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遊仙窟》釋詞

《遊仙窟》釋詞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張文成《遊仙窟》一卷,唐時流傳日本,中土向無傳本。筆者近年來頗留心唐代俗語詞的研究,并對《遊仙窟》中的詞語做過一考釋工作,現將已經釋出的詞語刊布如下,以就教於讀者。此詞見於敦煌變文,《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已釋之。觸處即到處或隨處,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已釋之。〔97〕合《遊仙窟》凡得五例。《遊仙窟》中之向來,則均指即時者,向來猶言剛纔、適纔也。似乎與《遊仙窟》中

《遊仙窟》釋詞

張文成《遊仙窟》一卷,唐時流傳日本,中土向無傳本。清末楊守敬始著録於《日本訪書志》,近人汪辟疆校録《唐人小説》,收有此文。汪氏謂“唐人口語,尚賴此略存”,其説韙矣。考《遊仙窟》全文,生澀冷僻不甚可解的詞語不下數十個,據云日人波多野太郎先生所著《遊仙窟新考》中曾對此做過細滉的研究〔85〕,惜乎未見其文。筆者近年來頗留心唐代俗語詞的研究,并對《遊仙窟》中的詞語做過一alt考釋工作,現將已經釋出的詞語刊布如下,以就教於讀者。

婭 姹

然後逶迤迴面,婭姹向前。


嫈 嫇

含嬌窈窕迎前出,忍笑嫈嫇返却回。


按: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四《大唐新譯方廣大莊嚴經》第九卷引《考聲》云:“嫈嫇,下里婦人嬌態貌也。”又《廣韻》下平聲十三耕韻:“嫈嫇,新婦貌。”



盱瞜 腽腯

局至,十娘引手向前,眼子盱瞜,手子腽腯。


生前有日但爲樂,死後無春更著人。


按:著者迷也。著有貪嗜、愛戀之義,唐宋詩文中習見之。别詳本書《太平廣記詞語考釋》一文“著”字條,此不贅述。

過 與

今宵若其不得,剩命過與黄泉。


按:“過與”即交付、給予的意思。此詞見於敦煌變文,《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已釋之。〔86〕唐詩中亦習見,如孟郊《自惜》詩:“傾盡眼中力,抄詩過與人。”〔87〕又《云謡集雜曲子·抛毬樂》:“當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88〕

自 隱

自隱多姿則,欺他獨自眠。

自隱風流到,人前法用多。

五嫂自隱心偏,兒復何曾眼引?


按:自隱即自思的意思。隱字古有思義,《禮記·少儀》:“軍旅思險,隱情以虞。”鄭玄注:“隱,意也,思也;虞,度也。”此詞亦習見於唐詩,如羅虬《比紅兒詩》:“自隱新從夢裏來,嶺雲微步下陽臺。含情一向春風笑,羞殺凡花盡不開。”〔89〕

端坐剩心驚,愁來益不平。


按:剩字在唐宋俗語中有多、餘、頗、甚之義,《詩詞曲語辭匯釋》已言之。此篇剩與益相對成文,即可證剩有頗、甚之義。

入穹崇之室宇,步步心驚;見儻閬之門庭,看看眼磣。


按:《集韻》上聲四十七寢韻:“磣,物雜沙也。”

觸 觸處

香風觸地,光彩遍天。

觸處盡開懷,何曾有不佳。

觸處尋芳樹,都廬少物華。


按:觸有遍義,此文以“香風觸地”與“光彩遍天”相儷偶,即可證觸有遍義。觸處即到處或隨處,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已釋之。〔90〕

都 盧

遮三不得一,覔兩都盧失。

觸處尋芳樹,都盧少物華。


按:東漢佛經中已出現此詞。都盧猶言總共、全部也,《詩詞曲語辭匯釋》已釋之。〔91〕又作“都來”,參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都來”條。〔92〕

剛 遮莫

僕乃詠曰:“千看千意密,一見一憐深。但當把手子,寸斬亦甘心。”十娘斂色却行。五嫂詠曰:“他家解事在,未肯輒相瞋。徑須剛捉著,遮莫造精神。”


按:剛字乃“偏是”、“硬是”之意。遮莫猶言儘管。分别見《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剛”字條、卷一“遮莫”條第一個義項。(遮莫有儘管之義,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已發之)

加 諸

下官答曰:“向來承顔色,神氣頓盡;又見清談,心膽俱碎。豈敢在外談説,妄事加諸,忝預人流,寧容如此!”


按:“加諸”一詞,見於敦煌變文,《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釋爲:“亂説,説胡話。”〔93〕這裏用的也正是這個意思。《敦煌變文字義通釋》説:“這個詞兒,是截取《論語》子貢‘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的話而成的,是當時的一種市語。”可以説明這個詞的來源。

何處關天事,辛苦漫追尋。

何須漫相弄,幾許費精神。


按:“漫”亦唐人口語,《詩詞曲語辭匯釋》釋之曰:“漫,本爲漫不經意之漫,爲聊且義或胡亂義;轉變而爲徒義或空義,字亦作謾,又作慢。”〔94〕此文中的兩個漫字,正作徒義或空義解。

莫漫 衆諸

五嫂駡曰:“何由叵耐,女壻是婦家狗,打殺無文;終須傾使盡,莫漫造衆諸!”


按:“莫漫”猶言不要、不許也,此詞習見於唐詩。考《廣雅·釋言》:“曼,莫,無也。”王念孫疏證:“曼、莫、無一聲之轉。”“莫曼(漫)”當爲同義複詞,其義爲無,無通毋,則爲不要、不許之意。

故 故

故故將纖手,時時弄小弦。

無情明月,故故臨窗;多事春風,時時動帳。


按:故故猶言頻頻、時時,此文以故故與時時相對成文,則故故顯即時時也。〔98〕

正 首

十娘謂五嫂曰:“向來正首病發耶?”五嫂起謝曰:“新婦錯大罪過。”


按:正首猶言“真的”,“向來正首病發耶?”意謂:“剛纔真的是病發了嗎?”

敦煌變文中有“只首”一詞,《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釋爲:“猶如説‘實在’、‘誠然’,作狀語用。”〔99〕今謂正首即是只首,正、只以音近而通用,以聲言,正、只均屬照母開口三等;以韻言,正、只爲耕支對轉。

向 來

十娘斂色謂桂心曰:“向來戲劇相弄,真成欲逼人。”

向來唯睹十娘面,如今始見十娘心。

向來純當漫劇,元來無次第。


按:“向來”爲詩詞曲中習見之俗語詞,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云:“向來,指示時間之辭;有指從前者,有指近來者,有指即時者。”《遊仙窟》中之向來,則均指即時者,向來猶言剛纔、適纔也。

形 迹

下官起謝曰:“予與夫人娘子,本不相識,暫緣公使,邂逅相遇。玉饌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謝。”五嫂曰:“親則不謝,謝則不親。幸願張郎,莫爲形迹。”


按:“形迹”猶言客氣也。“莫爲形迹”,即不要客氣之意。敦煌變文有此詞,《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云:“猶如現在説‘世故’,就是客氣、婉曲的意思。”〔100〕

細腰偏愛轉,笑臉特宜嚬。

千金此處有,一笑待渠爲。不望全露alt,請爲暫嚬眉。


按:《集韻》平聲真韻:“嚬,笑貌。”以上引文中的嚬字,正作笑貌解。

十娘忽見鴨頭鐺子,因咏曰:“嘴長非爲嗍,項曲不由攀。但令脚直上,他自眼雙翻。”


按:《集韻》入聲覺韻:“嗍,《説文》:吮也。”

方 便

於時乃有雙燕子,梁間相逐飛。僕因咏曰:“雙燕子,聯翩幾萬迴。强知人是客,方便惱他來。”

余問五嫂曰:“十娘何處去,應有别人邀?”五嫂曰:“女人羞自嫁,方便待渠招。”

五嫂咏曰:“巧將衣障口,能用被遮身。定知心肯在,方便故邀人。”


按:以上引文中的三個“方便”,都有“特地”、“故意”的意思。此詞已見於梁元帝《金樓子》卷三《説蕃篇八》及卷六《離記篇十三上》,敦煌變文中亦有這個詞,《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釋之云:“采用不正當的手段,虚妄。”似乎與《遊仙窟》中的“方便”不大相同。

方便又有辦法、手段之意,是中性詞。《法苑珠林》:“甥得脱走,明具啓王,王又詔曰:此人方便,獨自無雙,久捕不得,當奈之何?”又云:“吾之一國,智慧方便,無逮卿者。”〔101〕又云:“是時商主復問彼言:諸人輩頗有方便得脱難不?彼即報言,有一方便。商主復問,方便如何?”〔102〕又《百喻經》卷下《小兒得大龜喻》:“昔有一小兒,陸地遊戲,得一大龜,意欲殺之,不知方便,而問人言,云何得殺?”

周一良謂六朝方便有設法、故意之義,又謂《遊仙窟》中的方便皆有故意或設法之義,可參看(見《魏晉南北朝史札記》頁199)。


按:《廣韻》上聲十九隱韻:“alt,縫衣相着。”

於時兩人對坐,未敢相觸。夜深情急,透死忘生。


按:細味文意,透字應是超脱之意。透死忘生,意謂超脱於生死之外。透者過也(見《説文新附》),由此義引申之,似可有超脱之義。

平 章

十娘答咏曰:“素手曾經捉,纖腰又被將。即今輸口子,餘事可平章。”


按:平章猶言商量也。“餘事可平章”,即餘事可商量。《世界文庫》五《王梵志詩》:“有事須相問,平章莫自專。和同相用語,莫取婦兒言。”可證平章之義。

傷 傷心

當時腹裏顛狂,心中沸亂。又咏曰:“腰支一遇勒,心中百處傷。但若得口子,餘事不承望。”

一喫一意快,一勒一傷心。


按:這裏的“傷”和“傷心”都是歡快之意,不能死扣字面作生硬的解釋。像這種反訓詞在唐詩中是很多的,如“僅”字既可以表示少,又可以表示多;“歸”字既可以表示來,又可以表示去;“腸斷”既可以表示愁苦,又可以表示歡快等等,詳拙作《唐詩中的反訓詞》一文。

下官曰:“昨夜眼皮瞤,今朝見好人。”


按:《集韻》平聲仙韻:“瞤,目動。”這裏“眼皮瞤”即眼皮跳動的意思。

會 些

遣小婢細辛酌酒,并不肯先提。五嫂曰:“張郎門下賤客,必不肯先提,娘子徑須把取。”十娘則斜眼佯瞋曰:“少府初到此間,五嫂會些頻頻相弄!”

十娘咏曰:“天厓地角知何處,玉體紅顔難再遇!但令翅羽爲人生,會些高飛共君去。”


按:會些疑即會須。會須屢見於唐詩,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會”字條下云:“會,猶當也;應也。有時含有將然語氣。……有作‘會須’者,李白《將進酒》詩:‘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此猶云應須。……皮日休《寄瓊州楊舍人》詩:‘清切會須歸有日,莫貪勾漏足丹砂。’此含有將然語氣。”細味《遊仙窟》中兩“會些”,均帶有將然語氣。

薄 媚

誰知可憎病鵲,夜半驚人;薄媚狂鷄,三更唱曉。遂則披衣對坐,泣淚相看。


按:文中以“薄媚”與“可憎”對舉,可知“薄媚”也是詈辭。這個詞在敦煌變文中亦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釋云:“駡人的話,有放肆、搗蛋等意。”〔103〕

又《樂府詩集》卷四八,徐陵《烏棲曲》:“繡帳羅帷隱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唯憎無賴汝南鷄,天河未落猶争啼。”此詩意境,極似《遊仙窟》,而一云“無賴汝南鷄”,一云“薄媚狂鷄”,則薄媚殆即無賴之意歟?以聲韻考之,薄、無俱屬重唇音,媚爲明母字,賴爲來母字,古來、明二母亦相通(如麥是明母字,却從來得聲),則薄媚與無賴得相通假亦有可能。而無賴亦即放肆、搗蛋之意也。

行 李

桂心已下,或脱銀釵,落金釧,解帛子,施羅巾,皆自送張郎曰:“好去。若因行李,時復相過。”


按:本篇上文云:“少府不因行使,豈肯相顧?”兩文相照,知行李即行使,亦即出使之意。行李一詞,其最早的意義是使人或行人,由名詞活用爲動詞,即可有出使之義。

下 官

余答曰:“下官是客,觸事卑微,但避風塵,則爲幸甚。”


按:“下官”一詞,在本文中多次出現,均爲第一人稱代詞。此詞亦見之於敦煌變文,《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云:“自稱的詞兒,不論地位和男女都可以用。”〔104〕又六朝時已有此稱,如王羲之雜帖:“想善平和,下官至勿勿。”〔105〕(勿勿原文訛爲匆匆)

分 疏

五嫂曰:“娘子莫分疏,兔入狗突裏,知復欲何如!”


按:“分疏”即分辨疏解之意。陶宗儀《南村輟耕録》卷一一“分疏”條云:“人之自辨白其事之是否者,俗曰‘分疏’。疏,平聲。《漢書·袁盎傳》‘不以親爲解’,顔師古注曰:‘解者,若今分疏矣。’《北alt書·祖珽傳》:‘高元海奏珽不合作領軍,並與廣寧王交結。珽亦見帝,令引入自分疏。’”

强知人是客,方便惱他來。

十娘佯作色嗔曰:“少府關兒何事,五嫂頻頻相惱!”


按:惱者,撩撥也。此詞習見於唐詩,參看《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惱”字條。

附:待質録

《遊仙窟》中的唐人口語,大體考釋如上。尚有幾個詞難以索解或缺乏旁證材料,兹迻録之以俟達者進而教正。

不 憶

未曾飲炭,腸熱如燒;不憶吞刃,腹穿似割。


按:不憶與未曾相對成文,當亦有未曾之意,但何以有此意思,則殊費解。友人計君偉强謂不憶即不記得,不記得亦猶言未曾矣。似可備一説。又考《法苑珠林》卷一○:“胡大驚,與敘乖闊,問何時來,二僧答云:‘貧道本住此寺,往日不憶與君相識。’胡復説嵩高之遇。此僧云:‘君謬耳,豈有此耶?’”按此文中之不憶亦猶不曾也。

異同著便

下官笑曰:“十娘機警,異同著便。”

可 可

十娘咏曰:“雙燕子,可可事風流,即令人得伴,更亦不相求。”

痠痺 結繚

鼻裏痠痺,心中結繚。


按:痠痺、結繚之意,細味文意不難揣知,但缺乏證據,終難臆斷。


(原載《杭州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