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操普修课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

体操普修课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体操普修课作为体育院校术科的主干课程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1]。但是,当前研究者对体操普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体操普修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研究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检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的效果。

南天涯1 杨 风2 冉 旭3

(1,2.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把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8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效果进行检验,得出主要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技术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体操技能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提高学生徒手操教学能力上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对学生徒手操创编能力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实践能力学生为主体体操普修课实验研究

一、前言

体操普修课作为体育院校术科的主干课程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1]。但是,当前研究者对体操普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当前体操普修课课时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太多,很难全部消化,更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照此形势发展下去,体操普修课培养的人才质量将越来越满足不了新时期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因此,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原则,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为目标的研究将显得尤为重要。

在体操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多年来众说纷纭的焦点[2]。研究认为在体操普修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两个主要概念,如图1所示。其一,主动性,包括自觉性、参与意识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构建、自我养成等含义。其二,自主性,包括独立判断、自觉自立等含义。表现在体操普修教学中,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在练习和体操普修教学中,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

图1 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

二、体操普修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方案

要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必须进行体操普修课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推进开放式和互动式课堂建设,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打造创新型“以学生为主体”的平台,从而有效地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以教师为主的讲解、示范教学为以学生和教师围绕设计课堂内容进行学习的互动式教学。体操普修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体操普修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流程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检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搜索,查阅了大量关于学生主体性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专著、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的文章,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使获取的相关文献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指标构成的专家调查问卷,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竞技体操等。专家组成员主要为从事体操教学10年以上的教师,得出学生实践能力的指标[3],如表1所示。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普修课实践能力指标构成情况

(来源:南天涯,杨风,刘洪:高等院校体操普修课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四川体育科学》)

3.实验法

(1)实验目的:通过教学实验检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在体操普修教学中的效果。

(2)实验时间:2013年9月7日至2014年6月28日。

(3)实验内容见表2。

表2 体操普修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课程的内容设计(课程采用一学年制)

(4)实验条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任课教师按照研究者所制定的实验设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体操普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而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两组学生在体操普修总时不变的前提下,以教学大纲规定的体操普修技术、技能为教学内容。

(5)实验控制:为了确保两组学生体操基础一致,根据教学内容,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倒立这四项身体素质)进行测定和统计处理。所得数据运用T检验(α=0.05)(见表3),其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3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同时,依据南天涯设计的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五个主要因素对体操普修教学中各变量进行较严格的控制[4],见表4。

表4 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控制情况

四、结果与分析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技能成绩进行统计和换算,并对学生技能总评成绩(100分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检验结果如下:实验组技能总评均分为83.472分,对照组学生的技能总评均分为72.313分,相伴概率为0.000。因为相伴概率值小于0.01,所以可以断言,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体操普修技能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体操技能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体操技能成绩。其主要原因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断地强化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采用“生生相互交流、生生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在普修体操教学中实施,不论是在学生实践的教学进度安排上,还是在体操普修课技术教学中,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实验组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对照组学生的技能水平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表5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各技能成绩的对比分析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对学生队列队形成绩的影响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队列队形的编排与练习的成绩的对比分析(见表6)来看,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队列队形的编排与练习是体操普修教学中的必要内容和重要形式,队列队形的指挥是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通过队列队形的编排与练习,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态,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因此在队列队形考试内容中增加了队列队形的编排,改变传统的队列考试动作,即立正—向右(左)看齐—向前看—向右(左)转—跑步走—齐步走—向后转走—跑步走—立定—向右(左)转—稍息。增加队列队形的编排,即给予考生规定的图形,4名学生为一组讨论,然后根据平时所学队列队形的行进和变换完成图形路线,且有1名学生指挥并跟随队伍一并完成动作。队列队形考核内容参考的是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教学大纲的队列队形考试内容,但是在考试形式上区别于大纲,即由学生指导小队同学进行队列队形编排考核,由4位教师对指挥员在指挥能力、队列动作质量、队列编排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表6 独立样本检验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徒手操教学成绩的影响

徒手操教学是基本体操的必不可少部分,徒手操教学是基本体操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体育教研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徒手操教学能力的评价,采用的手段为自编徒手操教学实习。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队列队形的编排与练习的成绩的对比分析(见表7)来看。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实验组的徒手操教学能力,其教学办法是学生分组自学第八套广播体操与中学生广播体操,并在课堂上实践,进行广播操教学,对学生实践教学中错误的地方,首先由学生进行评价并指出错误与不足,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若不合格,则下课后重新准备。而对照组则是按照传统教法进行教学。根据体操课的常规流程,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进行徒手操的创编与教学。然后学生通过精心准备,将徒手操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对其动作讲解、口令运用、动作示范、教学组织、纠错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

表7 独立样本检验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竞技体操教学成绩的影响

基本竞技体操动作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竞技体操教学能力、保护帮助能力、纠错能力,而且是突出竞技体操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提高实验组的竞技体操的教学能力,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其一,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技术掌握情况,在课堂中抽出已经学习过的比较简单的基本竞技体操动作,让一个学生按照竞技体操教学理论要求,组织其他学生完成该动作的教学。其二,在课后要求学生自觉完成理论作业,并由教师在下一次体操课准备部分针对作业内容进行提问,对回答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并做好记录。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觉性变强,学生都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回答出老师的提问,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因此完成作业的质量较高。这是两组学生在体操理论成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直接原因。

表8 独立样本检验

(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徒手操创编成绩的影响

在徒手操创编上无显著性差异。之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徒手操创编技能成绩上无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如下:第一,因为传统体操普修教学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少,而且主要采用集中于教室传授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够比较系统地学习到徒手操创编方法,包括画图、格式等;第二,学生私底下完成作业,教师缺乏一个监督的过程,比较难以对其作业的质量进行区别;第三,体操普修技能量表中对学生徒手操创编能力评价的比重只占了总评分的20%,学生又是以作业的形式体现该能力,因此在得分上比较难区别其差异。

表9 独立样本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技术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体操技能水平上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可以促进学生其对体操技术动作的理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促进学生徒手操实习上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对学生徒手操创编能力的作用不明显。

(二)建议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有条件的院系增加体操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置,使教师在技术教学中能方便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技术教学,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学生徒手操创编与教学的考核需要课堂时间来进行考核。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尽量将徒手操创编与教学的考核做到省时、省力、有效。教师可以将部分较为简单的内容让学生教学,同时对其进行考核。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要求授课教师利用技术课平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对实习学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尤其是当学生在进行队列队形编排与练习、竞技体操动作教学等实践过程中,做到“考教分离”,科学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8(05):4-5.

[2]吴灵萍,蒋国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02):82-84.

[3]南天涯.杨风.高等院校体操普修课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4(03):125-129.

[4]尚莹.合作式学习方式对体操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6):125-127.

[5]冷雪梅,陈健.浅析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02):115-116.

【注释】

[1]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课题。课题编号:SCYZQN2014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