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除少数高度敏感、存在出血性溃疡、血液异常或严重肝病的患者不宜使用外,多数患者耐受较好。目前认为,溶栓治疗联合使用LMW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因此,目前不主张对AMI患者常规使用利多卡因预防性治疗。对于临床表现为AMI、伴有ST段抬高或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除非有明确禁忌证,应尽早行药物或机械再灌注治疗。

(一)一般药物治疗

1.缓解疼痛、呼吸困难和焦虑 疼痛能激活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作功,应尽快予以缓解。通常采用吗啡3~8mg静脉注射,以后每隔5分钟静脉注射2mg,直至疼痛缓解。吗啡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伴有心动过缓以及呼吸抑制。使用前应备有阿托品和纳络酮,前者具有缓解低血压伴心动过缓,后者用于缓解呼吸抑制。若重复使用阿片类药物后仍不能有效缓解心绞痛,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药或硝酸酯通常有效。一般应给予面罩或鼻导管给氧(2~4L/min),特别是伴有气短或存在心力衰竭与休克特征的患者。焦虑往往是疼痛或心脏病发作前后的自然反应,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镇静药。

2.抗血小板药物 一旦高度怀疑AMI,所有患者均应立即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除少数高度敏感、存在出血性溃疡、血液异常或严重肝病的患者不宜使用外,多数患者耐受较好。

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全量溶栓药相比,使用GPⅡb/Ⅲa抑制药+半量溶栓药+减量肝素患者的TIMI 3分级血流率相当或稍高,ST段回落更完全,提示其组织灌注更好。两项研究显示,尽管上述联合用药能减少住院再梗死,不增加30d病死率和颅内出血率,但能增加非脑血管出血并发症,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因此,目前不推荐常规使用减量溶栓药与阿昔单抗或其他GPⅡb/Ⅲa抑制药。

3.肝素与直接凝血酶抑制药 肝素已被广泛用于溶栓治疗中或溶栓治疗后,尤其是使用阿替普酶(t-PA)的患者。但是,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成功的患者,延时使用静脉肝素并不能预防再闭塞。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后,静脉肝素应在24~48h停用。使用静脉肝素期间应密切进行监测,当aPTT> 70s时死亡、出血增加。有证据显示,频繁监测aPTT并根据体重调整肝素用量能够降低脑出血以外的出血并发症风险。

理论上讲,低分子肝素(LMWH)具备诸多优点。与普通肝素相比,达肝素(dalteparin)能降低再发缺血和室壁血栓形成风险,但出血发生率增加。使用依诺肝素(enoxaparin)或达肝素有减少再闭塞和增高后期梗死血管开通率的趋势。目前认为,溶栓治疗联合使用LMW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在老年患者。

研究显示,与肝素相比,溶栓治疗时使用直接凝血酶抑制药水蛭素无明确临床得益。ESC指南建议的肝素用法为,静脉推注60U/kg(<4 000U),随后以12U/kg(<1 000U/h)静脉滴注,持续24~48h。肝素开始使用3、6、12、24h监测aPTT,并将其维持在50~70ms。

4.抗心律失常药物 尽管在AMI急性期使用利多卡因能减少室颤的发生,但其能明显增加心室停顿危险。一项包括14项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利多卡因有增加病死率的趋势。因此,目前不主张对AMI患者常规使用利多卡因预防性治疗。

5.β受体阻滞药 一项包括28个临床试验(溶栓治疗前)的汇总分析显示,静脉内使用β受体阻滞药能使7d死亡率由4.3%降低至3.7%,每治疗1 000名患者能多挽救6个生命。在广泛使用溶栓治疗后,早期静脉使用β受体阻滞药是否有益尚缺乏依据。但当存在心动过速(无心力衰竭)、高血压或使用阿片类药物后疼痛仍不能缓解时,静脉使用β受体阻滞药可能有益。为谨慎起见,可首选用短效制剂。多数患者可直接选用口服制剂。

6.硝酸酯类 早期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AMI早期静脉使用硝酸酯能显著降低病死率。然而,随后的GISSI-3、ISIS-4和 ESPRIM试验表明,AMI后常规使用硝酸酯、口服单硝酸酯或吗多明(NO供体)均无明确得益。目前一般认为,在AMI发病初期常规使用硝酸酯无明确得益,不推荐常规使用。

7.钙拮抗药 荟萃分析表明,AMI早期使用钙拮抗药可能有害,在AMI早期预防性使用钙拮抗药缺乏依据,不应常规使用。

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大量研究显示,AMI早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能降低30d病死率,其主要得益见于第1周以内。目前一般认为,ACEI应在AMI后24h以内开始使用,但ACEI是否应被用于所有患者还尚存在争议。

9.镁 早期荟萃分析显示,AMI患者使用镁有益。但随后ISIS-4和MAGIC试验均发现,使用镁并未得益,因而不推荐使用。

10.极化液 部分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极化液能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可能存在临床得益。一项包括1 928名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使用极化液能使住院病死率降低28%,每治疗1 000名患者能挽救49个生命。极化液的确切价值还有待于正在进行中的一项大规模试验证实。

(二)再灌注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急危重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卧床+药物+监护”的旧的心肌梗死治疗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呼唤新的更为有效的心肌梗死治疗策略。对于临床表现为AMI、伴有ST段抬高或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除非有明确禁忌证,应尽早行药物或机械再灌注治疗。

1.溶栓治疗 对于症状发作在12h以内的AMI患者,溶栓治疗具有明确的疗效。

(1)溶栓药物

尿激酶(UK):1 500kU左右,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液中,在30min滴完。配合肝素皮下注射7 500~10 000U,每12小时1次;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

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SK与r-SK):1 500kU左右,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液中,在1h内静脉滴完。配合肝素皮下注射7 500~10 000U,每12小时1次;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可在用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以减少过敏反应。我国研制的重组链激酶(r-SK),1 500kU于1h内输完,经临床验证是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再通率54%。

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rt-PA):现在一般采用3h100mg,先静脉注射10mg,继而于1h内静脉点滴40~50mg,再后1h内继续静脉点滴40~50mg。另外还有几种分剂量给药方法。国内有用半剂量治疗,首先静脉注射80mg,继而于90min内静脉点滴42mg。再通率70%。同时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注射。

茴香酰化纤溶酶原激活复合物(APSAC):由链激酶和纤溶酶原分子结合构成的复合物,半衰期长,一次在5min静脉注射5mg即可。用药后3~4h开始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再通率72.1%。

重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药或尿激酶前体(r-SCU-PA或pro-UK):是一种从天然存在的生理性蛋白酶获得的前体药,现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在体内半衰期为7~8min。首次静脉注射20mg,继而在60min内静脉点滴完,随后用肝素和阿司匹林。也有主张先静脉注射肝素5 000U。再通率79.90%~81.4%。

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TNK-t-PA):TNK-t-PA是t-PA的突变前体,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获得野生t-PA的全部纤溶活性,但药物清除减慢4倍,可以1次性静脉冲击量治疗,方便患者,延长作用时间。试用剂量为30~40mg,一次性静脉注射。

Lanoteplase(nPA):nPA是t-PA的缺失和点突变体,半衰期延长。推荐用量为一次性静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120kU给药。

重组葡萄球菌激酶(rSaK):重组葡萄球菌激酶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纤溶酶原激活药。30min内静脉点滴10~20mg。由于其分子量小,可口服给药,用作预防。

(2)溶栓药的选择:溶栓药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年龄、梗死部位、发病时间、有无高血压史及经济能力等来定。如患者男性,年龄≤55岁,前壁广泛梗死,来院距发病时间≤4h,无高血压等病史,有经济能力,因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的速度十分重要则首选阿替普酶加速静脉溶栓;而年龄≥70岁,下壁心肌梗死,距发病时间≥6h,梗死血管再通速度不很重要,如又有高血压病史,则不选阿替普酶,因导致脑出血风险大,阿替普酶可能发挥作用亦小,可选链激酶加速溶栓或尿激酶溶栓。

(3)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心电图有2个或2个以上相关导联的ST段持续抬高>0.1mV者宜溶栓。

②有束支传导阻滞影响ST段观察者应慎重。

③无年龄限制,但对7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慎重。对>75岁而有ST段持续升高者相对适应性强。

④收缩压>24.0kPa(180mmHg)和(或)舒张压>14.7kPa(110mmHg),应慎重对待溶栓治疗。

⑤ST段抬高>24h,心绞痛已经消失者,不适合溶栓治疗。

⑥仅有ST段降低者,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或无ST升高的心肌梗死,不考虑溶栓治疗。

⑦有出血倾向或近期有出血、创伤、手术、妊娠或产妇等为溶栓禁忌证。

(4)对溶栓治疗的评价: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有药物的过敏反应、出血并发症、再灌注心律失常等,这些症状在严密的监护下,可以降低到最低点,并给予及时处理。

溶栓治疗能使60%~85%闭塞的冠状动脉开通,50%~60%的病例可达到TIMI 3级血流。溶栓后90min达到TIMI 3级血流者更少,为25%~50%;仅有20%~40%的患者可达到正常的组织灌注。约有10%的患者住院期间可发生急性血管再闭塞。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根据在AMI治疗中的作用,一般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为直接PCI、PCI与药物再灌注联合以及药物再灌注失败后行“挽救性PCI”。

若能在就诊后90min以内完成,直接PCI应作为首选治疗。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首选直接PCI。对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尽管直接PCI的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稍高,但多数患者PCI仍能获得成功。

多个研究显示,溶栓后PCI有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的趋势。随着经验的积累、支架和强力抗血小板制剂的广泛应用,溶栓后PCI变得更为安全有效。院前使用药物再灌注与机械再灌注联合治疗是否更为有效,目前还有待研究。

有限资料显示,溶栓失败后行挽救性PCI可能有临床疗效。然而,在使用全量溶栓药和GPⅡb/Ⅲa抑制药后行挽救性PCI可能增加出血并发症。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AMI急性期需要行冠脉旁路术(CABG)患者不多,CABG仅限于PCI失败、介入治疗时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不适合PCI、部分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或需要手术的部分患者(因室间隔缺损、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1.泵衰竭与休克 对于轻至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应采用面罩或鼻导管给氧,监测氧饱和度。使用利尿药多可迅速缓解症状,一般选用呋塞米(速尿)20~40mg缓慢静推,必要时每1~4小时重复1次。若使用利尿药后反应欠佳,可加用静脉硝酸甘油或口服硝酸酯治疗,但应监测血压变化。若无低血压、低血容量或严重肾功能衰竭,应在48h以内开始使用ACEI。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除给氧和使用利尿药外,若无低血压,应静脉使用硝酸甘油,从0.25μg/(kg·min)开始,每5分钟增加剂量直至血压降低2.00kPa(15mmHg)或收缩压降至12.0kPa(90mmHg)。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存在低血压的患者可能有益。若存在肾灌注不足的表现,推荐静脉使用多巴胺[2.5~5.0μg/(kg·min)]。若肺淤血明显,可首选多巴酚丁胺,开始剂量2.5μg/(kg·min),每隔5~10min增加剂量直至10μg/(kg·min)或血流动力学改善。应监测血气变化,若使用纯氧面罩吸入(8~10L/min)和支气管扩张药后仍不能将氧分压维持在8.00kPa(60mmHg)以上,应给予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心源性休克表现为严重灌注不足,收缩压<M12.0kPa(90mmHg),中心充盈压>2.67kPa(20mmHg),或心脏指数<1.8L/(min·m2)。若需要使用静脉正性肌力药物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才能将收缩压维持在12.0kPa(90mmHg)以上、心脏指数维持在1.8L/(min·m2)以上,也应诊断为心源性休克。最好采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使用小剂量多巴胺[2.5~5.0μg/(kg·min)]改善肾功能,也可考虑加用多巴酚丁胺[5~10μg/(kg·min)]治疗。氧分压低下时可考虑机械通气。应早期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在血运重建治疗前可以使用IABP等循环支持过渡。

2.机械并发症 急性游离壁破裂一般表现为心血管崩溃和电机械分离,患者多在数分钟内死亡,常规心肺复苏无效,也罕有机会进行急诊手术。亚急性游离壁破裂可表现为胸痛再发和ST段再次抬高,易被误认为再梗死,多数患者表现为血流动力学突然恶化伴有一过性或持续性低血压。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内回声增强致密影为典型表现,提示心包存在血凝块(血心包)。AMI后单纯心包积液并不鲜见,不能轻易诊断亚急性游离壁破裂。

AMI室间隔破裂的发生率为1%~2%,若不进行手术治疗,54%~92%的患者将在1周内和1年内死亡。药物治疗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如静脉硝酸甘油等,但IABP是术前最为有效的循环支持措施。由于缺损可能会逐渐加重,即使是血流动力学暂时稳定的患者也应考虑早期手术,术前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可同时行CABG。目前,经皮堵闭AMI患者合并的室间隔缺损还缺乏经验。

AMI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MR)较为常见,多因左心室扩张与功能不全导致瓣环扩张、下壁心肌梗死导致乳头肌功能异常或断裂所致。严重MR合并心源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或修补),术前采用IABP支持可能有益。

3.心律失常与传导障碍 室性异位搏动在AMI的第1天十分常见,其他复杂室性异位心律失常(如多形、短阵或RonT等)也不少见,但由于其预测室颤的价值不明确,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短阵非持续性室速一般多可耐受,不一定需要处理。但发作时间较长的室速能导致低血压或心力衰竭,甚至恶化为室颤,若无禁忌证,应首选β受体阻滞药治疗。若估计室颤发生或再发的危险较高,可首选利多卡因(负荷剂量1mg/kg,以后每8~10分钟半量重复静推,直至最大剂量4mg/kg,或1~3mg/kg持续输注)治疗。对于反复发作需要电转复的顽固性室速或室颤患者,使用胺碘酮(第1小时5mg/kg,随后900~1 200mg/h)可能更好。应注意区别真性室速与加速室性自主心律,后者通常为恢复再灌注后的无害反应。心室率一般低于120/min。

AMI第1天发生室速或室颤预测后期心律失常的价值较低。后期发生的心律失常更易于复发,死亡风险更高。若心肌缺血导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较大,应考虑血运重建治疗;反之,则应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药、胺碘酮、电生理指导的药物治疗和(或)植入式转复除颤器等治疗。

AMI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15%~20%,且往往伴有严重左心室损害与心力衰竭。房颤发作通常为自限性,多数患者心室律不快,患者往往耐受良好,无需特殊处理。若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因可诱发加重心力衰竭,应予积极处理。尽管多数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药和地高辛能减慢心室率,使用胺碘酮终止房颤可能更为有效。由于房颤易于复发,除非必须,一般不宜常规电转复。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多为自限性,β受体阻滞药治疗往往有效,一般不推荐使用维拉帕米。若能除外心房扑动且血流动力学稳定,也可选用腺苷。若无法耐受,则应考虑电转复。

窦性心动过缓伴有严重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0.3~0.5mg,总量1.5~2.0mg),必要时可考虑临时起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无须处理。二度Ⅰ型AVB通常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若有影响可先给予阿托品,无效时考虑起搏。二度Ⅱ型AVB或完全性AVB若伴有心动过缓和心力衰竭,应予临时起搏。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应考虑房室顺序起搏。对于已接受溶栓治疗或抗凝治疗的患者,不宜选用锁骨下静脉进行临时起搏治疗。

4.深静脉血栓 除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患者外,深静脉血栓(DVT)已相对少见,预防性使用LMWH能减少其发生。一旦发生DVT,应给予治疗量的LMWH,并口服抗凝药3~6个月。

5.心室附壁血栓 心室附壁血栓多见于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若血栓活动且向心腔突出,应首先给予静脉肝素或LMWH,随后给予口服抗凝治疗3~6个月。

6.心包炎 AMI伴有心包炎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患者常伴有锐性胸痛,并与体位、呼吸有关,应注意与再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鉴别。体检闻及心包摩擦音可确定诊断。若疼痛较重,可给予大剂量口服或静脉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治疗。多数患者没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无需心包穿刺治疗。

7.梗死后心绞痛与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后早期出现心绞痛、复发/可诱发的心肌缺血需要进一步评估处理。研究表明,对无自发或可诱发心肌缺血的患者常规择期PCI并不改善左心室功能与生存。无论是再闭塞或残余狭窄导致的心绞痛或再发心肌缺血,均可采用PCI或CABG治疗。其中,对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伴有左心室功能减低的患者,CABG能改善预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