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凡四十七章

凡四十七章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其标准并没有降低,只是内化了。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14·1)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14·2)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4·5)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14·8)

周又红:在我们经济学上,“爱”肯定是通过脑体耗费来体现的,脑体耗费就叫“劳”——这个“劳”,只要是脑力体力耗费,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自觉还是强迫,都叫“劳”。

李明友:这里是“勿劳”。

周又红:“能勿劳乎”就是必劳——不劳就不能体现“爱”。

张 彦:你的意思是为他劳?

周又红:为他还是使他,那是关于“勿”的理解。

周生春:按照这个语气,“爱之,能勿劳乎?”我的体会是:我如果爱他,我能不为他操劳吗?我爱他,我要为他而操劳;我不爱你,我为你操劳什么呢?

周三一:反过来:爱他,能不叫他辛苦吗,能不叫他去劳苦吗?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是一定要让他劳——“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国语·鲁语》)。后面也是一样:忠焉,能不教诲他吗?我个人觉得,君臣之间的这种说法,其实是劳其筋骨,并不是说我为他劳。

吴永明:我举个例子,比如我孩子现在读小学四年级了,父亲爱儿子是没有话可说的,但我不能宠着他,要劳他,让他背《论语》,让他好好学习,让他学会做家务。又比如,我手下有一帮人,有几个我很看中的人,我会把很多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让他摆平,让他去做,这也是让他去劳。因此我觉得“能勿劳乎”,是劳他,让他劳的意思。

李明友:不是我为他劳,而是让他劳。

周又红:那我也举个例子,西藏军区有一位军人,他始终很爱他的子女,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几十年战斗在边疆,战斗在西藏,战斗在喜马拉雅山地区、雅鲁藏布江河畔。二十多年了,孩子出生时没有回家,一直到孩子得小儿麻痹症也都不在,你能说他不爱孩子吗?一直到孩子二十多岁了,大学毕业找工作,他爸爸还是不能回家,你说爱不爱?他的儿子从小到大没有叫过爸爸,可是他爸爸终于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给他写了一封长信。忠孝不能两全的前提下,说明他对妻子和孩子有多么爱。我说的意思是,通过什么方式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爱本身,是他自己劳。爱怎么体现,就是劳,劳有自己劳,有他人劳,有让孩子劳。

关长龙:我们爱他要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一比就知道:如果这个孩子很弱,你想关心他、照顾他,这个也是爱,你为他劳;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很正常,那我们的确是需要使他劳,使他得到锻炼,为了他将来能够自立,能够有更大的成就。

吴永明: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于什么事情说的?就像我们说,今天窗外阳光灿烂:如果天冷的时候说阳光灿烂,天肯定是很暖和的;如果夏天说阳光灿烂,意味着天是很热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这句话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于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时代背景的前提下说的。

翁 嫣:我可以提供一个情景,仅供参考:如果一个臣子非常爱他的君王和国家,那么他的实际行动在哪里?他对这个国家、这个君王非常效忠,那如果他有反对的意见是否敢提出来,是否做勇于谏言的臣子?“劳”和“诲”都是主动的,如果你爱他,你的行动在哪里?如果你忠于他,你的谏言在哪里?

李明友:我的观点是这样:你如果爱他,你能不为他操劳吗?你要使他忠诚,你能不教诲他吗?而不能说你要使他忠诚,你就要让他教诲——这个教诲是我对他教。前面“能勿劳乎”,也是我要为他劳。

张 彦:使之受教育。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14·9)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14·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4·13)

关长龙:14·13提到成人的问题,“成人”在儒家看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怎么样才算一个真正的人?必须具备道德上的一些基本的条件。所以这里孔子提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古代的情况;一种是当时的情况。古代的情况需要智、仁、勇、艺,然后礼乐,似乎要求很复杂;到当代似乎简化了,义、仁、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似乎把这个条件降低了。另外,“见危授命”这个“授”是授我的命,还是授人家的命?是把我的命献出去,还是想办法救人家的命?“授人以命”,是以别人的命还是以我的命?

张 彦:“命”,接受某种使命、某种任务,不一定是自己的生命。

薛剑晖:“授”不是受,是给予的意思。

周又红:在危险的时候能够付出生命。

关长龙:到底是付出生命,还是仅仅救那个人的命?“授人以命”,如果是我的命,把我的命授给这个人,还是把那个人的命授给那个人。

范良聪:朱熹解释是“言不爱其生,持以与人也”,给人家生命的意思。

关长龙:救他的命,要不要拿我的命去救他?

周三一:到了危机的时候,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救人家,至于你救得了救不了,暂且不论:你只要有这种我要去救的思想便可。

薛剑晖:你说后面降低了要求,我感觉不是这样。我觉得是把以前外化的要求内化了:以前智、勇、仁都是外在的表现,现在即使外在不能表现,但是要内化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因此其标准并没有降低,只是内化了。从这个观点来看,“见危授命”的意思,如果说是救他人之命,这是外在的效果;如果不顾及自己的利害、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救他人,这是主观的动机。我们更应该强调主观的动机,而不是客观的效果。不能说没有把人救成功,就不符合这个标准,只要有这个动机,不顾及自身的安危去救,这样就够了,就已经达到孔子的标准了,至于最后有没有救成功,那不是孔子所看中的东西。

关长龙:我也是这样理解。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关于这个动机,我也有点困惑:是不是遇到别人有危险的时候,都要舍命相救?如果别人有危险,我去救他,可以用各种办法救他,最后万一我死了也是正义的;但一般情况下,不应该让我死了去救人,因此这一点我是不太认同的。

周又红:“命”不一定就是牺牲自己,也可以理解为竭尽全力,不是说结果非要去死掉。这与前面说的是辩证统一的,“见利思义”本身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危授命”也是一样。若你是仁者,行为上竭尽全力帮助人家,本质上就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肩负起历史的重任,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吴永明:我觉得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受命于危难之时。从孔子本身来讲,他自身也是胸怀治国平天下之大志,如果仅仅停留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别人、换取别人的生命,这个立意稍微偏低了一些。我还有一个问题,子路问“成人”,成人与君子是什么关系?成人的境界比君子高还是并列?

李晓辉:成人比君子低。

吴永明:还有一个奇怪的问题,譬如我把“子曰”的前面一段去掉,那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是两千多年前说的,两千年以后的现在,“成人”可以降低到什么样的标准?当时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只要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就行了;那么现在,“今之成人者何必然”,今之成人又是什么样的标准呢?我想现在的成人,绝对达不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那么高的尺度。

李明友:今之成人,读本科、硕士、博士。

周又红:成人的“人”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而且有各方面的技能、才能。从人文道德一直到行为能力、专业技能。

李晓辉:法律人,具有完全责任行为能力的人。

李明友:我认为这个“成人”就是培养人,培养一个人的“道”,这个标准就是能够在社会上自立,也就是孔子讲的“三十而立”。

吴永明:后面说“亦可以为成人矣”,“成”是动词。

关长龙:成为真正的人。

李明友:成人之道就是培养人的一个过程。

关长龙:按照儒家经典,有成人礼、冠礼,“成人”可能是它们的衍生。如果成人礼仅仅是冠礼,那只是一个仪式,并没有提到道德上的要求,那这里关于“成人”的解释便是道德的要求了。我们知道,女子行笄礼,也就是成人礼以后,还有三个月的特别训练,即四德教育(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但是男子好像没有提到,就只说行冠礼以后可以参加国家选举,可以怎么样等。实际上往上推的话,男子往往是要到深山老林里面去训练的,那甚至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好像从几十米高的悬崖跳下来,在有鳄鱼的湖里游过去,就是用特别的训练,让你增加体制,然后给你讲一些部落传统的故事,让你增加对部落神秘的传统文化的理解。

李明友:你讲的成人是从少年时代成长起来进入成年阶段。

关长龙:我觉得成人跟这个有关。孔子强调到成人阶段必须有道德方面的训练,但不必像君子要求这么高。大家愿意联想的话,还有这么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年轻人碰到魔鬼,首先遇到魔鬼的女儿,魔鬼的女儿看上了他,两人私奔,让魔鬼发现了。魔鬼要设几个障碍,你做到,就把女儿嫁给你;做不到,就吃了你……我又想到舜,舜曾经就被他爸爸瞽叟设了三关,让他修补粮仓,在底下烧火,又叫舜去跳井,最后又让舜喝醉酒想害他,最后尧的两个女儿想办法救了他……这些都是成人的训练,除了训练他的勇敢智慧,还有讲信用、仁慈,可能还有道义。从那个引申过来谈这个问题,以前并没有细想过,大家可以作一下联想。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14·15)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8)

关长龙:这些都是关于知人论事方面的。对于具体的人,往往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子路和子贡都提到管仲,我们回顾一下管仲的故事:当时齐国正发生内乱,管仲和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去躲避,鲍叔牙就同公子小白跑到齐国的南邻莒国去躲避。后来齐襄公被杀后,他俩一起回来想报仇,回来的时候,两伙人在边境上遇上了。公子纠和小白是哥俩,因为小白立马到齐国把军权拿到,派兵堵住边境,所以公子纠打不进去。鲁国是周公的后代,齐国是姜子牙的后代,所以这样就造成了问题——齐国的小白让鲁国把公子纠处死,然后把那两个大臣召忽和管仲押回来自己处置。召忽知道后就自杀了,但管仲没有自杀,坐着囚车到了齐国。因为鲍叔牙是管仲的朋友,所以就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说将来要成大事,一定要用这个人。于是齐桓公就把管仲任命为宰相。这样一来,孔子的很多弟子都有疑问,这个管仲是公子纠的大臣,现在却来帮助小白,这个好像不合道。但孔子在这里反复为管仲作辩护。我想这也是我们的疑问,我们常常讲,“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但孔子却为这个事辩解,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范良聪:这里的“仁”,从经济学上的角度来讲,可以有这样一个理解——个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福利超过整个社会付出的损失。管仲投靠了齐桓公,给整个社会带来非常大的福利,而不是像卖国贼、汉奸这一类带来损失,这样就可以分出这里的区别来了。经济学里面有很多的判断标准,有时可以借为引用一下。

翁 嫣:我记得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周游列国,一会儿到这个国家,看到民不聊生,就走了;一会儿到那个国家,看到君子无道,又无所作为。于是孔子就问,你到底能做些什么?孔子是爱民的,他问的就是你在抱怨每个国家的不当之处时,自己是否停留在那个国家为老百姓做一点实事,而不是看到那个国家不好就走。扭头就走的状况非常糟糕,肯定不是仁者之为。

周又红:有一点需要说明,经济学是不讲道德判断的,它始终站在个体利益的立场上——与己有利的,当然忠于其主。但是《论语》不一样,它要考虑一个前提,那就是“邦有道”还是“邦无道”,而对于这个是个人判断,但前提是——刚刚讲的——是为大众办事,而不是为自己个人。

张 彦:我们看一下文本,“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强调在仁政的实行中,“不以武力,管仲之力也”。因此在这点上,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不以兵车”,强调道德来做这些事情。

周三一: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当时是诸侯称霸的天下,仁人志士要让一切都得到一个匡正,然后让人民得到利益,肯定是择良木而栖;现在也是,这个问题反映到现在,就像姚明到NBA,现在我们的观念改变了,不是什么叛国。

翁 嫣:这是归属感的问题。关键是看归属感是在君主身上还是在精神上价值(为天下百姓)上:如果很狭隘地归属于、忠于君主,会选择自杀;如果归属于老百姓,便会兼济天下。

关长龙:后面提到“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谅”就是小信、愚忠,不辨是非。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14·19)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14·2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14·22)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4·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14·26)

关长龙:前面几节还是在谈论知人论事,谈论当时人的一些问题。这里有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如何理解“为己之学”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儒家特别强调治国平天下,但又说为“学为己”,这里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周三一:“今之学者为人”,是为别人还是给别人看光环?

翁 嫣: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南怀瑾,他曾经讲过读书到底为什么。其实古人读书,很多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的完善;然而今天,读书可能是为了家长,或者为了得到社会认可。

周又红:“今之学者为人”,是为了以眼前的荣誉向别人夸耀。如果放在商品经济社会,“今之学者为人”,应是为社会、为他人,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吴永明:这里有一个性善论的前提,即人的本性是善的,所以率性、为己,从内心寻求真我。“今之学者为人”,好像为了外面的功名利禄,为一种利益所牵制着去学,那就找不到正道了。为了寻求自身的自由、寻求天命也好,这样去学,走向正道去学。

范良聪:后面程子作了一个评价:“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

于保平:我的观点是,这不是否定谁的问题,而是层次的问题。前面“为己”主要是利益所得,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从人类发展来说,是生存的需要;“为人”符合孔子一直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更多是利益,然后“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其实是很高的修身境界,是境界的表达。

李明友:按照程子的解释,孔子是肯定“古之学者为己”,而批评“今之学者为人”。

于保平:这主要强调入世,而不能完全按自己的理解。

李明友:你把“丧己”解释为很高的境界,但这里程子讲的“丧己”好像不是这个意思。

关长龙:比如我在市场上要赚钱,但是钱多了以后,我可能做慈善。海外很多大的企业家,做很多的慈善事业;但是中国好像相反,经常到澳门去赌博。如何解释“为己”?如果有钱,拿出十亿帮助别人,但如果一辈子也没有钱呢?

吴永明:“为己”并不是自私。

周三一:做慈善不是说我有十亿,失掉一亿就是慈善。比如穷苦的人,只有一碗饭,吃不饱,我给你一碗饭,现在没有钱,哪怕只有两块钱,失掉一块帮你,比十亿的人给一亿,功德还要大得多。“为己”我觉得还是修身。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关长龙:“上达”可以指仁义天道。

周三一:那“小人下达”呢?

关长龙:人欲

周又红:“今之学者为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古之学者为己”是为了修身养性。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4·27)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14·28)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9)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4·30)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14·3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2)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14·33)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14·34)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4·3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6)

关长龙:“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到底该用哪?比如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是把右脸凑过去,还是打了以后你要躲呢?“以德报怨”是道家的,而西方《圣经》传统也是强调仁慈、仁爱,强调以德报怨,但是儒家似乎不赞同以德报怨,同时更不强调以怨抱怨、以牙还牙。虽然西方人突然碰到这个问题时也会有惊讶——儒家认为,我就是正直,我用正直之道回报你;你对我有仇,我不会报复你,但是我会按原则办事情。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14·39)

张 彦:“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四个“辟”,辟世、辟地、辟色、辟言,有什么关系?

关长龙:“辟世”是避开人世,到山林隐居;“辟地”是换个地,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辟色”是人家给我脸色不好看,我就离开这个部门,比如离开这个公司;“辟言”是离开这个人,他说我不好,我就不理他,不跟他接触。

张 彦:这其中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强调贤者要“四辟”?

李明友:这个太消极了。

吴永明:邦无道的时候。

张 彦:可能就是独善其身。

关长龙:其实有一个背景的问题。邦无道则辟世,国无道或者家无道则辟地。一定要了解其背景,否则贤者都要退居山林了——我们一定要先知道儒家思想的根本。

周又红:我想这个是做人的策略。其实即使在国有道之时,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提意见、都能抗议、都能运用宪法赋予的权利去游行的。

周又红:是策略、智慧。

子曰:“作者七人矣。”(14·40)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14·41)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14·42)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14·43)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14·44)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4·45)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14·46)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14·47)

关长龙:14·45,这是在讲如何做君子,如何修身,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修己以敬”,“敬”贯穿始终是非常根本性的、总括性的说法,但是子路觉得不具体,所以继续问,然后孔子才讲要“安人”。《圣经》也是非常强调首先把周围的人安好,然后往外,真正达到安顿百姓,人人各得其所。《大学》讲“止于至善”,天下万物各得其所的境界,尧舜都认为极难做。“修己以敬”的“敬”,我的理解是安人、敬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