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其历史与文化

其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掸族和广东汉族的体型极其相似,看来后者的血统主要是掸族的。阿尔泰和南诏国起源说,遭到学术界大多数人的否定。笔者认为,泰族古文化在信念、历法、典章、制度、语言以及火药、纺织、造纸等方面受华夏文明的深刻影响。有的泰国学者主张班告文化与班清文化的主人可能是泰人的先民,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此说尚无确凿根据。
历史文化_谢远章学术文选

泰族是泰国的主体民族,占全国6000万人口的绝大多数。其种族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所操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缅甸掸族、老挝寮族、越南傣族、印度阿萨姆傣族以及中国傣族、壮族、布依族等同源,与中国古代越人有密切血缘关系。

泰族族源,长期以来在泰国国内外众说纷纭,主要有发源于川北陕南、阿尔泰山、南诏国、中国南方、泰国本土以及印尼群岛6种说法。

川北陕南起源说最早是由伦敦大学教授拉古伯里在1885年写的《掸族发源地》和1887年写的《中国人来到之前的中国语言》中提出来的。他说:“早在公元前2208年,掸族就已经在中国人到来之前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掸族的发源地是在中国本部位于四川北部与陕西南部的九隆山脉中”。

阿尔泰山起源说是美国牧师杜德提出的。他在1923年出版的专著《泰族——中国人的兄长》里,先是重复拉古伯里的观点说:“泰族属蒙古血统,是一个比希伯来族和汉族还要古老的民族,远在公元前2200年中国人到来之前,他们就是中国土地上的主人了,所以才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兄长。”“泰族的故居在阿尔泰山一带,以后逐步从北方迁入中国,公元前6世纪起又从中国中部大规模迁到南部,再从中国南部迁入印度支那半岛。”

南诏(大理)国起源说最早是曾任英国驻海南岛领事E.H.派克于1894年《南诏》一文中提出。他认为南诏是泰人的王国,特别是细奴罗王室是地地道道的泰族王室,南诏的泰人是被中国人压迫而南迁的。

中国南方起源说是一位名叫阿克巴尔·R.柯尔奎洪的英国人,经过从广东到缅甸曼德勒的沿途调查后,写成《Chryse》一书,于1885年出版。书中记载了作者沿途对所见泰族的调查情况。另一英国人戴维斯在1909年出版的《云南——连接印度和扬子江的链环》一书中说,有一个时期,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住有掸族,但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在已被汉族同化了。掸族和广东汉族的体型极其相似,看来后者的血统主要是掸族的。

泰国土著说最早是美国人类学和语言学家保罗·本尼迪克特于1942年发表的文章《泰卡代与印尼人在东南亚一次新组合》中提出来的。他判断泰语跟南岛语有关,因此不属汉藏语系而属于澳泰语。认为泰族自古就生息在现今泰国的土地上,大约在4000~3500年前,从印度迁来黄金半岛的孟-高棉语族,迫使泰族溃散迁入现今中国南方,后来他们遭到中国人压迫又南迁黄金半岛和印度阿萨姆。

印尼群岛起源说是泰国医生颂萨·素旺那汶于1963年在暹罗学会上提出来的。他说泰人跟印尼人的基因频率与血型相似,因而泰族可能起源于印尼群岛,然后北迁泰国和中国南方的。

过去数十年来,阿尔泰、川陕、南诏国、华南等起源说,被誉为“泰国史学之父”的丹隆亲王,政府宣传厅长銮威集瓦他干和其他知名人士著书立说加以传播和发挥,而且编入泰国教科书广为流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述泰人起源曾经成为煽起“大泰唯国主义”进行排华的“历史根据”。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以来,泰国一代年轻的学者竭力通过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来寻找泰人起源的答案,其结果也各不相同。阿尔泰和南诏国起源说,遭到学术界大多数人的否定。川陕说基本上也没人相信。群岛起源说则不为人们所重视。剩下的是华南说和土著说,不少语言学家以及老一代史学家倾向于华南说,土著说则为一些考古学家和中青年学者所肯定。有的人则将上述两种说法加以综合,主张泰族自古就聚居在中国南部的云南、两广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北部的广大地区。笔者认为,泰族古文化在信念、历法、典章、制度、语言以及火药、纺织、造纸等方面受华夏文明的深刻影响。这一系列的影响是不可能通过一般的友好往来而形成的,因此说明泰族的先民在古代可能居住在中国南方,后来才南迁到黄金半岛的。

泰族的历史概述

在泰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活。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以及从旧石器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遗址在这里都有发现。北碧府的班告发掘了3000~5000年前古人类骨骸,20世纪60年代以来又在东北部班清发掘了属于史前文化的一些青铜器和许多彩陶。有的泰国学者主张班告文化与班清文化的主人可能是泰人的先民,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此说尚无确凿根据。

泰国早期的国家组织如公元2世纪前的顿逊,公元3世纪前的金邻和林阳,公元4—5世纪之间的盘盘、哥罗、狼牙修、赤土,公元7世纪的堕罗钵底和哈里奔猜,公元8世纪的陆真腊,甚至12世纪初的罗斛,统统都是孟人所建立。

泰族在现今泰国出现的时间,有的学者认为是公元前后或公元2—3世纪,也有人认为是公元5世纪或七八世纪。由于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公元初期黄金半岛就陆续有了一些碑铭。公元639年的真腊碑铭提到献给寺庙的寺奴有一人名叫“暹奔”。公元1050年的林邑(占城)占婆文碑,在提到献给神庙的55名寺奴中有暹人、高棉人和蒲甘人。暹是高棉、孟、占、佤等民族对泰族的称呼。碑铭反映了当时泰族处在受统治地位。据泰国的手抄史籍记载,泰族过去曾在泰北建立过“庸那迦国”,但无确切年代,人们认为它不可能早于公元七八世纪,这是泰族传说中的早期城邦之一。

传说庸那迦国凡45代,最后遭地震毁灭,当地泰族另外建立“希兰恩央国”。公元1259年其15代王芒莱继位,才开始了有确切年代的泰族历史。芒莱王经过多年努力,统一了泰北,于公元1296年在清迈建立兰那王国,这就是中国元代史书中所称的“八百媳妇国”。元、明和清初曾先后封其为“八百宣慰使司”。该国一直存在到18世纪,后被吞武里王朝并入泰国版图。

泰族在泰国建立的第一个王国是素可泰国。大约于1238年,在兰那以南的素可泰地区,泰族部落首领邦刚毫推翻吴哥王朝吉蔑(高棉)人的统治,建立素可泰王朝(旧译速古台),元史称暹国。素可泰社会处于建立在古代农村公社基础上的封建领主制初期,国王称“父君”,具有宗法色彩。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家庭副业尚未与农业分开。在素可泰后期,首都附近出产的宋胶洛瓷颇负盛名,部分产品销往邻国。素可泰建国前夕传入的上座部佛教僧伽罗派得到弘扬,后来还传到兰那王国。到第三代国王兰甘亨时期国势渐强盛,素可泰王朝的势力扩大到马来半岛,并以“朝贡”形式开创了中泰两国的官方友好往来。1283年泰族学者利用吉蔑草书体创立泰文。

素可泰王国凡8王,14世纪中叶后衰落。1350年素攀地区的泰族首领乌通王创建阿瑜陀耶王国,1378年二传至波隆摩罗阁时打败素可泰,将它降为附属国,1438年素可泰被并入阿瑜陀耶版图。

阿瑜陀耶王国明史称暹罗,西方称“沙炎”(Siam即暹),凡32王,历时417年。阿瑜陀耶建国后,早期的封建领主制得到发展,15世纪中叶确立以“萨迪纳”制为基础和特色的封建制度。“萨迪纳”即对稻田的权利。1466年戴莱洛迦纳国王颁布有关“萨迪纳”法,分别规定王族、贵族、文武官员及农奴的授田等级,以此划分封建主和农奴两大阶级。

阿瑜陀耶位于湄南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以水稻为主的农业日益发达,丰年时阿瑜陀耶还曾向邻国出口粮食。在政治文化方面,阿瑜陀耶王朝通过孟人和高棉人受婆罗门教影响,根据印度“玛努法典”制定法律,宣扬“君权神授”观念。这一时期上座部佛教继续普及,逐渐成为全民信奉的宗教。具有佛教色彩的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都获得发展,产生了一批有成就的文人和名著。16世纪以后,阿瑜陀耶王室开始与前来的西方商人通商,对中国则进行“朝贡”形式下的垄断性大宗贸易。阿瑜陀耶王朝曾与缅甸多次交兵。1569年第一次战败,臣服缅甸15年。1584年纳黎宣王推翻缅甸统治;1767年缅军攻陷阿瑜陀耶,并掠烧一空,阿瑜陀耶王朝至此结束。

阿瑜陀耶王朝覆灭后,一名地方官员披耶达信组织力量领导人民驱逐缅甸占领军,使泰国重新获得独立,因而被拥立为国王,建都吞武里,史称吞武里王朝。达信是具有中国血统的泰人,原姓郑,即郑信,祖籍广东省澄海县,父亲是华侨,母亲是泰人。其出生不久父亲去世,被财政大臣收为养子,受泰国贵族的传统教育。他原名信,曾任达城太守,封爵为披耶,故称披耶达信。吞武里建国初期,达信率军队经过几年征战,打败各地割据势力,于1770年统一全国,并于1774年兼并北面的兰那国。1778年征服万象和琅勃拉邦,置其为属国。1871年达信正式派贡使到中国,继承阿瑜陀耶与清朝的关系。1782年正当达信派大将披耶却克里军队出征柬埔寨之际,吞武里发生宫廷政变,达信被废黜。却克里赶回首都以武力取得王位,吞武里王朝仅15年即亡。

却克里登位后,开创却克里王朝,定都曼谷,也就是当今的曼谷王朝。王朝前期(1782—1851年)拉玛一世至三世,对内继承和发展阿瑜陀耶时期传统的社会经济、政体和典章制度,加强中央封建集权,维护“萨迪纳”封建农奴制。并在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的条件下,部分地实行以货币代替徭役和实物地租。同时还整顿与复兴佛教,繁荣文学艺术。对外多次击退缅甸入侵,巩固了边疆,还以武力迫使原来的藩属老挝、柬埔寨和南部马来土邦重新归顺。对西方采取传统的封闭政策,对中国除了加强“朝贡”贸易外,还开展了非官方贸易。这一时期泰国国内比较稳定。

曼谷王朝后期(1851—1932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激烈。英国继武力入侵缅甸、马来亚之后,对泰国采取软硬兼施的外交攻势。拉玛四世蒙谷王在亲西方思想的主导下,签订了不平等的《鲍林条约》,泰国从此成为西方列强争夺的对象。蒙谷王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废除在国王面前必须下跪爬行的旧礼节,容许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自由传播;创立小型西式军队,在修筑运河等工程中以雇佣工人代替无偿的强迫徭役,使“萨迪纳”制度逐渐动摇瓦解。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大帝执政时,面对英、法从东西两面进逼,蚕食扩张的直接威胁,在“维护独立必须改革”的思想指导下,从各方面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经济改革。他废除家奴制度和各式各样的封建依附关系,改革行政、财政、立法、教育、军事等制度,并且兴修铁路、公路,开办邮电等,政绩显著。对外关系方面,英、法为争夺势力范围,相互制约,于1896年签订协议保证双方不得对泰国湄南河流域进行军事入侵,并且以湄南河为界划分英法势力范围。但是朱拉隆功也不得不把湄公河以东整个地区和柬埔寨的马德望、暹粒两省的权利转让给法国,不得不同意让英国并吞它在马来西亚北部的属邦,以换取保留泰国的独立。

朱拉隆功逝世之后,拉玛六世瓦盝拉兀执政的15年间,泰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派出小规模远征军。战后泰国用战胜国的有利地位,与列强解除旧约,废除了治外法权和收回关税自主权利。与此同时拉玛六世还先后颁布了《国籍法》《团体法》《私立学校法》《新闻法》等条例,加强对华侨和华人的管理和同化。其中1913年的《国籍法》规定,在泰出生的华侨子女只具有泰国国籍,不同时具有双重国籍,为后来泰人对华裔的同化提供了法律根据。

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依靠大米、锡、橡胶柚木等原材料出口的泰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从而引发了封建专制政体的财政与政治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1932年6月24日,一批在西方受过教育的军政官员发动政变,夺取军权,迫使拉玛七世巴差提勃在临时宪法上签字,承认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世称“1932年革命”,从此泰国就逐渐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军人集团为核心的泰国政府奉行大泰族主义政策,对内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排斥和歧视华侨;对外依靠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以前曾经臣属泰国的法属老挝和柬埔寨四省,英属马来亚四邦和掸邦两土司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泰国不得不归还上述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国军政府奉行敌视中国和亲美政策。1973年10月泰国国内学生运动蓬勃兴起,迫使军政府辞职,从此结束了军人独裁统治。近年来,泰国在政治上重视加强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国内政局基本稳定。经济方面,从1960年实行第二个经济发展计划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实行第七个发展计划(1992—1996年),谋求在2000年泰国建成新兴工业国。

泰族的构成

泰族占全国人口6000万的绝大多数,是泰国的主体民族。这是数百年来泰族与当地孟、高棉、佤、马来等土著民族进行融合和近代泰国政府对华侨后裔实行同化的结果。

根据分布地区和方言划分,泰国泰族可分为中部泰族、东北泰族、北方泰族、南部泰族、华裔泰人。

中部泰族生活在湄南河流域大平原,以泰国首都曼谷为中心,所操“曼谷话”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语。在泰族主宰泰国中部地区以前,孟族从公元3—13世纪先后在这里建立过金邻、林阳、堕罗钵底、罗斛等国家。6—11世纪的堕罗钵底国有人口50万~100万,11—13世纪的罗斛国有人口100万~150万,这些人口的大多数是孟族,后来泰族于14世纪建立的阿瑜陀耶王国人口约200万,其中很多是原来罗斛的孟族。现在泰国中部只有约4万名孟族尚保留自己的语言和风俗,历史上数以百万计的孟族都逐渐和泰族互相融合了。19世纪曼谷王朝时期,居留泰国的华侨及华裔多达50万~100万,占全国人口的5%~10%。当时城市人口中华人所占比例相当高。1911年曼谷人口有31万,华侨及华裔有17万人占54%。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侨、华裔通过与泰族通婚及参与泰族社会文化生活等方式逐渐融合于泰族社会中。20世纪初泰国当局加强对华侨管理,限制他们与祖国的联系,并对华裔采取强制同化的政策,先后颁布了1911年的《加入国籍条例》、1912年的《改籍宣誓规定》及《驱逐出境法》、1913年的《国籍法》、1914年的《团体管理法》、1918年的《私立学校法》。其中《国籍法》实行出生地主义,强迫规定凡在泰出生的华裔在法律上均为泰籍;《团体法》限制成立政治组织;《私立学校法》规定华文学校必须教泰文。事实表明,泰政府的同化政策成效卓著,大量华裔成为了泰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华侨与华裔大多数集中于中部与首都,因此中部泰族当中有华人血统者以数百万计。他们多是第三四代华裔,不识华文,不少人已丧失汉族意识,心理素质及生活方式已逐渐泰化。

中部泰族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较其他泰族快,现代化程度也最高。作为全国标准语的中部泰语,吸收许多孟-高棉语汇和一些中国潮州语,社会科学和科技词汇有不少是借用印度梵语巴利语,近代以后多借用英语。因此,泰语词汇丰富,但也逐渐淘汰了一些古泰语词汇。泰国王室成员及大多数贵族出身于中部泰族,国家主要军政官员以前都是由中部泰族担任。近40年来虽然这一惯例有所打破,但政府中中部泰族出身的军政官员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在中部佛丕等府,至今还有数千名黑傣族。他们是200年前泰军出征越老边境掳掠来的移民,其中有少数人还保留汉族姓氏及过春节的习俗。

东北泰族生活在干旱的东北高原和湄公河西岸,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隔河相望。东北泰族和老挝的寮人同族,曼谷当局过去贬称其为“白肚佬”(即腹部不文身的寮族),又有人称其为泰籍寮族,但他们也不是泰东北地区的土著。班清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就有精制的青铜器和彩陶,但不能证明其主人是泰族或寮族。东北部早期土著可能是孟-高棉语族的高棉人。公元8世纪,该地区(至少是其南半部)成为高棉族国家陆真腊的版图,陆真腊的中心,可能是湄公河西岸现在泰国一侧的塔帕农,或东岸现在老挝一侧的沙弯纳吉。据认为,当时陆真腊境内可能已有“暹族”(即泰族或寮族)出现,但人数少且系被统治民族。素可泰王国和阿瑜陀耶王国时期,东北成为老挝与泰国之间的中间地带。有一个时期甚至成为老挝的势力范围,18世纪才正式成为泰国的版图。

关于东北泰族来源的调查材料说明,东北泰族是16世纪以后从湄公河东岸迁来的,其中大多数是在十八九世纪迁来,也有些是被泰军掳掠来的。与柬埔寨毗邻的素林等府,其居民原是高棉族或高棉支系的帅人、梭人等。目前多数人已融合成泰族。移民中有一部分是与中国壮族同源的普泰人,分布于那空帕农、甘拉信等府,人数好几万,保持独特的习俗。总之,东北泰族主要源于老挝寮族,并和当地早期的泰族、高棉族、华侨后裔及少数越侨后代相互融合而成。东北泰族受中部泰族文化的影响较多。原来佛教经典和民间文学使用的由泰北兰那传入称为“经文”的兰那文已不通用,但民间(尤其是农村)仍讲称为“东北话”的寮语,并保持诸如吃糯米饭、凉拌生木瓜、剁生肉、腌鱼酱等近似寮族的生活习俗。

由于柯叻高原土质是砂岩结构,蒸发和渗透快,气候干旱,而位于5个府交界处的“古刺哭”坝子,雨季成沼泽,旱季成盐碱地,东北农业受到很大影响,时常歉收。因此,东北泰人很多到首都、矿山打工和出国当劳工。

北方泰族分布于北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其先民曾于公元11世纪前在北部清盛建立过约诺国(即庸那迦国)。泰族简称约诺为阮国,故通称北方泰族人为泰阮或阮人。13世纪他们建立兰那王国,所以又称兰那人并创有兰那文。过去,曼谷当局贬称阮人或兰那人为“黑肚佬”(腹部文身的寮族)。他们自称“昆猛”(本地人),称兰那方言为“堪猛”(本地话),称兰那文为“多猛”(本地文)。

泰北最早的土著是佤族的支系拉佤人或鲁阿人,当地最早建立的国家不是泰族的庸那迦和兰那,而是7世纪孟族在南奔建立的哈里奔猜国。后来,佤族支系大部分(目前只剩下4万多人未被同化),和数以10万计的孟人都融合成为北方泰族。泰北还有约8万名傣泐人,分布在难、南奔、清莱等府。他们是19世纪从西双版纳和缅甸猛勇被掳掠来的,现在已成为北方泰族的一部分,但是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仍保持傣泐的语言与习俗。兰那昆猛的语言、文字、风俗与中部泰族有一些差别,而与西双版纳傣泐和老挝北部寮族却有许多相近之处。20世纪初以来,泰国政府以中部泰族文化同化北方泰族,规定用中部泰语为官方语言,用泰文取代兰那文,以正规学校代替教兰那文的佛寺学校。北方泰族文化因此受到很大削弱,但民间至今仍保留有地方特色的兰那文化。

南方泰族分布在泰国半岛地区。这一地区的土著民族有孟族和马来族。从公元2世纪到公元四五世纪,孟人在半岛地区先后建立过顿逊、盘盘、哥罗、狼牙修及赤土等小国。马来族在公元7世纪以后先后建室利佛逝和北大年国。泰族在这一地区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七八世纪以后,他们和原来的土著孟族和马来族相融合,形成与其他地区的泰族有所不同的南方泰族。

早期南方泰族有不少是从泰北和泰东北掳掠来的,因而南方泰语与北方泰语、东北泰语以及西双版纳傣语、老挝寮语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以下例举的几个事例足以说明这一点:20世纪50年代一位南方泰族出身的泰国军官随美军入侵老、越边境,发现南方泰语与黑傣语有许多共同之处。南方泰族出身的泰国民主党人员到东北支援当地民主党大选,也发现能用南方泰语与东北泰人交谈。笔者出生于泰国南部,50年代到西双版纳后,同样发现能用南方泰语与傣泐族交谈。

近200年来居住在半岛地区的华侨后代多数已经与泰族融合。现在南部地区的孟人已不复存在,原在半岛中上部农村的马来族已和泰族融合,成为具有马来血统的南方泰族,他们中有的人仍信仰伊斯兰教。

华裔泰人广泛分布于首都和全国大小城镇,他们是在泰国出生的泰籍华人和已入泰籍的华侨。华裔泰人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受过中文教育的华侨和泰籍华人子女。他们多数为第二代华裔,少数为第三代华裔。他们会讲中国普通话,配偶系华裔。他们在接受泰族生活方式的同时,仍然保持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这类人是华裔泰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2)1949年以前到泰国谋生的华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他们陆续加入泰籍,但至今仍保持汉族习俗。这些人年纪大,估计目前仅数万人。

(3)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在20世纪50—60年代,经过缅甸陆续迁入泰北清莱、清迈府的云南人,他们的主体为被称为“九十三师”的旧军人以及跟随他们的眷属和其他的滇族平民。目前,加上他们的子女以及近年因掸邦动乱,从缅境继续进入的云南人,总数在7万~10万之间,他们分别居住在泰北清莱府和清迈府的78个“难民村”,其中近半数,经过甄别,已被泰民政当局陆续授予泰国籍。

(4)第一和第二种人的后裔。他们不识中文,不会讲中国普通话,部分人能讲一些广东、海南、福建方言,由于受到来自学校与社会的泰国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泰化较深,普遍与非华裔泰族通婚,但尚存华裔观念,不讳言华人血统(已无华裔观念者本文不纳入华裔泰人)。名为华人组织的团体,如中华总商会以及潮州、客属、广肇、海南等九属会馆和许多同乡会、同业公会、宗亲会、慈善机构等的领导人,几乎全部或95%以上是华裔泰人。由于华裔泰人多居城市,普遍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出洋留学的也不少,他们各有专长,不少人成为社会各行业中的骨干。总之,华裔泰人已成为了泰族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形态

1855年以前,泰国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国家。自1855年英国迫使泰国订立《泰英友好通商条约》后,西方国家打开了泰国的大门,泰国的经济自此迅速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需要,泰国急剧地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和大米出口,由此引起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萨迪纳”制的崩溃和封建社会的解体。土地成为私有,封建徭役变成了货币租税,家奴获得解放。农奴摆脱了人身依附,成了生产水稻的小农。进入20世纪后,占全国劳动力89%的人口从事农业劳动,水稻耕种面积占全国耕地的95%,泰国成了一个大米出口国。在政治上,拉玛四世(1851—1868年)开始自上而下地仿效西方进行行政改革。拉玛五世(1868—1910年)使西化改革变得更加全面深刻。社会生产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国民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以留学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和中下层军政官员中广泛传播。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泰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社会潜在的矛盾尖锐化了。终于在1932年6月24日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泰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二次大战期间,由于日本的侵略,泰国经济曾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恢复和发展较快。此后40余年来,在国际国内的有利环境和主观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泰国经济获得显著发展。1961年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泰国制定了第一个经济发展计划(6年),掀起了经济建设的新高潮。以后又陆续制定了第二到第三个社会经济发展计划(5年),使社会经济各方面得到发展。

总之,从1932年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泰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以创汇农业和食品电子等工业为基础,各部门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1991年泰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约1700美元。但国民收入的分配,无论在各个阶级、阶层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都是很不平衡和不合理的。因此,带来了贫富悬殊和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泰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是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的。因此,封建统治阶级的王公贵族继续存在并且成为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他们拥有大量土地。但是,以出租田地和雇工耕种及放高利贷和超经济剥削为特征的地主富农经济受到冲击和削弱,破产农民大量涌入首都和城市充当劳工。华人出身的商人、企业家则是新兴资产阶级中经济实力雄厚的中坚力量。军、政、警高级官员也逐渐变成拥有企业股票的资产阶级。农村的地主富农仍然出租田地和发放高利贷,也有的创办起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小型种植场或养殖场。受过高级教育的军、政、警中下层官员和文教、医务、工程、工商、财经各界职员则构成地位日益重要的中间阶层。农村劳动人民有自耕农、贫农、佃农。目前在工商、交通、矿山、建筑、服务行业就业的城镇人口约有1500万。

传统文化

泰族文化可分为固有的泰文化,来自中原的华夏文化和来自印度的婆罗门与佛教文化三个组成部分。

固有的泰文化。追溯族源,泰族属于古代越族,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毕生研究傣族的中国著名学者江应睴教授在其巨著《傣族史》中,将古越文化特征归纳为:沿河聚居、操古泰语、男耕女织、舟楫水行、黥墨文身、崇尚铜鼓、干栏楼居等7点。笔者认为这7点也基本上符合泰族固有文化的特征,只是泰族还有崇拜寨心寨老、巫术安魂、食糯米槟榔等另外3点。

沿河聚居 泰族也和古越人及其后裔壮侗等族一样,是种水稻的民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江河流域,迁徙往往沿河流进行。村落多建于江河湖泊或其他水源附近,基本上不居住山区。

操古泰语 中部、南北或东北各支泰族的方言都源于古代泰语。深受孟-高棉和梵-巴利语外来语影响较多的中部泰语,至今仍然保存有一些生僻的古泰语,而学术界普遍认为古泰语可能就是古越语演变而来的。

男耕女织 泰族及其先民古越人是农耕民族。中国浙江河姆渡新石器遗址的发掘,证明古越人在大约7000年前就已从事稻谷栽培。泰族早期的兰那文献《金灯笼国志》关于北方泰族传说时期的叙述,就谈到一位公主出走,在森林湖边种稻的故事,以及泰族有祭拜称为“咪普索”或“谷魂婆”的谷神风俗。另一兰那文献《辛哈那王子志》也记载了兰那王国缔造者芒莱王的先辈在1000多年前,就在泰北兴修拦水坝种水稻及其他农作物,这些史料反映了泰族所具有的农耕特点。驾牛耕田是男人的重活,而纺织则是妇女的事。写于13世纪的《真腊风土记》一书提到当时泰族的棉布已输入真腊,迁居该地的泰族种桑养蚕,“以丝自织皂绫衣著”,说明泰族妇女很早就会纺织棉布和丝绸。

舟楫水行 泰族近水而居,擅长制作舟楫和行舟。过去中部水网地带农民的交通和运输主要依靠小木船。中部泰族男女对唱船歌的风俗以及湄公河、湄南河、难河等河流每年一度的竞舟盛会,都是他们善于行舟的证明。

黥墨文身 至今仍保持某些古俗的北方泰族及东北泰族中的不少老人在青年时都曾黥墨文身。文化较高的中部泰族统治集团在历史上曾鄙称北方泰族为“黑肚佬”(腹部文身的寮人)。中部与南方泰族现已无文身风俗,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文化的发展,固有的陋俗也消失了。

崇尚铜鼓 铜鼓虽非泰族所专有,但铜鼓却是泰族王室庆典所必备的神圣乐器之一。14世纪素可泰时期的文献《三界颂》和15世纪阿瑜陀耶时期的文献《宫廷法》,均把铜鼓和法螺、锣鼓列为宫廷重大仪式中进行演奏的乐器。当今曼谷大王宫还备有多面铜鼓,国王登基、登祀社神等大典除了吹法螺外,还必须敲铜鼓。

干栏楼居 泰族在其先民古越人时期生息于气候温暖的华南,房屋为干栏式;迁到热带的泰国后,仍然住干栏式建筑。现在城镇建筑虽多已西洋化,但农村各地仍有不少干栏式房屋。

崇寨心寨老 古代泰族建村伊始,须在村庄中央以石堆或木桩竖寨心,作为村子的根基,加以崇拜。每年祭祀寨心一次,以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现在泰北、泰东北经济文化发展缓慢的边远地区,仍保持此种风俗。而在中部、南部地区,寨心已演变为“国柱”。此外,泰族远古时代还崇敬老人,由村寨中有威望的长者担任“该曼”即寨老,主持本村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此古风现已消失,仅遗留请长者作为“陶该”即长老充当媒人角色的习惯。

尚巫术安魂 泰族的先民古越人迷信巫术,后来泰族继承了此风俗。他们称巫师为“波巫”,称巫婆为“雅巫”。人死后实行土葬时由“波巫”或“雅巫”以抛鸡蛋方式占卜墓地。巫师还以巫降神,用念咒、求神等方式治病,或以巫害人。北方泰族还有巫舞风俗,即在祭祀祖先时举行巫舞仪式。泰族一向喜欢占卜,其中最主要的是鸡卜,并有兰那泰文的鸡卜谱手抄本留传于世。目前泰族已无鸡骨卜风俗,但在邻近山区民族佤族中却较盛行。

古泰族认为人的精神能离形体而存在,称之为“魂”。当今泰国各地泰族尤其是北方和东北泰族对“魂”十分重视。在结婚、生孩子、祝寿、晋级晋薪、喜庆佳节和久别重逢、重病痊愈、欢迎贵宾等场合,都要举行安魂祝福仪式。

食糯米槟榔 泰族在古代以糯稻为主食,现在中部和南方泰族食籼稻为主,但北方和东北农村泰族仍以食糯稻为主。古泰族用黏土制土墼砌墙时,常掺以谷壳。据日本和泰国学者对泰国各个时期遗址的土墼谷壳的调查,证明公元14世纪以前,泰国各地种植的稻谷以团粒形糯稻为主,中部虽然也有种植长粒形籼稻,但不占多数。籼稻的种植只是在14世纪以后方迅速增多。与北方泰族接近的西双版纳傣族和与东北泰族相连的老挝寮族,从古至今主食糯稻,也是古泰族食糯米的印证。

嚼槟榔也是泰族固有文化的特征之一,泰族好吃酸辣生冷菜肴,肠胃病及寄生虫较多,嚼槟榔能消积杀虫。槟榔在古代是泰族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也用来招待客人,切瓣成串的干槟榔曾在某些地区成为集市通货之一。过去泰族订婚时男方的聘礼必须有槟榔盘,称为“堪玛”。可见它在泰族生活中的价值。

中原华夏文化的影响

泰族南迁前聚居于中国华南一带,受汉族朝廷的长期统治,接受了一系列的华夏文化。华夏文化和他们固有的文化相融合,成为泰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族在古代接受的华夏文化主要有社神、干支、城、郡、羁縻、食邑、君王、招魂、供太祖、旋风簿以及土墼等。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后人认为这些是泰族的固有文化,称干支纪年为泰年,称旋风簿为泰簿。这些情况,在前面两论《泰-傣古文化的华夏影响及其意义》《泰-傣研究随笔》等篇已有论述,这里从略。

来自印度的婆罗门和佛教文化的影响

公元前3世纪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就开始传到东南亚。泰族在13世纪创立兰那和素可泰两个王国时,信奉来自锡兰的上座部佛教。14世纪阿瑜陀耶王国成立后,泰国同时受来自柬埔寨的婆罗门教和原来的佛教影响。

佛教的影响 佛教基本上是泰国全民信仰的宗教。佛教关于人生轮回无常,善恶报应,布施积德修来世等教义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人生无常的宿命论使泰族不太记仇,容易原谅他人;不赡养年老父母不算犯法,但与佛教教导相抵触,为社会所谴责;认为咒骂父母者来世投胎变成无嘴怪物,打父母者来世长个棕榈叶般的大手。

婆罗门教 泰族信奉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的极少,但婆罗门教的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以及后来成了佛教护法神的因陀罗,在民间家喻户晓。人们赌咒或祈祷时,往往求助于梵天和因陀罗。算命行业有一派是拜祭梵天神的。曼谷叻巴颂侣湾的梵天神像远近闻名,俗称“四面佛”。人们传说此尊神十分灵验,求愿香火旺盛。

君权神授 阿瑜陀耶王国建立伊始,就接受经柬埔寨传来的婆罗门教关于君权神授的信念。认为国王是毗湿奴或湿婆等神授权的“桑玛滴”即设想之神,也是毗湿奴等神的化身或组成部分。国王执政必须举行表示升华为神的婆罗门教的登极仪式,曼谷王朝国王仍然是神授的桑玛滴神,拉玛王室的“拉玛”就是毗湿奴神的别名,具有象征毗湿奴的意义。为了显示国王的神圣身份,一切臣民晋见国王必须跪拜,并且特别规定了一套王族御用语。

正义法王 泰族国王不仅信仰婆罗门教,而且还是佛教徒及佛教的护法者,因此他必须履行佛教关于做一位“达磨罗阁”即正义法王的教导。法王行为准则为经藏《大善见王经》规定的爱民、济贫、护法、行道、扶助士绅、与他国友好等12项守则。自素可泰以来,历代国王都公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正义法王的典范。

《摩奴法典》的影响 《摩奴法典》是公元前至公元200年以梵文陆续编成的著名印度法典,孟人将其译成孟文称《达磨法典》。阿瑜陀耶时期许多法律都是根据和参考《达磨法典》并结合泰国情况制定的。但《摩奴法典》所确认的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却一直未为泰族所接受。

婆罗门教士的作用 泰族主要信佛教,但上座部佛教里掺有婆罗门教的某些内容,其教士在朝廷和首都都具有重要作用。国王登极典礼、臣民宣誓、初耕节、祭国柱等仪式要教士主持;中部一些地区民间婴儿满月、儿童剃髻、建屋奠基、新居落成也要他们主持仪式。在阿瑜陀耶时期,由于他们精通《摩奴法典》,因此充当法官或者陪审团。泰国历史上的婆罗门教士均为印度侨民,现在则为泰籍印侨后裔,人数极少,隶属曼谷大王宫管辖。

梵语、巴利语 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经典使用梵语,上座部佛教使用巴利语,随着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传播,这两种语言传入泰国。梵语、巴利语最初是在僧侣和统治阶层中使用,后来此两种语言的词汇逐渐渗入泰语当中。据统计,13世纪的兰甘亨碑铭中的1300个词汇中就有54个梵、巴利词汇,占4%,说明刚开始渗入。而据专家研究,现代泰文文章中的梵、巴利词汇约占30%,用纯粹泰语已无法书写出含义准确的短文,泰国早期的社会科学及技术词汇多借用梵、巴利词汇或在其词根基础上创新词。

佛教文学 主要通过婆罗门教和佛教传到泰国的印度文化,提高和发展了泰族文化。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王室倡导下,改写为泰文叙事诗和剧本流传全国。佛教经典中有一部分是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陀本生经寓言故事,共有500余部。许多精彩的佛本生故事如《拍素吞》《金海螺》《悉达多出家》等被改为泰文文学作品,丰富了泰族文学,这种有佛教色彩的文学又称为佛教文学。

宗教色彩的节日 由于佛教基本上成了国教,婆罗门礼仪也为王室所遵循,因此佛教和婆门教的有些节日,就成了全民族或全国的主要节日。如婆罗门教的宋干节(泼水节)、春耕节、水灯节,佛教的守夏节、解夏节、吠舍怯节等。

印度历法 早在素可泰王国时期,印度塞迦历就经过高棉族传给泰族,塞迦历又称大历(玛哈塞迦历),是中世纪时期印度通用的历法,其纪元初年相当于公元79年;它是太阳历,每月分为白分黑分和望朔纪日。与此并用的还有七曜历,即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纪日,七日为一星期,周而复始。七曜日始于古代巴比伦,但泰族的七曜用梵语词汇(如日曜为阿蒂,月曜为占他等),说明它是印度传入。泰国从公元1912年开始实行佛历纪年,它以释迦牟尼圆寂时的公元前543年为纪元之始。佛历的使用反映了泰族受印度佛教的影响。

现代文化

18世纪下半叶,由于中国移民大量涌入泰国,19世纪下半叶以后曼谷王朝又与西方往来密切,因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泰族近现代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宗 教

宗教在泰国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教是泰国多数人信仰的宗教。泰国宪法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佛教因此在泰国具有国教的地位。宪法还规定国王是各宗教的保护者,因此,信仰其他宗教也受到法律的保护。据统计,泰族中95%以上的人不同程度地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徒只占3.8%,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分别占0.6%和0.1%。

佛教 在泰国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公元后最初的几个世纪内,从印度传入的大乘佛教就在当时泰国境内的一些“印度化”小国传播。与大乘佛教传入的同时,印度的婆罗门教也传入这一地区,并于10世纪末开始流行。11世纪时,中部泰族信奉来自吉蔑的大乘佛教,北部泰族信奉来自缅甸蒲甘的上座部佛教。13世纪伊始,由锡兰传入的上座部佛教在泰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掺入了婆罗门教、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以及在华侨中流行的北传大乘佛教,从而形成具有特点的泰族上座部佛教。它属于锡兰的正统大寺派,泰族称为“楞迦宗”。1864年拉玛四世国王整顿佛教,创立了戒律严格的法相应部教派Dharmayuti,原有的多数僧侣被称为大部派Mahanigai。两派在诵经声调、披袈裟、持戒等方面略有差别,但在根本教义和宗旨上是相同的。目前两派关系融洽。僧侣分沙弥和比丘。沙弥是年龄7~20岁的出家男僧,出家时须受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等十戒。比丘为年龄20岁以上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僧,戒律有250条,对修行和衣食坐卧规定繁琐,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泰族僧侣禁止饮酒、看戏、戴帽、穿鞋(拖鞋除外);允许荤食,但不能宰杀。他们至今保留托钵化缘、过午不食的习俗。午后只能喝饮料,除槟榔以外,凡须牙嚼充饥之物一概不得入口。妇女向僧人供献物品要置托盘内递交,不能直接授受。据统计,泰国全国有3万多所佛寺,约30万僧侣。平均每1.6个行政村有一所佛寺,平均每170人中有一名僧人。佛教对泰族社会生活有很大影响,政府及民间许多仪式都采用佛教礼仪,国家庆典、阅兵仪式、企业开张、婚姻喜寿,都须有僧侣到场诵经祝福;丧葬祭祀,也须由僧侣祈祷超度。泰族佛教徒,上至国王下至平民,一生中均须剃度出家一次。佛寺在农村不仅是村民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村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的中心。有威望的方丈、法师还应邀为村民红白喜事选择吉日,占卜算命,以及调解纠纷,带头修路造桥,是公益事业的主持人。而金碧辉煌的佛寺,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华丽的雕塑绘画装饰,则是泰族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文化艺术的重要反映。

伊斯兰教 是泰国的第二大宗教,其教徒多是已融合成泰族的马来族后裔、外国穆斯林后裔和云南回族后裔。泰国的伊斯兰教徒中99%左右是逊尼教派,什叶教派占1%。伊斯兰教在泰国受到政府的保护,国王或王室成员每年都要参加穆罕默德生辰的纪念活动。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穆斯林教徒,逢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休假,每星期五下午有半天做礼拜的假日。在穆斯林聚居区,伊斯兰法是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律根据。据1992年统计,全国有2794所清真寺,穆斯林中学200多所,在曼谷还有伊斯兰学院。全国有穆斯林教徒2213943人。

基督教 天主教于16世纪传入阿瑜陀耶王国,17世纪一度得势。后来受王室限制,活动几乎停止,直到拉玛四世即位后的19世纪后半叶才有所恢复。基督教新教传入的历史仅有150多年。据统计,泰国有315550人信仰基督教,其中20多万人是天主教徒,另外,10万人分别属于新教的安息浸信会等派系。天主教堂有331所,新教教堂854所。天主教徒主要是首都及其他城市的少数泰族,以及东北和东南的越裔泰族;新教教徒主要是首都和北部、中部、南部城镇泰族以及已经治愈的麻风病患者。基督教会还办有1所私立大学、1所学院、50多所中小学和好几所私立医院,由于教学和服务质量好,这些教会学校和医院颇受欢迎。

语言文字

泰语是泰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我国壮语、傣语等同属一种语族。泰语有中部泰语、南方泰语、北方泰语和东北泰语之分。中部泰语又称“曼谷语”,是全国通用的标准泰语。上述4种泰语只在音调和部分生活词汇方面有所不同。泰语属于声调语言,语音的声调和长度起着构词差别的作用。泰语音节分开音节和闭音节,泰语又属词根语类型,它的词没有格、人称和数量的变化。其词汇有一些来源于古汉语,一部分来自孟-高棉语;而社会、政治方面的词汇和简单的科技术语,又往往是以巴利语和梵语的词根为基础创造的。近百年来,泰语词汇中,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政治和科技术语中,增加了许多英语等外来语词汇。语法关系通过词序、语调、节奏,并依靠虚词来表现。

泰文是1283年在素可泰国王兰甘亨的主持下,以古高棉文草书体为基础创造的。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兰甘亨碑铭文,据认为是泰族最早的文字。古高棉文脱胎于古代南印度的跋罗婆(Paliava)文,过去南印度用跋罗婆文书写巴利语,因此泰文的拼写规则与巴利语基本相同。古代泰文字母后来在外形和拼写上都逐渐有过若干变化,不过它的基本书写方式仍然保留在今天的泰文中。当代泰文字母表有44个字母,这些字母表现为21个辅音音位。泰文只有一个元音字母,为表现其他元音,制定了21个符号,标记在辅音的左右或上下,视为元音。文字的书写采取连书形式,自左而右,横向书写,词与词之间不留空格、不用标点,一句话从头到尾连续不断地拼写,以空2个字母的间隔表示一个句子或句子当中的小停顿。

姓 名

泰族本来只有名没有姓。1912年泰国政府颁布《姓氏条例》,规定每个泰国人都必须有姓氏,并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向民政当局申请登记姓氏。在泰族人当中,同名者很多,但每个家族或家庭的姓氏则互不相同。妇女婚后一般从夫姓,但也可保留和使用原来的姓氏。泰族姓名仿照西方习惯,名在前,姓在后,平时人们只相互称名,而不是像西方习惯那样称其姓。另外,大多数泰族都有取乳名的习惯,同学、同事或朋友之间往往互称乳名,以示亲切。泰族对人称呼习惯置一冠称,但不规范。1921年泰政府对妇女、儿童的冠称作正式规定,其他身份的冠称后来也逐渐规范。

1.无其他身份的平民,成年男子冠称先生即“乃”,已婚妇女冠称女士即“娘”,未婚女子冠称小姐即“娘少”,男孩冠称“牒猜”,女孩冠称“牒莹”。

2.有学位或学术技术职务者,则以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工程师、医师、技师等冠称。

3.军警、军官、警官及士兵、警员一律按军衔、警衔作冠称。军官、警官退役后,仍然以旧头衔冠称。

4.贵族:贵族的标志是国王敕封的爵位,分昭披耶、披耶、拍、銮、坤五等,即以爵位为冠称。由于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后,国王不再敕封爵位,原被封爵位的贵族几乎已全部逝世。昭披耶的夫人被授予“探普莹”,即尊贵夫人的称号,作冠称。披耶或获五世王勋章的妇女被授予“昆莹”,即贵夫人称号,作冠号。内阁总理和军警上将的夫人也被授予“昆莹”,即贵夫人称号。内阁总理夫人只有个别获高级勋章者,才有资格授予“探普莹”,即尊贵夫人称号。

5.泰国王族成员均有冠称:昭华,即太子或公主,系国王的嫡子或女儿;拍翁昭,即王子或公主,系国王的庶子和女儿或昭华的嫡子和女儿;蒙昭,系昭华的庶子和女儿或拍翁昭之子女;蒙拉差翁,系蒙昭之子女;蒙銮,系蒙拉差翁之子女。按宫廷法规定,蒙昭以上王族正式成员才算王室嫡族,即亲王;蒙拉差翁和蒙銮为王族后裔,不算正式亲王。但泰国华文报刊还是习惯对某些王族后裔称亲王。蒙銮之子女即为平民。女性的王族冠称均加女字,以表明性别。蒙昭冠称英文缩写M.C、蒙拉差翁冠称为M.R、蒙銮为M.L,上述冠称主要用以表明身份,新闻报道或文件提到某些人时均必须写明冠称。

平时,人们相互称呼时,不论男女,一般在名字前加“昆”或“探”(即您),表示礼貌和亲切。

教 育

泰国教育在近几年来获得迅速发展。泰族学龄期儿童基本上实现了普及教育。泰国现在实行“六三三四”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学生在初中毕业进入高中以后,开始分流,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升入职业中学或中等技校。学校既有公立的,又有私立的。中小学中私立学校只占7%,职业和技校中的私立学校则占57%,大学的私立学校占56%。据1992年统计,全国有普通中小学37264所,学生10385562人;职业学校和技校527所,学生550521人;师范、工程、艺术、护士、体育学院17所,学生167917人;国立大学20所,私立大学、学院26所,学生480628人。

文 学

泰国现代文学的最大成就是突破了具有宫廷文学和宗教文学特点的古典文学的束缚,现实主义新文学获得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泰国新文学开始兴起,并很快占据主导地位,深入普及到平民中。新文学的第一代作家有政治上不得志的王公贵族,也有出身平民的知识分子。他们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如阿戛丹庚亲王,他的自传体小说《人生的戏剧》及《无庙之神》,首次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冲突;马来·初披尼的长篇小说《终身伴侣》《无声的美》《娜拉的心》均以妇女为获得爱情与自由同封建势力斗争为主要内容;西巫拉帕是现实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揭露黑暗,渴望美好生活,《生活的战争》和《一幅画的后面》是其成名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文学界比较活跃,一些进步作家提出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口号,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西巫拉帕的中篇小说《后会有期》,社尼·绍瓦蓬的长篇小说《魔鬼》,劳·康宏的短篇小说《政客》,乃彼的诗歌《东北》,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60年代女作家素婉尼·素坤塔的长篇小说《他的名字叫甘》,描写社会现实,艺术上也较成功,获东盟文学奖。70年代“10月14日学运”后,一批青年作家脱颖而出,他们的优秀作品有:康喷·汶他的长篇小说《东北人的儿子》,阿金·班乍攀的短篇小说集《矿井》,拉披蓬的《同一块土地》,堪曼·坤开的《乡村教师》等。对中国小说的翻译,过去主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系列演义小说,二次大战后陆续翻译出版了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名著。

建筑艺术

泰国建筑在本民族传统的干栏建筑工艺的基础上,融进了中国式的建筑特点。如墙顶部以中国式花卉浮雕代替传统的泰族木雕,并设计了中国式的斗拱、拱门和圆窗等。有的佛寺装饰画还出现了象征福禄寿的牡丹、菊花、青松、蝙蝠、梅花鹿、丹顶鹤。最典型的是拉玛三世执政前亲自主持建造的太子寺,采用中国建筑形式,屋脊装饰双龙戏珠,佛殿柱石为龙蟠雕塑。建于大王宫角落的玉佛寺,是佛寺建筑的精华。它的装饰集中表现了泰族工匠雕花、木刻、塑造与绘画的精湛艺术。佛寺周围的长廊,有泰族画匠采用西方绘画技术创作的“罗摩衍那”故事连环壁画。这是1930年为庆祝曼谷建都150周年调集众多画匠集体完成的,他们以透视法弥补了泰族绘画缺乏立体感的缺陷,使传统壁画人物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曼谷大王宫是东方宫廷建筑艺术的结晶。其主要建筑却克里殿是1875年由英国建筑师和泰族工程人员合作建造的。它是一座三层泰西结合的建筑物,大楼和大楼内部是西式,但屋顶是泰式的。重檐的琉璃大屋顶呈三角形,顶端分三处衬托3个7层圆锥形尖塔,直刺苍穹。外部的栏杆、壁柱、门窗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式样。宫外手持大刀的守护神形象,增添了印度文化的色彩。大王宫范围内还建有中式园林的希瓦莱公园和沙恭宛的几座中式亭台楼阁。近20年来,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城市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在曼谷等大都市出现。如何在城市建筑中体现民族特点,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泰族建筑设计师们在农业大学大楼、南宫饭店、泰国饭店、国际酒家等建筑物的设计中,作了一些探索,力求将传统特色与现代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衣 着

泰国天气炎热,19世纪以前,人们着高棉式“尾幔”(束尾幔布),男不穿上衣,女仅用披巾围胸,就是朝廷大臣也是袒胸露臂。1851年拉玛四世执政后规定,朝觐时必须穿上衣,后来泰国人才陆续养成穿上衣的习惯。1868年拉玛五世执政后,倡导官员穿鞋袜,改变男子的“内务部发式”(将周围头发剃光只在头顶留一撮短发,犹如刷子)。1896年规定军人以裤子取代“尾幔”。1910年拉玛六世执政后,平民男子开始穿裤子,但贵族仍着“尾幔”,王族和贵族妇女开始穿筒裙。1925年拉玛七世执政后,上层妇女在普遍着筒裙的基础上,开始穿西式裙。1935年立宪政府颁布《文官着装条例》,宣布废除“尾幔”,改着西裤,“尾幔”因此逐渐被淘汰。城市妇女日益喜欢着西式裙,农村妇女仍以着筒裙为主。1940年政府规定,取缔“尾幔”和妇女用披巾围胸的装束。1942年政府颁布“唯国主义”信条,要求人们外出和到政府机关联系事务时,女子必须着筒裙或西式裙,男人禁止穿中国老式裤子,并且不论男女均须穿鞋戴帽。现在,城市里的青年男女流行穿西方现代服装。男人通常穿长裤,长或短袖上衣,多数人只在重要场合穿西装或钦定民族礼服(高领三口袋丝绸上衣);女士下穿西式裙或筒裙,上着西式上衣,旅行时多着西裤。农村泰族,男人下穿长裤或半长裤,上着圆领或短袖上衣,劳动和出门时随身带一条深色格子花纹粗布(长150~170公分),用来擦汗和洗浴,俗称“水布”,平时系在腰间,也可缠在头上;农村妇女多数穿筒裙,上衣根据天气穿长、短袖衫。不论男女老幼在家普遍赤脚或穿拖鞋,城市居民在外出或上班时穿鞋,亦有不少人喜欢穿拖鞋外出。泰族男女青年喜欢戴金项链和戒指,妇女还饰手镯、耳环,佩戴银或合金腰带。穿拖鞋外出被认为不礼貌,有些重要场所和典礼特地告示不欢迎穿“无根鞋”(指拖鞋)者入内。泰族传统观念还认为,男穿裤女着裙是天经地义,因此女士参加红白事或拜见要人时必须着筒裙或西式裙,若穿裤子参观大王宫则不准进入殿内。

饮 食

泰族以大米为主食,中部和南方泰族吃籼米,东北泰族和北方农村大多数吃糯米。喜欢吃鱼虾海鲜。菜肴以酸、辣、鲜、冷、甜为特点,特别爱吃称为“羹”的各式咖喱辣汤,常用生瓜菜蘸各式辣酱佐餐。虾膏、鱼露和辣椒、火葱头为必备调料。北方泰族的番茄辣酱、螃蟹酱具有特色,南部泰族以姜黄酸辣羹著称,东北泰族叫做“颂丹”的凉拌木瓜丝已经成为首都市民喜好的小吃。北方的和东北的泰族还爱吃腌酸鱼和称为“腊”的牛肉或鱼肉“剁生”。东北泰族因吃“鱼剁生”容易患肺吸虫病,泰国卫生部门不断在进行不吃生鱼肉的宣传劝阻工作。泰族普遍喜爱中国菜,每个城市都有广味餐馆,多数高中档餐馆均有中、泰两种菜肴。城镇泰族早餐主要吃諽条(米干)、米饭、肉粥、咖啡、油条,不少知识分子主要喝咖啡,吃糕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午餐及休息时间仅一小时,大家都在附近餐馆、摊点就便进食或自带午饭。因此,城市泰族的晚餐最重要。泰族用盘子盛饭,农村过去用手抓饭,现多数已用匙或叉。很多人亦会用筷子。泰族饭后爱吃水果和甜食,甜食中以榴糯米饭、芒果糯米饭和称为Tongyib的蛋黄花及Tongyod的蛋黄球最著名,还有椰浆煮黑豆、红豆或椰浆煮芋丁。泰族习惯饮冷水、冷茶,有时连咖啡也用冰冻。城市多饮用蒸馏水,农村多饮用雨水,农舍备有储存雨水的大水缸。

居 住

泰国首都有户籍的人口550万,无户籍的劳工尚有200万~300万,市中心区十分拥挤。城市近郊正陆续变成繁华的集镇,住宅区已辐射到100公里以外的远郊。旧市区建筑物五花八门,既有百年以上的旧房,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市区和集镇临街的房屋,一楼多作铺面,楼上住人。郊区住宅区遍布私营房产公司开辟的各式新村、新城,住房多为统一规格的独家独院西式或西泰结合建筑。农村居民点多建于河流或其他水源附近,便于人们纳凉。农民的大部分房屋仍保持干栏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放农具或养鸡,但也有住人的。老房多为木屋结构,近来由于木料稀少,多改用水泥柱子和砖墙结构,以白铁皮波形瓦为顶。室内的地板或楼板铺席子,多数人家无椅凳,人们席地而坐。不论城市或农村,泰族在家均赤脚,客人入内必须脱鞋。泰族有早晚冲凉习惯,城乡民房均建有冲凉房。

婚 丧

泰国早在1913年颁布的《姓氏条例》中,就规定凡结婚、出生与死亡都必须向民政当局登记。泰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社会仍然有一夫多妻现象存在。农村男子婚前往往要当一段时间的和尚,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法定男女结婚年龄为17岁。结婚前,一般先举行订婚仪式。过去,婚姻多为父母包办,现在以自由恋爱居多。有条件的新婚夫妻与父母分居。结婚喜庆在双月,认为双月是成双成对的象征,而单月是孤单不祥之兆。因此,传统观念较深的泰族多在阴历二、四、六月结婚,但不选八月,因为八月是雨季闭门安居的佛教守夏节期间,而十月和十二月则认为是不祥之月。举行婚礼时,先由僧侣诵经进行教诲,然后请长辈和亲友滴水祝福,最后宴请宾客。由于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性恋和不结婚同居等异常两性关系,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泰族择偶多数不在乎对方是否具有华裔血统,但由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和习俗不同,对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教的对象选择却十分慎重;知识分子以及农村出身的妇女也有和欧美人结婚的。泰族死后实行火葬。过去尸体运往野外或佛寺旁火葬林用干柴焚化,现在则由附设在佛寺的现代火葬炉处理。人死后先擦洗遗体换衣服,然后涂姜黄洒香水,请亲朋好友滴水祭奠,由僧侣念经超度,一般要停尸1~7天。火葬后的骨灰盛于陶罐,置于佛寺或菩提树、榕树、大青树树洞内,不留家中。有地位的或富裕的人则在佛寺建造称为“沙屠波”的小骨灰塔。北方泰族和东北泰族给死者嘴里含银子或银币,并有遗体头向西,送葬人归家途中不回头等禁忌;有的还将骨灰捣碎与木炭灰相伴作为火药原料制造“高升”,认为骨灰燃化升天,会在来世投个好胎。

礼仪和其他习俗

泰国人注重礼节,见面招呼有严格规定。亲友相见或告别,双手合十为拜表示恭敬,但拜的形式因对象不同而有差异:拜平辈,两手在胸前相合,食指尖齐下颌,不俯首;拜长辈,两手相合,拇指尖抵下颌,食指尖抵鼻尖;拜父母、师长,两手相合,拇指尖抵鼻尖,食指尖抵两眉正中;拜僧人、拜佛,两手相合,拇指尖抵两眉,食指尖抵前额。在农村,男人习惯盘膝坐,妇女叠膝坐(双腿向一侧后屈,两膝重叠而坐)。男子中辈分低者在长辈或僧侣面前,亦叠膝坐。泰国人重头轻脚,认为灵魂寓于人的头顶,因此忌讳抚摸孩童(尤其是小和尚)的头部,走路忌讳穿过晒衣物的绳子,尽量不走楼梯底下;在集市购物时不用脚指东西,不跨过摊位和扁担。男人还喜欢佩戴挂在项链上的小佛像、护身符或由野猪牙制成的避邪物,认为这样可以求得佛祖或神灵的保佑。

主要节日

泰族主要节日都具有佛教和婆罗门教色彩。过去,一切活动均以来自印度的阴历为准。1889年起官方的活动及日常生活、经济、教学等活动均使用阳历,而属佛教、婆罗门教的活动仍然保持以阴历计算。泰族的节日主要有:

元旦 公历1月1日。在古代,泰国曾以阴历五月初一作为岁首,1889年起用公历后规定公历4月1日为岁首;从1941年起,才按国际习惯法改为公历1月1日。

泰军节 公历1月25日。1592年阴历二月下半月二日(公历1月25日),阿瑜陀耶泰军在素攀武里迎战入侵的缅军。纳黎逊乘座象和缅王储莽机挝决战,将其杀死,击败缅军。纳黎逊因此获大帝称号,后人称该日为纳黎逊日,后将它定为泰军节。

万佛节 阴历三月十五日。如逢闰年,改为阴历四月十五日。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曾于是日在摩揭陀国王舍城竹林园大殿,向前去集会的1250名罗汉首次宣传教义。从1913年起泰国将这一天作为官方假日之一。

却克里王朝纪念日 公历4月3日。却克里是曼谷王朝创建者拉玛一世的原名,却克里王朝即曼谷王朝。1782年4月3日,却克里在曼谷建都,登基为王,开创了却克里王朝的历史。4月3日既是却克里登基及其王朝诞生纪念日,也是曼谷建都纪念日。曼谷又名“拉达纳哥信”,故这一天又有“拉达纳哥信纪念日”之称。

宋干节 俗称“泼水节”。以前以阴历计算,并且由宫廷星象官推算太阳进入白羊宫之时间,因此每年宋干节的日期相差若干天。后来为了便于开展国际旅游,由政府宣布固定每年公历4月13—15日为宋干节。它是泰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到河边沐浴,洗涤罪恶的风俗。这一活动传到泰、缅等国,演化为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涤旧迎新,以示祝福之意。有关泼水节的来历,泰族有许多动人的传说。节日期间,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宋干节当天清晨,人们手拿鲜花和食物到佛寺布施,听和尚诵经,和尚则用树枝蘸法水洒在善男信女头上为其祝福。然后人们在佛寺里堆起沙塔插上小彩旗和鲜花,预祝五谷丰登。接着人们在欢快的鼓乐声中相互泼水,尽情嬉闹。青年男女往往借泼水之机表达情意。除此之外,他们还玩相互掷绣球(丢包)等游戏,跳民间舞蹈和作泰拳表演。曼谷以南北榄一带以及北方、东北泰族的庆祝活动最为热闹。清迈每年都举行彩车和盛装游行,并进行“宋干美女”选拔赛,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民间还按婆罗门教风俗,在这一天将小鸟、小鱼和小龟放生,行善积德。

春耕节 每年雨季开始时,由宫廷秘书处公布婆罗门教士推算的具体日期为春耕节之日,一般在公历5月份。是日由国王在曼谷王家田广场主持春耕播种仪式,并祭农神,祈求丰收。此仪式来源于婆罗门教,过去在君主专制时期曾经举行,1932年政变政体后一度停止,1960年又恢复。

吠舍怯节 全称“吠舍怯供养节”,在阴历六月十五日。吠舍怯意为印度梵历2月,是上座部佛教把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和“涅槃”合并在一起纪念的日子。这是泰族重要的佛教节日,内政部还号召色情性质的“娱乐行业”在节日期间休业,让其顾客在这一天少作孽,到佛寺去礼佛。

守夏节 即“坐夏安居节”,又译“入腊节”“入雨节”等。时间在阴历八月下半月一日,如逢闰年则是第二个八月下半月一日,是日佛教徒前往佛寺布施,听僧人诵经。它源于古印度僧侣在雨期禁足安居的旧俗,从阴历八月下半月一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三个月内,僧人不出寺门,在寺门修持,接受供养。

解夏节 即“安居尽节”,又译“出腊节”“逾雨节”等。时为阴历十一月十五日。历经三个月的夏安居或雨安居期结束后,僧人恢复外出化缘等活动,是日佛寺举行隆重宗教活动,教徒前去布施,听僧人诵经。

水灯节 阴历十二月十五日。流放水灯源于婆罗门教习俗,当前泰族农民还把放水灯看作是敬奉河中龙王和祈求风调雨顺。是日晚间,居民将制作精巧美观的水灯放入河中,任其随波逐流,烛花似天空星星,闪闪烁烁,其景甚美。北方泰族的水灯节最热闹,清迈每年举行彩船游行,并选拔每年一度的“水灯美女”。

国庆节 公历12月5日,泰国原以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之日6月24日为国庆日,1960年政府改为以当代国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的诞辰日为国庆节。是日泰国军队举行效忠国王的御林军阅兵和宣誓仪式。

除上述主要节日外,泰族还有以下节日:如公历8月12日的王后诞辰纪念日,10月23日的五世王逝世纪念日,11月25日的六世王逝世纪念日等王室纪念日,阴历六月下半月八日的佛陀火葬纪念日,八月十五日的阿沙荼节等佛教节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