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凡家风之立志

了凡家风之立志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凡之家教,是给儿子讲的话,写的文章,编录为《训儿俗语》。我们来看了凡的论述:汝今十四岁,明年十五,正是志学之期,须是立志求为大人。了凡说孩子啊你今年14,明年15岁了,正是立志于学的年岁。你现在快到15岁了,要立志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了凡用“亲”民而不用“新”民,显示出了凡学问推崇阳明学派。了凡此处用的也是亲民。《大学》里面有儒家修学的基本体系,了凡认为是古学之规范。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志是人的精气神的正向呈现。什么是志?我觉得一定要搞清志与欲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先提一个志欲之辩呢?其实很多人是没有志向的,或者是我们都把自己的欲望当作了志向。我们都有欲望,考大学是为了欲望,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我们找一个好工作的欲望,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级别,或者更高的收入。很多人没有觉察过志向是什么,也没有享受过志向带给他的好处。今天我借了凡的文章来讲一讲。立志到底该怎么立,立志对一个人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我认为,要养身、养心,更要养志。首先把身体要养好,这是基础。其次要明。有的人身体养好了,白白胖胖的,如孔子所言,饱食终日,言不及义,那是不可以的。所以还要养心。养心就是明义理,能正心。最后身心调理好了,就要为天下、为己身担当。在我的师门里,我最近一看你的气色不好,我要约你到我这儿吃饭。我的体系里有很多大医,先把身体给我调一调。最近别老那么忙,把身体调一下。养心,必须听我的课,过一段时间听一次课。身体养好了,心养好了,更重要的是养志。

志实际上是一个方向,用大白话来说是长久健康的保全之道,是超越了世俗价值、利益纷争之后,内心的一种恒定的心态,那个叫志。所以王阳明说,立志是启动良知,启动良知就是立志,把良知打开了,这个人的志向才能立起来。志向像导航灯一样,像方向盘一样,没有它就非常可怕。志者,士之心也。你发了财,没有志,在世间行走是危险的。很多人他没有理解真正的志是什么。他说我很有志向,你看我有志向成为高官,我能做什么什么。其实依照儒家来看,那是一种欲望。

古人的志欲之辩,有一个衡量标准。志是胜不骄败不馁,内心有坚持。欲望是什么?欲望是得意便猖狂,失意则穷滥,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小人失意穷困的时候无所不为,得意的时候就不得了,我终于当了局级干部,我终于发了财了,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话里夹着话炫耀。我每次过年回家乡去,常感受到一种沉渣泛起的情状。整个乡村民俗里面,大家坐在一起就是谈自己挣多少钱有多牛,聚在一起请你吃饭就是比这个。在乡亲的眼里,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人物,各种请吃饭,各种比较。他们一说这些东西我就不爱听。我们的心性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东西了,不是在比官阶高低财富多少。人一看精气神的状态,就能够看出有没有超越的东西在里面。心态上也好,观念上也好,有志的人就是不一样。欲望层面的东西是得意就猖狂就显摆,失意就破罐子破摔,他就随便的胡作非为。所以,胜了就骄,败了就瘪了,就什么都不干了,或者什么都敢干,那叫欲望。

志和欲的表现形式有点像。一个因为欲望而考大学的人,一定是要在大学里赶紧当学生会干部,赶紧去找工作,他会提前把这几条主线串得好好的。不是说当干部不好,但“赶紧”二字就显出了他的功利。一个有志向的人进了大学,当学生会干部固然锻炼人,但找到最好的老师,然后去读一些特别重要的经典更重要。

一、志欲之辩,立志成大人

立志为何?“立志成大人。”大人不是大官,也不是成人,了凡讲的大人,中国古人讲大学之道,是指这个人是一个正常的,富有完整的人格。孔子是最普通的正常人,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半病之人,我也是病人,我们大家都是病人,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没有完全或者部分解决。我相对过去,有些方面算解决得比较好的,很多事情这些年看得更明白些,我自以为对于功名利禄这些东西有一些照见,有些东西已经解决。了凡之家教,是给儿子讲的话,写的文章,编录为《训儿俗语》。你看一个老先生,围炉夜话时会对自己儿子讲什么?但凡具备了这个愿意“同其情、通其理”的心态去看这个文章的时候,你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我们来看了凡的论述:

汝今十四岁,明年十五,正是志学之期,须是立志求为大人。大人之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不但是孔门正脉,乃是从古学圣之规范。只为儒者谬说,致使规程不显,正脉沉埋。我在学问中,初受龙溪先生之教,始知端倪。后参求七载,仅有所省。

了凡说孩子啊你今年14,明年15岁了,正是立志于学的年岁。古人的话都有来历,这句话化自孔子的“吾十又五,而志于学”,到了十四五就要立志为学。十四五岁一定要有一个志向,这辈子要立个志。孔子是十四五治于学,把学问作为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他到老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他都谈的是志于学问的境界,他没说他当了多大级别的官。“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到70岁学问已经到达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从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干出来又都符合规矩,大家都喜欢。这是何等的境界,他谈的都是学问。

“须是立志求为大人”,要立志做一个真正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你要掂量人是怎么回事,要做一个真正的人,要琢磨一下。你现在快到15岁了,要立志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

他说,“大人之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人之学,《大学》之道就是这个东西,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最有价值的人生,必须过的第一关,就是明明德。什么叫明明德?就是明白你身上有光明的德行,你不比圣人少多少,也不比愚顽多多少,每个人身上都有明德。天地赋予每个人的都是平等的。上天但凡赋予一个生命,这个生命的价值就都有了。表现为扫地的,当官的,有钱的,没钱的,各种各样的外在区别,但是内心这个尊严和明德体系,在凡不减,就是凡人没有减少,在圣不增,圣人也没有增加,明德人人都有。亲民,就是自己懂得明德后再去帮助别人明德,让人亲爱亲人,从而推及众人。了凡用“亲”民而不用“新”民,显示出了凡学问推崇阳明学派。王阳明认为朱熹训“亲民”为“新民”不对,应当是亲民。了凡此处用的也是亲民。那么止于至善呢?就是明德与亲民要止于最合适的一个度。这三句话特别重要,也是孔孟学问的精华,这是当年孔子教曾子、曾子教子思讲的话。

“此不但是孔门正脉,乃是从古学圣之规范。”这是古圣教育的一个基本纲目。《大学》里面有儒家修学的基本体系,了凡认为是古学之规范。“只为儒者谬说,致使规程不显。”只是有的儒者对此不懂,胡说八道,规程就没有显现出来。“正脉沉埋”,正脉是什么?就是孔孟之道脉,中国传统文化的正根正脉。这正脉因为误解谬说被沉下去了,淹没了。“我在学问中,初受龙溪先生之教。”我在学问体系里面,最初受过龙溪先生的启发。龙溪先生是王阳明的弟子。“始知端倪”,我才明白这正学的发端。

其实阳明之教就是大学之教,阳明学问主要围绕在《大学》上。王阳明的《传习录》主要讲《大学》的路径怎么去修,一个人怎么借《大学》打开智慧,怎么去建功立业,从而正确而长久地正心诚意,这是《大学》之教。这里点明了了凡和王阳明先生的渊源。

“后参求七载,仅有所省。”知发端后在生活中,了凡不断地去参求去实践去历练,才有所觉省。

二、 训儿何为明德,立志以明德自明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然这是儒学正脉的三句话,那到底什么是明德?明德和立志有什么关系?我们来看。

今为汝说破,明德不是别物,只是虚灵不昧之心体。此心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扩之不能大,拘之不能小。从有生以来,不曾生,不曾灭,不曾污,不曾净,不曾开,不曾蔽。故曰明德,乃气禀不能拘,物欲不能蔽,万古所常明者。

汝今为童子,自谓与圣人相远,汝心中有知是知非处,便是汝之明德。但不昧了此心,便是明明德。针眼之空,与太虚之空,原无二样。吾人一念之明,与圣人全体之明,亦无二体。若观圣人作清虚皎洁之相,观己及凡人作暗昧昏垢之相,便是着相。今立志求道,如不识此本体,更于心上生心,向外求道,着相用功,愈求愈远。此德本明,汝因而明之,无毫发可加,亦无修可证,是谓明明德。

了凡对儿子说,今天我替你把这个窗户纸捅破了,明德不是别的东西,“只是虚灵不昧之心体。此心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注意啦,今天你们学完这些东西,如果有自卑感的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人,学完这个希望有一个大的改变。要重新审视自己,我们往圣绝学的精微在里面。了凡告诉你,原来明德就是你的心,人人皆有的那个虚灵不昧,很灵敏的心体就是明德。这个心体在圣人没有增加,在凡民没有减少,而且人人等量,你想扩之一点不能大,你想缩小一点不能小。这个心体,这个明德,如果是100的话,任何人都是100,没有人是101,也没有人是99,你们跟孔子是一样的,跟尧舜禹是一样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你们跟他没有任何差异。

“从有生以来,不曾生,不曾灭,不曾污,不曾净。”这个心体智慧本身,不曾生灭过,也不曾污净过。就是说你想灭也灭不掉,想新造也造不出来。不能把它搞脏,也不用去干净它。不用把它打开,也从来遮蔽不住。它就是明德,众生平等,人皆如此。心体是一样的。不要老说过去我家农民出身,学历不高,好不容易到政府部门工作,还有我市里的舅舅这一层的关系才进来的,心里总觉得比别人矮一截,就老惦记要把上面的路线捋好。这种心态看上去就比较复杂,染污得厉害。其实你的心灵,你的明德体系没有被任何东西污染,你只是以为被污染了。心体,无论年纪多大,无论经历多少,它都是完整的。你是宇宙的奇迹,你具有生命一切的价值,你比谁都不差。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自信。这个自信就是因为有明德,大家身上都有。既然如此,一念直达,当体即是。那些所谓的染污、所谓的高低,刹那皆空。那一个活脱脱明德,顿时如红莲出淤泥,万千如初。

这是一定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如果还觉得不懂,觉得我泯然同于大众,我怎么有此光明的德性,那些高贵的、高位的才有的那种高尚的明德。那么,我讲一个觉照,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得到。这个觉照是我个人的独特体会,但能迅速让你明了生命的独有价值。你体会一下你个人目前坐的位置,是不是宇宙里面独一无二的经度、纬度和空间?宇宙里面找不到与你此在相同的第二个位置,这是空间。从时间上来看,从过去到现在,再流转到将来,假设你今年39岁,在你时间的纬度上,38岁已经过去了,你还可以回去吗?回不去了。在时间潮流中,当下的这一刻,也是亘古未有的这一刻。你们体会一下是不是?历史上的此刻,2016年3月19日下午3点5分,它会重来吗?不会重来。你会重活一次吗?在座每一位谁会重新以此身此心重活一次?我们的生命那么独特,那么圆满,那么不可逆反,站在独特时空中宛如璀璨之星辰。为什么把自己那么光明的一个本性觉得不如别人?因为自己级别比他低,经济收入比较低一点,开的车不好一点,一下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心情一下子就被搞乱了,就觉得自己不行了呢?为什么要这样?

“不曾开,不曾蔽”,明德其实从未被盖住或者被打开,没这事,你都有。“故曰明德,乃气禀不能拘,物欲不能蔽,万古所常明者。”这个话给人多大的信心,你们要从这里去参。“气禀不能拘”,你后天的气禀,长的个子高低、身体好坏,没有办法把明德给拘住。“物欲不能蔽”,各种欲望消磨不了这个,这是万古常明的在。每颗人心都是一盏灯,佛教的话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自有灵山塔,快向灵山塔下修”。修自己的心,就是这个问题,万古常明。

但是对小孩子你讲这么深的道理,他有时候听不明白,还要进一步来举例子。“汝今为童子”,了凡对儿子说,你还小,“自谓与圣人相远”,你自己觉得,作为小孩子离圣人太远,好像挨不上。“汝心中有知是知非处,便是汝之明德。”看,他为儿子点破了。你们有人若能明了这一点,通过《大学》就能够参悟天地之大道。了凡对儿子说,虽然你是小孩子,但你知道这个事情是对的或错的,比如说不能打爸爸妈妈,你不能这样,生你养你的人你去动刀子,那绝对是大非。你知道了那个是非判断的东西,就是你的明德,“但不昧了此心,便是明明德”。心不要傻乎乎的,不要蒙昧糊涂,那就是你的明德。

“针眼之空,与太虚之空,原无二样。”了凡接着说,一根针的小孔里面的空,和太虚宇宙的空,没有两样,都是空的,大空和小空,作为空的属性是一样的。“吾人一念之明,与圣人全体之明,亦无二体。”这又给人很大的信心。每个人身上一念之明,即当下清晰的状态,就是在圣人的状态,刹那清静,意识到无染,就是佛陀的状态、孔子的状态。比如此刻你在听我说,你一念之明,因为你听我讲道理的时候切入你的内心,你觉得也是,从时间上来看,这一刻就是独一无二的。从生命的此刻来看,这一刻谁能代替你?从这个意识上,意识到生命价值你是完满的,你有欣喜的时候,你有完满的时候,你不低于任何人。一定从这个地方找自信,明白我的意思吧?用这个重新来检点自己的生命。你这一念之明,与圣人全体之明,圣人整个身体都通透之明,也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只是圣人完全对应明德状态,你如针眼之空的明德,但在明德本身你和圣人是没有区别的。

“若观圣人作清虚皎洁之相,观己及凡人作暗昧昏垢之相,便是着相。”了凡借了佛家话语“着相”,谈儒家的东西,佛儒话语相参。他讲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觉得圣人,或者你们在座的如果觉得谁谁是清明虚静,皎洁如月之相,却觉得自己暗昧昏垢,就是好多东西暗昧,昏昏沉沉,心上还有经历负累、很多事情挥之不去,有好多垃圾,好多负面情绪解决不了,便是着在相上了。什么是着在相上?执着于外相的区别,看见十斤黄金,又看见一两黄金,落在大小的相上,而忘了都是黄金。实际上是你心里头认为的,你不能着这个相,为什么?

“今立志求道”,孩子你要真正求道,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对你的生命有交代。当我们每个人要走的那一天,你觉得这辈子没白活,对生命有交代。“如不识此本体”,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个本体,也就是本体要从自己身心上找,“更于心上生心”,却在心上与心外去找,这叫心上生心,头上安头,骑驴找驴,这是“向外求道”。就是从我们身外求道,以为功名富贵而非自家身心,玩弄身心而非自认身心,一切向外求。这样便是“着相用功,愈求愈远”。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不断从外面去找安自己心的东西。心总是不安。解决级别安一点,房子买大一点安一点,过几天又不快乐了。各种在外面找,越求越远。

“此德本明,汝因而明之。”这个德本来是明亮的,不需要外在来点亮。我们去外在找,最早的原因也是在内在点亮自己,只是找着找着迷路了,甚至出来后忘了出来干吗来了。“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方法无法到达目的,因此而明白,“明德”也是佛家讲的真如法身,也是道教讲的清明,在身上都有,从外面找不到,即“无毫发可加,亦无修可证,是谓明明德”。所以最高的境界就是自身本来的境界。其实没有什么修的,你也有,我也有,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不要刻意去求。你对儿子说,儿子我爱你,儿子我爱你,天天反复这么说。父母爱孩子用这么说吗?通常都是去做的,不会老在口头上去强调。如果老是强调,那是你有亏欠,你老没时间陪孩子,心里有亏欠,做了一两件事就提醒孩子爸爸多爱你,给你买这种东西那个东西,老把这些挂在嘴上。真正一天到晚为孩子付出很多的人,他不会老说“你看这个事情爸爸爱你才这么做的”,他不用说,自然即是爱。道也如此,明德也是如此。不起意外求它证,当体即是。

三、训儿亲民,立志为天下人

在了凡的认知中,包括儒家文化的正论中,“明德”是自己的事情,是修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向世界出发前的自我准备。“亲民”是解决好自己,使得自己明德后再去帮助别人。但是能明德自然能亲民,明德正是阔开己私。所以要立志为天下,自然就能亲民。了凡进一步论述:

然明德不是一人之私,乃与万民同得者,故又在亲民。以万物为一体则亲,以中国为一家则亲,百姓走到吾面前,视他与自家儿子一般,故曰如保赤子,此是亲民真景象。汝今未做官,无百姓可管,但见有人相接,便要视他如骨肉则亲,敬他如父母则亲。倘有不善,须生恻然怜悯之心。可训导,则多方训导;不可训导,则负罪引慝,以感动之。即未必有实益及人,立志须当如此。

了凡认为,明德不是如佛教里面讲的罗汉只是解决自己,清净自己,菩萨才能自度度他。这个明德在每个人身上于一切人本是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本来就指向和含纳亲民,所以,明德、亲民是一体之表里,世人总割裂为二。所以人们总眼着于外在的亲民体系,先成家立业,当官挣钱。求外是逐末,只有内外统一。明德乃亲民之基,亲民是明德之义。这样就统一了。“以万物为一体则亲,以中国为一家则亲”,这就是古人说的一体之仁。

了凡接着说,“百姓走到吾面前,视他与自家儿子一般,故曰如保赤子,此是亲民真景象。”了凡这个境界与传统儒家略微有些区别。一般人确实达不到,后来黄宗羲、王夫之等大儒对了凡也有一些微辞,认为了凡学问交汇儒佛,有不精细的地方。我们试以此为论,略加说明。比如,了凡认为对别人就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了凡把这个东西和佛家彻底大公无私结合起来了。其实儒家认为没有大公无私,把自己和大家都解决好,那才是真正的大公,一味去奉献那是不可能的。儒家认为,爱有差别,先对自己儿子好,再去对别人好。说把天下儿子看成和自己儿子一样,那有虚伪。一般人做不到,也很难做到。孟子认为这样取消差别,等于无君无父。儒家认为,必须先对自己父母好,再去对别人家父母好,这是真心。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把自己父母等同于天下一并都好,这是杨朱的做法,反倒是禽兽。有的官员春节不回去看自己的父母,却去慰问别人的父母,这些人是孔子讲的“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亲近自己的父母,却对别人父母好,这种人有野心。

了凡讲的这个东西,讲的这个境界,有点太高了。问题出在哪儿呢?他引用的不是儒家的经典文献吗?《诗经》里的“如保赤子”,讲的就是对百姓如对自己的孩子。实际上问题就出在这儿。《诗经》里讲的是君之对民,或者官员之对百姓,因为君臣食之于民,必须为民服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百姓如子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政府对百姓还要细致到“君子亲其亲、尊其尊,小人乐其乐、利其利”,就是满足君子、小人的诉求不同,而分类引导。政府爱民如子,而对普通民众的要求并不能像要求政府那样,博爱一切百姓。儒家认为,“爱有等差,施由亲始”,必须先对亲人好。而且,必须在先爱亲人的基础上再推及旁人。

实际上,了凡也没有否定儒家传统的做法,他没有否定先“施由亲始”,也就是说,我可以先亲爱自己亲人再亲爱他人,这不是一样的吗?不,这里面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这仍然是墨家的博爱之弊。因为实践层面的东西,在教育上必须有一个路径交待。儒家对此非常清晰,比如“不敬于亲,不取于友”,你可以说我不孝敬亲人也会有好朋友呀。或者是我孝敬完亲人,再去取友,不一定非得一切以孝亲为前提吧?不对,恰恰是要以孝亲为前提的。这是孔孟正教的前提。

视中国为一家人,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你的亲人。“百姓走到你面前,视他为自家儿子一般”,是超圣人的境界。儒家不认为有超圣人,儒家认为有圣人,而圣人是最正常的普通人。圣人不是完美的人,孔子“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原来圣人是不完美的有错误的人,只是圣人能闻善则改。所以一切人都要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果我们相信或者要求一个人爱天下人如爱自己孩子一样,那么这个人就是完美的人。完美的人就如神。以人为神就容易造成个人崇拜。

我相信了凡在某些方面做到了大公无私,但他不可能爱一切人如爱己。但如果你是为官,对不起,你必须这么做。因为官位就是公器。你坐在这个位置上,私的东西,俸禄呀,待遇呀都给你了,你处事,决断,就必须秉公执法。所以了凡在宝坻,方方面面,都是以善举服人。你看了凡给大家施粥时,他想这里容易掉点泥沙,人吃了会闹肚子,尤其那些饥民们几天没吃了,吃了有污垢的粥会对身体不好。他说这个话时,自己就热泪盈眶了。他县衙门的一些衙役有些老油条,那些人谁都管不了,他们施粥时有他一勺、没你一勺的,有泥巴也倒进去,没有太多修养。了凡就担心这些人这么做,他就对着粥说这个话,泪流满面。那衙役们一看,县令都这样了,自己就不敢,也不忍再造次,大家排队分粥时就都特别好。对饥民,了凡确实真心给予了这些亲情。

他对儿子接着说,“汝今未做官,无百姓可管”,你现在没有做官,当然不用去管百姓。你看,了凡知道这是对官家的要求。中国传统的为政伦理,是在私上有俸禄满足你,在公务上你必须“代天行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从这个意义上当然要博爱并平等。问题是,了凡推公法入私领域,告诫儿子,“见有人相接,便要视他如骨肉则亲,敬他如父母则亲”。了凡对自己孩子要求得也就有点高,他说,你看见别人的爹就和看见你爹一样。这还是有点难度的。但家教里面,他从小给孩子这个理念的灌输,至少他不跟外界对立,也是很好的教化。“倘有不善”,别人有不对的地方,“须生恻然怜悯之心”,你要怜悯别人。“可训导则多方训导”,去点化他。“不可训导则负罪引慝,以感动之”,你感化不了他,你就负罪引慝,把他的错误慢慢纠正,不要一时强制他这么去做,要感动他。“即未必有实益及人,立志须当如此。”对别人要有一种胸怀,宽阔接纳他。他让儿子从小在这方面历练。

了凡的学问来自儒家,但加入了佛家的理论与方法。将世间父母视如己家父母爱敬之,传统儒家认为这么做很难做到的,做到了也有虚伪。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观念意识上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人之父与自己之父是有差异的。就像士兵的司令员只有一个,如果有两个司令员在头脑中生根,出现问题或冲突时听谁的呢?所以《礼记》里面有些规定很细,如君王召见,在途中遇到父亲危亡怎么办?有了差异与参照就好解决了。就如敬父如敬司令,他人父如副司令,如果两个都敬如司令,有冲突的时候听谁的。你说,没冲突的时候不也挺好的吗?两边兼顾。可是没冲突也有主次呀?且按同敬而论,自己父亲和他人父亲生病就必须同等对待,这是博爱应有之义。这在孟子那里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这些义理层次上的辨析。所以了凡要求儿子对别人爹妈和对自己的爹妈一样,这样的要求偏高了。但从了凡自身而论,他是这么认知的,所以教育孩子他也是真诚的。我们且不论儒佛路径之别,或者了凡融佛与儒之辩。了凡既借《大学》为框架谈立志,就仍在儒家的大的范围里。

四、训儿至善之真意,立志下手处

你既然要明德,自己找到自己的自信,保全自己的天性,打开自己的智慧,又要与别人和天下人合为一体,要有实际的实操,怎么做?这是了凡对于《大学》的一个解法,也是王阳明的一个解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这个“止于至善”怎么解释?了凡是从王阳明那儿得来的,王阳明也是这么解释的。了凡认为:

然明德亲民不可苟且,故又在止至善。如人在外,不行路,不能到家。若守路而不舍,终无入门之日。如人觅渡,不登舟不能过河,若守舟而不舍,岂有登岸之期?今立志求道,不学则不能入道,若守学而不舍,岂有得道之理?故既知学须知止。止者无作之谓。道理本是现成,岂烦做作?岂烦修造?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易曰:继之者善,善是性中之理。至善乃是极则尽头之理。如人行路,若到极处,便无可挪移,无可趋向,自然要止矣。故止非至善,何由得止?至善非止,何以见至善?此德明朗,犹如虚空,举心动念,即乖本体。我亲万民,博济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空。若不决定信此是道,而欲起心作事以求功用,皆是梦中妄为。

原来“明德”和“亲民”不可轻忽苟且,都有个“至善”作为调理才好。所以王阳明在《大学问》里讲,一个人过分注重明明德,他就很容易陷入过于注重心性,走远了陷入虚玄。现实中也是这样,有些人过于注重心性,老爱打坐,也不爱出去交际了,就觉得周围一切没意思了。明末灭国之弊,正在于此。所以才有了颜习斋的反对程朱陆王之学,而主张实学。另一方面呢?过于注重亲民,没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天天就张罗着干外面的事。这也偏了。这两个东西一点不能偏,要用至善来调它。至善就是调亲民和明明德这两个体系的。

了凡举了个例子:“如人在外,不行路,不能到家”。人在外面不经过路肯定到不了家。但是“若守路而不舍”,你如果老守在路上,被路绑架了,本来是一条路,不是你的目的,你老在路上走,“终无入门之日”,终究也就进不了家。又好像一个人找一条船,他不登上这个舟,他就不能过这个河。但是已经到了岸,“若守舟而不舍”,不扔掉这个船,“岂有登岸之期”,你不舍船就登不上岸去。

所以“今立志求道,不学则不能入道”。现在你立志求道,当然要通过学习,但是“若守学而不舍,岂有得道之理”?但只是守在学上,已经忘了目的是什么,就一味在那学呀学,不就和前面说的守在路上和不舍舟船是一样的吗?这是方法和目的之别。不能被方法绑架而忘了目的,也不能为了目的不择方法。二者是相应又相如的。

“故既知学,须知止”,所以既要知道学为方法,也要知道以止为目的。什么是止呢?“止者无作之谓,道理本是现成,岂烦做作?岂烦修造?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这里了凡回到禅宗修行的一些东西上去了。传统认为,止是由现实呼应出来的一个最恰当合理的度。了凡这里认为是无作,是现成,是无心,是究竟。两个路径,一个是水路,一个是陆路。现在是在陆路上谈架桥,到家说没家,一般人就容易蒙圈。了凡之“止”,实际上是指禅宗的“本自具足”,不假现成。儒家之“止”是指当止要止,明德、亲民皆要有止。

知止,是儒家一个特别重要的修身和做事方法。我们今天很多的人,之所以对自己没办法,就是不知止,不知道停止,做过了。知止这个东西特别重要。孔子说,“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个小鸟飞来飞去,在山坡上会停下来。你出去玩却不知道回家,不知道止。我们所有的矛盾就是产生于不知止。比如说你在这个官位待了这么多年干一把手,该让位给二把手了,你通过各种关系运作,不知止,还想多干两年,压着年轻人上不来。我们不小心就不知止,吃东西一下吃多了,不小心,不知止。

我记得在大学时有几个同学关系也很好,但有的同学事情做得太过,反复这么做,我就不理他了。不理他我就一点都不想理他。有人说这个时候要宽容人。没那事。因为这个东西也要知止,你不要花太多的努力,去叫醒一个叫不醒的人。我们说君子要化万民,那是教育大方针。对具体人,孔子也不这么讲。孔子说唯上智和下愚是不移的,就是说特别聪明的人和特别傻的人,这两种人很难改变。教化的目的,是让中等才智的人往上走。

所以知止是儒家一个极大的智慧。唐朝有一个大哲学家王通,就根据这个“止”字写过一本《止学》的著作。知止就是知道在哪儿该止,合适恰当,特别重要。如果知道的话,该停的时候就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知止。你去山里玩,走着走着,行到水穷处,水沟到这儿过不去。那么就坐下来歇一会,看看天上的流云。

如何认识儒家之“止”,认识这一点,需要一些学问基础和体认。这一段我先将理讲明白,存此作备,将来你们体透深了再来细品,现在先跟着儒家的义理层面走一遍。我认为,到王阳明所主张的“心即是理”,匹配以王阳明认可的程朱的心物一源,王阳明已经将心与物、明德与亲民,看作都需要知止。至善就是让明德与亲民皆知止。那么明德与亲民作为心与物既然是一源,又被王阳明训作两种止,便知道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王阳明《传习录》中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这内之明德(心),与在明德基础上的亲民(物),既然要把握两种知止关系,那么心物存不存在你起我止、你止我起的奥妙关系?这是王阳明之后很少被谈及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了凡作为后来者,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没有按照儒者一贯的实践路径,把它用儒家义理推演出来,他直接在此路回峰转,把佛家的无心与知止联系起来,认为知止就是无心,便是究竟,斩断。那么,与儒家之止相比,佛家之止更加了一个截断众流,刹那寂静的东西在里面。我以为,这加大了阳明学说的禅宗色彩,共构了阳明后学的虚玄之偏。我以为,按照儒家的义理,实际上心物既然同源而异现,同统于性,那么,我们在处事过程中,在一个事件的时空中,心物之止就是一对阴阳,一对矛盾。所以,心止则物起,心起则物止,把握好这二者关系,才会避免后世过于贬物而重心,或者拜物而失心。内是内,外也是内外化之外,此内外是一种东西。所以对一个人来说,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都很好,为什么要扬此抑彼呢?此中明了,才能真正学兼天人,从容自在。

推及明德与亲民,也是你止我起,你起我止,动静合一,内外一如。但前提是以明德为本,亲民为末,但实际操作时内就是外,外就是内,这就真正映彻了二程的心物一源、物我无间的妙境。这样,作为心的觉醒,物也觉醒了,就是孟子的尽心,由尽心以知性,由知性而知天。知天,才可以真正知人。《中庸》所谓“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那么从内心知天人了,内心就不再复杂了,心里随时能回到诚的状态。能回到诚的状态,就是心时时知止。

《中庸》说,诚者自成也,道者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也。故君子诚之为贵。从这里看出来,物起于诚。《中庸》进一步说,只有至诚,才能尽性;能尽性就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到这里,你可以知道原来心物其实有次第,确实有一个彼此推动的关系。也就是说,我前面说的心物之止要时时以诚化之,化之就是止之。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不能随化则要用视心物为阴阳的方式,经由“止之”而自由从容。然后日臻于随时化之。第二层次,若能随时化之,就可以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到此地位,人视天地的整体性就出来了,那就是大机大用了。就可以赞天地化育,可以与天地相参了。这个时候的人,就是真正的天地之子。

所以,最后落实到的落脚点在“诚”上。这个诚其实就是回性能止。因为《中庸》说了,诚者,非自成而已,所以成物也。因为成己只是仁,能成物就是知。“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太妙了。原来心物一源,同在于性。在性德上,本来就要心物相合,内外是一回事。明德亲民原来是一回事,都是养性的。懂得了这一点,你就“时措之宜”,也就是很自由,怎么都是对的。

所以,儒家之止,原来是一把打开天地与我同体的钥匙。但如果没有真正的体道履践的功夫,很难懂得这种奥妙。

了凡接着论证至善。他引用《易经》讲,“继之者善,善是性中之理。至善乃是极则尽头之理。”为什么说继之者善?《易经》的原话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也。”《易经》讲天地变化之道,人间宇宙变化之道,就是阴和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在管理上也是这样。你的下属怒气冲冲来了,这是一个阳。你就阴,冷静地面对他。别你也阳起来了,就当当当地打起来了。夫妻俩也是这样的。老婆不理你,你也不理老婆,两个阴。两个阴背道而驰,长久不理,分居了,接着就不在一起了。“一阴一阳谓之道。”成之者性也,把这个阴阳交合在一起就是性,就是宇宙的属性。阴阳总是在转。你看,原来玩转阴阳的就是性。

“继之者善也。”能够接续这种阴阳之道变化的就是善。这是我们中国对善最早的理解。这里的善没有伦理和是非对错,而是性中之理,推动一个事情自然而然,叫作善。要去参这个东西。中国经典里处处是玄机密码,就看你会不会看。你如果能顺天地,继阴阳之道,这个善才是最大的。“至善乃是极则尽头之理”,至善就是把阴阳之道接续得最合理的那个理。《阴符经》就是讲这个道理。了凡说,就像人走路,走到极处,路走到没路走了,“便无可挪移,无可趋向”,自然就停止了。前面是一个墙壁你再走吗?所以“故止非至善,何由得止”?止是一定到了要停止的时候,不然你停止干吗?这里的“止”有两层含义,一是就像走路到尽头了,你不止怎么办?二是不到尽头,你停下来做什么?人一定要有这个观念,恰到好处要收手。到止不止,你不收手,老天就要干预了,天就要杀你灭你。

了凡说过,行善不够大,但是经营的行善名声很大,这些人要遭奇祸,因为他不对称。实到此,名到此,就得止;德到此,位到此,就得止。名实不符,德不配位,没有不出问题的。我身边发生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个干部没这个德行,他非要经营运作坐在这个位置上。经过各种关系运作,刚坐到这个位置上没两天,人就死了。德不配位呀。万物都有一个匹配,有一个相称。

“至善非止,何以见至善?”至善如果没有止,你怎么评价它呀?他停在8,你可以评价,停在9也可以评价,他一直在动,你就没法评价了。所以只有通过“止”来切断或者标注,然后才可以有依据去评价至善。

原来这个世界一大奥秘就是以诚知止。孔子学问里面有一大学问,很多人没有谈过,我今天奉献给你们。孔子就是一个极高明的知止高手。在这个国家待几天可以走就走,不能留就不留,及时行止。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思是,就好像堆土为山,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差那么一筐土就堆成了,但却需要停下来,需要止,我会停止。又如以土去填平地,工程浩瀚,好像愚公移山,很难完成,可是需要开始,需要开始挑第一筐土,我会开始的。你想想,我们平时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就是告诉人一定要把一个即将完成的东西要努力完成。可是孔子在一座山就差那么一锹,这个山就形成了,但该停止,孔子就会安然停下来。这个“止”是一个大智慧呀。我们生活中极大的烦恼,都来自于不能止。我们总有一个完成这个山的冲动。我们执着于外相,而没有按照天地的至善,来安排事之终始。有天地格局的人还是少数。能明此理更为难得。而明此理、践此行,其中乐趣与天机难以尽言呀。

“此德明朗,犹如虚空”,每个人身上都有明明朗朗虚空一样的德性,你为什么老是“起心动念,即乖本体”,老去琢磨事,老去算计别人,老去猜测别人。一动心念你就离开了你虚空明德本身有的大智慧。“我亲万民,博济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我们其实都能亲大众,能够博施广济,这点在我们自身都是具足的,不用从外面另找。这句话里有天机呀。确实是这样。如果你一念能诚,你就是天地造化力量的组成部分。你在那吃饭,剩了一些菜,服务员无非倒垃圾桶里。你看见一只流浪狗,顺便就给它挑了两块肉。狗吃完,你也忘了,走了。雪后过桥发现有松动,顺便用石头紧一紧,也没什么多余的想法,只是物性如此。结果有可能就避免了一个风雪夜归人落河而死的惨剧,人间少了一个家庭缺父亲。这种事情不是期待有什么效应,只是尽物之性而已。我在老家,大概六七岁,去两个姑姑家拜年,见孩子们追着乞丐打。我当时心里就特别难受,忍不住要掉下眼泪来。当时小,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欺负乞丐,这个乞丐是个老人,挑了一个担子。我就护着他。因为我是城里来的孩子,那帮孩子对我好像不敢欺负,就一路随着骂那个乞丐“讨米种”,大概是说此人天生下贱只能讨米吃的意思。我一直护送他过河,并帮他拿东西。我至今记得他感谢得落泪的样子。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力量去做一些或大或小的事。帮助别人你就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小我,就变成一个大我了。是大我,天地皆可以借力呀。

“遇缘即施,缘息即空。”比如走在大马路上看见一个人饿得很,买个包子给他。买完了之后就走了,彼此也不认识。这其实就是最大的善,就是了凡讲的三轮体空。就是我和你之间,还有中间所施之财物,三个方面刹那轮空,佛家认为那是不可思议的功德。《金刚经》里面也是这么讲,“无念布施”,就是随顺而为。从儒家看来,就是代天而行道,不论大小。在佛家看来,这三体彻底轮空,这一念直达宇宙。《法华经》里讲,遍虚空,尽法界,都能享受到这份好,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若不决定信此是道”,你如果不相信这是真道,“而欲起心作事,以求功用,皆是梦中妄为”。如果你不相信这样不起念就是道,而是老用心计,老求功用,就是如梦中妄为了。

五、大学之道,当明性教二途

了凡这篇文字,名为训儿立志,其实是通过以禅宗之理融入儒家框架的一种儒家大人之教,让孩子在明白明德、亲民、至善上完成认知,形成良知,是为立志。这是王阳明“立志即是致良知”一说的具体论证。论证的方法有良多创见。

明德、亲民、止至善,只是一件事。当我明明德时,便不欲明明德于一身,而欲明明德于天下。盖古大圣大贤,皆因民物而起恻隐,因恻隐而证明德。故至诚尽性时,便合天地民物一齐都尽了。当明德亲民时,便不欲着相驰求,专欲求个无求无着。故先欲知止,先知此止,然后依止修行。依止而修,是即无修。修而依止,是以无修为修。无修为修,是全性起修。修即无修,是全修在性。大率圣门入道,只有性教二途。真心不昧,触处洞然。

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者,性也。先明乎善,而后实造乎理者,教也。今人认功夫为有作,而欲千修万炼勤苦求成者,此是执教。认本体为现成,而谓放任平怀为极则者,此是执性。二者皆非中道也,须先识性体,然后依性起教,方才不错。

他说明德,就是明白自己光明的德性。亲民,帮助别人打开别人的智慧,让别人明白自己也有光明的德性。止至善,就是用最恰当的方法去明德和止至善。了凡认为,至善就是本来现成的良知。了凡进而认为,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件事只是一件事,综三为一。所在为何?他说,当我们明明德的时候,你自己光明的德性,“便不欲明明德于一身,而欲明明德于天下”。比如明明德自己想明了,希望天下都明了这个念头,意义也很大。

“盖古大圣大贤,皆因民物而起恻隐,因恻隐而证明德。”了凡说古代的圣贤,都是因为百姓与万物而起恻隐之心,比如说看见小孩要掉井里了,一下心里难受,突然就觉得自己有一个生命要受到损害了。看见别人切手指头,一下心痛。这是观音菩萨讲的慈悲。有一年我们搬新房子,切割一块地毯,我弟弟把脚皮划破了一点,当时简直就像划在我心上的感觉。恻隐心一起来,你是通透的。爱一个人、敬一个人,感觉是相通的。一定要在这个感觉里面去找。在这个感觉的时候,他真的明白是有明德的。所以“故至诚尽性时”,真正的真诚而尽自己的良心时,“便合天地民物一齐都尽了”,这个时候尽己之心,就是尽天地万物之心,就是上帝临汝。这是中国的立教之学,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这说明明德就是公其心意通天地。

“当明德亲民时,便不欲着相驰求,专欲求个无求无着。”你帮别人,帮完就过了,也不要他回报。若有求时,就破了。我们今天有很多人,像有个老太太过去帮助过整个家族里面的各种亲戚,现在看他们也都好了,他们又不记恩情,老太太很生气。我就说不要生气,我们很多人的病就来自于这个。老太太身上也有一些病,多少年过来了,她为大家付出过,心上有一段积累的东西。这个东西要化掉,要以物还物。着了相了,就对身体不好,各种怨气,身上就会起毛病。我每次回家,对我爸和我妈我都要做一个心灵上的大调整,我说得口干舌燥。儿子嘛,出去教人,对父母要先尽心。每一次我一回家,能管他们一年开开心心。过段时间重新回去给他们心灵洗个澡。有时候给他们“洗完澡”了,我难受了。他们一看儿子难受了,又来哄我。你给他“洗澡”你要费力,自己的父母你要说服他,那是极难的。他们会想,你就是我生出来的,你学问再厉害,也是我儿子。我的国学课堂上为什么要易子而教?易子而教时,孩子们的感觉与自己的家长的教,会不太一样。

“故先欲知止,先知此止,然后依止修行。”原来明德亲民,先要知止。这是了凡论述里面的一个被强调的次序。我们老说让小孩子明明德先读书,或者先亲民,先学会孝敬。了凡不是。他认为,要先知止。这是了凡的独到之见,也是符合和继承孔子之意的。孔子说,要先进于礼乐,先学礼乐。礼乐就是知止,这个事情于别人,于自己,该怎么合理去做,就是知止。所以你们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学会什么东西,先要掌握一个度,停止,先于知止。依止修行。这其实也是符合《大学》的精神的。因为“知止而后有定”,由知止一直到“则近道矣”,强调的就是先要知止。

但下面的止,了凡就用佛家之止来讲了。我们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了儒家之止的传统路径。这里不进一步讨论。我们按照了凡的“之止”来看。“依止而修,是即无修”,依止而修,停在那儿,就不用修了,是即无修。修的过程中依的这个止,“是以无修为修”,不要修就是修。我们日常行止坐卧,吃饭,有谁说吃这个饭,我要吃饭了,我要拿筷子了,我要下筷子了,谁会这么说?拿起来就吃。送到嘴里,不会送到鼻子里、额头上,拿起来就吃。是先天之能。男女之事也是一样,不用教都会的。这个用修吗?不用修。“无修为修,是全性起修。”无修而修,这个效果是最好的。修就是无修,无修就是全修,全修在性,所有修都是在修你的天性。

“大率圣门入道,只有性教二途。” 最后了凡归结到大学之道,入门之道,就是性与教两个途径。《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天所赋予的是性,你能率天之性这就是道,修这个率性之道就是教化之本根。一个“性”让你认识身上的天性,这个性就是明德。一个“教”,就是让心灵觉醒而率天性。

“真心不昧,触处洞然。”只要这个率天性的心不被遮盖,你的周围的一切都会呈现实相。这个境界很微妙。这个境界进入之后,我有一个体会,我经常过去很忙的时候,会觉得很安静,我经常觉得宇宙间特别安静,包括有时候给你们讲课,我也觉得很安静,很闹腾也觉得很安静。在这个东西里面体会这些东西,不修而修,不加修饰,如如不动,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最后一小段,了凡专门论述性教内涵与执着性教的偏差。“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者,性也。”不用思考就得到答案,不用提醒就自然中道,这就是性。“先明乎善,而后实造乎理者,教也。”教是什么呢?先让人明白什么是善,然后在现实中领悟和验证理的实际存在,这就是教。

“今人认工夫为有作”,现在的人认为用这个工夫有作用。“而欲千修万炼勤苦求成者,此是执教。”所以总在这个功夫上努力,千修万练,用勤苦来求成,这是执着于教。执着于教,会让我们被方式方法绑架而忘记目的。用功夫本为求道,却陷入功夫中了。现在很多人学音乐学体育就是如此,忘记了音乐的本性是快乐,陷入了各种复杂的表现技巧中。忘记了体育是健身,而从事了摧残身体的残酷竞技。

“认本体为现成,而谓放任平怀为极则者,此是执性。”认为本体现成,就完全放任天性,因为天性本来一切皆有嘛,不用修,不用求,打破一切规则,完全为所欲为。这其实是任性而非率性。就像书法不应有束缚,但你从来没有基本素养,拿起来就狂草,这就是任性而执着。你看西门庆什么女人都能玩,什么事都可以干。执着于性,有时反倒空洞。所以佛家说,宁执有如须弥山,不执空如芥子许。

原来教和性,执着便有偏差。凡物皆有两面,你得到它也容易被它绑架。我们人经常是这样的,我们成功的经验往往是我们失败的原因。过去我老这么做,对了,我特别相信它。再这么做,公司因此垮了。方法路径的依赖,抛弃路径的疏狂,都很容易把自己陷入进去而迷失。所以,“二者皆非中道也,须先识性体,然后依性起教,方才不错。”这两个都不是中道。所以先要识性体,性体每个人身上都有。了凡告诉自己的孩子,孩子,你要认识到自己身上一点都不缺,你一定要自信要完满,你身上什么东西都有。认识这个性体,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起教。通过教化知止,各种事情依变化去做,事情方才不错。

了凡的东西说深很深,我是努力把深往浅里头讲。实际上了凡先生的十篇文章里面,它的背后是中国整个的哲学文化思想的精华,我借这个,也是把了凡先生的十篇文章里面所涉及到的四书五经,包括诸子百家的一些观点,随着这些文章把它们的来源拔出来,给大家做一个解疑和解释。同时跟我们的身心,跟我们的工作,有一个对应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