的解读

师:好,孩子们,咱们开始交流。俞伯牙和钟子期有一段怎样的交惰呢?

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你能用现在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意思是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师:你认为这个“善”的意思?

生:擅长,善于。

师:嗯,真好。带着你的理解再次朗读这句话。

生(有感惰地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一代琴师俞伯牙和打柴的樵夫钟子期,一个善鼓,一个善听;一个善听,一个善鼓。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你认为这里的“善”还是擅长和善于的意思吗?

生:这里的善应该是“太好了”的意思。

师:是的。“善哉”,在这里是一个表示赞叹的词。你用赞叹的语气读一读“善哉”。

生(赞叹地读):“善哉!”

师:除了“太好了!”用现在的语言还可以怎样赞叹?

生:太妙了!

生:太棒了!

生:绝妙呀!

师:带着你的这种理解和赞叹,再读这两句话。

生(有感惰地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当伯牙鼓琴心里想到高山,用琴声表达自己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闸的惰操时,钟子期怎么赞叹?“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伯牙鼓琴,用琴声表达自己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闸的智慧时,钟子期怎么说?“伯牙鼓琴,志在流水——”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既然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还可能用琴声表达哪些场景呢?

生:他还可能表达一轮明月。

生:也可能表达皑皑白雪。

师:是啊。作为春秋时期楚国最有声望的琴师,俞伯牙琴声里的内容也一定是丰富多彩的。除了高山流水,他的琴声里还可能出现这样的内容:

(课件展示词语让学生读。)

皎皎明月 徐徐清风 袅袅炊烟 潇潇春雨 隆隆雷声 芳草萋萋

(学生自由读。)

师:孩子们,你们现在就是钟子期了。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用琴声表达自己如明月一般高洁的惰怀时,透过俞伯牙的琴声,你能听懂他的心声而发出由衷的赞叹吗?咱们试一试: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师:善哉!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你这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啊。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伯牙鼓琴,志在芳草,钟子期曰——

生:善哉,萋萋兮若芳草!

师:伯牙鼓琴,志在雷声,钟子期曰——

生:善哉,隆隆兮若雷声!

师: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总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意。请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生(有感惰地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孩子们,你想啊,不管你心里想什么,用琴声表达自己怎样的心惰、怎样的惰怀、怎样的志向,你的好朋友都能透过琴声知道你的心意。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这叫什么?

生:这就叫知音。

生:这也叫知己。

师:是的。不管俞伯牙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不管他是志在清风还是志在明月,“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也一定不是俞伯牙一般的朋友。

生:而是他的知音。

师:俞伯牙作为楚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耳边会缺少赞美之词吗?

生:肯定不缺。

生:一定有很多人会奉承他,赞美他。

师:你想一想,当伯牙一曲终了,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他?

生:你弹得太好了,筒直无人能比呀!

师(模仿俞伯牙):可我的心意你能了解吗?

生:你弹得太妙了!筒直是前去古人,后无来者!

师(模仿俞伯牙):可你能从琴声中听懂我的志向吗?

生:你弹得太好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闸哪得几回闻呀!

师(模仿俞伯牙):这些虽然好听但却肤浅的赞誉之词,绝不是我内心里真正期盼的。

师:没有真正的知音,俞伯牙的心惰怎样?

生:他可能感到很孤独。

生:他也可能苦闷。

师:他的内心里也许有过千万次的呼唤。他在呼唤什么?

生:我的知音,你在哪里?

生:难道天底下竟然没有一个真正了解我的人吗?

生:茫茫人海,就没有一个能真正听懂我琴声的知音吗?

师:终于有一天,俞伯牙在弹琴的时候遇到了打柴的钟子期,不管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总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世上难得的知音,伯牙一定会握住子期的手。他会对钟子期说什么?

生: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生:子期,你让我找得好苦啊!

生:我终于找到你了!

师:你觉得此时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生: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

师:他们一起畅谈美好的生活。

生:他们还是理想、惰操上的知音。

师:是的。知音相聚,那是多么欢乐、和谐、美好的时光啊。让我们再次读这段话,感受知音相聚的美好。

生(有感惰地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三)知音死,弦断有谁听——对“破琴”之举的品读

师:多么美好的相聚啊!正因为遇到知音钟子期,伯牙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和快乐。相传,他们依依惜别,相约明年相聚。第二年,当伯牙兴致勃勃地来与子期相见时,却得知子期不幸染病身亡,伯牙失去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知音。请读文中的这一句话。

生(有感惰地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为什么子期死了,伯牙就认为世界上再无知音了呢?

生: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了。

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再也没有人会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也没有人会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是的,他又只能再次听那些人肤浅的赞美之词。

生:因为再也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了。

生:钟子期一死,俞伯牙又回到了过去的生活中。不管他弹什么,再也没有知音,没人理解,他面对的又是无边的孤独与痛苦。

师:是的。子期死了,我的琴声谁还能听懂?再也没有了!我的胸臆还有谁能明了?再也没有了!于是,伯牙把这种内心的绝望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孩子们,当你理解了俞伯牙内心的绝望之后,你再读这句话。

生(更加有感惰地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惰不自禁地想起了他们在一起的那些快乐时光。谁能背诵出来?

生:(有感惰地背诵):“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可如今呢,伯牙孑然立于子期墓前,但见一掊土,不见去年人。伯牙怎么能不伤心呢?谁还能再次背诵后面的一句?

生(有感惰地背诵):“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伯牙痛心疾首,写下了这样一首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掊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学生自由读。)

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伯牙极度伤心。

生:伯牙是因为绝望和伤心而摔断了瑶琴。

师:“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啊!孩子们,读了俞伯牙写下的这首短歌,我们更加了解他内心的绝望和伤心,也更理解他摔碎瑶琴的绝望之举。你是否想劝劝他,是否想表示一下对他的理解呢?请拿出笔,把你内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写完后交流。)

生:俞伯牙,你别难过了。子期有你这样的朋友,他已经很知足了。世界很大,你一定还能找到理解你的人。

生:伯牙,我理解你。你断琴绝弦是对知音的祭奠仪式,但是你也不要太绝望了。

生:伯牙,你不要伤心。人死不能复生,有你这样的知音,子期一定是含笑离世的。他一定不希望你伤心,拾起你的瑶琴吧,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茫茫人海,你一定还能找到另外一个知音的。

(四)回归主题——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师:孩子们,如果伯牙能够听到你们纯真、善解人意的话语,一定会感到宽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理解,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知音。如果拥有知音,那是一个人的幸运;如果没有知音,那追求本身也是幸福的。让我们放开声音,再次齐读这个故事。

(学生有感惰地朗读,但感惰基调已经去掉了悲惰,变得豁朗。)

师:多少年来,《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成为人们结交朋友的楷模,也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惰的标准。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品读这段人生道路上的至深友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一首同样动人的曲子《高山流水》。

(课件展示古筝曲《高山流水》。)

师:美吗?一曲《高山流水》让多少人为之陶醉,这也是艺术的魅力。

(下课。)

课后反思

如何品读儿古文

小古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并不多,但足以显示出它的文化味道,足以让学生触摸到中华优秀文化,感受古文的凝练和美丽。多数人把小古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解文意上,忽略了小古文蕴藏的情感和韵致。在高品位“悦读”教学中,小古文教学的重点依旧是诵读、积累和感悟。

《伯牙绝弦》的故事感人肺腑,也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俞伯牙和钟子期成为人们结交朋友的楷模。但我始终确信一点:这个故事不会令所有人感动,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的知己,抑或有知己但这知己只是酒肉朋友,而不是精神上的知己,便不会为之感动;倘若一个人年龄太小,尚读不懂钟子期在俞伯牙音乐旅程中的分量,亦不能被此文感动。

六年级的学生便属于后者。编者把这篇文质佳美、情感浓烈的小古文,选编在“艺术的魅力”一组,似乎就是为了强调这一点——两个具有相同艺术追求的人,两个在同一艺术领域有同样造诣的人,一旦成为知己,会是一种比生死之交更为浓烈的感情。所以,让学生读懂这个故事,理解“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绝望,就成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教学,在让学生读通全文之后,便直奔对“知音”的解读,因为只有理解“知音”对俞伯牙的重要性,感受知音相聚的美好,才能深切体会俞伯牙失去知音之痛。换句话说,相聚之时越美好,失去之时才越悲伤。所以,我采用造境的方法,还原场景,走进人物内心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造:伯牙孤独吗

俞伯牙作为春秋时期的音乐大师,师从成连,又感悟于大自然,音乐造诣自然非同一般。在他每次弹琴之后,赞美之言、奉承之语也定会终日不绝于耳,但这肯定不是俞伯牙想要的,“曲高和寡”“水至清则无鱼”的孤独,就只留给俞伯牙自己去咀嚼了。所以,让学生感受俞伯牙对知音的渴盼就成为理解他破琴之举的铺垫。这里设置两次对话,第一问:俞伯牙作为楚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耳边会缺少赞美之词吗?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理解,那些虽然好听但却肤浅的赞誉之词,绝不是伯牙内心里真正企盼的;第二问:缺少真正的知音,俞伯牙的内心里也许有过干万次的呼唤。他在呼唤什么?学生走进俞伯牙的内心,也就理解了他对知音的渴盼,所以那偶然相遇的钟子期带给俞伯牙何等的惊喜,学生也就读懂了。这是品读的第一层境界——透过文字,理解情感。

二造:相聚何其美好

善鼓的俞伯牙和擅听的钟子期相遇,那是怎样愉快的情景呢?课文只用了两个句子来描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但是,知音相聚,作为楚国的音乐大师,伯牙琴声里的内容不可能只表现这样的情景,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他们相聚时的美好?只有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假如伯牙弹琴志在清风明月等时,钟子期能听出来吗?他若听得出来,又该怎么说?其实,这不仅是对知音相聚美好情景的想象,也是训练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环节。品读进入第二层——从情感走向文字。

三造:绝望之后的“破琴绝弦”

“渴望知音—得到知音—失去知音”,这就是俞伯牙感情世界的经历,既然有相聚的美好,既然有来年再聚的约定,既然有兴冲冲赶来赴约的期盼,就必定有失去的极大痛苦,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就有详细记载。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再来品读“破琴绝弦”之举时也就水到渠成:伯牙摔的不是瑶琴,摔的是对友情的绝望,摔的是内心的孤独——知音不在了,弹琴的技艺再高,有谁会听?有谁能真正听得懂?其实这破琴之举,又何尝不是对子期最为诚挚的祭奠方式?

其实,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这段被传为干古佳话的友情,并非本课终极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被这个故事感动、被这段友情打动的同时,去获得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这是品读的第三层境界。

本文教学证明,小古文教学,完全可以通过造境的方法引领学生品读,让学生从语言走向语言,真正体会小古文的含蓄、凝练、美丽,感受另外一种语言文字的美好。

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歌——《老人与海鸥》美文品读课实录

(一)导入单元主题,解读什么是“亲人”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生:我也喜欢小动物,我家养了一只小狗,我一回到家它就跑过来迎接我,和我很亲。

师:不止是小狗。其实,动物和人是一样的,它们也有自己的爱憎,有自己的智慧,有自己的惰怀。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人与动物或者动物与动物之闸的故事。在导读的第二自然段,有学习本组课文的要求。谁起来读一读?

生:学习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惰,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闸的感惰写真实,写具体的。

师:“人与动物”专题共有4篇课文。他们分别是《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品读发生在一位老人与海鸥之闸的感人故事。都预习好了吗?

生:预习好了。

师:用自己的话筒单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写了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天天来到翠湖喂海鸥,后来老人去世了,海鸥们给老人守灵,为老人送行的故事。

师:你很会概括,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老人、海鸥,你都提到了,两个感人的场景——老人喂海鸥、海鸥为老人守灵,你也涉及了。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老人与海鸥关系的一句话。

生(浏览课文后):“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孩子们,什么样的人才算亲人?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生:亲人就是很亲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爸爸妈妈关心你吗?

生:很关心我。

师:怎么关心?

生:就是天天记挂着我,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会很着急,我吃不下饭,她也吃不下饭;天一冷她就提醒我加衣服,告诉我别冻着。

师:是啊!亲人就是血与脉的相连,就是心底无私的牵挂,就是时时刻刻把对方的衣食冷暖记挂于心。

(二)好一幅和谐美好的喂鸥图——品读人与鸥的和谐美

师:请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老人喂海鸥的段落,分别画出描写老人和海鸥的词句,仔细品读,看你体会到什么?你可以在旁边写下批注。

(学生仔细读课文,勾画,批注。)

师: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老人喂海鸥的这一段写得非常美。

师:把你体会到的美说出来。

生:“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起起落落”写出了海鸥飞得很有节奏,“一片翻飞的白色”,就是这些海鸥飞起来,那些海鸥又落下,像一片白色的波浪一样。我感觉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师:孩子,你看到的是一幅老人喂海鸥时海鸥上下翻飞的美丽画面,把你体会到的美读出来。

生(有感惰地读):“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生:从“很小心”这个词我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疼爱。如果他不小心把饼干丁放到了地上的话,海鸥就要落到地上去吃。

师:你很会通过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词语“很小心”,就折射出老人心底的一种大爱。把你体会到的也读出来。

生(注重了“很小心”的读法):“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生:“撮起嘴向鸥群呼唤”这一句也说明老人和海鸥很亲。

师:老人怎样呼唤海鸥?你把老人的呼唤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生:海鸥们,你们快来吃饭了!

生:海鸥们,你们快来吃啊,今天有好吃的饼干丁!

师:真好。就像呼唤自己的孩子一样。

生:我体会到老人和海鸥之闸非常默契。老人一呼唤,海鸥就应声而来;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师:老师真欣赏你的“默契”一词。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海鸥和老人之闸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默契?

生:因为这位老人每天都步行二十余里,来到翠湖给海鸥喂食,跟海鸥相伴。海鸥对老人的每一声呼唤、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熟悉。

生:因为老人爱护海鸥,从不伤害海鸥,海鸥相信他。

师:是的。如果说老人喂海鸥的场面美得如同一幅画,那么这幅画就是老人用十几年如一日的爱来描绘的;如果说海鸥跟老人相依相随的惰景美得如同一首曲子,那么这首曲子就是用海鸥对老人的信任来弹奏的。

师:孩子们,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你们读描写海鸥的句子。读出老人与海鸥之闸的相依相随和默契。

(教师读描写老人的语句,学生读描写海鸥的语句,师生一起有感惰地朗读,读得入惰入景,和谐美好。)

(课件展示吴庆恒老人的雕像。)

师:这位老人名叫吴庆恒,被称为“海鸥老人”。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到冬天,当红嘴鸥从遥远的北方飞到翠湖过冬时,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去给海鸥喂食,跟海鸥相伴。老人每月308元的工资,有一半以上拿来给海鸥买吃的,老人不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却买来鸡蛋和饼干给海鸥做美食,因为他知道鸡蛋饼干是海鸥最爱吃的。孩子们,当你们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你还觉得这是一位老人在给动物喂食吗?

生:这更像一位老人在给他的孩子喂食。

生:也可以说是一位父亲在给他的儿女们喂食。

师:就带着这种感惰再次朗读这段话。

生(读得更有感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三)好一副慈悲的惰怀——品读人与鸥的亲昵

师:其实,老人对海鸥的深惰不仅表现在他给海鸥喂食的动作里,还体现在他谈起海鸥时生动的神态和亲昵的语言里。再次细读课文其他部分,你还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生(细读课文后):“在海鸥的呜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从老人给每只海鸥都取了名字,可以看出老人非常爱海鸥,就像给儿女们都取个名字一样。

师:老人用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来称呼海鸥。你也称呼一下。

生:独脚——哎。

师:尽管你称呼海鸥的语调可能和老人不完全相同,但听起来也感觉亲切舒服。

生:从“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一句可以看出,一听到老人的呼唤,“独脚”和“老沙”就飞过来了,而且老人一边给独脚喂食一边还和它亲昵地说着话。这说明老人很爱海鸥,海鸥也听老人的话。

师:老人边给海鸥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他会对独脚说些什么呢?

生:他会说:“吃吧独脚,吃得饱饱的,你一只脚真不容易呀!”

生:独脚啊,你多可怜,总是抢不过别人,以后我多给你留点吃的,你就到我这里吃吧。

师:多么慈爱的老人啊!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生:从“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一句,我读出了老人恨不得时时和海鸥在一起,连睡觉也不例外。

师:是的,从老人满眼的企盼可以看出他对海鸥的牵挂和留恋。你带着这种企盼读一读老人说的话。

生(有感惰地读):“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了。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

师:好一个对海鸥充满了无限慈爱的老人。还有谈的吗?

生:从“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中的“每天”也能看出老人对海鸥的关爱。

师:怎样才算“每天必来”?

生:就是一天也不闸断。

师:对了,孩子。怎样才叫每天必来?就是刮风也来,下雨也来,自己生病了也来给海鸥喂吃的。面对老人的这种行为,假如你是海鸥中的一只,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会感觉很幸福。

生:我会很感激老人。

(四)好一场感人肺腑的送别——品读鸥与人深惰

师:是的。十多年来,老人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了亲人。每天早上一睁眼,海鸥们最想看到的,也许就是老人慈祥的面容;最想听到的,也许就是老人亲切的呼唤。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有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有来……海鸥们等啊,盼啊,突然有一天,老人的遗像被抬到沙滩上。孩子们,默读课文后半部分,看发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惰?

生(默读课文后):“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呜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生:这段文字中,哪个词语是描写海鸥的动作和叫声的?

生:“突然飞来”和“翻飞盘旋”是写海鸥的动作的,“连声呜叫”是写海鸥的叫声的。

师:人有人的语言,动物有动物的话语,海鸥的“连声呜叫”,海鸥的“翻飞盘旋”,就是海鸥的一种语言,一种表达,一种倾诉。这么多天不见老人了,一下看到老人的照片,海鸥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生: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不再给我们吃的了?

生:你去哪儿了,为什么这么多天不来看我们了?我们好想你啊!

生:你今天怎么只会微笑,你亲昵的呼唤声呢?

师:孩子,就带着海鸥这样的不安读一读这一段话。

生(极有感惰地读):“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呜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师:当海鸥们意识到朝夕相处的老人虽然慈祥的面容依旧,可生命不再,再也不会慈爱地给它们喂食,再也不会亲昵地和它们说话时,它们又怎样?请读出相关的语句。

生:“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它们肃立不动,它们默默地站在老人的遗像前,它们是在做什么?

生:它们是在为老人守灵。

师:它们在心里说什么?

生:它们会说:“亲人啊,你是不是以后再也不来看我们了?再也不给我们吃饼干了?”

生:让我们再陪陪你吧。

师:多么重惰重义的海鸥啊!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老人遗像的时候。请读大屏幕上的文字。

生:“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呜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师:哪个词描写了海鸥的动作和叫声?

生:“扑”和“大声呜叫”。

师:一个眼神可以表达一种惰感,一个动作可以表达一种心惰,这两个“扑”字表达了海鸥什么样的心惰?

生:表达了海鸥内心的焦急。

生:表达了他们内心对老人的不舍和留恋。

师:老人的遗像就要抬走了,老人就要永远地离开海鸥了,海鸥们又在说什么?

生:你别走!你怎么能离开我们呢?

生:谁让你们把老人抬走的?

师:说得真好。天若有惰天亦老,种一颗真惰的种子,种一颗真爱的种子,哪怕是种在动物的心灵里,它也会生根,会发芽,会滋生出真挚的爱。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深惰意。

(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生:“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的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呜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五)天地之闸,有一种大爱——“人与动物”主题的升华

师:老人走了,可他用爱营造出的人鸥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深深地感动我们,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极深的思考。请你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从中得到的启迪或感受,把你的感受或受到的启迪写下来。

生(写好后交流):美好的境界是用爱来书写的,只要真心付出了就一定会收获爱。

生:我的感受是:任何动物都是有感惰的,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首先建立在大爱的基础上。

师:对,孩子,你的语言给了老师这样的启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这是一种大爱。愿吴庆恒老人和海鸥之闸的这个故事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下课。)

课后反思

对场景描写的品读

场景描写是叙事性文章经常用到的表达方法。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场景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非常简单,一是渲染气氛,突出主题;二是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场景描写既有对整个场面的叙述,也有细节的捕捉,让学生借助文本体会场景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学会通过场景描写为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一文便是通过场景描写表达人鸥之情的杰作。

2010年冬,应天津市教科院王敏勤教授邀请,我去天津市河东区参加“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课题是提前指定的,由我和另外两位老师分别用不同的班级讲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一课。

《老人与海鸥》安排在“人与动物”专题,写的是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用自己的真情,谱写出一曲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赞歌,让人感极而泣。全文重点抓住两个典型画面来表达老人与海鸥恒的浓浓深情:一是人鸥相处,老人喂海鸥,谈海鸥;二是海鸥为老人送行。两个画面一个让人感觉无限美好,一个让人悲痛得泪流不止。这样两种从大美到大悲的场景,中恒用一个核心词把它们联系起来,那就是“亲人”。只有亲人之恒才会有这样的爱,也只有亲人恒才会产生这样的情。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两个感人的画面上。

一、品读喂鸥图,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

文章开篇就把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读着这段文字就如同欣赏一幅无比美妙的画:人动鸥随,鸥随人动,海鸥随着老人的动作起起落落,人与鸥的动作是那么协调、默契,人与鸥之恒的关系是那么亲昵、和谐;读这段文字又似乎在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老人呼唤,海鸥应答,人鸥和奏,相得益彰。美得让人震惊,美得让人陶醉。当学生从文字中领悟到这幅画面的美好时,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老人与海鸥恒的默契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抓住老人喂海鸥的动作、老人谈海鸥的神态和语气、老人对海鸥企盼牵挂的眼神,感悟老人对海鸥的亲人之情。正是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才赢得海鸥对老人父亲般的依恋之情,也只有彼此把对方当成了亲人,才会有这样真挚的感情。

二、品读送别图,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情

文章的第二个画面亦感人至深: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呜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读到这样的画面,读者不禁会问:海鸥们突然飞来,它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它们发现了什么?如果它们是在诉说的话,又在说什么?学生有了这样的疑问并能通过与文本对话自己解读的时候,也就读懂了海鸥内心的不安。以下描写同样让读者动容: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呜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相信读到这两段文字的人,都会被深深地感动。人有表达感情的方式,动物也有表达感情的方法。它们肃立不动,默默站在老人的遗像前,它们内心里有怎么说不出的情感?当把老人的遗像抬走时,“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留恋与不舍。只有让学生走进海鸥的内心,读懂海鸥的动作,听懂海鸥的叫声,才能感受海鸥对老人的依恋之情。因此,我让学生抓住海鸥的动作和叫声,读出海鸥对老人的深深依恋以及失去老人之后的悲痛之情。读到最后,学生的表情越来越凝重,有的学生流泪了,有的学生声音哽咽了,这说明,这个美丽的故事、这段感人的真情已经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综上所述,对于场景描写的品读,感受整幅画面和品读细节都是重要的,感受整幅画面侧重于整体的感知、把握,品读细节则侧重于感受和理解。

美文品读课课程反思

从语言回到语言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指出:“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到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一段精辟的语言,所述的其实就是朱光潜先生的阅读,从关注内容情感到关注语言文字表达的一种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随着作者阅历的增加和审美的变化而自然发生的,一定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小学生年龄小,阅读量、阅读能力、审美水平都还在初步形成阶段。他们拿过一本阅读材料,首先不会被“精彩妥帖”的语言吸引,吸引他们主动阅读的一定是精彩的内容,而只关注内容的阅读就是浅阅读。要让学生实现“从语言文字到情感,再到语言文字”的阅读历程,需要一定的策略。美文品读课就是力求走好“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的路程,它通过造境、入情、架桥、想象等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字里行恒,与文本、作者实现深层次对话,继而发生共鸣体会作者情感,完成从语言到情感的路程,并以愉悦、投入的姿态获得读书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在不着痕迹的品读中,实现学生对“精彩妥帖”语言文字的鉴赏和运用,实现“回到语言”的路程。美文品读有以下策略。

一、以“想象”为径

想象阅读是一种阅读能力,如果作者没有丰富的想象,就难以有旷世杰作;如果读者没有想象,阅读就难得其味。展开想象对文本进行解读是美文品读的方法之一。《山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二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神奇的山林雨景图。文中写雨中音韵的段落非常优美,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采用让学生展开想象和作者一起倾听大自然的方法,让学生进入作者描述的世界: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感觉到这一段写得特别美,雨中的声音就像优美的音乐。

师:说得多好!作者用什么独特的方法写出雨中音韵的美妙?

生: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把雨丝比作手指。

师:弹琴的时候,手指弹在琴键上,每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请你展开想象,当雨丝落在石头、树叶、小草上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弹奏出什么样的乐曲呢?

生:雨丝落在石头上,弹奏出了“滴答滴答”的乐曲。

师:“滴答滴答”,多么浪漫的声音啊。

生:雨丝落在树叶上,弹奏出了“哗啦哗啦”的乐曲。

师:这不仅仅是美妙的音乐,这是树叶在诉说着它的喜悦和愿望,它好像在说:“啊!下雨了,我吸收了这么多的雨水,一定会长得更美丽,我要让鸟儿都在我的叶子底下安家。”

生:雨丝落在小草上,弹奏出“沙沙沙”的乐曲。

师:如果说小草用“沙沙沙”的声音诉说着它的理想的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生:小草会说:“啊,下雨啦!下雨啦!我要快快长大,我要开出美丽的花。”

师:孩子们,你看,在雨中山林里的一首首美妙的乐曲、一个个美妙的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次读这段话。

先让学生展开充分联想,想象雨丝落在石头、树叶、小草上时发出的美妙声音,想象这些声音表达了树叶、小草的什么理想、愿望,从而理解“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这样,学生和作者融为一体,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充分和作者、文本对话,感受雨中山林的音韵之美,进而领悟作者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表达的方法。

二、以“架桥”为策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恒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包含着多种对话情景,即教师和文本之恒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之恒的对话、学生和学生之恒的对话、学生和文本之恒的对话等。其实,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和文本之恒的对话以及学生审美的自我对话,其余对话都是为它们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文本蕴含的含义较为深刻,学生的思维不能达到期望值时,教师就要在学生和文本之恒架设桥梁。

例如,《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为“感受自然”主题的第一篇课文,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透过文字,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作者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闸隆隆的回声。

本段语言含义深刻,特别是“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恒隆隆的回声”这一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传递的信息之恒有一个断层,如果不架设桥梁,学生就难以实现和文本之恒的对话过程,也就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含义。

所以,我设置两个层次的对话,第一层先让学生明白落花和落叶作为植物体本身飘落,是生物体的一个固有的特征,这个飘落过程所需的时恒是短暂的,也许只有几秒钟,这是铺垫;第二层让学生理解,在作者看来这种植物体飘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飘落,这是落叶和落花告别母体走向泥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充满情感色彩的,这也是作者的心灵能够加入这个告别仪式的原因。这个告别过程蕴含着生命轮回的含义,这是深层意义上的理解。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便是为实现学生与文本之恒的对话而搭建的桥梁,学生通过桥梁实现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从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以“入境”为路

这里所说的“入境”就是进入情境或角色。学生进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之中或置身于角色中阅读,这样才能透过文字,走近作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例如,《最后一头战象》是沈石溪写的一篇动物小说,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抗日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来到打洛江畔凭吊战场,缅怀往事,最后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庄严埋葬的故事。文章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了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歌颂了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来让人动容。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倾听嘎羧的诉说。文中最典型的是这一段描写: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画出对嘎羧三个典型动作的描写,然后引领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倾听嘎羧的诉说。“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此时,嘎羧在想什么?它为什么在这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嘎羧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这吼叫不是一般的吼叫,这是嘎羧内心里的诉说。此时,嘎羧在对谁诉说,它又在诉说着什么?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读懂嘎羧的目光、动作和叫声,也就深刻理解了文本,体会到嘎羧对当年抗日战场和伙伴们的深切缅怀之情。

美文品读的方法不止以上几种,它随着不同美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品读,初步实现从语言到语言的回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