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态度及形成

态度及形成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即社会态度。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所涉及的方面很多。理论取向上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接受这一观点。
态度及形成_社会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界最早涉足态度研究的是19世纪末的心理学家朗格。他在一项研究反应时间的实验中发现,被试如果特别注意自己即将做出的反应时,即当被试心理上对自己需要的反应有所准备时,则其所做的反应时间就会比其他被试要快。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支配着个人的记忆、判断、思考和选择。这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实质上就是态度。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如日出、月落、花开、树凋)和社会现象(如攻击、劳动、学习)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即社会态度。这里社会态度与态度是同义词

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所涉及的方面很多。西方学者对它的定义不完全相同,各有侧重,较为典型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较早的态度问题研究者瑟斯通就持这种观点。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则建议,从实际态度研究或评价的操作看,将态度看作是评价反应,最接近人们对一定对象进行积极或消极判断的事实。

(二)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能动性的影响。”

(三)将态度笼统看成是认知、情感和意动成分的复合体,它影响人们理解、感受事物和对事物做出反应的方式。理论取向上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接受这一观点。

根据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对人们的心理作用,以及前面提到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我国学者金盛华提出的态度定义是: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二、态度的特点

态度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心理学现象,根据对其定义的分析,我们对其特点做如下具体的分析和理解。

(一)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随着其意识的成熟、情感的丰富、经验的积累,才会逐步形成其独有的态度。就态度本身的内容及其变化而言,充分体现了其所包含的社会特性。

(二)态度的综合性

态度不是在其他心理过程(如感知、情感、意志)产生的初期形成的,而是在这些心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是这些心理过程整合的结果。态度由各种心理成分组成,但它不是这些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统合,作为整体进行活动和发生作用。所以,当心理活动表现为特定的态度时,他已不是一种心理过程的单独表现,而是各个成分的一种系统化。

(三)态度的主观性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个体的精神世界可分为两种:即观念世界和经验世界。态度介于两者之间,一方面它与个体的观念世界,尤其是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相当大的经验的成分。因此,态度本身就具有主观经验性。

(四)态度的媒介性

态度作为一种统合性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一种准备阶段,是由心理构成转为行为的中间环节或媒介。一般来说,评价一件事情有意义,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去做,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就不会去做。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违心地去做某件事也有,但是这种行为会给行为者带来烦恼和不协调,是迟早会改变的。

(五)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隐的心理活动,以及外显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

三、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经过社会化和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态度一旦形成,便较为稳定,成为人格的一个部分,从而影响到人的整体行为。在现实社会中,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因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态度活动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态度形成的阶段

态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它具有情感、意向等因素,比较持久、稳固,所以形成态度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准备和孕育。

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或改变的三阶段:

1.模仿或服从阶段

在凯尔曼看来,态度的形成或改变开始于两个方面,一是出于自愿,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模仿,二是产生于受到一定的压力后的服从。

我们每个人都有模仿和认同他人的倾向,尤其是倾向于认同他所敬爱、崇拜的对象。而在这种模仿的过程中,也就会因认同不同的对象而习得不同的态度,这是形成或改变态度最常见的一个途径。

除了模仿外,形成态度的另一个形式是服从。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服从往往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导致服从的外界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力的强制下被迫服从,另一种是受权威的压力而产生的服从。

2.同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了,已从被迫转入自觉接受、自愿进行。这时态度形成的动机是同化者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在这一阶段,他人或团体的吸引力是同化能否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内化阶段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已将新的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个体态度的形成,一方面要受社会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联想、强化和观察等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从个体出生到生命结束都存在着。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要求和制约,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以及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具有多元性:即积极与消极并存;选择性:只有让个体了解或接触事物的某些方面,才能使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持久性:即这种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且伴随个体一生。

2.家庭的影响

对于个体的态度的形成,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人最早的启蒙老师往往就是自己的父母,从父母那儿获得的知识,又往往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形成某种态度的最初知识。这种早期形成的态度,一般都会被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的生活方式而表现出来。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包括以血缘辈分为基础的长幼先后关系和互相间的情感关系。特别是情感关系较为融洽,则相互之间的影响就较大,在态度上也趋于接近或相同。

此外,家庭共同的生活方式对儿童态度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若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气氛家庭中的孩子,也就容易形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学会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可见,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以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同伴的影响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同伴、朋友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自己同伴的态度、观点做比较,并以同伴的态度、观点做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保持一致。纽科姆研究了大学新生四年中,在自由派态度和保守派态度上的变化,发现原先相当保守的新生,在入学后因逐渐受到高年级学生较为开放和自由态度的影响,到了毕业的时候,也已经变得相当的开放和自由了。

4.团体的影响

个体自身所参加的团体对其态度的形成也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每一个团体都有其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其团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当个体参加了某一团体之后,其言行就必须与团体的要求或标准保持一致,由此,通过团体对个体的这种影响和约束作用,即可促进个体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5.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模仿学习。主要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可使个体学得许多新的行为。通过观察他人而进行的态度学习,基本上是依靠在观察以后对他人进行的模仿而实现的。一般来说,模仿还受强化的影响。个体在对学习对象有了较好的观察,又受到了强化因素的激励后,就能较好地进行模仿,从而习得一种新的态度和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