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医学人才张仲景

医学人才张仲景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医圣”张仲景与曹操、刘备、华á是同时代的人,其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学习。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

“医圣”张仲景与曹操、刘备、华á是同时代的人,其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谦虚好学。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学习。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等古代医书,并背熟数千条汤头歌。《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张仲景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并一一加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张仲景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

二是注重实践。张仲景注重实践,并总结出了“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就是根据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俩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三是医者仁心。张仲景在建安年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当时的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为群众诊治,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回到家后,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免费向穷人提供药物。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娇耳”、喝下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