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态度与品德的性质、结构,然后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来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最后掌握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一些方法。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必须经历他律道德阶段才能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本章主要问题及概要

问题:“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教育不仅要培养“有才”之人,而且要培养“有德”之人,培养“德才”兼备之人。那么,什么是态度和品德?中学生品德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等等,这是本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态度与品德的性质、结构,然后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来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最后掌握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一些方法。

概要: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态度与品德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必须经历他律道德阶段才能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

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他主张品德发展分为具有固定顺序的六个阶段,儿童和青少年逐渐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要达到任何阶段都需要通过前面几个阶段,而且后续阶段高于前面阶段。

中学生品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过渡性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对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可以采用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