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领衔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教育

领衔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教育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学科创始人,博士生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是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学科的创建人,长期担任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曾任全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主任委员等。经校方有关领导和施增玮教授商讨决定,由李介谷具体负责承担此项任务。

李介谷 领衔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教育

◎胡福乔

李介谷教授

李介谷(1928— ),上海嘉定人。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学科创始人,博士生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1945—1949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沪江大学物理系归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此后即开始任教于上海交大。是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学科的创建人,长期担任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曾任全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主任委员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所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李介谷,出身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工商业主家庭,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六个子女的教育支出,每年都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但是父母茹苦含辛,培育子女,使6姐弟中多人毕业于当时学费昂贵的教会大学。而李介谷作为家中的第一个男孩,在父母眼中他聪明,又勤奋,更是对他着力加以培养,从而使他有机会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他从小就记性好,而且兴趣广泛。非常有趣的是,在上海中学求学期间,他这个理科班的学生还是一名足球健将,他所带领的年级足球队,还曾获得过全校足球比赛的冠军。此外,由于受家庭的影响,他自幼便对古汉语有着深切的热爱,能背诵《古文观止》中的绝大部分名篇,而对于唐宋诗词,也是过目不忘。至今他虽已耄耋之年,但有些诗句仍会触景生情,出口成诵。

正是这些方方面面的学养,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最早的学习基础,使他得以在很多不同领域得心应手地施展才华。他吸取孟子的“学焉而后臣之”的主张,并据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努力做到博闻强记,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既要博学又要尖新”的治学指导思想。

兼学苏美 开拓学科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形势下,为响应国家号召,更好地学到苏联“老大哥”的先进技术,他抓紧时间自学俄文,在很短时间内,达到了可以阅读俄文科技书籍和笔译俄文科技资料的水平。

1954年起,李介谷参与交大电工器材制造系的筹建,当时全面学苏联的新专业“电器制造专业”,学科的主要专业方向为高压、低压与自动化电器。在此期间他担任教学工作,先后开设“电器学”、“低压电器”以及“磁放大器”等课程,随后科研方向逐步向磁性元件、半导体元件和可控硅控制系统转移,直至60年代中期。

为了在第一时间了解苏联的科技发展情况,他从自己并不宽裕的工资中自费订阅俄文的《电》,《自动技术》等多种科技杂志,改革开放后英美杂志恢复对华发行,他又开始订阅英文科技杂志,几乎每个月,都要抽时间到当时可以买到外文书刊的外文书店浏览购买,以致外文书店的一些营业员都和他非常熟悉。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启动了建立个人技术档案的留档制度,积累卡片千余张之多,直到后来计算机检索系统兴起,这项建档工作方才中止。在此期间,他通过阅读俄文原著和翻译科技著作,在比较宽广的技术层面上,对苏联的先进电工技术,有了比较完备的了解。

20世纪50年代中叶,大功率半导体控制器件的生产技术在我国尚未成熟,而磁放大器技术则由于其节能和可控的特点已先行兴起,并被上海市机电一局认定为将在上海推广使用的一项新技术,他成为积极的推动者。当时机电一局决定的具体做法是:一方面为各有关工厂的技术人员开办理论性讲座,另一方面又深入诸多工厂进行推广性的指导(包括产品的具体设计等等)。为了协助推动这一重要工作,时任机电一局副局长的胡汝鼎力邀李介谷参加由胡亲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业余开展技术讲座活动,并通过上海市电机工程师协会,组织普及磁放大器技术的全市性讲座,李介谷应邀担任主讲。该讲座每周一次,历时二三个月,每次听讲人数六七百人,科学会堂的大教室内座无虚席。在听过他讲座的上海市电机行业各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李介谷的名字无人不晓。这就为他以后结合工厂实践,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协作条件。

60年代中期以前的数年中,他为配合教学工作,曾编著和翻译出版了多部电器制造专业的技术书籍,包括《变电站值班电工指南》(译自俄文)、《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磁性和半导体传感器》(译自俄文)、《电工金属与合金》(译自俄文)、《自饱和磁放大器》(译自英文)、《电器学》(全国统编教材)、《磁放大器的理论和设计》(已入围全国统编教材,但由于形势变故未能出版)。在此期间还作为当时上海市唯一的电工技术刊物《电世界》的主编之一,编辑出版《开关设备文集》等多种与电器制造专业有关的文集和多期连载的电工技术讲座。由于任务繁重,经常挑灯夜战,当时的系主任刘泉祺曾这样称赞过他:“李介谷老师工作非常努力,可以说,他家的灯是交大新村熄得最晚的。”(当时他们两家相邻,可以对窗而望)

模式识别 捷足先登

1978年,上海交大教授代表团访美,参观了美国很多先进的学科基地和实验室,其中特别对匹茨堡大学由交大老校友施增玮教授主持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实验室留下深刻印象,希望能将这一实验室移植到上海交大来。经校方有关领导和施增玮教授商讨决定,由李介谷具体负责承担此项任务。学校在向国家有关部门请示汇报后,由王震副总理亲自批准,派李介谷携带30万美元的资金飞赴美国购买该项设备,同时在施增玮教授的实验室进修相关技术和理论。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样的举措在国内可算是一件特大新闻。当时计算机图像处理设备在美国是对华禁运的,根据校领导的指示,并在有关领导的有力推动和介绍下,李介谷在美国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虽然最后拜访了美国国务院有关官员,但由于美国政府方面的万般阻挠,购买成套设备的计划未能完成。最后只得决定将该系统拆开,美国批准出口的部件在美国购买,其他部件则在其他国家选购,然后在上海组合成完整系统,从而创造了条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拥有成套进口装备的模式识别实验室,并领先开展了这一领域的正规研究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大形势的发展,他的专业方向逐步转向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按照学校给定的任务,开始建设这一方向的新专业和实验基地。1979年底,他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匹茨堡大学工学院模式识别实验室进行技术交流,并参加该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历时约两年之久。在美期间曾多次在有关国际会议宣读和发表论文,内容涉及汉语识别、图像分割技术以及癌细胞形态测定(后一项目与匹大医学院合作)等等。

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是一个应用性很广和很强的学科,而且在国内起步也比较晚,李介谷深知本学科要在国内保持优势,必须在科研水平上下功夫,因此他带领学科一班人,不断从国家大的需求上找寻科研方向。20世纪80年代,他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认识到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重要性,于是致力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他组织开展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解剖分析系统”项目,就是在该实验室建成后,在国内领先开展的研究项目之一。当时我国信息产业方兴未艾,要发展我国的信息工业,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当时电子工业部已将这个问题列为七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通过这一项目的研究,可以从所采集的图像来分析国外生产的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从而达到自行设计和生产的目的。该项研究成果(实际上是他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公开发表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曾发专函来表示对此研究成果很感兴趣,甚至提出希望购买有关资料。该项研究成果曾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优秀软件一等奖。由于本学科的应用依附于多种学科领域,因此20年来他的科学研究曾渗入很多不同的方面,包括集成电路的再造工程、细胞分类识别、语言的识别和翻译,文字识别,印章鉴别、运动目标识别跟踪,指纹识别等等。在这些科研工作中,“雌激素受体细胞荧光法研究与测定”项目曾获198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雌激素受体细胞荧光法研究与测定”,是李介谷在匹兹堡大学访问进修期间和访问学者郑树医生合作的课题。郑树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回国后曾担任该院院长),当时她正在匹大医学院跟随著名的费舍尔教授(Fisher)做研究工作。费舍尔是美国最著名的乳腺癌外科专家之一,欧美的很多王公贵族和富豪名流都是他的病人。这个项目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来确定切片样本的乳腺癌细胞成分。这项研究即使在当时的美国也是一个崭新的技术研究项目。李介谷和郑树的这项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结果,后因两人相继回国而未能继续,也是件令人遗憾的事。该研究结果在美国公开发表前,曾先在费舍尔教授的实验室中做了详尽的介绍,费舍尔教授对该项研究取得的进展极感兴趣,认为它非常富有创新意义。

李介谷十分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他经常说本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要有好的实验条件,必须全力建设好实验室。李介谷身体力行,努力为实验室建设作贡献,带头把科研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专门从法国引进国内为数不多的图像处理先进设备,安装在新上院二楼,这个实验室作为学校的一个窗口,经常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内外专家学者参观。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1981年,李介谷从美国回国,直至1998年退休,倾全力于本专业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刚回国时,由于国家刚开始改革开放,学校开始建立或建设一些新学科,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是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的难度非常大。由于学科是全新的,没有可借鉴的教材和经验,他带领一批教师和研究生边学边干,将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充分加以发挥,同时组织教师先后赴美国进修提高,并邀请美国学者前来国内,组织有关大学开展讲学讨论,如施增玮、窦祖烈、鲍诚志等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兼职(顾问)教授,经常来校讲学。他同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拟定全套的教学计划,编著包括《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以及《计算机视觉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主要教材。为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学校培养研究生的先进单位和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李介谷教授在法国格勒诺贝尔大学机器翻译研究所工作时留影

李介谷多年以来频繁参加各类社会科技活动,曾任职于多个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团体,其中包括:1988年第9届国际模式识别会议(ICPR,意大利罗马)程序委员;1992年中文和东方语言计算机处理国际会议(美国佛罗里达)程序委员兼分组主席;1994年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国际会议(ISSIPNN—94,香港)程序委员兼分组主席;全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主任委员等。此外还参加了中科院和北京大学两个模式识别方向的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并担任它们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之职。

教书育人 独树一帜

“既要博学,更要尖新”,这是李介谷一直信奉的治学原则,也是他培养学生和建立新学科教学计划的主导思想。

李介谷身体力行,为研究生开设专业基础课。他知识渊博、思路缜密,上课由浅入深、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深得学生欢迎和好评。有位学生回忆:我做李先生的学生时候,李先生已经是65岁的资深教授了,作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的创始人,那时的李先生仍然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活跃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李先生给我们上的课程是《计算机视觉》,这门课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是一门比较晦涩难懂的课程。每次上课,他给学生的印象都是精神饱满、声音宏亮、条理清楚的,一点也不像65岁的老人。李先生的板书从来都不死板,而是图文并茂的,他力图把一个个复杂的原理用最简洁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为了阐明一个关联关系,还会从左边黑板开始用粉笔画一个大大的箭头到右边的黑板,让学生们茅塞顿开,不得不为先生清晰的思路所折服。由于李先生个子不高,更增加了他上课时板书的运动幅度,他一会儿走到左边黑板,一会儿又来到右边黑板,每次上完课,李先生就像刚刚做完一项运动,我们能在他的脸上依稀看见有微微渗出的汗珠,不禁对老一辈教师敬业精神肃然起敬。

李介谷指导过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近百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如今这些弟子活跃在国内外的学术界、科技界和工业界。李先生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得同行和学生的钦佩。有一位参加自动化系庆五十周年的博士生是如此评价他的:“李先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为人正直,治学严谨。”有一个时期,在大学里,论文数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论文数量的多少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对于学生,多产论文意味着获取学位的顺利,一时出现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倾向。李介谷则坚持从严治学,教育学生不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走近路,对于论文的署名非常严肃。有一位博士苦于毕业论文数量不多,旁敲侧击地告诉李先生,想在他人的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请李介谷网开一面,没想到李先生义正词严地说:“是你做的,就写你的名字!不是你做的,就不要写你的名字。心思要用在做学问上,不要投机取巧。”言语凿凿!李介谷就是这样,一是一,二是二。教师的神圣职责,在他的言谈举止中,处处可见。他的言传身教给弟子和同事们受益终生。

他家里有一个礼品柜,陈列着一些学生毕业后来访时赠送的纪念品,其中一件镀金的神舟载人飞船的模型,是他的几位参加载人飞船设计团队的学生,在飞船成功发射后送来给他留作纪念的,这是一件他爱不释手的纪念品。

还有一位学生于90年代后期毕业后去美国,在某知名银行公司担任系统分析师,成为该公司“次贷”项目主创人员之一。他在回沪探亲时曾专门拜访恩师,说起以前本学科毕业生的培养过程时,他说:“我们学科的教学计划是完全成功的,毕业生能适应很宽的工作面,所学的知识在学科性质好像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非常有用。”

名师出高徒,古来自有之。在李介谷的教育生涯中又谱写出了新的篇章。

1998年,40多位研究生祝贺李介谷70寿辰时,李介谷夫妇为大家切蛋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