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墓誌詞彙研究》序

《唐代墓誌詞彙研究》序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姚美玲的博士論文《唐代墓誌詞彙研究》就要付梓了,她將經過三年修訂的稿子發給我,讓我寫幾句話。因此,關於姚美玲的論文選題,我就想放在唐代墓誌詞彙研究方面。基於這一認識,她將從墓誌中鉤稽出來的口語詞、佛教詞彙及特色詞彙分類進行了深入研究,發掘、考釋出唐代新詞、新義凡三百多例,為漢語詞彙史的研究,為大型語文性辭書的編纂、為這些墓誌材料的更好利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姚美玲的博士論文《唐代墓誌詞彙研究》就要付梓了,她將經過三年修訂的稿子發給我,讓我寫幾句話。翻看着一頁頁文稿,當年的情景又浮現在了眼前……

2001年秋,美玲考進了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跟隨我攻讀“漢語史”方向的博士學位,她是我調到南師大以後招收的第一個博士生。和應屆畢業的碩士生相比,碩士畢業後在高校任教多年的美玲顯得分外成熟幹練。當時她的兒子已是上海體工隊初露頭角的少年乒乓球運動員,也許是為了照顧年幼的孩子,她選擇到與上海相距不遠的南京來攻讀博士——真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也正因為此,我當時曾有過一絲憂慮,我怕美玲因此分心,坐不定我們這個專業的冷板凳。

但後來的事實卻證明:我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在南師大的三年中,美玲起早摸黑,焚膏繼晷,潛心於學習和研究。多少次,我走進她的宿舍兼書房,但見書桌上、床鋪上堆滿了一疊疊書籍、拓片和複印資料,她就這樣全身心地翱翔在古文獻的海洋中。

就在美玲進校的前一年秋(公元2000年),我到北京大學出席一個學術研討會,在榮新江先生主持的“中古史研究中心”的書架上,看到一套《唐五代墓誌彙編》,煌煌30巨册,彙集了大量出土唐五代墓誌的拓片,我竟有些愛不釋手,因為這其中不少屬近代漢語的第一手資料。回寧後,通過榮先生熱心介紹和幫助,我們專業也購得一套。因此,關於姚美玲的論文選題,我就想放在唐代墓誌詞彙研究方面。當我徵求她的意見的時候,她爽快地答應了。她告訴我,當年碩士階段在陝西師大跟隨郭芹納先生學習訓詁學時,就對當地出土的墓誌發生了興趣,參加工作後也曾參與過墓誌材料的整理。於是,題目就順利地定了下來。

題目雖然順利地定了下來,困難卻是不小。

從事漢語史研究,所據語料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雖説墓誌屬出土文獻,也就是日本漢學家太田辰夫先生所謂的“同時資料”,但面對數千方墓誌拓片,首先有一項浩繁的鑒别整理工作。正如美玲所説:“歷代墓誌真贗混雜,辨偽工作至關重要。但是辨偽工作又具有一定難度,它要求我們必須具備文物、文獻、歷史、書法、語言等綜合知識,才能對一方墓誌的真偽做出正確判斷。由於難以見到墓誌實物,我們必須借助於録文集册。由誌石到拓片,再由拓片到録文,再由録文到集册,輾轉數次之後,録文集册中難免會有諸多失誤,有的篇章裏的失誤甚至是俯拾皆是。”對於録文中的不少俗字錯録、斷句失誤及脱衍訛誤之處,必須根據拓片一一細心校核。加之有的拓片已經破損殘缺,字跡漫漶,識讀考釋,談何容易?為了便於操作,姚美玲還是以她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連續花了不少晝夜,將數千方拓片全部照成數碼照片,刻成了光碟。然後跑南師圖書館、跑南大古籍所,廣泛收集相關資料,運用掌握的文獻學、語言文字學知識對每一方拓片作了精審校勘。一兩年中,她孜孜不倦於其間,終於排除了作偽、漫漶、俗别字、錯訛字等衆多障礙,糾正前人録文、斷句標點錯誤數百處,整理出了一份較為可靠的研究語料。

作為詞彙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文言詞、口語詞(或云是雅言與俗語)的區别。墓誌屬於較為典雅的作品,當然其中文言詞彙多於口語詞彙。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云:晚唐是漢語史上“文言由盛而衰,白話由微而顯”的重要轉折時期,日常生活中鮮活的口語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典雅的作品之中。姚美玲通過對大量唐代墓誌的反復閲讀揣摩,終於總結出了一些規律,這就是:唐代中晚期墓誌中的口語詞彙多於唐代前期墓誌中的口語詞彙(初唐時期因模仿承襲魏晉南北朝墓誌文的駢偶之風,多四六對仗句式,語言典雅華麗。而中晚唐墓誌逐漸散文化,因此口語詞漸增);誌主身份不同,墓誌文所用文言詞彙與口語詞彙比例也不盡相同(如佛教徒墓誌中的口語詞彙要高於世俗人士墓誌中的口語詞彙;歌妓、姬妾墓誌中的口語詞彙遠遠高於普通女性墓誌中的口語詞彙);撰寫墓誌的人與誌主關係不同,墓誌文所用文言詞彙與口語詞彙比例也不相同(撰者與誌主為夫妻、父子、師生等親朋關係時,因情感真摯,所寫墓誌往往多用口語);墓誌的附記性題記,用來交代買地的位置、價錢等語言,多用口語詞彙(有的墓誌除誌文之外,還刻有與葬事相關的附記性文字,這些往往具有較高的口語性,這些語料真實地反映了唐時口語特徵,是研究口語詞彙的最佳語料之一)。基於這一認識,她將從墓誌中鉤稽出來的口語詞、佛教詞彙及特色詞彙分類進行了深入研究,發掘、考釋出唐代新詞、新義凡三百多例,為漢語詞彙史的研究,為大型語文性辭書的編纂、為這些墓誌材料的更好利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詞彙研究,方法上容易落入前人的窠臼。對此美玲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如按照語義、語法標準將研究的詞語分類;結合墓誌的格式對詞語進行考釋分析等。因為墓誌文獻是一種特定文體,幾種固定句式便構成了墓誌文的基本框架,依附於每個句式的詞語,往往形成一個龐大的同義詞群,對各類詞群的歸納,既概括了墓誌詞彙特色,同時也展示了漢語詞彙的豐富性。另外目前出土的墓誌,以居陝西、山西、河南者為衆,因此在研究中,必須借助於現代方言,尤其是陝西、河南、山西三省的方言,因為墓誌中的不少詞語仍然鮮活地遺存在這些地方方言中。美玲出生於晉南,曾求學於陝西,她充分利用了這一有利條件,於是將唐代詞語考釋與現代方言佐證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一切都充分顯示了她駕馭複雜問題的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2004年夏,論文終告順利完成,遞交答辯時,即得到了答辯委員們的充分肯定。次年(公元2005年)便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但美玲並不以此為滿足,她深知“學海無涯”,自己的研究還僅僅是個開端。正如她在《後記》中所言:“工作進展比預想的要慢,因為墓誌内容比較單調,閲讀起來很枯燥,加之録文又必須和拓片比照,非常費時。我耐着性子,一篇篇地讀,一張張地對,幾乎用了一年半時間,才讀完了所需的語料。因而用於撰寫的時間就顯得有些緊張,論文也就有許多不足之處。聊以自慰的是收集了許多材料,墓誌又是一個可持續性的課題,本文的一些不足可以期待來日完善。”所以,從她畢業後到華東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任教起,在繁忙的課務和行政工作之餘,又用了三年時間進行修訂和打磨,這才交到出版社。我很欣賞美玲的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這與當下有的學生論文答辯剛一結束,錯字硬傷還未及改正,就迫不及待地出版這種急功近利的態度形成天壤之别。因此,在寫下以上一些文字的同時,我還要提醒美玲:唐代墓誌面廣量大,就其詞彙研究,本書涉及的還僅是冰山一角,“路漫漫其修遠兮”,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裏,仍然保持當年的拼搏精神,將這一可持續的課題繼續下去,企盼能在不久的將來看到美玲新的研究成果。是為序。

丁亥秋於金陵石頭城下。

(《唐代墓誌詞匯研究》,姚美玲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