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声像性导读资料的编辑

声像性导读资料的编辑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主要讨论计算机幻灯片及电视导读资料的制作方法。分镜头稿本,则是根据文字稿本,将导读片的内容进行总体构思,并以电视手法来表述的文字材料。它们是整个电视教材编制过程的“蓝图”和工作依据。只有在一些简单的现实记录性示范导读片,或不可能完全估计事情的发展过程与结果等特殊情况下,不用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但也应有简单的拍摄提纲。

第二节 声像性导读资料的编辑

声像性导读,就是利用录音、录像设备传播阅读指导内容的视听资料方式,如放录音、幻灯、录像、电视、电影等。这是对传统导读服务手段的补充,是导读方法的发展与提高。本节主要讨论计算机幻灯片及电视导读资料的制作方法。

一、计算机幻灯片的制作

幻灯、投影教材是声像教材之一,要在阅读指导教学中发挥幻灯、投影教学手段的优势,需要编制出一片或一套恰如其分的幻灯投影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幻灯片已成为现代导读技术中的重要媒体之一,在导读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幻灯、投影制作方法相比,计算机幻灯片具有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编辑修饰方便、图像质量高以及输出演示灵活等优点,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0是一套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利用它制作的阅读指导幻灯片具备声音、图形、动画、电影等五彩缤纷的效果。可以在演示文稿中创建幻灯片、应用多媒体效果、建立图表、放映幻灯片及Web发布。

img15

图7-2-1 启动对话框

(一)创建演示文稿

在windows桌面上点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 2000”启动Microsoft PowerPoint 2000后,就会出现如图7-2-1所示的对话框:

在“新建演示文稿”选项中共有3种方法创建演示文稿:利用内容提示向导、设计模板和空演示文稿。

如果大家对创建文稿的结构和内容已经比较了解,可以从一个空演示文稿开始设计。空演示文稿中不包含任何颜色和任何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设计幻灯片。

在启动PowerPoint 2000并出现启动对话框时,选择“空演示文稿”,在出现的“新幻灯片”的对话框中选择第一张的版式,如图7-2-2。在图7-2-3所示的标题幻灯片上键入标题以及要添加的内容即可,例如在“标题”位置输入“三步阅读法”,在“副标题”处输入“传统分步阅读方法介绍”。

img16

图7-2-2 “新幻灯片”对话框

img17

图7-2-3 创建演示文稿

img18

图7-2-4 制作完成的阅读指导幻灯片

(二)幻灯片的插入、复制、移动和删除

在建立新的幻灯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在两张幻灯片之间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改变幻灯片的次序,删除多余的幻灯片等。

插入幻灯片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在视图工具栏中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

②选择要插入幻灯片的位置(在要插入的位置单击鼠标)。

③再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依提示即可新建幻灯片。

删除幻灯片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

②单击选择要删除的幻灯片(单击鼠标的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选择多张幻灯片)。

③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删除幻灯片”命令。

复制和移动幻灯片的具体步骤如下:

在操作中既可以用剪切、复制和粘贴的方法来复制、移动幻灯片,也可以用拖动的方法实现这些操作。

用剪切、复制和粘贴的方法来复制、移动幻灯片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

②单击选择要复制或移动的幻灯片。

③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或“剪切”命令。

④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择要放置复制(或移动)幻灯片的位置。

⑤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

用拖动的方法来移动(复制)幻灯片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

②选择要复制或移动的幻灯片。

③移动鼠标使其指针指向所选中幻灯片的一张,按下鼠标左键的同时拖动鼠标,把幻灯片拖到所需位置,然后再松开左键(如在此过程中,一直按住Ctrl键不放,就可以复制幻灯片)。

如果打开多个演示文稿并把这些演示文稿窗口平铺,还可以实现不同演示文稿之间的幻灯片的移动或复制。

在幻灯片中还可以插入艺术字、剪贴画、绘图,设置多种动画或声音放映效果,详细内容请参阅Microsoft Power Point 2000的相关计算机图书。

带视频接口的投影仪和计算机相连,就可以将计算机上制作好的导读幻灯片输出到投影屏上,对读者进行演示说明了。在演示过程中可以随时输入信息,具有交互动态的演示等优点。

二、电视导读片的制作

电视导读片是根据导读目标和要求,用电视图像和声音表达阅读指导内容,用电视技术录制、储存和播放的一种新型导读方式。例如图书馆介绍、新生入馆教育等都可以采用播放电视片的形式进行辅导教育。影视作品能够运用具体的形象和逼真的声音展现阅读指导的内容,具有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电视导读教材的编制过程,根据其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确定选题收集素材阶段、稿本编写阶段、摄制准备阶段、摄制阶段、后期制作阶段、修改和整理完成稿本、编写教学指导书阶段。下面就各阶段的工作分别予以介绍。

(一)确定选题,收集素材阶段

编制电视教材,首先要确定选题。选题的恰当与否,常常决定了电视教材的成败。选题时应从以下三条基本原则来考虑:第一,应选择有利于解决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重点和教学中的难点。因为重点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内容,又是教与学的关键。而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障碍,但又必须努力攻破,否则将会影响后继内容的教学。第二,课题选择要能充分发挥电视手段的表现优势。电视手段表现的优势在于它画面的形象性、动作的连续性和技巧的多样性。它宜于表现事物的快速运动或缓慢变化的过程,宏观景象和微观结构。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表现那些课堂上难以表演的示范动作,例如表演一个读者从查目录到书架上取书、办理借阅手续的全过程;其它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介绍等等。第三,确定选题时,应考虑在教学上的使用价值和制作上的技术条件。所谓价值,就是要考虑教材编制时需动用的设备、人力、物力与该教材制成后的使用面和使用率的比值。题材的选择应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或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另外,还要考虑技术条件是否能达到,经费条件是否许可。

一部电视教材是由相关的素材构成的。因此,确定选题后,需根据主题思想收集有关素材和资料。它们包括有现成的电影、电视素材和需拍摄的景物、图片、画片、演示等资料。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文学名著都有电视、电影资料及大量的文字素材。在收集了丰富、广泛的素材和资料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和提炼,用以充分表现主题和教学内容。因此,在收集、选择素材和资料时,通常要注意画面质量,图像要清晰、形象、生动,材料要典型、科学和真实,为后面的编制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稿本编写阶段

电视导读片的稿本,主要有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文字稿本是指把要制作电视教材的内容写成的文字材料。分镜头稿本,则是根据文字稿本,将导读片的内容进行总体构思,并以电视手法来表述的文字材料。它们是整个电视教材编制过程的“蓝图”和工作依据。它们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教材的质量。所以,在电视教材的拍摄之前,一般应有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只有在一些简单的现实记录性示范导读片,或不可能完全估计事情的发展过程与结果等特殊情况下,不用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但也应有简单的拍摄提纲。

1.文字稿本的编写

文字稿本的编写,一般应由有阅读指导教学经验的图书馆老师担任。文字稿本的编写形式可根据电视教材的类型和题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见的形式有讲稿式、教案式和对应式。讲稿式是以教师授课的详细讲稿形式叙述要拍摄的教学内容,它适应于传统课堂讲授型电视教材。教案式是以教案的形式表述教学内容,包括教师的讲述、提问,学生的可能回答及教学中的演示、板书等,它适应于电视手法讲授型电视教材,对应式是指解说与画面一一对应的形式,一般采用表格形式或分段形式,表格形式是左边写出画面内容,右边写出解说词。分段形式是一段写画面内容,一段写出对应的解说词的穿插形式。它适应于图解型和表演型电视教材,文字稿本的编写,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一般都应着重处理好文体的结构。

文字稿本的编写是在确定主题、选择素材之后,按照导读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习的思维规律,把选择和提炼的素材进行文体上的处理和安排,写成一部完整的文字稿本。对素材处理和安排的工作就是文体结构。作为教学题材的文体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教学性。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就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可有不同的结构形式。除一些特殊需要的片断教材,可以缺头少尾外,一般每部电视导读片的完整结构都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组成部分。

(1)开头。教学片的开头要求引人入胜,开门见山,很快进入主题。好的开头,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导读教学效果。常用的开头方法有:

点题法:一开始就点出题意,将学生的思路引上主题。例如,“智慧的钥匙等待你去撷取——怎样利用图书馆”。这种开头干净利落。

设问法:一开始就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形成悬念。这种方法能紧扣学生的心弦,启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强烈的期待心理。例如,有这样一个成语叫“开卷有益”,意思是说,只要喜欢读书,打开书本就能有所收获。但实践证明“开卷”未必就“有益”,为什么呢?

倒叙法:一开始就给出问题的结论,然后再追溯其来源,说清结论是怎样产生的,这种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

(2)中间展现部分。中间展现部分是电视教材的核心,是教材表达主要内容部分。中间展现部分要求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层次分明,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在组织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在视听感觉上抽象出概念和结论。主题是由许多小问题构成的,主题的解决依赖于每个小问题的解决,而各小问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对主题的展现要充分应用电视艺术手段和表现手法,依据教学要求。将段落与段落、问题与问题之间紧密而巧妙地组接起来,使要呈现的教学内容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3)结尾。教学片的结尾是全片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尾要求做到简洁有力、富有启迪和发人深省。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归纳法:将中间展现部分的各段落通过归纳小结,得出明确完整的结论。

呼应法:对开头提出的问题,形成的悬念,结尾时给予解决,作出回答。

启示法:结合片中的内容,顺理成章地提出新的问题)启发学生回忆全片内容,去联想、琢磨、推理,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4)解说词。解说词是电视导读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教材是一种声画结合,用画面提供具体直观形象,以解说提供抽象和概括。解说词和画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导读教学内容的表达。

解说词是对画面内容的解释和说明,但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图解式的说明,而是补助说明画面表现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画面内容和思想意义,深化画面涵义,辅助学生在视觉上作结论。它能对画面内容进行渲染和烘托,还能用来做画面的组接因素。从艺术上、思想上增加画面的表现力。

对解说词的写作,要求准确无误、和谐统一、简练精要、通俗生动。

准确无误:这是由电视教材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所决定的。要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不允许有科学性的错误。

和谐统一:解说词的风格应与整个电视导读教材的主题风格一致,解说词出现的位置一般应与画面对应,达到和谐统一。

简练精要:解说词力求简明扼要,给学生留有理解和消化的时间。解说词一般每秒钟2—3个字为宜。

通俗生动:解说词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形象生动,力求口语化,朴实感人。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加强记忆。

解说词的表达方式,根据电视教材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有独自讲解,旁白解说,对白问答等。

2.分镜头稿本的编写

电视导读片的分镜头是导演根据文字稿本,融合自己的创作构思,将所要表现的教学内容,按照电视教材的要求,分成一个个准备拍摄的镜头单元。并对每个镜头单元提出具体的要求。而分镜头稿本,则是导演把分镜头的内容用文字写在专用的分镜头稿纸上,作为拍摄电视教材的工作稿本。分镜头稿本是对文字稿本的深化、发展和再创造。它一般是由懂电视编导技术的学校电教人员来编写。

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形式,一般常采用下列表格方式,一目了然,有利于摄像和后期加工。

img19

镜号:是各镜头按教学片的构思安排的次序编定的序号,也是画面编辑时的序号。但镜号并不一定是拍摄时的先后次序,有时需要按时间、地点的方便,打乱顺序拍摄。

机号:在多机拍摄时,机号是表示在摄录现场所用的摄像机的编号。在用单机拍摄的情况下,这一栏可不填写。

景别:指在拍摄时所采用的不同景别,常用的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技巧:指拍摄技巧和镜头组接技巧。拍摄技巧有推、拉、摇、移、跟、甩、俯、仰等。镜头组接技巧有切换、淡出淡入、化入化出、叠化等。

时间:指每个镜头实际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画面:导演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描述镜头拍摄的具体内容,如人物、景物、设备、动作以及在画面上的位置分布、画面变化等。

解说:指对应画面的解说词。

效果:指声响效果。如机器声、车船声等。

音乐:指所使用的乐曲,并要记下音乐起始和结尾,中间用波形线或直线表示。

备注:供导演修改、调整或记事用。

(三)摄制准备阶段

摄制前要根据电视导读教材的要求,组成由相关人员参加的摄制组。摄制组一般由导演负责,还有摄像、录像、灯光、录音、美工、编辑等技术制作人员和编写文字稿本的导读人员参加。若有示范表演的内容,还需要请一些教师和学生参加。

准备工作,首先要组织全体摄制人员讨论分镜头稿本,在了解编导的意图和构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体摄制人员的创造性,集中大家的智慧,将分镜头稿本修改得更完善。然后根据分镜头稿本的要求进行具体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和职责。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摄制计划,并事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如设备器材、经费预算、景点选择、美工动画设计、现成视听材料的准备和示范表演的排练等等。

(四)摄制阶段

这个阶段是进行具体摄制,按照摄制计划合理安排室内室外的摄制。在摄制过程中,各项工作一般都应遵循分镜头稿本对每个镜头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各自的创作,提高制作质量。在碰到个别的由于导演的分镜头稿本估计不到的情况,可作适当修改,但必须由导演最后决定。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导读人员应亲临拍摄现场,严格把握教材的科学性。外景拍摄时,摄制完一个镜头后,要及时看片,对不合格的镜头,及时重拍,以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同时,应做好场记,为后期制作做好预备工作。

(五)后期制作阶段

阅读指导教学片一般不是现场编辑和录音制作,还需进行后期制作。后期制作阶段主要是进行画面编辑和配音。

1.画面编辑

画面编辑就是按分镜头稿本的序号、长度和技巧,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在进行编辑工作之前,首先要把室内室外拍摄的全部素材进行检查,并与分镜头稿本核对,看有无遗漏。现场修改、删去或增补的镜头应写入分镜头稿本,然后对原分镜头稿本进行整理。编辑过程中,必须是在编导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整理后的分镜头稿本进行镜头的组接。画面编辑完以后,经图书馆导读人员和导演审看,在画面内容、镜头衔接、技术质量都合乎要求后,就可安排配音。

2.配音

配音包括配解说词、音乐和效果声,电视教材的三者之中解说是主要的,在配解说之前,编辑人员可先将解说词与编好的画面进行试配,以便播音员掌握语速和配音位置,对个别的解说与画面不吻合时,在征得编导的同意后,可作适当的调整或修改。解说要求清楚、准确、有力度和规范。

电视导读片的音乐,一般要慎重使用,通常用于片头、片尾和一些过渡性环节。音乐的节奏、曲调和响度都应根据导读内容的需要,选择要适宜。

电视导读片的效果声,具有增强学生亲临其境的真实感,能用的要尽量用上。效果声一般采取现场录音、也可借用现成的音带或用音响设备进行模拟的效果声,但必须要注意真实感。

解说、音乐和效果声,录制时通常是分声道或分段记录的,一般在成片后,要将三种声音进行混合录在一个声道上;混合时,要注意他们的主次关系,不能喧宾夺主。

(六)评审与修改阶段

电视导读片制作完成之后,要组织有关的图书馆导读人员及电教专业教师进行评审,一般从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几个方面进行审议。审查评议后,编导再根据审议的意见,做必要的修改,使电视教材最后完成能付诸使用。

(七)整理完成稿本和编写教学指导书

为方便其它导读人员使用电视教材,每部电视教材在完成制作后,都应整理好完成稿本。完成稿本就是类似于分镜头稿本的格式,把每个镜头的画面、解说、音乐、效果声、时间如实地记录下来。

为发挥电视导读教学片的作用,在图书馆横向交流中,每部电视教材还应配有教学指导书,以方便其他导读工作人员使用。它的内容应包括适用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

附:华南师大附中新生入馆教育电视片文字稿本

智慧的钥匙等待你去撷取

——怎样利用图书馆

img20

img21

img22

img23

img24

img25

img26

img27

img28

img29

img31

img32

三、课堂电视导读的步骤与方法

在课堂上可以应用专题性、片断性电视教材进行阅读指导活动,其主要步骤和方法为:

(一)课前准备

要提高课堂电视导读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准备中需做大量的工作。

首先,根据阅读指导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电视教材。在电视教材选择时,要有明确的导读目的。电视教材的运用,一般可以达到以下几种阅读指导目的:

①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内容。

②帮助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对比、综合、概括,以突破阅读指导中的重点和难点。

③为学生提供示范模式,供学生仿效。

④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加强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

当然,一部专题性或片断性电视教材,不可能同时达到上述各项目标。更何况有一些电视教材是其它图书馆拍摄的,别人的构思不一定符合我们的要求。图书馆员应确定以某一方面为重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运用电视教材。

其次,要进行教学设计,安排实施方案,把电视教材的运用融于导读活动之中。例如,准备在哪个教学环节中使用电视教材,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将电视画面与教师的讲解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等等。总之,计划要周密,安排要细致,这样才能使电视导读教学灵活自如,达到提高导读效果的目的。

再次,还要做好设备准备和场地布置的工作,导读活动中所要使用的播放设备,必须课前全部连接好,并试机播放一段,调好电视机的亮度和对比度,使之保持适中。色饱和度要调得适度,不能过淡或过浓。电视机的音量要调好,要使课堂的每个座位上都能听得清楚。画面如出现抖动、波动、条纹干扰、模糊不清等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给予排除。学生距荧光屏的距离和角度要适当,最近距离不能小于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4倍,最远距离不得大于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10倍。观看仰角一般不要超过30°,观看的偏角一般不宜超过45°。同时,要注意电视观看的环境,如果导读活动场所的光线太强,会导致图像的对比度和色饱和度下降,直接影响到图像的收看效果,这就需要对活动场所采取相应的遮光措施。如在窗户上挂上遮光性强的窗帘,关上门和熄灭相应的灯,都可以降低教室的亮度,以达到观看电视所需的暗度。但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和学生边看电视边作笔记的适当照明,最好使用指向性的柔和光源,避免灯光经电视屏幕反射而形成光斑干扰观看效果,为电视导读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具体运用

在电视导读教学中,电视教材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并通过导读教师的提问或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至理性阶段,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在电视导读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在什么时候讲,是先播放后讲解,还是边播放边讲解,或是先讲解后播放呢?教师讲解中应该讲些什么,讲多少,留出多少时间让学生独立和参观交流呢?这些都要根据选用的电视教材和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妥善的安排。一般来说,对专题性电视教材,它是某一主题阅读指导内容的完整片,有头有尾,并且配有解说。应用这类电视教材,教师可以在播放前引导学生明确观看的目的和重点,也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边观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播放时教师一般不应插话,在重要的地方可以通过屏幕指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播放完以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以强化视听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主题加以巩固提高。

对片断性电视教材,由于它可以是无头无尾,有的可能没有解说,它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一般采取边播放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使讲解和播放结合得更加紧密,便于学生理解,并且应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以画面的感性材料为辅,不能因为有了感性材料而忽视了语言讲解的作用。对配有解说的片断性电视教材,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适当的解说加以补充,解说时应按暂停键,使屏幕保持有画面,针对画面进行简短的解释。播放完以后,再进行复习总结概括性的讲解。这种片断性电视教学,主要是用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

无论是播前、播后或播放中的讲解,都应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对直观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概括,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导读人员的讲解时机和讲解内容的深度都要恰到好处,以便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都能充分调动起来,使视听感官输入的信息引起大脑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从而提高认识的效率。

(三)课后总结

电视导读活动结束后,导读人员应及时进行总结并收集反馈信息,了解电视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以便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电视导读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