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仲景的高超医术

张仲景的高超医术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仲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患者服药往往有个固定的时间,但是服药后出汗症状却没有得到改善。可见,仲景善于抓病机、抓主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罕见的、贵重的药材来彰显自己的医术。仲景不但对于急危重症身手不凡,对于疑难怪病的治疗,更为一绝。一日仲景正于家中研读医书,忽见一长者领着一女子前来看病。仲景用方,药少而力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便是《伤寒论》中三首超过十味药方剂中的一首。

(一)异病同方

仲景对于桂枝汤的研究绝不仅限于此,他抓住了桂枝汤证的病机,所以应用桂枝汤不仅限于风寒外感。有些患者来找仲景看病,他们经常对仲景说,“我什么病都没有,就是经常出汗,同样的天气,同样的衣服,别人很正常,而我却汗流浃背了,您能给我看看吗?”仲景通过中医四诊,仔细分析了患者的病情,发现他们的脏腑功能很好,也确实没有什么大病,但就是出汗,仲景认定这是由于营卫不和造成的现象。营气、卫气本是周流于人体经脉中的,它们如环无端,周流不息,调节着人体的阴阳平衡。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患者营气循环正常,但是卫气病变,使得营阴泄于脉外,故而出现多汗的情形。这与阳明病热邪炽盛、逼迫津液外泄的多汗有着本质的不同,抓住了营卫不和的病机,仲景还是选用桂枝汤,只不过这次是用桂枝汤来止汗,药物没有变化,剂量没有变化,只是服药的方法发生了变化。

因为仲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患者服药往往有个固定的时间,但是服药后出汗症状却没有得到改善。于是,他告诉患者在每次将要出汗之前服药,结果这样就真的治好了患者自汗的病症,而且仲景告诉患者不要喝粥、盖被,也不要加服药量,这些都是与治疗风寒外感所不同的。可见,仲景善于抓病机、抓主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罕见的、贵重的药材来彰显自己的医术。正是因为抓住了病机,所以不论疾病怎样纷繁芜杂,仲景都能够从容应对。

(二)起死回生

在河南南阳市唐河县毕店镇有一处高坡,名叫“母子坡”。这个坡名的由来,源于一段关于仲景救人的精彩故事。

这坡以前名为“回头坡”,当地百姓故去,都要将棺椁停放回头坡,还要请戏班子吹吹打打,绕棺三匝,意为从此阴阳隔绝,也是为亲人超度的一种方法。一日,一个毕姓族长的妻子因难产而辞世,大家正在“回头坡”为其超度。恰逢仲景经过此地,他发现棺木缝隙之处,依稀看见斑斑血迹,而且血色尚红,便觉蹊跷,故细问乡人缘由。得知族长妻子昨晚难产,失血过多,不治而亡。仲景听罢后感到非常疑惑,遂要求重新开棺查看。众人听后,将信将疑,但还是同意打开棺椁,让他查看尸体。仲景定睛观看,只见棺内妇人形体偏胖,面色苍白,腹部隆起,切其脉络,虽人迎、寸口脉不觉搏动,然而足部趺阳脉尚有丝丝搏动,故断定此人因瘀血、痰凝阻滞经络,周身气机阻滞,气血不行,加之生产用力过度,使得瘀血、宿痰上壅,阻塞气道,呼吸不畅,故现昏厥状态。其后因入棺时被人抬动,痰气下移,气息得以舒展,胎儿于腹中悸动,引发下体血液渗出,而致棺木缝隙之处有丝丝血迹。当仲景正在思忖如何搭救之时,忽然看见一小儿口中含着一枯黄葱管,正调皮地吹气。他灵机一动,拿来葱管,两头截开,一头对准“死妇”口中,然后深吸一口气,“死妇”口中浓痰顿时被吸入管中,其面色也转为红润。接着,只听“哇”的一声,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婴呱呱坠地。仲景运用最简单而巧妙的方法救活了两条人命,乡人感激之情自不必说,为了感谢仲景的救命之恩,大家便把这“回头坡”改名为“母子坡”。

(三)疑难怪病

仲景不但对于急危重症身手不凡,对于疑难怪病的治疗,更为一绝。一日仲景正于家中研读医书,忽见一长者领着一女子前来看病。这女子乃长者之女,平素仰慕其表哥,暗自芳心已许,以为终身有靠,怎奈其表哥并无此意,并说了几句“绝情”之类话语。想不到此女竟一蹶不振,夜间当风饮了几杯冷酒,遂一病不起。这个女子的病证甚是蹊跷:心烦,口苦,咽干,头晕,忽冷忽热,冷时需家人用棉被包住,热时又欲脱掉衣服。请来郎中诊治,用了些攻下药,不但病情未见好转,竟较前加重。最后,患者出现胸胁部胀闷,时时头痛,以头两侧为甚,胃口差,小便不畅,大便不通,经常说胡话,时而神志清楚,时而神情恍惚,如见鬼状,周身困重,难于转侧。

仲景仔细问了得病经过,又诊了舌脉,患者舌色淡,苔薄黄,边有齿印,脉左侧弦劲,以关部为甚,右脉细弦。诊罢片刻,仲景道出了病因病机: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又因情志不遂,欲不得舒,导致肝木抑郁,胆火上炎,火邪灼伤津液,循经上扰,致使口苦,咽干;肝郁乘脾,脾之运化功能减弱,故见胃口不佳;巅顶之上,唯风可到,因肝经走行部位连在头部两侧,故时时头痛,目眩,胸胁苦闷;胆火上炎,胃热上蒸,心神被扰则惊惕谵语,神志异常。故其治法当为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仲景遂开出方药如下:“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这便是《伤寒论》中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指的是邪犯少阳,表里三焦同病的病证。

患者服药后只觉晕晕沉沉,便睡了过去,一夜安稳。次日醒来,便大便通畅,排出了很多涎沫与黏液,顿觉神清气爽,也有了胃口,又进了些糜粥,症状已大有改善,不过几日,便痊愈了。

仲景用方,药少而力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便是《伤寒论》中三首超过十味药方剂中的一首。方药组成为小柴胡汤剂量减半,减去炙甘草加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大黄。其中以小柴胡汤为底方,意在和解少阳,宣畅枢机,扶正祛邪;加桂枝通达郁阳,加大黄泄热和胃,加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去炙甘草,免其甘缓留邪。此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安内解外,使得表里错杂之邪得以速解,为《伤寒论》中寒温并用方剂的代表之一,常用以治疗精神异常、失眠、莫名恐慌的患者,疗效良好。方中铅丹虽可镇惊安神,但是因为有毒,现在的中药房已经没有此药,可以考虑以磁石作为代替品。

深入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以调节气机升降为主的方子。在《素问·六微旨大论》就有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的描述,可见气机升降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得以运行的前提条件。气机升降失常的关键脏腑为肝、胆、脾胃、三焦,肝性主升而藏血,是调节气血盛衰的主要脏腑。而津液的输布主要由肺、脾、肾、三焦、膀胱完成。《素问·经脉别论》提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对津液的输布有详尽的阐述。三焦作为水路通道,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被称为“决渎之官”。三焦阳气的宣升是要依靠肝气来调节的,故仲景对于疑难杂病的治疗,着重调理气机升降,疏利肝胆,调节三焦气机,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