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唐代俗語詞雜釋

唐代俗語詞雜釋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詞,見於敦煌變文,但爲新、舊《辭海》、《辭源》及《中文大辭典》等所失收,《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也没有收進這個詞。頗疑就是訝,其義爲言語不正。驗之《書》中凡四次出現之,無一不可通。要之,“齚”爲疊韻聯綿詞,殆有不合,言語違戾之意。寒山詩中之啀喍,正是犬鬥之貌。〔74〕按:不調乃唐人口語,拙作《太平廣記詞語考釋》一文,曾考證此詞有兩個意義:一是不馴順,難調伏;二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唐代俗語詞雜釋

下面所要考釋的一些詞,見之於《全唐詩》、《敦煌變文集》等書。這些詞,有的字面生澀,索解爲難,是屬於張相先生所説“字面生澀而義晦”的一類;有的雖字面普通,但義訓特殊,則又屬於張氏所説“字面普通而義别”的一類。兹爲考釋如下。

摘 索

韓偓《清興》:“陰沉天氣連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擁鼻繞廊吟看雨,不知遺却竹皮冠。”〔51〕又韓偓《舊館》:“前歡往恨分明在,酒興詩情大半亡。還似墻西紫荆樹,殘花摘(一作蕭)索映高塘。”〔52〕

按:“摘索”一詞,新、舊《辭海》、《辭源》、《辭通》均未收,《中文大辭典》收了這個詞,釋云:“摘索,索取也。”并引韓偓《清興》詩爲例〔53〕,所釋實誤。今謂摘索即是離索,亦即蕭索、疏索,乃蕭條冷落之意,與索取義無涉。摘有離義,今人許政揚《宋元小説戲曲語釋》一文〔54〕已發之。又詩詞曲中有“摘離”一詞,乃同義複詞,摘即是離。〔55〕摘既可訓離,則摘索亦即是離索。〔56〕離索者,蕭條冷落之意也,許渾《題岫上人院》:“離索秋蟲響,登臨夕鳥還。”〔57〕再看韓偓《清興》詩,上句“陰沉天氣”與下句“摘索花枝”相儷偶,“陰沉”與“摘索”均當爲形容詞,《中文大辭典》釋摘索爲“索取”,而索取是動詞,可見這個解釋定然是錯誤的。

摘索也即是蕭索,上文引韓偓《舊館》詩:“殘花摘索映高塘”,“摘”字一本作“蕭”,即其證。蕭索也是蕭條冷落之意,駱賓王《樂大夫挽詞五首》:“蕭索郊埏晚,荒凉井徑寒。”〔58〕蕭索與荒凉相對,則蕭索之意不言自明。

齚 齖

孟郊《哭李丹員外并寄杜中丞》:“生死方知交態存,忍將齚alt報幽魂?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寢門。”〔62〕

巑 岏

李頎《題盧五舊居》:“悵望秋天鳴墜葉,巑岏枯柳鳴寒鴟。”〔63〕盧仝《雜興》:“飛鷹躍馬實快興,唇腐alt爛空巑岏。”〔64〕李群玉《將遊荆州投魏中丞》:“貧埋病壓老巑岏,拂拭菱花不喜看。”〔65〕

蘭 彈

蘇頲《詠死兔》:“兔子死蘭彈,持來掛竹竿。試將明鏡照,何異月中看。”〔67〕

啀 喍

寒山詩:“投之一塊骨,相與啀喍争。”〔70〕

按:啀喍乃疊韻聯綿詞,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二,《起世經》第三卷音義:“啀喍,犬見alt啀啀然也。”亦作喍啀,《集韻》上平聲十三佳韻:“喍啀,犬鬥貌。”寒山詩中之啀喍,正是犬鬥之貌。又作崖柴,見《三國志·魏書》曹爽傳注引《魏略》,又見於敦煌變文。〔71〕

不 調

岑參《衙郡守還》:“所嗟無産業,妻子嫌不調。”〔72〕孟郊《傷時》:“男兒得路即榮名,邂逅失途成不調。”〔73〕駱賓王《疇昔篇》:“十年不調爲貧賤,百日屢遷隨倚伏。”〔74〕(調字一本作達)

按:不調乃唐人口語,拙作《太平廣記詞語考釋》一文,曾考證此詞有兩個意義:一是不馴順,難調伏;二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但上引詩句中的不調,似以訓爲落拓、潦倒爲允,駱賓王詩之“不調”,一本調字作達,則不調即不達,不達即落拓、潦倒之意也。而落拓、潦倒之義正是從“游手好閒、不務正業”之義引申出來的。又《北史》卷三○《盧玄傳》:“alt天保中,魏史成,思道多所非毁,由是前後再被笞辱,因而落泊不調。”《資暇集》“措大”條:“或云往有士流,貧居新鄭之郊,以驢負醋巡邑而賣,復落魄不調。”以上不調,亦均爲落魄之義。

蛆 儜

王梵志詩:“相交莫嫉妬,相勸莫蛆儜。一日無常去,王前罷手行。”又:“尋常懃念善,晝夜受書經。心裏無蛆儜,何愁仏不成。”〔79〕(按:仏即佛)

校(較)一

白居易《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深於紅躑躅,大校白檳榔。”〔82〕又《不准擬二首》:“多於賈誼長沙苦,少校潘安白髮生。”〔83〕

按:詩中於、校對文,知校字可作介詞“於”用。《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較(校)”字條未及此義,可以沾補。

校(較)二

校(較)字在唐詩中有差少之義,此義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已發之,但校(較)字又有頗、甚之義,張氏則未及,拙作《唐詩中的反訓詞》一文已列舉了若干例子證明這一alt,這裏不再重複。用較字的頗、甚之義以觀唐人王梵志的一首詩,其中很費解的一個詞便可得到解釋。《世界文庫》第五册載王梵志詩云:“他人騎大馬,我獨跨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較些子”之義殊爲費解,其實正是從校(較)的頗、甚之義引申而來的,較些猶言勝過,超過也。這四句詩的大意是:他人騎馬,我騎驢子,我當然比不上人家。但是我比起那些擔柴漢來,却又勝過了他們,因爲我總還有驢子騎哩!

常建《白湖寺後溪宿雲門》:“前瞻王程促,却戀雲門深。”〔84〕

詩中却與前相對成文,則却即後也。却字本有退却之義,由退却義而引申之,可得後義。(此説已見本書《太平廣記詞語考釋》一文,但彼文未舉例證)此義自六朝以迄唐宋元明,屢見於詩文小説筆記之中,但竟爲各大型辭書所不載,《詩詞曲語辭匯釋》於“却”字條列了八個義項,亦無“後”義。兹特列舉若干書證,以表明却有後義:

《世説新語·假譎》:“温公喪歸,從姑劉氏家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屬公覓婚。……却後少日,公報姑云:‘已覓得婚處。’”文中“却後”連文同義,却亦後也。

《南alt書·荀伯玉傳》:“伯玉問何當舒,上曰:‘却後三年。’”却後亦同義複詞。

《太平廣記》册六,卷二六○“殷安”條(出處缺):“孔子前知無窮,却知無極,拔乎其萃,出乎其類。”文中前、却對文,却即是後。

《朱子語類輯略》卷三:“先去其粗,却去其精。”陶宗儀《輟耕録》卷九“想肉”條:“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軍嗜食人,以小兒爲上,婦人次之,男子又次之。或使坐兩缸間,外逼以火,或於鐵架上坐炙,或縛其手足。先用沸湯澆潑,却以竹帚刷去苦皮。”亦先、却對言。以上兩却字雖亦可解爲“再”或“復”,但“再”、“復”亦包含着後的意思。


(原載《訓詁叢稿》頁106—10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