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体性创新教育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主体性创新教育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教育从本质上是主体性教育,而大学生是高校创新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地位、作用、发展程度将决定创新教育的实效。主体性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和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就是创新教育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吴 迪 帅 琴 黄金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材料与化学学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把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出台,明确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决定》则进一步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10年7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还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作为十大改革试点之一。这对高校创新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从本质上是主体性教育,而大学生是高校创新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地位、作用、发展程度将决定创新教育的实效。因此,有必要从尊重学生主体性出发,探索高校主体性创新教育模式。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关于什么是创新教育,目前学者们见仁见智。阎立钦认为:“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张志勇也指出:“创新教育是与接受教育相对而言的,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徐辉指出:“从创新教育的实质看,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开创性个性为培养目标,以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为基础,以提升个体生命质量为宗旨,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竞争力的教育。”邬志辉、张培将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知识教育和个性教育进行了辨析,认为创新教育是适应未来能力社会的新教育形态。

从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实现目标来看,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教育的特征,是一种重视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教育。因此,创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主体性教育,是主体性教育的最高表现。

二、创新教育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所谓主体性,即作为主体的人在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特性。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一是独特性,具体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中的差异性;二是自觉性,表现为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意识到自身的状态和任务,明确完成任务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能为达到目的而有意识地行动;三是主动性,它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内部动因,是任何外在教育影响的条件和基础。总之,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性。那么,如何在创新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

当今高校创新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90后”大学生,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富有创造力。他们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容易眼高手低,不能充分准确地认识自我。如果无法很好把握作为教育主体的“90后”大学生的特点,那么我们在推进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一是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二是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低估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主体性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和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创新性学习。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就是创新教育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就是要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任务开展各项工作,需要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主体性创新教育措施与途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近年来对主体性创新教育进行探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以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抓手,开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主体性创新教育模式(表1)。

表1 2012—2014年材料与化学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一览表

学院设计了一系列培养创新意识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理性对待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搭建不同层次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教育平台,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统筹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走出眼高手低的怪圈。

(一)“材化人看世界”活动,带新生走近专业

学院每年新生入学之初,新生们最大的困惑是对学科专业不了解。针对这个问题,学院以“材化人看世界”为主题,通过沙龙、讲座、交流学习、微信群等各种平台为载体,邀请专业名师、学者、优秀学生与大一新生面对面交流,畅谈专业发展以及个人研究成果,立足本专业,放眼国内外发展趋势,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视野拓展培育,增进他们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材化人看世界”活动下设“材化人在海外”“师兄师姐有话说”“天生我材优秀校友论坛”和“学科前沿研讨会”4个子系列。其中,“材化人在海外”邀请材料和化学学科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学者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海归”老师通过展示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与成果以及海外留学学习经历、生活经历等,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并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师兄师姐有话说”通过沙龙论坛的形式,邀请有出国交流访学经历的“师兄”“师姐”做客论坛,交流海外游学经历、中外文化差异等诸多经历感悟,增进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天生我材优秀校友论坛”通过邀请本学科专业毕业的优秀校友回母校与新生交流求学、工作的经历,分享专业学习的感悟,启发学生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科前沿研讨会”通过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制作PPT,向其他学生介绍本学科近来的学术研究进展,并通过研讨交流增进他们对学科专业的深入了解。

目前,“材化人看世界”已经成功举办了10余期,邀请了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持续能源实验室主任程寒松教授担任主讲嘉宾,邀请了以周成冈教授、夏开胜副教授等为代表的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团队和学生们做交流,还邀请了1980届优秀校友何一帆高级工程师为学生们做讲座。

(二)“身边的化学”活动,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在某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强大动力。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有了兴趣,可以促使他自觉地、经常地积累和掌握更加专业化的知识,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并且可以结合现实、认知和习惯经验产生自己新的想法,并且把它付诸行动,最终达到科研创新的目的。可见,科研兴趣的培养在科研创新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科研兴趣,高等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应试教育和被动学习的现象在高校仍然较为普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应试性的学习与思考,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求知欲和主动性。针对这个问题,学院通过建设具有学院学科特色的品牌活动“Chemistry Show——身边的化学”实验展演,为在校大学生搭建平台,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Chemistry Show——身边的化学”实验展演活动分为人员遴选、化学技能培训、趣味化学实验、实验展演、总结与表彰等步骤。第一步,面向全校公开招募实验展演团队,由团队自行选择主题进行项目申报;第二步,学院组织教师根据申报表上的项目方案,结合实验室现有设备条件等确定实验项目;第三步,对实验人员进行化学技能培训,各项目的指导老师统一讲解实验操作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知识;第四步,各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里完成实验,要求团队成员详细掌握实验原理,做好实验讲解;第五步,举行开幕式,同时各实验团队进行现场展演,并对前来参观的老师、同学进行讲解;第六步,根据实验的完成和展演情况,由学院评出各类奖项并召开表彰大会。整个活动每年贯穿了从6月到11月近半年的时间。

“Chemistry Show——身边的化学”实验展演开始于2006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9届。先后有60多个实验项目进行了展演,报名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参加最终展演的学生有400多人次,先后有30余位专业教师对实验项目进行了指导,参观人数万余人次(表2)。在参加展演活动的学生中,近3年有近一半的学生成功读研继续深造。实验展演活动成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平台,被誉为材料与化学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

表2 2012—2014年材料与化学学院“身边的化学”参与学生情况一览表

(三)依托专业教师,组建科研梯队

学生在进入到大二、大三年级后有了从事科研训练的需求,但往往学生现有的科研能力无法满足教师科研项目需求,于是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教师需要手把手地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而当一届学生毕业之后,教师又得重新培养新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然而,教师并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兼顾教学、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

针对此问题,学院发动专业教师,建立学生科研梯队,由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科研团队,在教师的科研项目带动下开展各项科研活动。每个科研梯队配置专业指导教师数名、博士生助管1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数名。团队内部任务明确、协同分工,高年级学生除了自身任务之外还担负指导低年级学生的工作。高年级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位论文,同时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并由低年级研究生协助完成学位论文的实验和研究。低年级研究生主要进行探索实验,同时可协助教师指导大四本科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大三本科生主要在低年级研究生的指导下完成科研立项。团队中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独立体验科研训练的全过程,从而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表3)。

表3 2012—2014年材料与化学学院加入科研梯队学生情况一览表

(四)卓越工程师计划,强化实践能力

学生进入大四后,重点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成为了这个阶段学生最大的需求。对此,学院于2011年启动了“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基本思路是:立足地质分析艰苦行业,利用湖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高水平教学与研究平台,依托各省市分析中心及相关企业开发建设实践基地,以着力培养“工程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技术优、创新能力突出”的地质分析优秀后备工程师为核心目标,以专业理论技术学习、工程实践训练、综合素质培养、国际视野开拓为主体内容,以“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精神(Spirit)和素质(Quality)”协调发展为显著特征,以“3+1”及“校企联合”和“双导师制”结合的培养模式为重要手段,培养造就一大批扎根基层、面向全球、锐意进取、能较好地适应地质分析行业发展与相关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学院从2011年“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地质分析卓越计划”)开始实施距今已有4年的时间。每年学院会组织召开动员大会,由分管教学副院长对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做详细的介绍,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报名。继首批“地质分析卓越计划”18名学生2012年6月顺利毕业后,2012年7月又有28名学生分别在11个实习基地进行卓越计划新教学模式的培养,在原有实习点的基础上又新增云南昆明、广东肇庆、西安、郑州等实习点,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学生培养按计划实施,进展顺利,教学效果反映良好。2014年5月分别在山东济南和贵阳举行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训基地揭牌仪式;2014年9月在武汉组织召开了“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会议”。为了鼓励学生参与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014年学校和学院还专门为“地质分析卓越计划”增加了6个推免读研指标(表4)。

表4 2011—2014年“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习基地一览表

“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4年来,学生一致认为实施新的“3+1”教学模式后,增强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专业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陈国锋,刘克勤.主体性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长的路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4 -117.

官仲章.高校主体性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1(5):18 -20.

邬志辉,张培.创新教育:概念、定位和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90 -96.

徐辉.创新教育的理论及其哲学、人类学基础[J].教育研究,2001(1).

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0(3):25 -31.

赵振红.高校创新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 -25.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8 -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