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肠的消化与吸收

肠的消化与吸收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成人每日分泌小肠液1~3L,pH7.6左右,是较稀的液体,可稀释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压下降有利吸收,有时因有大量黏蛋白而变稠。小肠液分泌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使之成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肠的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与空肠吸收,回肠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1.十二指肠 只有经过研磨成为<2mm的小粒子,食物才能被推动经过幽门进入小肠中。胃内的乳糜一点一点地通过胃幽门的开闭运动被送入十二指肠,被送入十二指肠的同时,与十二指肠相连的胆道和胰管也同时开口,胆汁和胰液也流入十二指肠,这些消化液混入乳糜,而且从小肠分泌的消化液也混入其中,从这里开始真正的消化。通过十二指肠的蠕动运动。在空肠乳糜与胆汁、胰液、小肠液充分混合,边被揉搓边前进。从空肠下部向回肠前进的同时,速度也逐渐慢下来。在小肠行进过程中,通过消化液中包含的多种酶的作用,食物中的糖、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这个过程叫消化。

2.小肠 是肠道分泌及吸收功能主要发生的部位。肠道内有来自肝脏,胰腺及肠道所分泌的消化酵素,通过肠道的蠕动,与食糜充分混合,分解小粒子成为可吸收的养分;无法吸收的残渣则被推送到大肠中贮存,大肠会吸收水分及矿物质,而贮存所剩余的物质直到压力渐增时,刺激产生便意而将之排除。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阶段,在此处食物受到小肠液、胰液与胆汁的化学性消化,食糜中营养物质大部分在此被吸收。

(1)小肠液的作用:小肠内有十二指肠腺(又名Brunner腺)和肠腺。前者位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中,分泌碱性液体,内含黏蛋白,黏稠度高,可保护十二指肠上皮不受胃酸侵蚀。后者分布在全部小肠的黏膜层内,其分泌液构成小肠液的主要部分。成人每日分泌小肠液1~3L,pH7.6左右,是较稀的液体,可稀释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压下降有利吸收,有时因有大量黏蛋白而变稠。小肠液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和由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小肠液分泌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使之成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小肠本身对食物的消化在小肠上皮细胞的纹状缘和上皮细胞内进行,其上皮细胞中有分解多肽酶,分解双糖的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等。小肠液经常分泌。食糜对肠黏膜的刺激、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都可刺激小肠液的分泌。

(2)胰液的作用:胰液由胰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为碱性液,pH7.8~8.4,有很强的消化力,成人每日可分泌1~2L,含有以下物质:碳酸氢根(HCO-3),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黏膜免受胃酸侵蚀,又使肠液pH达7~8,适宜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Cl-,Na,K,Ca2+等。胰淀粉酶,可将生熟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脂肪酶,可分解三酰甘油为甘油一酯、甘油和脂肪酸,胰脂肪酶只有在辅脂酶存在的条件下发挥作用。辅脂酶,亦由胰腺分泌。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液的肠致活酶、酸、胰蛋白酶本身作用下活化。糜蛋白酶原,可在胰蛋白酶作用下活化为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分解蛋白质成为胨等,二者一同作用时可将蛋白质消化为多肽和氨基酸。羧基肽酶,可作用于多肽末端的肽腱,释放出氨基酸。I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二者可使相应的核酸部分地水解为单核苷酸。空腹时胰液不分泌,进食后1~3min即开始分泌。嗅或品尝美味食物进入,通过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都可引起胰液的少量分泌,食物入胃后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胰液继续分泌,蛋白消化产物可使胰酶排出量明显增加。各种成分的食糜入十二指肠后对胰液分泌有很强的作用,主要引起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分泌,此期胰液分泌量占总量的70%,可受胃肠激素(如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控制。

(3)胆汁的作用:胆汁由肝细胞持续分泌,在两餐之间的消化间期分泌的胆汁入胆囊浓缩贮存,进餐时的消化期间,胆汁可直接由肝脏及胆囊收缩而排入十二指肠。消化道内的食物可刺激胆汁分泌及排出,高蛋白食物引起胆汁流出最多,高脂肪或混合食物的作用次之,碳水化合物作用小。成年人每日分泌0.8~1L胆汁,为一种较浓的苦味有色液汁,内含水分、胆色素、胆盐、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及血浆中所有的无机盐,但无消化酶。胆汁的消化作用主要是胆汁酸的作用,有以下两种:①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作用。胆汁可中和胃酸,胆汁酸、胆固醇、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其形成微滴,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可激活胰脂肪酶,使其加速分解脂肪;胆汁酸与脂肪酸结合可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加速吸收。②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4)神经调节与吸收:进食动作或食物对胃与小肠的刺激均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胆汁分泌的少量增加与胆囊收缩的轻度加强。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胆盐的肠肝循环都可促进胆汁分泌与排出,以食物入小肠后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肠的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在口腔和食管内,实际上食物是不被吸收的,在胃内可吸收乙醇和少量水分,食物的吸收很少。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与空肠吸收,回肠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

(5)小肠的吸收功能

①黏膜:小肠黏膜向肠腔凸出形成环形皱褶,皱褶在十二指肠多,回肠端较少,故从近端到远端黏膜面积明显下降。显微镜下可见肠黏膜向上形成指状突起,称为肠绒毛。肠绒毛长度为0.5~1.5mm,每一条绒毛的外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有明显的纵纹,电镜下可看出此纵纹是柱状细胞顶闻风而端细胞膜的突起,被称为微绒毛。小肠绒毛上每一柱状上皮细胞的顶端约有1 700根微绒毛,由于有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加达到200m2或更多。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网,每一绒毛有一条或多条中央小动脉,还有一条中心乳糜管。

②吸收途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入血液或淋巴,一条为跨细胞途径,即通过绒毛柱状上皮细胞的腔面膜进入细胞内,再经过细胞底侧面膜进入血液或淋巴;另一条为旁细胞途径,即物质或水分通过细胞间隙的细胞旁路,转入血液或淋巴。进食可引起绒毛产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吸收。空腹时绒毛不动,刺激内脏神经可加强绒毛运动。小肠黏膜释放的一种胃肠激素即绒毛收缩素也可刺激绒毛收缩。

③吸收量:在小肠中被吸收的物质除口腔摄入外,还有各种消化腺分泌入消化管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成分。如每日分泌入消化道的消化液总量可达6~7L或更多。每日自口摄入的水为1~2L,而最后通过回盲瓣的流量只有1.5L左右,故小肠重吸收的水分甚多,每日可达7~9L。正常情况下小肠每日可吸收各种离子50~100g,碳水化合物200g,脂肪100g,氨基酸50~100g等,实际上小肠吸收能力超过此值。

被消化的乳糜在回肠下部停留许久,几乎都被充分吸收,然后被送入大肠。在小肠内的时间都被充分吸收,然后被送入大肠。在小肠内的时间通常为4~5h,成人小肠长6~8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3部分。肠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小肠主要功能是进一步研磨与搅拌食糜,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与分解食糜,又可吸收经过消化的营养物质,将其转运至血液或淋巴液中,并将其余食糜推向大肠。

(6)小肠的运动:小肠壁有黏膜肌、环行肌和纵行肌三层,各有特点,其黏膜肌收缩使黏膜面形成环状皱襞,增加了肠腔内面与食糜接触的面积。黏膜受到食糜刺激后,黏膜肌可收缩3~4/min,如有硬物可夹在黏膜凹陷中,经过蠕动推送到大肠。小肠运动可分消化期运动与消化间期运动两种形式。

①消化期的运动:特征是收缩的节律与振幅不规整,可分为分节运动、蠕动和紧张性收缩3种。分节运动是环行肌的节律性收缩与舒张,收缩时可挤压食糜向上下两方移动,舒张时又被挤回,可使食糜与消化液混匀并与肠壁紧密接触,又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有利于吸收。蠕动是指小肠的环行肌和纵行肌由上而下依次发生的推进性收缩运动,由食糜团前部的环行肌舒张、纵行肌收缩,食糜团后部的环行肌收缩、纵行肌舒张组成一个蠕动波,因而使食糜团向下推进。蠕动波很弱,有时由于吞咽动作或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一种进行速度较快传播较远的蠕动,称蠕动冲,可将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到末端,甚至推到大肠。紧张性收缩是胃肠平滑肌微弱而持续的收缩运动,小肠管直径变小又可促进食糜混合与输送,一般食糜从幽门部到回盲瓣需3~5h。

②消化间期运动:此期小肠有周期性移动波,可推动肠内容前进,将残渣、脱落上皮细胞、消化液及细菌推送入大肠,起清扫作用。此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分泌增加,胆囊浓缩胆汁的功能增强,可能是为下次消化做准备,另外也有防止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的作用。消化间期运动不良的人常有肠内细菌过度繁殖。

(7)回肠末端的蠕动:回肠末端肌层增厚,并突入盲肠,形成上下两个半月形皱襞。即回盲瓣,有括约肌的功能,可控制回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又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经常处于关闭状态。空腹时回肠末端蠕动微弱,进食时食物入胃引起胃-回肠反射,回肠产生蠕动,蠕动波到回肠末端数厘米时回盲括约肌舒张,将回肠内容物推入盲肠与结肠,盲肠内容物加多,内压升高,回盲瓣关闭,随着结肠运动加强,食物残渣被送至结肠远段,回盲瓣再如上开启排出残渣入盲肠。

3.大肠

(1)大肠的再吸收:大肠长约1.5m。可分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盲肠仅6~8cm长,阑尾是附属于盲肠的一段肠管。大肠由回肠末端接受大量液态食糜,在盲肠和升结肠停留时间较长,后经结肠各种运动搅拌、揉搓、翻转,一部分被盲肠中细菌消化,在结肠中水分被吸收而成半干粪便。

(2)大肠的运动:大肠内部有环肌层、外部纵肌层、横结肠和降结肠的环行肌收缩产生袋状肠段,称为结肠袋,大肠有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蠕动与集团蠕动,最后经排便运动排出粪便。

①袋状往返运动:空腹时多见,由环形肌无规律地收缩所引起,使结肠袋中的内容物向两个方向短距离移动,实际未向前推进。

②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结肠几个节段同时收缩,将其中一部分或全部内容物推入邻近的下一段结肠中,袋形短时间消失,容受了食物残渣的远端结肠也以同样方式收缩,使肠内容得以推进。

③蠕动: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形成,收缩波前方的肌肉舒张,往往充有气体,收缩波后面则保持收缩状态,使这段肠管排空。

④集团运动:进食后有时可见一种进行很快、前进很远、收缩强烈的蠕动,开始于横结肠,将一部分肠内容物以2~5cm/min速度推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甚至到达直肠。有时因进食引起回肠排空速度增快,集团运动可由盲肠开始,将盲肠中有些内容物快速移动直达乙状结肠和直肠。

⑤排便运动:结肠推进其内容物较慢,食物通过胃和小肠一共不过12h,而通过大肠约10h多。经过大肠内细菌发酵和腐败作用形成食物残渣,加上脱落的上皮细胞与大量死的或活的细菌(可占粪便固体重量的20%~30%)成为粪便。由肝脏排出的胆色素衍生物及其他机体代谢后废物,从血液通过肠腔排至肠道的矿物盐类也加入粪便之中。粪便入直肠后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外括约肌舒张,再加腹肌、膈肌收缩,腹内压增加,而排出粪便。排便动作受大脑皮质影响,意识可加强或抑制排便。

(3)化学性消化:大肠液是由大肠黏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及环细胞分泌的,分泌液中富含黏液和碳酸氢盐,故pH为8.3~8.4。大肠液含有少量二肽酶和淀粉酶,但对物质分解作用不大,故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贮存场所。大肠液中的黏液蛋白能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大肠液的分泌主要由食物残渣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引起。

(4)吸收功能:大肠黏膜上皮中有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吸收细胞也有微绒毛,但比小肠细胞少。在细胞顶部胞浆中有很多有膜的含糖蛋白小泡,可能与分泌糖蛋白及吸收水分、电解质有关;杯状细胞较多,可分泌黏液。初步测定结肠的最大吸水能力约每日5L。结肠对Na的吸收能力很强,Cl-也由结肠吸收,浓度很低时也可吸收。结肠能主动吸收钙。在小肠中未被消化完全的碳水化合物与纤维素进入结肠后可被其中细菌发酵分解成为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易被结肠很快吸收,同时也促进水和Na的吸收。结肠能吸收短链脂肪酸,可补救一部分未在小肠吸收的糖类在结肠消化吸收。结肠能产生氨和吸收氨,结肠中的氨主要来自血中的尿素,在结肠被细菌产生的尿酶解生成氨,另外也来自食物中的氮、脱落的上皮以及细菌碎片。

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醛固酮能增加结肠对钠和水的吸收,对机体保钠有意义。生长抑素能刺激回肠及结肠主动性的钠-氯吸收。血管活性肠肽(VIP)能将结肠净吸收转为净分泌,增加水分泌量。在大肠几乎不进行消化,水、维生素、盐类被吸收,通常需15~20h水分减少变成固态,送入直肠,最后到达肛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