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曲江新区案例

曲江新区案例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曲江新区发展概况曲江新区位于西安东南,辐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区域,发展区域近150平方公里。曲江新区是以发展文化旅游核心产业为依托而形成的开发区。曲江新区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商业配套整合的条件。

1.曲江新区发展概况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东南,辐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区域,发展区域近150平方公里。曲江新区是以发展文化旅游核心产业为依托而形成的开发区。内有大雁塔青龙寺、汉宣帝杜陵、唐长安城遗址和秦二世陵5个文物保护单位。曲江新区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商业配套整合的条件。

表8-2 曲江新区产业整合条件分析

根据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资源条件,曲江新区确定了一城多心格局中的文化旅游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形成“一心两带三轴四板块”曲江发展格局。(一心即大雁塔为整个曲江核心;两带即贯穿整个新区、宽100米的唐城遗址保护绿带和分布在绕城高速两侧100米宽的绿化景观带;三轴即雁塔南路旅游商业发展轴线、芙蓉东路生态休闲发展轴线、曲江大道景观轴线;四大板块即唐风商业板块、旅游休闲板块、科教文化板块、会展商务板块。

图8-1 文化旅游城市副中心定位

图8-2 曲江新区规划结构图

图8-3 曲江新区发展规划图

曲江新区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影视投资、文艺演出、出版传媒、数字文化、国际会展、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八大产业,但主要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曲江新区通过规划和发展法门市景区、曲江文化景区、城墙景区、大明宫遗址景区、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临潼旅游区等八大景区,并以文化为推动力,以城市经营为手段,达成文化、商业、旅游的契合。

2002-2006年,曲江新区先后建成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组建六大产业集团,形成以文化旅游、会展创意、影艺等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跃升为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和标志性区域。2006年5月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8月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08年5月获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2010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1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7]

2.曲江模式内涵

曲江新区是西安市确立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城市价值”的文化产业发展“曲江模式”,建设国际一流文化产业园区,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兑现和提升。曲江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样本以及陕西省的城市名片。曲江模式的核心是:依托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文化项目,打造旅游景区,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其他文化产业部门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兑现和提升。

从综合视角看,曲江新区在投资和运营方面具有显著特征:一次性征地、配套、规划,分批次拍卖整合资源的投融资模式;文化+旅游+人居+商业的产业集群化运营模式。从效益视角看,曲江模式实现了再造西安形象、文化强市、文化生意、土地升值等效益。

3.曲江模式借鉴点

曲江模式之所以成功,除曲江新区资源本底条件性因素外,主要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大:大平台展示、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大思路谋划、大产业集群,努力实现资源整合、定位精准、产业集群。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城市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以地生财,自主配套,负债开发,收支平衡,进而实现整合资源的目标;围绕“人文西安”和“唐文化”,定位曲江新区,推出8个文化大项目,通过流程再造,把城市配套注入城市经营,用城市发展获得的收益反哺文化产业;通过全文化产业生态链,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板块联动,立足文化创意和产业孵化,成功运营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旅游项目,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孵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