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關於文言文中某些疑難詞語的解釋問題

關於文言文中某些疑難詞語的解釋問題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學習文言文,主要的困難是在詞彙方面。文言文中比較難解的詞彙大抵有三類:一類是生澀冷僻或古奥艱深的詞,這類詞由於我們根本看不懂,所以就不大會輕易地放過它們,我們可以通過查閲大型工具書或有關的注本來求得解決。這類詞,也是我們閲讀古代作品的困難所在。我們認爲作“冰下灘”是對的。〔213〕文中的略字,需要作些討論。所以,問題并不在於“用個略字大可留有餘地”云云。

關於文言文中某些疑難詞語的解釋問題

學習文言文,主要的困難是在詞彙方面。文言文中比較難解的詞彙大抵有三類:一類是生澀冷僻或古奥艱深的詞,這類詞由於我們根本看不懂,所以就不大會輕易地放過它們,我們可以通過查閲大型工具書或有關的注本來求得解決。還有兩類詞可就不那麽簡單了,一類是:表面上看來很普通,字也認得,意思也仿佛懂得,因而容易掉以輕心。但是我們要知道,隨着時代的變遷,詞的意義也會産生變化。一些詞,它原來曾經有過某個意思,姑且名之爲古義吧,後來這個古義消失掉了,我們不知道,却用它今天所具有的意義去理解,這就必然會出差錯。另一類是古代人的口頭語詞,也叫做俗語詞,這類詞往往有它特定的含義,但這種特定的含義對後人來説却是十分陌生的,有的甚至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敦煌變文中的一些詞即是)。這類詞,也是我們閲讀古代作品的困難所在。下面就來看幾個具體的例子。

現在可以回到“幽咽泉流冰下灘”這句詩上來了。這句詩中的灘字跟敦煌變文中的那個灘字是一樣的意思,都是指的氣力盡。泉流冰下,鳴聲幽咽,仿佛有氣無力的樣子,這不是很可以講得通嗎?上句的滑字,狀鶯語花底之流麗婉轉;下句的灘字,寫泉流冰下之澀滯濡緩,對仗既工整,文理亦暢達。但是如果不知道灘字有氣力盡的意思,這句詩便不好講,無怪乎段玉裁要説“‘泉流冰下灘’不成語”了。至於《全唐詩》在灘字下注云“一本作難”,這要麽是因形近而訛,要麽是因後人不懂得灘字的特殊義訓而妄改,是不足爲據的。

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213〕文中的略字,需要作些討論。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下册第一分册第八單元常用詞略字條下第五個義項説:“副詞。大致,稍微。”引例有“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這一句,但又説“略無不應該解作稍微没有”。後面的申明是對的,但把“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放在“大致,稍微”這個義項下面作爲書證,就欠斟酌。還有的同志解釋這兩句説:“略是概,就是大概,也就是大略。……譯成現代漢語是:兩邊岸上山連着山,大概一alt兒空缺的地方也没有。”又説:“酈道元是寫遊記,未必每處必到,用個略字大可留有餘地。”誠然,酈道元没有到過三峽,但這段文章并非出於酈道元手筆,而是酈道元引用袁山松《宜都山川記》的文字,酈道元没有到過三峽,不等於袁山松没有到過三峽。所以,問題并不在於“用個略字大可留有餘地”云云。筆者認爲,“略無闕處”的略是全、皆、盡之意,“略無闕處”即是全無闕處、皆無闕處、盡無闕處。有的書上解爲“毫無闕處”、“一alt空檔也没有”,意思是對的,但落實到略字的義訓,仍然是全、皆、盡之意。正因爲兩岸連山全無闕處,加之以“重山疊嶂,隱天蔽日”,所以纔會“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果是稍有闕處的話,那麽在這些有闕處的地方,還是會看到曦月的。注家之所以對略字之義産生誤解,究其原因,大概是被略字的今義(略微、大略)所障,而不悟略字在古代還有全、皆、盡的意思。略字有全、皆、盡之義,劉淇《助字辨略》、裴學海《古書虚字集釋》均已發之,信應舉同志《古漢語語詞札記》一文〔214〕,亦有考釋,我們還可以從略字跟了、至、都等字的通用而得到進一步的證明。略、了雙聲(同爲來紐),可以通用。魯迅輯《古小説鈎沈·列異傳》“宋定伯捉鬼”條:“定伯因復擔鬼,鬼略無重。”下文又云:“聽之了無聲。”“略無”即“了無”,略即是了。《搜神記》卷四“胡母班”條:“歲餘,兒子死亡略盡。”下文又云:“而孫息死亡至盡。”則略、至同義。又《搜神記》卷一二“蛇蠱”條:“未幾,其家疾疫,死亡略盡。”又卷一七“釜中白頭公”條:“後十日,此家死亡都盡。”兩文相照,則略即都也。而了、至、都均有全、皆之義,所以略字也有全、皆之義。

唧 唧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215〕其中的“唧唧”一詞,向來有兩種解釋:一説是嘆息之聲,一説是機杼之聲。余冠英先生的《樂府詩選》、《漢魏六朝詩選》均主第一説,近來則主張第二説的人漸漸多起來,尤以朱星先生爲最力。朱先生在《注釋學芻議》一文中〔216〕,歷數了九條理由,以斷言“唧唧不是嘆息聲,而是機杼扎扎之聲”。其最主要的一條理由,是説“唧唧是入聲字,不宜像嘆息聲”。又説把唧唧當作嘆息聲,是從白居易的《琵琶行》開始的。“而白居易開始創的新解,是他誤會了《木蘭詩》了。……從白居易誤解後,就把後人都蒙住了。……只要我們稍注意考證,就不會上當。”筆者則傾向於第一説,即認爲“唧唧”應是指嘆息之聲。首先,從本詩來看,前面説:“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緊接着又説:“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既然聽不到機杼之聲,而只聽到木蘭的嘆息聲,可見“唧唧”正是表示嘆息之聲。有人辯解説:前面是寫織布的聲音,後面是寫停止織布,而發出嘆息聲。這種解釋牽强生硬,於文氣亦不貫。其次再來看朱星先生所説“唧唧是入聲字,不宜像嘆息聲”這個問題。我們認爲“唧唧”能否表示嘆息聲,這不能從概念出發,而應該從實際出發來加以考察。實際上,古人是常常用“唧唧”來表示嘆息聲的,這也并非始於白居易。請看下面的例子:


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想見明膏煎,中夜起唧唧。”〔217〕

元稹《長慶曆》:“年年豈無嘆,此嘆何唧唧!”〔218〕

張祜《捉搦歌》:“門上關,墻上棘,窗中女子聲唧唧。”〔219〕

孟郊《弔盧殷》:“唧唧復唧唧,千古一月色。新新復新新,千古一花春。邙風噫孟郊,嵩秋葬盧殷。”〔220〕


以上詩句中的“唧唧”,分明都是嘆息之聲。如果照朱先生所説,唧唧是入聲字,不宜像嘆息聲,那麽對上列詩句中的“唧唧”將何以爲解呢?金人王若虚《滹南詩話》卷二引鄭厚曰:“夫笑而呵呵,嘆而唧唧,出口天籟。”可見以唧唧表示嘆息聲,已經是約定俗成了,我們不能從一種假想的理論出發,去否定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對於“唧唧”一詞的解釋,如果要在嘆息聲和機杼聲二者之中任選一説的話,我們選擇前一説。

敗 績

《曹劌論戰》:“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alt人三鼓,劌曰:‘可矣。’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alt師。”〔221〕其中的“敗績”一詞,中學課本、十三校《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等都注爲“大敗”,于在春《文言散文的普通話翻譯》譯爲“alt國的軍隊喫了敗仗”。但没有任何一個注本指出“敗績”的本義是什麽,爲什麽“敗績”就是大敗的意思。這樣,讀者就很可能把敗字理解爲失敗的敗,甚至把績字理解爲成績、功績的績。如果這樣去理解,那就大錯而特錯了。今按:“敗績”在先秦是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詞(段玉裁稱這種詞爲古成語),它的意思是翻車。《離騷》:“豈余心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王逸注云:“績,功。”(《楚辭章句》)不對。清人戴震引《禮記·檀弓》“馬驚敗績”及《春秋傳》“敗績厭覆是懼”之語,以證“車覆曰敗績”(《屈原賦注》),可謂確詁。《曹劌論戰》所寫的是車戰,在車戰中翻了車的一方,當然要喫敗仗了。所以釋敗績爲大敗,意思并不錯,但這樣解釋却未能“得其朔義”,就是説,還没有講清楚“敗績”這個詞的本來含意,因而就不能使讀者知其所以然。

愁 思

高中《語文》第一册,在《國殤》之後附録了東漢王逸《九歌序》一段,其中有“懷憂苦毒,愁思沸鬱”兩句,有的注本把“愁思”一詞解釋爲愁腸,這個解釋是不妥的,因爲這樣解釋容易使讀者對思字的意義産生誤解。至少,這種解釋不能使讀者了解思字的古義是什麽。其實愁思是同義複詞,思也是愁的意思,愁思可以訓爲憂愁或傷悲,但不可以訓爲愁腸。思字古有愁、悲、憂、傷之義,詳見本書《古代漢語詞義札記(一)》,兹不贅述。

但是思字的這一古義,後人往往不注意或不知道,而照通常思念之義去理解,就難免失之毫釐而謬以千里了。


(本文前4條,刊於《中學語文教學》1981年第10期)

注释

〔1〕 《屈原<招魂>注繹》,見中華書局1962年版《文史》第1輯。

〔2〕 參看《考古》1973年第4期,頁249所附漆棺畫細部圖。

〔3〕 近人武延緒亦主此説,見其《楚辭札記》。

〔4〕 朱説又見《楚辭辨證》。

〔5〕 參看安志敏:《長沙新發現的西漢帛畫試探》,《考古》1973年第1期。

〔7〕 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五三。

〔8〕 《屈賦通箋》頁13、239。

〔9〕 《屈原賦校注》頁106。

〔10〕 《聞一多全集》二《楚辭校補》。

〔11〕 《經義述聞》卷二七。

〔12〕 參看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的《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頁533,姜亮夫師《屈原賦校注》頁135。

〔13〕 見《沫若文集》卷一二,頁352,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年版。

〔14〕 《楚辭校補》,《聞一多全集》册二,頁387,開明書店1948年版。

〔15〕 參用李一氓説,見《<國殤>今繹商榷》一文,《楚辭研究論文集》頁436-441,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16〕 《屈賦通箋》頁161。

〔17〕 《管城碩記》卷一七。

〔18〕 《楚辭校補》,《聞一多全集》册二,頁426—427。

〔19〕 《屈賦通箋》頁175。

〔20〕 郭説見《卜辭通纂考釋》頁6、76。

〔21〕 《樂府詩集》卷七六,頁459,四部備要本。

〔22〕 參見拙作《古代漢語詞義札記(一)》。

〔23〕 參看拙作《古代漢語詞義札記(一)》。

〔24〕 楊樹達《漢書窺管》頁332。

〔25〕 按此條意在説明王逸(東漢時人)亦知撥字有治義。至於《懷沙》“孰察其撥正”之撥,則當訓爲曲,不應訓爲治。詳參孫詒讓《札迻》。

〔26〕 參看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第五》。

〔27〕 嵇康《家誡》:“宏行寡言,慎備自守,則怨責之路解矣。”此備字亦存其古義。

〔28〕 見《杜詩詳注》卷二二。

〔29〕 轉引自楊樹達《漢書窺管》頁574。

〔30〕 見《玉函山房輯佚書》。

〔31〕 按此條李慈銘已發之,見楊樹達《漢書窺管》引,然李説未舉證據。

〔32〕 北京大學歷史系《論衡》注釋小組《論衡注釋》册三,頁1104。

〔33〕 説本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第五》“不睹乎外”條。

〔34〕 見該書頁237。

〔35〕 北京圖書館藏。

〔36〕 見《全唐詩》册一二,卷八二六,頁9309,中華書局1960年版,下同。

〔37〕 分别見《中國語文研究參考資料選輯》頁265,《漢語史論文集》頁287。

〔38〕 轉引自楊樹達《漢書窺管》。

〔39〕 《全唐詩》册二,卷八四,頁912。

〔40〕 《全唐詩》册三,卷一六二,頁1684。

〔41〕 《全唐詩》册八,卷五二九,頁6052。

〔42〕 《全唐詩》册一一,卷七九九,頁8997。

〔43〕 詳《雙劍誃諸子新證》。

〔44〕 見《廣雅疏證》卷三下。

〔45〕 見《樂府詩選》頁30。

〔46〕 舊時訓詁家謂之“兩字一義”,或云“古人自有複語”、“古人行文不避重複”等等,參看王念孫父子《讀書雜志》、《經義述聞》,俞樾《古書疑義舉例》等。

〔47〕 説見《讀書雜志·史記第三》。

〔48〕 《靖節先生集》卷三。

〔49〕 《全唐詩》册九,卷五七七,頁6709。

〔50〕 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八,《瑜伽師地論》卷四“欻然”條引《蒼頡篇》:“欻,猝起也。”

〔51〕 見《楚辭章句》。

〔52〕 分别見《山帶閣注楚辭》、《楚辭新注》、《楚辭釋》。

〔53〕 見《讀書雜志·荀子第一》“自存”條。

〔54〕 説見《春在堂全書·俞樓雜纂》三三《廣雅釋詁疏證拾遺》。

〔55〕 見《歷史研究》1977年第3期,郭化若《孫子兵法評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争理論研究部《孫子》注釋小組《孫子兵法新注》頁45—46,北京大學哲學系工農兵學員等編《孫子兵法新注》頁26。

〔56〕 見《中國語文》1978年第2期。

〔57〕 明陸楫編《古今説海》本。

〔58〕 中華書局1961年版。

〔59〕 見《中國語文》1962年第4期《信的書信義不始於唐代》一文。顧炎武《日知録》卷三二亦有此説,似即張説所本。

〔60〕 叢書集成本。

〔61〕 又見《淳化閣帖釋文》卷二。

〔62〕 《古小説鈎沈》頁28。

〔63〕 《古小説鈎沈》頁140。

〔64〕 參看王著《漢語史稿》上册第一章緒論,又《漢語史論文集·新訓詁學》。按,王士禎《香祖筆記》卷二亦曾指出僅字在唐代有餘義,比段説早。

〔65〕 見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二《張中丞傳後敘》補注引姚範説。

〔66〕 如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下册,頁438。

〔67〕 見該書頁555。

〔68〕 見該書頁71。

〔69〕 《滄州集》下册,卷六《評余冠英樂府詩選注》。

〔70〕 此參用清人汪中説,見《經義知新記》。

〔71〕 《嵇康集校注》卷二,頁114,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

〔72〕 詳《古代漢語詞義札記(一)》,兹不具。

〔73〕 參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

〔74〕 惠棟《後漢書補注》引《廣雅》云:“區區,誠也。”得之。

〔75〕 從段玉裁校改。

〔76〕 《全唐詩》册九,卷六一九,頁7127。

〔77〕 見張書卷六“聖”字條。

〔78〕 《義府續貂》頁20,中華書局1981年版。

〔79〕 《漢書窺管》。

〔80〕 見《漢書窺管》卷五,頁278。

〔81〕 《全唐詩》册六,卷三七二,頁4181。

〔82〕 《全唐詩》册一○,卷六三二,頁7242。

〔83〕 《全唐詩》册三,卷二○二,頁2113。

〔84〕 《樂府詩集》卷二四,頁200,四部備要本。

〔85〕 説見蔣雲從師《大鶴山人校本清真詞箋記》一文。

〔86〕 《全唐詩》册九,卷五九八,頁6920。

〔87〕 《全唐詩》册一○,卷六九八,頁8039。

〔88〕 《全唐詩》册一○,卷六九五,頁7999。按訴是辭的意思,訴金船猶言辭酒也。

〔89〕 見《全唐詩》册九,卷六一一,頁7052。

〔90〕 《全唐詩》册七,卷四四三,頁4955。

〔91〕 《全唐詩》册三,卷一六五,頁1708。

〔92〕 《説郛》卷二五引。

〔93〕 見《詩詞曲語辭例釋》頁63。

〔94〕 《文選》卷26。

〔95〕 見《文史》第10輯,頁265。

〔96〕 《管錐編》册三,頁1108。

〔97〕 此蓋用王先謙《後漢書集解》所引沈欽韓説。

〔98〕 見該書頁23,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10月北京第1版。

〔99〕 四部叢刊本。

〔100〕 揨字各本訛作楟,此依王念孫《廣雅疏證》訂正。

〔101〕 見《全唐詩》册四,頁2403,中華書局1960年版,下同。

〔102〕 見《全唐詩》册四,頁2256。

〔103〕 見《錢注杜詩》上册,頁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1版,下同。

〔104〕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218,中華書局1979年10月第1版,下同。

〔105〕 此條參看蔣禮鴻師《義府續貂》頁23、24“長、長餘”條。中華書局1981年8月第1版。

〔106〕 分别見《全唐詩》册四,頁2258,《錢注杜詩》上册,頁19,《杜詩詳注》册一,頁206。

〔107〕 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册二,頁1607,中華書局1958年12月版。

〔108〕 語見《詩詞曲語辭匯釋·敘言》。

〔109〕 見《中國語文》1982年第1期。

〔110〕 見《全唐詩》册四,頁2382。

〔111〕 見《杜詩詳注》册五,頁2020。

〔112〕 參看增訂本《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頁33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下同。

〔113〕 見《全唐詩》册四,頁2255,《錢注杜詩》上册,頁12。

〔114〕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254。

〔115〕 見《全唐詩》册四,頁2282,《錢注杜詩》上册,頁74,《杜詩詳注》册二,頁472。

〔116〕 見《全唐詩》册四,頁2298,《錢注杜詩》上册,頁105,《杜詩詳注》册二,頁694。

〔117〕 見《豫章黄先生外集》卷九。

〔118〕 見《明道雜志》。

〔119〕 見《全唐詩》册四,頁2393,《錢注杜詩》上册,頁292。

〔120〕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16。

〔121〕 見《全唐詩》册四,頁2253。

〔123〕 見《杜詩雜説》頁160、16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124〕 見《全唐詩》册四,頁2408。

〔125〕 見《敦煌變文集》下册,頁718。

〔126〕 見《錢注杜詩》上册,頁302。

〔127〕 見叢書集成本《苕溪漁隱叢話》册二,頁61。

〔128〕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167。

〔129〕 見《全唐詩》册四,頁2413。

〔130〕 見《全唐詩》册八,頁6188。

〔131〕 見《全唐詩》册四,頁2270。

〔132〕 見《敦煌變文集》下册,頁494。

〔133〕 見《敦煌變文集》下册,頁626。

〔134〕 見《全唐詩》册四,頁2421。

〔135〕 見《全唐詩》册四,頁2334、2409、2348。

〔136〕 見《全唐詩》册八,頁5687。

〔137〕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331。

〔138〕 見《錢注杜詩》上册,頁42。

〔139〕 見《敦煌變文集》上册,頁5。

〔140〕 見《敦煌變文集》上册,頁13。

〔141〕 見《敦煌變文集》上册,頁95。

〔142〕 見《老學庵筆記》頁94,中華書局1979年11月第1版。

〔143〕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266。

〔144〕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267。

〔145〕 見《全唐詩》册四,頁2495。

〔146〕 見《全唐詩》册四,頁2389。

〔147〕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324。

〔149〕 見《全唐詩》册四,頁2256,《錢注杜詩》上册,頁14。

〔150〕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217。

〔151〕 見《全唐詩》册四,頁2275,《錢注杜詩》上册,頁58,《杜詩詳注》册一,頁399。

〔152〕 見《敦煌變文集》下册,頁464。

〔153〕 見《敦煌變文集》下册,頁626。

〔154〕 見《全唐詩》册四,頁2252。

〔155〕 見《東坡題跋》卷二。

〔157〕 見《野客叢書》卷二九。

〔158〕 見《杜詩詳注》册一,頁78。

〔159〕 見《全唐詩》册四,頁2293。

〔160〕 見《全唐詩》册四,頁2341。

〔161〕 見《全唐詩》册四,頁2357。

〔162〕 見《全唐詩》册四,頁2289。

〔163〕 見《全唐詩》册四,頁2317。

〔164〕 見《全唐詩》册四,頁2518。

〔165〕 見《全唐詩》册四,頁2524。

〔166〕 見《全唐詩》册四,頁2539。

〔167〕 見《全唐詩》册四,頁2488。

〔168〕 見《全唐詩》册四,頁2415。

〔169〕 見《全唐詩》册四,頁2333。

〔170〕 見《全唐詩》册四,頁2481。

〔171〕 均見《全唐詩》第四册所録杜詩。

〔172〕 見《全唐詩》册四,頁2480。

〔173〕 見《錢注杜詩》下册,頁482。

〔174〕 見《全唐詩》册四,頁2432。

〔175〕 見《全唐詩》册四,頁2464。

〔176〕 見《全唐詩》册四,頁2491、2510、2518。

〔177〕 見《全唐詩》册四,頁2290。

〔178〕 見叢書集成本《廣雅疏證》册一,頁103、104。

〔179〕 見《全唐詩》册四,頁2572。

〔180〕 見《全唐詩》册四,頁2256。

〔181〕 見《敦煌變文集》下册,頁654。

〔182〕 見《敦煌變文集》下册,頁489。

〔183〕 見《全唐詩》册四,頁2403。

〔184〕 見《全唐詩》册四,頁2418。

〔185〕 見《全唐詩》册四,頁2252。

〔186〕 見《全唐詩》册四,頁2260。

〔187〕 見《全唐詩》册四,頁2563。

〔188〕 參增訂本《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頁212。

〔189〕 見《全唐詩》册四,頁2266。

〔190〕 見《全唐詩》册四,頁2395。

〔191〕 見《全唐詩》册四,頁2493。

〔192〕 見《全唐詩》册四,頁2284。

〔193〕 見《全唐詩》册四,頁2344。

〔194〕 見《全唐詩》册四,頁2414。

〔195〕 參看徐仁甫先生《廣釋詞》頁20—21。

〔196〕 見《全唐詩》册四,頁2343。

〔197〕 見《廣釋詞》頁370。

〔198〕 見《全唐詩》册四,頁2262。

〔199〕 見《全唐詩》册六,頁4632。

〔200〕 見《全唐詩》册八,頁5708。

〔201〕 叢書集成本《苕溪漁隱叢話》册二,頁69。

〔202〕 見《全唐詩》册四,頁2280。

〔203〕 見《詩話總龜》後集卷一八引《杜詩正異》。

〔204〕 《全唐詩》册四,頁2257。

〔206〕 《全唐詩》册四,頁2493。

〔207〕 見高中《語文》第二册。

〔208〕 見《全唐詩》册七,卷四三五,頁4821,中華書局1960年版。

〔209〕 見《經韵樓集》卷八《與阮芸臺書》。

〔210〕 出《酉陽雜俎》。

〔211〕 參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3版,頁105。

〔212〕 痑,《全唐詩》册九,卷六一○,頁7040,注云:“音灘。”

〔213〕 初中《語文》第四册。

〔214〕 《中國語文》1980年第4期。

〔215〕 初中《語文》第三册。

〔216〕 《河北師院學報》1979年第1期。

〔217〕 《全唐詩》册二,卷一三七,頁1385。按儲光羲的時代早於白居易。

〔218〕 《全唐詩》册六,卷四○三,頁4503。

〔219〕 《全唐詩》册八,卷五一○,頁5796。

〔220〕 《全唐詩》册六,卷三八一,頁4277。

〔221〕 初中《語文》第五册。

〔222〕 《訓詁簡論》頁165。

〔223〕 見該書頁76。

〔224〕 見《世説新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