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傣族的历史与文化

傣族的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傣族总人口有1261311人,居于云南的有1222836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景谷、双江、新平、元江、金平7个与其他民族共建的自治县。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雅为花腰傣。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经过两次栽培的秧苗生长肥壮,可以提高产量。元江、新平傣族崇拜龙树、龙神,见大蛇要叩头,认为大蛇会变成龙。

一、导言

1.傣族的人口与分布

我国傣族总人口有1261311人(2010年),居于云南的有1222836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景谷、双江、新平、元江、金平7个与其他民族共建的自治县。其余散居在景东、宁洱、澜沧等县。

2.民族名称与民族支系

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雅”,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雅为花腰傣。

3.语言与文字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文字各地不尽相同,分傣那文(德宏)、傣泐文(西双版纳)、傣绷文(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文、新平傣文5种。前4种文字以印度梵文为基础,经过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文字。现较为通用的是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20世纪50年代,对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

二、傣族的历史源流

1.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傣族先民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由百越分化而来的滇越、滇族、僚、掸族。

2.唐宋时期的发展与演化

唐宋文献则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

3.元明清时期傣族的发展演化

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三、傣族的文化

1.稻作农耕文化

傣族作为古越人的后裔,以农耕为本种植稻谷是有历史传统的。

傣族的农耕技术总体上来说比较粗放,主要表现为施肥少,中耕管理差,但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千百年来的农耕实践,傣族在农耕技术方面又具有许多科学的发明创造和对自然生态的合理适应,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不喜施肥。施肥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但大多数傣族历史上种田都不喜施肥。原因之一是民主改革前土地多人少,不必为产量发愁,所以有需要多少种多少的观念;原因之二是历史上有以牛踏田作为补充肥料的传统习俗,人们把养的牛放到田里,让牛边吃草边踏踩收割后不要的谷草及谷草根,于是牛粪和腐烂的谷草便成了很好的肥料;原因之三是因为宗教禁忌,他们认为如果用人畜粪便来肥田,长出的粮食用来祭神,将会触犯神灵;原因之四,因为当时只种一季晚稻肥力已够,加之当时的谷种不耐肥。

第二,独具特色的“寄秧”技术。“寄秧”是先让秧苗在秧田里长20天左右后,再把它大把大把地寄栽到有水的大田里,20天后拔起掐去须根和尖叶,移植到犁耙好的本田中去。经过两次栽培的秧苗生长肥壮,可以提高产量。“寄秧”技术是一种防旱保苗措施,它是为了适应傣族地区旱、雨季分明的气候特点而产生的,因为在需要插秧时多数大田中还没有水,所以就采用“寄秧”技术,等有水后分栽。

第三,水的科学利用与管理。稻作农耕的根本保证是要有水,所以在长期的实践中,傣族积累了丰富的用水经验,建成了以村社或整个勐为区域的灌溉系统,包括长十多公里的大水沟13条,把整个坝子分为13个小灌区,每个小灌区都设有“板闷龙”(水利监)1人,“板闷囡”(副水利监)1人,每个村寨还设有“板闷”(管水员)1人,并由水头寨和水尾寨的两个“板闷”来任水利监的协理,由水利监、副水利监、协理到每个村寨的管水员,形成了一个村寨小灌区的管理系统。因此,傣族的谚语说“种田必须有水沟”,傣族农民得一块份地后常自称“米南米领”,即有了水和土地,可见在他们的观念中,土地的经济价值几乎由水决定。

除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外,傣族也还有一系列农耕礼俗。

首先是与水崇拜有关的农耕礼俗,具体形象化为对龙、蛇的崇拜,如景洪地区有女龙神的传说,景谷地区有龙祖先的传说。元江、新平傣族崇拜龙树、龙神,见大蛇要叩头,认为大蛇会变成龙。在不信小乘佛教的金平傣族那儿,祭龙是一年中的大祭,分别在栽秧和收割前后举行。

其次是以“牙欢毫”为崇拜中心的种植收获礼俗。“牙欢毫”译为汉语是“谷魂婆婆”之意,它是一种精灵,是一种存在于人与神之间的超自然体,它不会死而且具有种种神通,是一位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

由于稻谷在人们的生活中意义重大,人们便将谷子神圣化,视为谷神,所以“牙欢毫”在人们心中一直处于最尊贵的地位。傣族古歌谣称赞“牙欢毫”说:“你是主、你是王。生命靠着你、人类靠着你。”傣族古籍中还说:“大地是母亲、森林是父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我们封谷子的魂为王,是因为谷子是人类的生命。”因此,对“牙欢毫”的崇拜才会成为农耕礼俗的中心。

傣族认为每个家庭的田中都有一小块田是整块田的心脏,称为“头田”,傣语叫作“好叔牙”,它通常是在水源流入的地方。每年栽种时,都要在头田处栽十余棵秧作为“牙欢毫”,而且边栽还要边讲:“请你们好好生长,也保护其他谷子长得好。”种好了“头田”的“牙欢毫”后,才开始大面积栽秧,而且要在“头田”处插一棵几尺长或一丈不等的若干竹或树枝,上边挂一个小竹箩,箩内供有糯米饭、香蕉、腊条,这些东西是供奉给“牙欢毫”的。此外还挂有竹编的鱼和两串完整的鸡蛋壳,目的在于祈求“牙欢毫”保护谷子好好成长,年年有余(鱼),颗颗谷子都有鸡蛋那么大。这些农耕礼俗至今在傣族地区还可见到。

到了收割时,先割下“头田”中的那十束谷穗,同时也在地上拾一些掉落下来的谷穗,同视为“牙欢毫”,在未把“牙欢毫”带回家时要举行叫谷魂仪式,念叫谷魂词。叫谷魂词各地大同小异,如:“牙欢毫”回家吧,保护我们明年丰收吧!或“牙欢毫”回家了,三月牛马要来踩你,七月要烧谷草,“牙欢毫”回家吧!谷子黄了,“牙欢毫”回来吧!今年从犁田开始,我们都不往地上吐口水,我们用金槽把圣洁的水引到田里,使秧苗成长,谷子黄了,我们丰收,但谷子不打不行,我们只好用刀割它,用脚踩它。因此,我们怕“牙欢毫”生气跑了,跑到龙宫,今年希望不要去了,明年依旧在。今年我们修了新仓,希望你不要跑,“牙欢毫”,回来吧!金平傣族叫谷魂是要选择一个属猴日或属狗日(这些动物不吃谷子)叫谷魂,他们在田中叫道:谷子就要进仓,谷草根就要烧光,谷魂不要在田中游荡,请快回去守谷仓。

叫谷魂一般由家庭的年长者来叫,叫完之后便把代表“牙欢毫”的谷子送回家,由于怕在途中惊吓到“牙欢毫”,所以在回家的路上不准说话,见人也不打招呼。代表“牙欢毫”的谷子送到家后,挂在谷仓之中,保留到第二年。谷子全部打完,挑回家倒第一箩时,要在仓门口用腊条祭之,并念道:“请‘牙欢毫’保护谷子不要被虫吃,不要发霉。”金平傣族则是把代表“牙欢毫”的谷穗挂在谷仓,还要把头一年的谷子留下一些和新谷合在一起,以使头一年的谷魂的灵性感染新谷,使新谷不要生虫、发霉。在倒谷入仓时要用糯米饭祭祀谷魂并念道:“新谷压旧谷,年年有余粮,谷神保护谷满仓。”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对“牙欢毫”的崇拜礼俗。淘米时不能将米一次倒入水中,而是要先捧放入水中,再渐渐倒入。因为,如果一次突然倒入会吓着“牙欢毫”。在淘米过程中也必须用手沾淘米水舔三次,向“牙欢毫”表示这是我们不得不吃的东西,洗好的米也不能一次倒入甑子,其理由与前同。装谷入仓和取谷出仓也要选择吉利的日子,以防日子不好冲犯着“牙欢毫”。

尝新米也与崇拜“牙欢毫”有关。尝新是用新米制作“圣餐”,也就是把新米作为“牙欢毫”的躯体来吃,它不但有庆贺丰收的含义,还有使谷魂进入体内,庄严地与所崇拜的精灵相通,以求来年丰收的意义。因为人们相信,如果某种生物有了灵性,假如吃了它,人也可以具有灵性,它是由交感巫术思想支配的。尝新米都在收割前举行,未收割时,选择属龙、虎、蛇的日子尝新(属牛、羊、马、猪的日子不尝新,因为这些动物会吃谷子)。尝新时,先割下一捆谷子,再加上几穗“头田”中代表“牙欢毫”的谷子,春成米,蒸成饭吃。尝新的时间多半是根据各家谷物成熟的先后单独举行,有些地区尝新时要先送到佛寺内献给大佛爷吃,包一团祭家神,然后再全家吃。

傣族有关“牙欢毫”的全部礼俗,都是以一个简单的观念为基础的,即相信谷子都是依靠一个魂魄而存在的。他们认为这个灵魂与人所具有的灵魂一样,会离开物质实体,谷子所具有的生命力、繁殖力与人相同。傣族先民认为万物都有灵魂,因此才会有谷子收割后的叫谷魂,犁完田之后的拴牛魂、放鱼塘时的叫鱼魂。

2.饮食文化

傣族广种糯谷并以为主食,除糯米饭外,还有糯米加工而成的一系列糯米食品,通常以之作为待客食品、节日食品、祭品等,其主要有香竹饭、紫米饭、“毫诺索”“毫吉”“毫崩”等。和主食相配的菜肴制作方法可以分为烤、剁、蒸、腌四个大类;从菜肴的风味特点看有酸、辣、香三种。烤制的菜最多,主要有香茅草烤鱼、牛肉、猪肉、黄鳝、竹鼠、蘑菇、竹笋;用剁的方法制作的菜肴最有特色,主要有猪肉剁生、牛肉剁生、鱼肉剁生等几十种,凡总肉类都可以剁生。剁生的原料除肉之外,还有野花椒辣椒面、柠檬、盐等。

傣族先民当年可能因偶然的机会,吃到了河里的青苔,便将之作为一道藻类菜来食用,将附近在河中鹅卵石处的青苔称为“改”,生湖中、鱼塘中的青苔称为“捣”。“改”呈草绿色,丝状。一般是阴历一、二、三月间有,傣族妇女把“改”从鹅卵石上捞出来以后,洗净沙子等杂物,加工成“改义”“改英”两种干片备用。“改义”的吃法很多,一种是把“改义”放在火上烧烤,然后用手揉碎,放在锅里和葱花、油、盐一起炒,一种是把“改义”烤干,揉碎放入蛋汤中吃等。“改英”的吃法主要是用油煎和火烤。“捣”也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方法是捞起“捣”后洗净放在大碗里,拌上葱、姜等佐料,加上水调匀,然后放入一块烧红的鹅卵石,碗内的“捣”就立刻沸腾起来,用糯米饭团蘸着吃。另一种是将洗净的“捣”拌上盐、姜等佐料,压成薄饼晒干,食用时用油煎或火烤。

傣族生活的地区大多炎热、潮湿,这使得食物容易发酵,随着文明的进步,贮存食物的愿望启迪了人们探索和掌握自然发酵的规律,从而形成了今天傣族具有个性特征的酸食,酸食品在日常生活中成了占有主要地位的菜食。糯米饭与酸食的搭配是相当合理的饮食结构,因为糯米饭含油脂极为丰富,不易消化,加之气候炎热、潮湿,所以在这种生态环境之下,酸食便具有两大功能:第一是可以刺激食欲。有利于糯性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的吸收;第二是具有消暑解热的作用。

3.服饰与婚俗

傣族男性服饰较为统一,各地差异不大,一般多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衣,下面是长管裤,也用白布或蓝布包头。而各地妇女服饰的差异就大一些,如西双版纳内穿浅腓色紧身小背心,外套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短衫,下着花色长筒裙,结发于顶。

历史上,西双版纳傣族婚姻以男子从妻居较为多见,从妻居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作为妻方父母家庭的直接继承人;一种是有限期的从妻居,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妻子有姐妹,一般是同妻方父母居住三年后建立独立家庭,由村寨分给一份土地,协助房屋,但要迁出村外;第三种是在妻方和夫方家庭轮流居住,一般是各方居住三年。伴随从夫居的出现和增多,男方开始向女方交身价钱。

男女自行择偶,但结婚却要经过男女双方的“见摆打布”(内部的意思,指女方家族)和“见摆丢”(外部的意思,指男方的家族),村寨头人和青年组织的头头“乃屋欧”也参加。而且婚姻实行的是等级婚,傣勐(自由农民)和滚很召(农奴)等级的男子不能与召庄(贵族)等级的女子通婚,滚很召等级的男子不能同傣勐等级的女子通婚。在召庄内部也有城市与乡村的区分,居住在“冬”(农村)的召庄男子不能同居住在“景”(城里)的召庄女子通婚。

在西双版纳,傣族未婚的青年男女都有自己的组织,由选举产生男性组织的负责人叫“乃欧”,女性组织的负责人叫“乃绍”,他们负责领导未婚青年相关的婚恋活动和宗教活动;负责调处未婚男女违反正当的男女关系以及村社内外的男女之间的行为;负责组织各种节日的公共活动。

德宏傣族以男子娶妻为主,从妻居已占少数,男子娶妻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经过正式求婚、订婚和结婚婚礼,采取此种婚姻形式的大多是土司、贵族和经济富裕的家庭。男子明媒正娶,要经过男方派媒人向女方父母正式求婚,经过正式订婚手续,支付身价金。第二种是为了反对买卖婚姻,在男女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常常采取古老的偷婚形式:相爱的男女互换衣物,男方在获得女方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偷婚。偷婚形式是男女事先约好的,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男方邀约自己的朋友共同去偷,女方父母因女儿被偷走既成事实,只好承认女儿的婚事。第三种是抢婚,一般是男爱女,女方不同意,有的男子便实行抢婚。一些男子在抢婚之前,先偷走女方的衣服,表示将要抢婚,未经女方同意而进行抢婚的,女方有权处罚男方,多数情况下是向男方索要更多的身价金。

无论偷婚或抢婚,当男方偷到或抢到姑娘,都要燃放鞭炮,一是庆祝,二是通知女方家属。举行偷婚即使获得女方同意,女方被偷时也要佯装呼救。因此偷婚的男方常要事先准备好一些钱物,送给女方的“救援者”。

4.宗教文化

绝大部分傣族都是既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又有原始宗教信仰,表现出二元化的信仰特征。

南传上座部佛教大约在公元七世纪前后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在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若干地方性的民族宗教特点,如男性儿童年满十岁就要出家一段时间,在寺庙里学习傣文、佛教知识、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只有当过和尚的男人才算受过教育。每个家庭有男孩出家为僧所举行的“升和尚”极为隆重,是傣族宗教与世俗生活相结合的重大活动。这便是傣族宗教信仰中的男性僧侣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僧侣还俗制,也就是僧侣出家一定时间后,可以还俗。

傣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几乎都与稻作农耕和祭祀寨神、勐神有关。在众多的原始宗教活动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神器“达寮”。

神器“达寮”的形状是用竹篾编成的六方孔网状体,由巫师编制而成,根据其形状变化及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分出很多种:

“达寮陇”,傣语“陇”为大,意为“大达寮”,其体形大,内孔亦大。一般“达寮”直径在20公分左右,但“大达寮”在芒市有直径达80公分的,常用于祭寨神勐神、祭寨心勐心时“封锁”路口。

“达寮囡”,意为“小达寮”,用途广泛,如田间祭谷魂、狩猎祭猪神、捕鱼祭鱼魂、伐木祭树魂(修房时上山选木料,选中的树就将小达寮、蜡条和饭团置于树前,既表示祭祀树,又向他人显示“此树有主人”);此外,人畜有病、驱鬼除邪以及丧葬祭奠皆可用之。

“达寮霍连”,意为“六方达寮”,引申为“四方八面达寮”,它的威力大,神力可达四面八方,常用在祭勐神寨神、祭勐心寨心的情况下。

“达寮版坚”,意为“千层达寮”,神力大,和大达寮、六方达寮不相上下。其制作较繁,“千层”为大数,见过的是五层竹篾叠合编制而成。它形体虽然和一般“达寮”大小相仿,但寓意“千层”仿佛显其不凡的神力。在勐笼等地常用在新房落成驱鬼除邪的仪式中,仪式结束后悬挂在门楣之上。

“达寮腮列”,意为“链子达寮”。如有鬼魔前来便以链子拴住。它以竹篾编成酒杯般大小的环,环环相扣遂成链状,常见悬挂于寨神、勐神的神宫外,也多用于野外祭水神、田神和谷神。

“达寮哈秀”,意为“茅草绳达寮”。它是用山间绿茅草用反手搓成的长绳,绳子中间不能有疙瘩接头,长短视实际所需。在西双版纳、孟定、孟连等地就有七八十丈的,用它来在祭寨神、寨心时围寨子边缘。通常被比喻为“寨子的墙”,可以隔离寨外邪恶,保护寨子。在滇中新平和滇西临沧、耿马、沧源等地的傣族,新居落成时也用“茅草绳达寮”来围住新居。

由于傣族具有悠久的稻作农耕文化,农事祭祀频繁,寨神、勐神的祭祀可以视为全民性祈求丰年的礼仪,这些仪式上要用达寮,在祭水沟、祭田时也用达寮。总之,达寮在傣族原始宗教中具有强大的作用,论制作不过几片竹篾,若讲他的宗教作用却很大,可以驱鬼魔除祸崇,护家保寨,用至捍卫全勐。

参考文献

[1]傣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2]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1.

[3]朱德普.傣族神器“达寮”及其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 (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