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韬睿智的医艺人生

文韬睿智的医艺人生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承蒙当代中医药学泰斗90高寿的朱良春老先生厚爱,邀我到其府上畅叙,并获赠今年9月新近出版的《朱良春医集》,既聆听其谆谆教诲,又饱览书中丰富而又深刻的义理,得益良深。1992年11月,成立“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之际,朱老提出“荟萃良医、春暖杏林,造福桑梓,惠及世界”与同仁共勉。以益肾蠲痹丸为例,有20余万患者服用此丸,经过医学统计,95.3%的患者有显著疗效。

承蒙当代中医药学泰斗90高寿的朱良春老先生厚爱,邀我到其府上畅叙,并获赠今年9月新近出版的《朱良春医集》,既聆听其谆谆教诲,又饱览书中丰富而又深刻的义理,得益良深。此著80余万字,积老先生70余年治学和实践之精粹,内容有医理感悟、临证治验、用药心法、杏林贤达和薪火传承5篇,恢宏巨制、独具匠心,实乃医者“红楼”,蔚为大观。

早在40多年前,我学中医时曾听朱老多次为我们讲课,他神采奕然,举止儒雅,正课之外常谈做人的道德和学习态度与方法。于此,不仅成为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也使我暗下决心发愤苦读。虽1962年当时的政策调整,事不谐而改行,但仍常研习医药典籍,与初衷不悖,皆因朱老起初的教诲有关。印象特深者有三:一是朱老讲对中医理解的条理性,他举左手手背朝诸生垂下,右手呈梳理状,讲解“条理”一词。由此,举一而反三,推此又及彼,学问之道可纲举目张矣。二是,朱老常讲成语“丝丝入扣”,引《黄帝内经》“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作为警句,今读《医集》,方知朱老当时就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命题,做到“方病相斯,药证合拍”。他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及时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三是朱老身体力行,用札记和制作文摘卡结合的方法辛勤耕耘,汲取古今医典文献精华,实乃吾侪后学的楷模。当时的我深切感知学习中医唯有殚精竭虑,脚踏实地、刻苦攻读、勤笔勉思,努力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方能登堂入室。40多年来,单凭上述三点已使我受益匪浅,今得朱老厚爱无以为报,以16字敬献,曰:“大恩无形,予吾德馨;大爱无边,仁术济世”。

《医集》相当伟观,不管是旧论还是新作,都经朱老重新审阅,有些文章还谦注“重读感言”,同样的作品有几倍的付出,字里行间其精神感人至深。我用10余天时间将全书通读了一遍,愚以为朱老一生为之奋斗的,也是摆在我们后学面前的,即“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这样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朱老启迪读者去认识中医药学的本质是科学的、进步的,是维护人类生命的健康的宝藏。中医药学对人类的贡献无愧于全世界,朱老以他的医疗实践证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不治之症’,而只有‘不知之症’”。他从多个方面阐述中医学术地位,增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自信心。以中医药学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完全能够雄踞于世界医学之林,前景十分广阔。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新华社记者发表一条消息,说卫生部新闻发言人10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说法。朱老于此前不久,以著名中医药学家的魄力和胆略,成立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以卓有成效的工作,锐意改革,不断进取,走产、学、研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不断地造福人民群众。90高龄的长者啊!此举似乎是专门针对“取消中医”无端叫嚣一个响亮的回答。

蚍蜉撼树谈何易。早在1939年,刚从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的朱良春挂牌行医,就遇上了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他研制了中药丸,配以煎剂,很快为病员解除痛苦。其中有患者题“以良方寿世,如春雨膏田”楹联,深情答谢。从此以后,他以高超的技艺善治并攻克各种疑难杂症,一生为之孜孜不倦地研制针对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强效良方,他所创制的益肾蠲痹丸于1989年通过省级鉴定,同年荣获首届国际博览会银牌奖。1991年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同年,由他亲自撰写的《益肾蠲痹丸治疗顽痹的临床和实验报告》,登上了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的学术讲台。诺贝尔医学奖金评选委员会原主席诺罗顿斯•强博士十分惊讶,他说:“中国传统医学真了不起,这是我看到的最杰出的奇迹!它纠正了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不能修复的错误认识。”中医学能够扭转西医学的某些陈旧概念,“益肾蠲痹丸”给中医药学增添了又一范例。

朱良春老先生的一生是警励的一生。70余年的医术济世,用他的文韬和睿智,融合中医药学的理论实践。用哲学的观点理解他的人生,是以医为体,以学为用的极度完美的医艺人生。他将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谨记在心,对张景岳的“学到知羞”也别有一番心得,甚至唐太宗《圣教序》中所云:“诚重劳轻,求深愿达”也作为可资借鉴的偈语。他对顾炎武的“昔日之成,不足以自矜;今日之获,不足以自限”句情有独钟,接下来他讲“应争取做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才是”。读此,真有汗颜之感。他的恩师章次公先生在他早年毕业之际,赠其一方寿山石印章,文曰:“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并嘱以此作“济世活人座右铭和做人的准则”。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珍重地将此钤印在方笺上,医者直面于患者,绝非所谓作秀者所能造次。其间朱老自拟“淡泊自守、埋头学问,厚积薄发,含英咀华”,脚踏实地来印证章师在1938年题赠的“发皇古义,融会新知”8字训导。在研制益肾蠲痹丸的过程中,朱老立“法古不泥古,求新不求奇,慎行不守拙,韬光以举贤”20字以自警勉。1992年11月,成立“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之际,朱老提出“荟萃良医、春暖杏林,造福桑梓,惠及世界”与同仁共勉。一个尚处初级阶段的民营单位,能有这样宽阔的胸怀,并显示其强悍的生命力,亦绝无仅有。近年来朱老用“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题赠他的几位高徒。虽然此属孙思邈的名句,朱老认为“精勤”二字尤为重要,“精者,精思敏悟,贵在心悟;并坚持勤奋读书,联系实践,始可有所得”。朱老的这番话,是针对从医者有感而发,莘莘学子入了中医药高等学府的门,不等于就是高级医术的人,此句很有现实意义的。

1983年(戊寅年)现代著名医家、曾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院校的章次公先生为爱徒朱良春题词

朱老的成功在治验,犹艺术之舞台效果。他说:“中医之精髓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以益肾蠲痹丸为例,有20余万患者服用此丸,经过医学统计,95.3%的患者有显著疗效。愚以为,如果没有学术和临床扎实的功底,面对疑难杂症,“疗效”谈何容易。朱老治学的特点是素稔经典,深谙百家。一篇万余言的《〈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论文,体现朱老的思路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多比对的,方法是变通而灵活的,理解是洞察而深邃的,不仅糅合古今诸家精髓并加剖析,同时紧密结合临床与用药,并对疗效详加分析,另外还恰如其分地引用现代医学最新成果。这对后学启迪良多,可以驾驭而少走弯路。又如朱老对《千金要方》的体会,也详写了万余字,将孙思邈的“既‘述’又‘论’,有取有舍”,还有“方证同条,比类归附”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提纲挈领地介绍给读者,全篇的论述非常精到,极具条理性。朱老说:“实践将促进理论向新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断语看似平淡却属至理名言。总之,朱老不拘一格,多种样式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体现在他的处方遣药上,他说:“我的处方,无经方、时方之分,也无南北地域之见。”早年追寻孟河医派,到如今已成为屈指可数的中医巨擘,回溯到他一生始终贯穿了“发皇古义,融会新知”8个大字,为此殚精竭虑,焚膏继晷,非常难能可贵,令后学所景仰。而今朱老以80余万言巨著问鼎,其内容殊堪后学博览。正如朱老书中所言:“真正达到学我者,不仅像我,更能超我,青蓝之胜,令人欣慰。”肺腑之言犹如撞击洪钟,回荡不已。(本文原载于《中医药文化》200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